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艺术民俗学圈子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众群体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4-30 11:38:32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众群体

 

 [摘要]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民众群体的组成呈现出新的变化,过去以血缘、地缘关系结成的民间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为以邻近性;需要、义务和环境;频繁互动;分享爱好和技能为特征的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民众群体在此基础上产生,活跃于城市与乡村,并通过民俗表达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俗;民众群体;文化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如果民俗是一种了解和交流的方式,那么一定是有一群人需要相互沟通。定义一个民众群体是看群体如何交流以及交流些什么,使我们看到民众群体形成和维持的非正式方式——团体不是依靠创始人以某种章程和指导方针正式建立起来,而是通过他们的践行和表达结合在一起。这是民俗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原则之一:定义民众群体的特征之一是看是否用非正式和非官方的方式分享知识。

“民众群体”的概念在时间上是急剧演进的。早期的假设是,民众群体是那些多少有些儿不同于我们的,即农村的、未受教育和未开化的人群,进而了解到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分享民俗。民俗学家认为我们都属于民众群体,民众群体也同样存在于城市和当代背景。

一旦我们走出民间团体是稀奇古怪或过时的观念时,就看到了“民众”是所有民俗的核心成分。民俗不存在于真空中,也不是它向我们所显示的笼上了理想化薄雾的过去。人们每天分享笑话、故事、游戏、传统、信仰和习俗,这些都有助于表达和加强我们的群体身份。家庭、朋友、同事和其他所有团体都基于相同的利益和经历。“民”的概念是有争议的因为它所涵盖的东西简单而离奇,因此我们用另一个术语“群体”来替代“民间团体”。不管我们提到民间团体还是用更宽泛意义的术语“群体”,焦点都在人们。民俗是活生生的、正经历的、被人们创造和分享的。下面我们就来深入讨论民众群体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形成以及民俗是怎样创造、加强和表达群体身份的。

 

一、什么是“民众群体”?

若有人问你:“你是怎样成为家庭一员的?”你一定会笑而回答:“这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技巧和品质啊!然而,成为家庭和其他任何民众群体里的一员,不管这个群体形式是多么的松散或非正式,都需要语言、行为和惯例等方面口头的或非口头的专门知识。交际的类型传达了群体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得和另一群体区别开来。民俗是非正式地习得的,当我们在群体中成长或是被介绍加入另一个新群体时都是如此。

我们所有人,不管受教育的程度多高,或生活方式已多么的城市化,每天都通过民俗表达我们自己,一个人往往同时属于多个民众群体。家庭,我们都是这个群体里边最活跃的人物,有着自己的民俗,常常是不同种族、宗教、地域或社会群体知识混合体的一个子集。另外,家庭会有意无意地创造出一些只对他们自己有意义的新民俗。每个家庭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比如说合适或不合适的行为方式,阐明和教导家庭价值观念的叙述方式,以及家庭以赞扬抑或讽刺信仰所举行的仪式。民俗是家庭成员分享的笑话、姿势、口头或手势的习惯表达。有些充当了家庭历史的智囊,有些往往传达了家庭所持的某种态度和信仰,不管这些是否被具有相同或不同价值观的外人清楚地觉察到。

从早期的经验你熟悉这些民俗。养育你的家庭都有传统、仪式和故事,好的坏的都有,只需要通过观察和践行你就获悉到了:看见民俗如何被表达,或是无意间听到或观察到家庭其他成员对此做出的反应。家庭进餐时间的习俗很少明确地教给孩子们。例如,当人们没有注意到这些习俗,通过观察和聆听人们的反应以及有规律地模仿和践行这些习俗时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在你家里,吃饭前你可能要等所有的家庭成员入座并且盘中盛满食物之后你才开始吃。也许有人说吃饭前应该祈祷或祝福一番,或者说完祝福后家庭成员要手搀手,这也许就是你结束用餐时实行的习俗。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这些规矩对你来说也许有点儿傻气,但它们却是每日信仰的表达以及家庭结构的确认。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最普遍的群体成员身份:看起来不复杂,习惯性地践行人们所知道的,往往没有意识到正在获悉群体里表达态度、信仰、价值观甚至成员身份的方式。

家庭内部也分享一些有意义的关系、价值观和传统。家庭文化的人造物品可能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手工制作的雪松橱柜,也可能是每年圣诞节送给不同家庭成员的广口瓶。

