上一篇 | 下一篇

《facebook效应》:梦想和开放的价值

发布: 2011-1-15 19:33 | 作者: 霍泰稳 | 来源: 《中华读书报》2011年01月12日 17 版 | 查看: 536次

lK+vo.t R9~9X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A2om8]5U+a
  在阅读《facebook效应》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不是一本关于Facebook的传记,而是一本教你如何创业的实用手册。

E K jE&h'`9~tQ

8?2i d\F0L)b(E'M  虽然由于商业环境的不同,在硅谷那个地方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应于我们,但它仍不失为很好的经验参考。是互联网让人们从此拥有那么多的信息,是Google让人们挑选有价值的信息变得容易,而facebook则将人们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系。正如很多公司管理人员说,对于公司而言,钱不是最重要的,愿景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人。facebook抓住的正是这一点!

D,F{5J Sn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E"bbsO`*s

  截止到2010年7月,facebook对外公布的活跃人数是5亿,并且每月以2500万的速度递增,也就是说现在Facebook的活跃用户可能已经超过6亿。另外全球有11个国家超过30%的公民是Facebook的用户,包括挪威(45%)、加拿大(43%)、智利(35%)和英国(37%)等。而这家网站到目前为止也只不过刚成立6年,其创始人和CEO马克·扎克伯格也只不过26岁,到目前为止,他留给别人的印象也只不过是一个总穿着拖鞋和T恤衫的大男孩。怪不得有好事者会将发生在这个男孩身上的故事归结为“Facebook现象”和“扎克伯格现象”。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C rT%AZ%j({0dJrG

Gs7tB4xi#Z,x4}){"C  是什么让Facebook在挑剔的用户和贪婪的投资客包围中,能坚持走到今天,并且前景依然被看好,依然是媒体的宠儿?在《财富》杂志高级科技编辑,也就是《facebook效应》这本书的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的笔下,我们至少能看到亮点,一是扎克伯格本人对产品的高度关注,或者说其个人基于Facebook的梦想,另外就是开发的商业氛围所造就的Facebook开放团队,以及Facebook本身的开放。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3XP q_.E&Q |y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R,Q)f A,_@wzs

  未来因梦想而美好

~(z-frZ"gIN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 dGR2y

  中国IT领域的老兵雷军先生在金山员工大会上曾说,互联网的精神之一就是“快”。用户的需求在千变万化,但Facebook自创建伊始就坚持简洁至上,也正如Facebook的一位员工所说“简单到傻瓜都能操作”,你只需要填写你自己的个人简介,然后就可以浏览他人的信息或者修改自己的信息。即使是要增加现在看来非常流行,也是必须要添加的功能之一“图片功能”,扎克伯格当时担心的也是胡乱调整Facebook的简易特性是冒险行为。另外一个例子是Facebook创始人之一,负责广告销售的萨维林曾经想改变一个申请朋友的流程,这样改动后就需要鼠标多点击一次,可以让用户在网页转换的时候多看到一则广告,而扎克伯格则热衷于让服务容易操作,在他看来,任何给用户添加麻烦的举措都是背离Facebook的宗旨的。正所谓“一招制胜”,简单、易用、真实的用户信息,让Facebook很快走出哈佛校园,越过常春藤联盟大学,到全美国的大学,一直到高中,再到全世界。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q0RMY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K-h7W"W3Kr~

  可以说扎克伯格对产品的坚持,源于他个人的理想,他曾对自己的团队说“我的目标绝不仅是创造一家公司”。当初很多人以为他不在乎收益、利润等这些资本相关的东西,但是后来他们明白了马克·扎克伯格的梦想是赋予每一个个体以权力。Facebook能够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给人们提供工具,使得他们能够更有效地交流,最终的目标是在大型商业和政府机构获得大量计算信息资源,帮助用户个体们不再受压制。也正是由于这些梦想,让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来自MySpace、Yahoo!、微软、Google等IT巨头的天价收购,拒绝了来自资本的诱惑。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2I@0HtxR

3bgo-k$uy8G  开放平台的魅力所在

7A't'}3T`$g"kK8b:d

*O?g*A2~D  无人指导大概是国内创业者经常苦恼的一个地方,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暂时还没有形成扎实的创业氛围,每个环节上都有相应的人才;另外也和创业者本人的心态是否开放有很大的关系。自从有了创建Facebook的想法,扎克伯格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网站刚有雏形时,就联合出身于富有的巴西商业大亨家庭的爱德华多·萨维林规划了Facebook的商业前景;然后是在网站需要运转和维护时,邀请其室友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加入,后者成为他坚实的盟友;在Facebook需要和投资人打交道时,他邀请在Napster和Plaxo有着工作经历的肖恩·帕克加入做总裁。在帕克的带领下,Facebook逐渐成为一个专业的互联网公司;《华盛顿邮报》的首席执行官丹·格雷厄姆在Facebook的成长过程中也提供了诸多帮助,虽然那时扎克伯格才20岁,虽然扎克伯格拒绝了《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格雷厄姆和他还是成为莫逆之交;而现任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也正是在格雷厄姆的支持下,加入了Facebook,并帮助Facebook成功地找到盈利模式……如果没有这些比马克·扎克伯格要经验老道得多的人物的加入和帮助,很难想象Facebook帝国能够在6年的时间内建成。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I0`(q,H

$tO"M9h$F8m9M%L&D|  此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Facebook的平台战略。和其他很多大公司在不同的国家建立分公司以推广自己的业务不同,Facebook很神奇地创造了一个翻译工具,并通过不同国家的Facebook注册用户志愿翻译和修正,完成高达70种语言的Facebook版本,覆盖了98%的世界人口所使用的语言。目前,Facebook还允许任何第三方基于他们的平台自行编写程序,从本质上也促进了他们的国际化扩张。在Facebook上开发应用的第三方不仅可以使用Facebook的硬件资源,而且还可以放置自己和客户的广告,从而借助Facebook实现自己的价值。根据Facebook在12月12日发布的一个数据,目前网站用户每天安装2000万个应用!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E}#I"?M i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8Q)K3iboY

  Facebook带给我们的启示

*u/em mo0} [ nF@$_;}Q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O#CO2Z+e

  尽管随着用户量的迅速增长,和其他绝大多数大公司一样,Facebook也面临着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的挑战。但是毋庸置疑,Facebook会在马克·扎克伯格的梦想和开放平台带领下,继续往前。也许是受到Facebook开放平台的影响,目前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在努力开放自己的平台,包括淘宝网和新浪网,都希望借助“开放”吸引更多的用户或者由用户创建更多的应用。但也正如许多人所怀疑的那样,在“缺少”创新的国内互联网领域,我们能有真正的开放吗?对任何置身其中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未知数。《facebook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的目标绝不仅是创造一家公司”,是开放的团队和开放的平台,并赋予每一个个体以权力的“使命”。我们相信中国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公司出现,也许已经出现!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t `8?t9Q0AH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7gYz"[gN G

  《facebook效应》,[美]大卫·柯克帕特里克著,华文出版社2010年10月,49.80元

)sj7S P9~

7}/RC&e`,u F Ch 

;Hs3U*\2\G:Y

TAG: 脸谱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