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评富育光先生《萨满艺术论》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7-16 19:55:11 / 个人分类:萨满

查看( 896 ) / 评论( 0 )

真善美的执着追求——评富育光先生《萨满艺术论》

姜相顺


        在2010年吉林省首届萨满文化研究会后读完富育光先生的大作《萨满艺术论》,心潮激动,难以平静,为其执着追求真善美的努力和成果谨表敬佩。《萨满艺术论》一书洋洋大观,有数十万言,40多幅彩图,70多幅黑白图片,更重要的是具有高水平的理论和宏富的内涵。该书从横的角度叙述了萨满艺术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艺术(造型艺术)和非物质文化艺术(说唱口承艺术)。具体说来有如下特点和优点:
        1.立论高远该书以萨满艺术论自有其意,正如前言所述“艺术是人内心情感的最高凝聚和结晶”。“所谓萨满艺术,即包括精神和物质两大范畴,并非神秘莫测。萨满艺术的形成,是萨满崇拜程式中最直观的实体显现,是萨满思维观念的外在映象和诠释。堪称世代萨满信仰所凝成的物质财富。”这是作者学习俄罗斯美学大师普列汉诺夫《论艺术》的“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就在于此”这些话的感悟,充分说明了写作《萨满艺术论>的主要目的,阅过全书可说达到了这最高目的即“最高祈愿和根本要旨”。
        2.视角广博   独特萨满文化艺术的历史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积淀着往昔人类生存的智慧,保留原始人类生存诸如社会学、宗教学、精神心理学、自然科学、海洋学、生物学、天文学、医药学等一切人类生活的伟大成就,对今日昌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仍有不可轻视的借鉴意义”,从古今博物学着眼“汲取其远古文明的内核精髓”,以广博独特的视角探究人类韵代表萨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宇宙中的作用和能动。这对“世界萨满文化艺术的灿烂宝库”的丰富功不可没。
        3.资料丰富  全书“着重于中国北方满族等诸民族世代萨满传统造型艺术的展示,特别是更多地涉猎与介绍中国北方满族等诸民族萨满的实际考查原始记录”,据不完全精确的统计,其个人调查笔记引注40多次,“更多地留存下来历代老萨满们的名言遗嘱”,又据尚未或首次发表出版的《爱辉祖训遗拾》、《爱辉十里长江俗记》、《满洲跳神发微》、《吴氏我射库祭谱》等这些“多年来先辈调查资料为主线撰写”的,还有《北域百物图解》、《拖克索巴纳图鲁干》(故乡图)、《家宅物阜录》、《漠北生肖》等,以及“窝克多西瓦单”、“奥罗奇人画的宇宙图案”、“满族张姓萨满手绘天空方位图”、“宇宙魂气旋动图”、“桩牌档子”、“记事木签”、“鄂伦春萨满档士”等,各样萨满会意符号、警示符号,萨满图饰中的鸟形态、动物形态,萨满图饰符号等,其资料丰富.采掘广博,议论深邃,价值可想而知。
        4.开拓创新,集思广益在“北方生民原始艺术寻踪”一章第一节为了解“早期人类生存史”寻找“萨满文化艺术源头”,作为萨满学大师学习研究地域史、民族史特别是“国内外考古学的贡献和成就”,对萨满教文化的源头有新的建树。作为一名民族历史学者,其利用的成果即便对专业考古学者都是最新的,育光先生的辛勤劳动可见。
        为研究人类童年,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摩尔根、拉伯克等大师有关古代社会史的论著,引用林惠祥《文化人类学》、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前苏联克鲁沙诺夫、奥克拉德尼科夫有关论述进行探索。对中国东北地区的考古成果的细节从萨满文化学的角度进行系统科学的论述。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当然看得更高更远更深更细,有一系列具体创见。如原始社会人群“由感性思维发展到理性思维,使人类原始意识得以增进,形成人类高级思维体系”;“高等灵长类的人类……在原始社会史前期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萌幻出某种超于人格之力的神秘感知。这种奇怪的心理意识认为似乎在人类生存之外。有某些超自然力在操控着人类的安危忧患.只有对这种力量的膜拜,才会带来一切好运”。“实际是一种意识上的错觉,是对客观自然力的歪曲反映”。“信仰一经形成,它又是原始宗教思想孕生的催化剂”;“满族先民靺鞨人文化遗存”表明“当时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原始宗教形态”;“旧石器中期以后”,“已进人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组织”。“从早期在中国北方荒古的大地上发现众多女性偶体,到后来不断发现男性崇拜物,可以充分证明,祖先崇拜观念已更加深化成熟。母系祖先崇拜观念向父系祖先崇拜观念过渡,产生两种观念并存的形态,并逐渐确立以父系为本位的宗法模式,父系氏族谱系,礼序和社会戒规代代延续下来”等。
        在第一章第四节“史前艺术:萨满艺术之源”中,为“追溯萨满艺术之源,首先仍要仔细去探索得以孕生这种观念形态的社会基础——氏族的产生”。育光先生确实“仔细去探索”了。“关于氏族产生的历史年代,国内外学者观点还不完全一致”,杨堃先生认定“到了旧石器晚期,大约在公元前四万年至一万年前,新人出现后,才正式进入氏族社会,也才是民族开始出现的最初形式,即母系氏族公社”①;林耀华先生认定“氏族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②。育光先生同意两位大师“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形成于旧石器晚期”不尽完全一致的看法,因为还需新的科学发现,其学无止境的精神可见。