从孩提时代时起,你不仅仅从家里学到了这些民俗。在学校的课余活动或工作当中,和朋友及其家人出去游玩的时候,在不同的场合你学到了非官方的知识。举个例子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和同龄朋友呆在一起,一定在一起商量过如何庆祝节假日。如果你曾上过大学,和与你不同背景的同龄人住在一起,当感恩节来临,毫无疑问你会和朋友们商量着回家大吃一顿。当你带上一个朋友回家,一定会考虑最好吃什么。你肯定会想到人们都已吃过火鸡并已穿上了节日盛装。你如此惊讶地发现你室友的家里总有意大利通心粉,邻居家总有火腿、青菜和猪小肠。种族和地区背景影响了美国人庆祝这个最具美国特色的节日的方式。你的一些同辈可能不在这一天举行庆祝仪式而是选择其他节日,因为他们是土著美国人的后代。

在一个朋友家里遭遇不同的行为方式,你怎么办?安静地呆在一边?接纳朋友家的行为?好奇他们家为何和你们家不一样?还是加入他们的队伍,悄悄地紧随其后模仿他们的行为?在你朋友的家里,会餐时的表现可能与你家很相似也可能大相径庭。也许你曾去朋友家吃晚饭,设想他们会在吃饭前优雅地说一番话,结果你却惊奇地发现朋友的父亲说:“我的主啊,面包是如此的美妙,真是美味佳肴!让我们吃吧!”这时你对朋友的母亲为你们做晚宴表示感谢,结果你的朋友很奇怪你过于正式的行为。这些事情可能就是你参加其他民众群体时的最初感受。

 

二、“民众群体”是如何形成的?

民众群体可以由不同的方式组织起来。根据一个人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民众群体可以建立在需要、义务或环境;邻近性;频繁互动以及分享爱好和技能的基础上。

1)邻近性:

民众群体最显著的划分标志是种族。我们注意到种族群体常常是因为“他们”庆祝节日的方式与“我们”不同,或是因为“他们”穿的服装、吃的食物和“我们”很不一样。从我们的目的出发,我们要用邻近性来讨论群体的形成。种族群体、民族群体、地区群体,甚至当地群体也是通过邻近性联系起来的。所有这些是从地理上形成的定义因素。虽然族群的所有成员不一定住的很近,但是他们的由来是从地理上划分的。族群的传统、装束、风俗习惯和物质文化(包括食物)源自该群体祖国的地形和气候。例如,苏格兰牧羊人穿厚羊毛衫是因为他们常在寒冷潮湿的气候里室外劳作。因此,暖和且编织紧密的服装能抵挡湿气而成为当地手工织品的一部份。

当然,不那么具有显著特点的群体,即使在某个地区和其他种族群体混合而居,能够通过当地传统来定义。比如说美国不同社区的新年饮食传统。中西部居民常常吃德国泡菜和猪肉来庆祝节日以求好运,这个传统是由来宾西法尼亚、俄亥俄、印第安那州定居的德国人带入美国的。南部人用南方农产品豇豆和其它食物庆祝新年,还有些得克萨斯州人在新年要吃墨西哥食物,并不是所有遵循此传统的人们就是德国人或墨西哥人后裔,或者源自南部血统,因为住在他们附近的居民也吃这种食物。这个传统不再和特定的种族和民族群体相联系起来,而是从地理上和当地相联系。

2)需要、义务或环境

正如邻近性能自动地使一个人获得群体身份,需要、义务或环境也同样如此。我们每个人从出生或被领养进入家庭,从那里学到了信仰、价值观和传统。家庭,通常是我们所属的第一个群体。在那里我们也学到了受邻近性驱动的表达自我和价值观的方式(例如种族家庭),但仍然是以家庭行为和信仰确立的核心观念。虽然个体没有感受到他的身份与家庭有关,但仍然是以从家庭习得的价值观和表达来建立他在群体里的个人身份。同样地“随环境决定”的群体身份可以在朋辈中获得。不管选择什么,从朋辈那里我们获得了行为、价值观和交际的方式。超越学校和邻里纯物理意义上的邻近性,年龄群体是通过需要和环境区分出来的另一群体。和大众文化知识一样,民俗能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分享。当代传奇频频在朋辈群体中分享,跨地区、跨国界而沟通共同关心的问题和价值观念。笑话也是,会在几代人中分享,尤其是那些与某个特定年龄群体有关的笑话。例如,有些“黄色”笑话容许青春期前的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讲述身体的功能,与此相关的幽默故事和谜语之类文字游戏能帮助青少年学习语言。

