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厚生]长白山,满族的圣山——满族的祖先崇拜与萨满信仰述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31 16:00:47 / 个人分类:萨满

查看( 1504 ) / 评论( 0 )

长白山满族的圣山

——满族的祖先崇拜与萨满信仰述略

刘厚生


  长白山区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良好的地理环境,“名山钟灵秀,二水发真源。翠霭笼天窟,红云拥地根。”是片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是我国满族的故乡,是哺育发展东北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沃土和摇篮。

  据文献记载,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在几千年前就世居长白山一带,周时以其“楛矢石弩”著称于中原王朝。汉唐以降,生活在这里的便是肃慎人的后裔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和满族。长白山与肃慎及其后代的生息繁衍、勃兴沉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故被视为祖宗发祥之地倍加尊崇,甚而封为神山、圣山岁时奉祀,在我国其他民族历史中,类似的历史现象尚不多见。

满族石克特里哈拉的家神案


  长白山,满语为 golmin xanyan alin (果勒敏珊延阿林),在《山海经》中称作“不咸山”,“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之国。”汉魏时期,长白山又称“盖马大山”,据《吉林通志》讲:“长白山为汉西盖马县境之山,则魏志之盖马大山为长白山无疑。”汉代的西盖马县即是今天的白山市临江镇一带。无论是“不咸山”还是“盖马山”,似应与肃慎语族的语言或东夷语有关,“不咸”可能是满语“伯罗涅·显乾”的音译省略,意为“长白”。“盖马”为满语“果尔敏”的对音,汉意为“长”。自南北朝以后,长白山又有“徒太山”、“从太山”、“太皇山”、“太白山”之称,略有不同,但均未脱离长白山之本意。直至辽金时期,才最后以满语直译而得长白山之称谓,并自此普遍使用开来。《金史》卷135载明:“黑水靺鞨居古肃慎之地,有山曰白山,盖长白山。”同样的记载亦见诸其它史籍之中。

  《魏书·勿吉传》记:“勿吉国南有徒太山……有虎豹熊狼不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污,行径山者,皆以物盛去。”《北史·靺鞨传》所记略同:“过南有从太白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溲污,行径山者以物盛去。上有熊罴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杀……”上述史料是满族先世把长白山披上神秘面纱顶礼膜拜的最早记录。“俗甚敬之“”人不得上上山上溲污,行径山者,皆以物盛去”从粉反映了勿吉人对长白山的崇拜意识,已经萌发了宗教的观念,当是该民族萨满信仰的源起。

  金代女真人有过辉煌时期,曾建立起自己的王朝,并统治了中国的半壁河山几近百年。随着女真人统治阶级地位的提高,长白山被进一步神化。女真人认定长白山为“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于是在大定十二年(1172年)十二月,封长白山为“兴国应灵王”。大定十五年(1175年)三月,奏定封册仪物,每年秋天二仲择日至祭。明昌四年(1193年)十月,“复册为开天弘圣帝”(《金史》卷35)。长白山被视为神山,实肇始于金代。

  清代满族统治者对长白山的崇敬甚于他的先世女真人,并进一步把族源与长白山联系起来,且赋予神奇的色彩,其鼻祖便是清太宗皇太极。

  众所周知的关于清始祖的传说——三仙女沐浴长白山布尔瑚哩泊的神话,是皇太极从黑龙江虎尔哈部降人穆克西克那里获得该部祖先传奇故事后,得到启发,移花接木,将其变成满族始祖起源传说的。正史多有隐讳,而天聪九年五月的《旧满洲档》中却有这样的记载:“初六日,率兵往征黑龙江方向虎尔哈部之诸大臣,携招服之诸头人及优秀在者见汗。……此次军中招服之名为穆克西克者告曰:’吾之父祖世代生活于布库里山下布勒霍里湖,吾之地方未有档册,古时生活情形全赖世代传说流传至今。彼布勒霍里湖有天女三人:恩库伦,哲库伦,佛库伦前来沐浴,时有一喜鹊衔来朱果一,为三女中最小者佛库伦得之,含于口中吞下,遂有身孕,生布库里雍顺。其同族即满洲部是也。’”