        《苏联大百科全书·萨满教》认为:“萨满文化是在原始社会制度下产生的大多数民族的早期宗教形式。”育光先生认为:“原始宗教萨满信仰”“虽然不一定构成宗教的初级模式,但已产生原始的造神意识……这种观念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大约萌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前期,萨满这个在人类历史上显赫有名的风云人物便真实现身于人类生活之中。”这些看法与林耀华先生所论“宗教不是有了人类社会就出现的,也不是后来哪个人臆造出来的。宗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自然地产生出来的”③的观点相符合。所谓“自然地产生出来”。就是恩格斯说的“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④,也如育光先生所论造神意识的详细叙述。这是很不容易的,非有高精尖的理论和丰厚的民族学古今中外文献及一手调查研究资料,是不能逐步取得成果的。育光先生举出三四个亲自调查的一手萨满教口碑资料加以证实,有很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难能可贵的是,育光先生能向学术大师的传统意见挑战,拿出有力的驳证说明自己创见的正确。即祖先崇拜在人类发展史上出现的时间问题,在民族学中还有着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有老一辈学者持传统意见。认为祖先崇拜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公社阶段”⑤。育光先生从大量考古发现资料证明,在旧石器初中期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崇拜观念就已经很鲜明了。如摩尔根指出人类最初是“氏族制度将人类中的一部分从野蛮带入了文明”,进入“女性本位是原始的法则”⑥的母系氏族社会。“祖先崇拜的物质对象是祖先的造像——偶像”,“祖先是他的还生存着的亲属的庇护者和保卫者”⑦,因此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更多突出女性崇拜物的女性形态雕像遗物,如黑龙江沿岸的女神形象岩画,辽宁红山文化出土大量女神陶像,都是有力的证据。
        满族有些姓氏的萨满祖神称“涉仁妈妈”(色任妈妈)为汉语标音,汉意为源头之远祖母,满语意为女祖神或起源神祗。举出满族吴扎拉哈喇《吴氏我射库祭谱》,从这满族萨满祖先神祗名序中,亦可看出原始时代氏族祖先由女祖向男祖的演进趋势,“指出最原始的女祖本源,都是以一个血族中母系为核心的初始氏族集群,即最早出现的人数不太多的小氏族组织”。以上“充分地说明,祖先崇拜观念远在母系氏族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我认为这个创见可以成立,满族最初的萨满为女性,清皇室祖先为三仙女中的佛库伦,清宫萨满祭祀文献有“萨满太太”的记载,宫中供有佛利佛多鄂漠锡玛玛的祖神像⑧等,都是有力的证明。我认为,不但祖先崇拜,而且姓氏(满语哈喇)在母系氏族社会已经存在,这是人类各民族共通的历史。⑨ 
        5.发掘精深  富育光先生的大作《萨满艺术论》有学者誉为巅峰之作,其发掘之深,所在多有,我亦仅见。仅略举三四例说明之:萨满神服上的披肩已不常见,而神影布叙述亦是才知.可见发掘之深。萨满祭祀。说到底是声的表演。其说是过去没有认识的,令人信服。萨满跳神的六能六知,这个祖传要求极少有人说得出说得清,至于萨满大祭野祭,参祭各部氏族暂居地是“以野鸡飞落地点来卜定”,令人称奇。非萨满学大师是说不上来的。

 注解:
①杨堃:《民族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抖学出版社,1988年.第190页。
②林耀华:《原始社会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88页。
③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33页。
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250页。
⑤林耀华:《原始社会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ll页。
⑥莫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荪、张粟原、冯汉骥泽,北京:生活·渎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65页。
⑦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张锡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80页。
⑧参见姜相顺:《神秘的清官萨满祭祀》,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⑨参见姜相顺:《萨敦哈拉与努尔哈赤的姓氏考论》,载《明清论丛》2009年第9辑。

作者单位: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渤海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6期


分享到:

TAG: 富育光 萨满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