3)频繁互动

当我们发展了个人身份,从家庭和邻里脱离出来,群体也由此形成。在某种程度上群体最初是以邻近性建立,但是通过频繁互动得到加强。我们的生活开始与同我们联系最密切的人们纠缠在一起。我们既属于官方群体或支持某个群体,同时也是某地联合群体的“民众”。工作群体是由在一起工作的人员正式形成的,在那个群体里,一个更小的同事群体也形成了,大家会经常在一起共聚午餐。和邻近性群体不同,这种群体不是以地理定义的,而是通过分享经验建立相同的价值观、行为和态度,由分享共同利益或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走到一起。有人可能会成为当地街坊俱乐部的成员比如说反酗酒匿名组织,它有自己的叙述形式、仪式和价值观,就像全国性的AA分会存在的理由一样。又如,在某个大学里,邻近性通常被注册办公室创立出来,他们将学生以年龄和文化背景划分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学生们仍然互相分享知识并通过互动发展关系。这种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阿兰·邓迪斯所指的“兼职”,但是他们仍然产生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被群体成员分享。成员走到一起是为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并且通过非正式的频繁互动结成群体。

4)分享爱好和技能

比其他群体类型更富显著特色的是分享爱好和技能小组。这种群体刚开始是从教室或办公室一类的地方发起,然后迅速扩展,形成规模。有时是个体寻求相同爱好和技能的人形成团体。还有些情形是成员流动性地加入或离开某群体,该群体就早已存在。与以邻近性来定义的群体相似,这种民众群体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行为和语言,但是新来者会动态地改变群体,带来一些新变化。

妇女缝被联谊会,作为一个爱好和技能小组是典型的民众群体。缝被人聚在一处工作直到被子被缝好,但是这种群体不会静止地保持下去。技能作为一个因素将其成员带入群体,但是将群体凝聚在一起的不仅仅是共同的技能。成员因技能、爱好加入组织,不仅从其他成员身上学习到新东西和从团体中获得物质利益,他们自己也带来新观念。因技能和爱好组成的民众团体也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元素。群体成员在某地通过实践技能而凝聚一体,而且在实践技能的过程中分享了信息。通过这种分享,群体发展了身份。立足于群体自身的缝被传统,群体的成长和变化是通过分享缝被技术和设计上的革新,同时在另一个更大的缝被圈群体中,将该群体发展到更具强度的水平并且相互依存。妇女们在一起缝被子会分享她们生活中的故事,交流食谱的烹制方法,表达她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并且通过这种互动(比如缝制被子)创造一个功利性合作的社区。

另一种技能群体是职业群体,并不是所有的职业群体都基于技能。在有些情况下,职业群体基于邻近性,至少最初如此。零售或快餐店的工作并不需具备特殊的技能,但是职业群体比如汽车技师、计算机程序员、厨师以及消防队员等群体形成是因为他们具有某种特定的技能而创造了他们的知识,往往是和他们专门的工作技能有关。

 

结论:

 “民群”是民俗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因为民俗只对于一个群体才发生意义。我们所有的人都隶属于群体,出于不同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由环境决定或由于某种偶然性。我们毕生如流水一样进出于这些群体。每一种民俗文本一旦被人们创造和分享,人人都会与它发生联系。通过这些文本或表达方式,成员知道了怎样成为该群体的一员,以及教育别的成员知道成为群体一员意味着什么。民俗形成和表达群体身份是通过群体成员以及群体之间的互动。理解群体的形成和文化表达使我们认识到民俗不仅仅是物质的、行为的或故事的。民俗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容许不同群体的人们表达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形成并揭示他们的身份,而且检验某个群体在接受中的局限性。如果不理解群体,我们就不能解释民俗----是群体将民俗带入生活。


TAG: 民众 文化 语境 群体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0022
  • 日志数: 5
  • 图片数: 1
  • 建立时间: 2009-04-25
  • 更新时间: 2010-06-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