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广州“中国第一乞巧村”乞巧文化浓

发布: 2010-8-13 23:58 | 作者: 林如珍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8月12日 23:39 | 查看: 907次

o.a9v#bL 

cXh HV2So

av0YR*JH+x%y  中新网广州8月12日电 题:广州中国第一乞巧村”乞巧文化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w8z _:H Yea

$B4Q%X \/[5`!\  8月16日——一年一度的乞巧节即将来临,这个曾经一度被西方情人节取代的节日如今在全民参与下又渐渐恢复了原有的意义,这种民间文化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男女老少都乐于参与其中。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B m7_ eD-Y

;X[3pw9b(g  今天,笔者搭车来到有“中国第一乞巧村”之称的广州天河区珠村,才下车,发现即使不知道哪里有乞巧节目,都能沿着写有“我们的亚运,我们的乞巧”的广告牌和一排又一排的红灯笼走到各个祠堂观赏。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q/Q DeP x

?;[,X%a7en  笔者首先走进以良潘公祠,只见几位高龄婆婆正在加工赶制乞巧工艺品,有的埋头穿针引线,有的小心糊好“七娘盘”。据文化节负责人介绍,这里的乞巧婆婆的平均年龄达65岁以上,其中最高寿的婆婆黄彩余今年已经89岁。黄婆婆告诉笔者今年自己没有成为制作工艺品的主力,“七姐和牛郎的衣服、鞋子,还有丝袜花我都做一些。”黄婆婆十几岁就练就了一双巧手,从小自己就爱做些手工品。

IWAA|%o7Y n

`w U rLY"P%T  黄婆婆回忆1998年珠村刚恢复乞巧文化节,并没有什么人投入节日当中,而她第一个提出组织一批人来做纸雕、网丝花等手工活儿。十几年来,编织七夕工艺品的人越来越多,每个祠堂从刚开始三两人到现在十多人,而高龄的多数留在以良潘公祠,年轻的(例如她女儿)都到元德陈公祠。不管到哪个祠堂,她们每年都为七夕节做上千件工艺品,如用珠片、米粒甚至瓜子核做成水果和花朵;用泡沫、纸等做成的男女人仔等。

p(d} C'u

!O{ w'm"kh;E  在元德陈公祠里,一位年轻妇女正在用铜丝和黄色丝袜做菊花,原来她是村里一名妇科医生,趁空闲时间带着儿子到祠堂“赶工”,她五六岁大的儿子也在学着妈妈做花。

w]"Cav2ju

?&M"}/W }ZF_n-L  除了珠村里的乞巧婆婆、乞巧女儿,广东大学生也掀起了传统节日热。本次首次广东省大学生乞巧作品创意大赛奖讲过选评,目前共收集到了130多幅,分为情侣组、女儿组和大众组等不同组别。而即将到来的七夕节也引起了众多大学生的关注。据了解,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四进社区服务队有30多名志愿者已经加入了七夕解说组和活动组等不同组别。刚加入活动组的大二女生陈哲诗说自己为了能更好地融入这个节日,特意苦练学吹葫芦丝,“传统节日里我想表演有民族特色的节目。”

1H2P8rk'k j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zu\-\:`jy9uq

  一种文化的熏陶往往要从小培养起,珠村小学的小学生正准备为乞巧节献礼。小学生们亲手制作了桔子树、米花、牛郎织女和寺庙等几百个作品,校长介绍说其中最小年纪仅6岁。珠村小学在2006年乞巧文化节推出了校本教材《我们的乞巧》,分为走进乞巧、体验乞巧和欣赏乞巧三部分。据悉,这是中国第一本乞巧文化教材,在第三届广州市乞巧文化节上推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08年再次修改、充实并正式出版发行。同时,学校也把乞巧手工融进美术课堂、第二课堂,“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传统里好的东西。”校长说。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XbI-~5t*D)w-qn9K

/RpraV tu+i  “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清末明初珠村举人潘名江的《珠村七夕吟》说的正是男男女女重七夕的情景,而现代社会,人们也开始重视已经失去的传统节日,正如男女老少都投入到乞巧节当中。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AD;D9v tw eis$`
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4qyng5hA5pD ^

TAG: 传统节日 广州 七夕 乞巧

字号: | 推荐给好友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sec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