  从穆克西克那里可知,关于三仙女的故事在黑龙江流域的女真人和其他部族中曾广为流传,而皇太极却要将其附会为清始祖的传说,并与长白山联系起来,这不是偶然的,反映以皇太极为代表的满族统治者,把长白山视为圣山的观念,是与女真人的传统信仰一脉相承的,只是他比他的先辈走得更远一些罢了。

        清入关后,历代皇帝把长白山奉为神明,始终将长白山的山祭与祭祀祖先融为一体,定为国家之大典,格外隆重。

  康熙十六年(1677年),玄烨特命大臣觉罗武默讷等前往长白山拜谒,一行多人克服了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长白山天池。回京复命后,奏请封长白山之神,获准。翌年“诏封长白山神,秩祀五岳。自是岁时望祭无阙。”这样把长白山的地位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将中国历代皇帝的封禅礼制与满族祖先崇拜的偶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谓是康熙的一大创造。不仅如此,他还亲自撰写文章,论证长白山为五岳之首:“古今论山脉九州,单言华山为虎,泰山为龙,地理家亦仅云:泰山特起东方,张左右翼为障。但未根究泰山之龙於何处发脉,朕细考形势,深究地络,遣人航海测量,知泰山实发于长白山也。……长白山之龙,放海而泰山也。”(《吉林通志》卷六天章志圣祖仁皇帝御制文)康熙为抬高长白山的声誉确实无以复加,其目的显而易见,无非是要说明满族的统治纯系正统,天经地义,而其人也无愧为真龙天子。

  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玄烨东巡吉林,亲自望祭长白山神。“上率皇太子及扈从诸王、贝子、公等,蒙古诸王,台吉等,内大臣、侍卫,京师、乌喇文武官员诣松花江岸,东南向,望秩长白山,行三跪九叩头礼,以系祖宗龙兴之地。”(《康熙起居注》此次扈从东巡的还有外国传教士比利时人南怀仁,他目睹了康熙遥祀长白山的过程:“……皇帝一到江畔,立刻下马,面南向山,为祭山和祭祖而三叩首,然后乘坐金轿,在亲卫武官的簇拥中进入吉林城。”(《鞑靼旅行记》),南怀仁记述祭山和祭祖并行不悖,是符合实际的。

  雍正十一年(1733年),遵旨在吉林市西南温德亨山(即小白山)建望祭殿,“每岁春秋,将军率属望祭”。望祭殿神案上,立起用满汉文书写的“长白山之神位”一块黑字黄色木牌,每月朔望由将军和副都统轮流到望祭殿拈香致祭。

  乾隆十九年(1754年)八月,弘历巡幸吉林,亲临望祭殿祭祀长白山。嗣后的几位皇帝,对望祭长白山均“岁时致祭,崇报特隆”。1934年,溥仪来吉林巡狩,也到望祭殿焚香叩拜,作为投靠日本人的儿皇帝,面对长白山神,此时此刻不知作何感想。

  清代统治者奉祭长白山,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与广大满族一向崇祀祖先和萨满信仰密不可分。

  祖先崇拜在封建社会的清代是满族萨满信仰的核心。萨满教所反映的原始初民时期的认识规律,是与人类社会的递进相同步的,即依次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最后是祖先崇拜,但是进入封建社会后,萨满信仰起了很大变化,祖先崇拜被提到首位。

  “满族旧规,最重渥辄库(祖先神)跳神祭祀之礼……遇有吉凶之兆,总在渥辄库上磕头。虽度清减,亦仍按时跳神,于此一节从不少减。”(重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序)对长白山的崇拜,是满族及其先世的共同信仰,我们不仅在古文献中而且从大量的口碑资料和萨满神词中更为具体和生动地了解到满族人民心目中的圣山长白山。

  满族各个姓氏共同信奉的祖先神满语谓之“撮哈占爷”,即长白山之神,是祖先崇拜的首神,在祭祖的萨满神词中,是这样描绘这位伟大的神祗的:

  红脸的撮哈占爷,

  骑的是匹火龙驹。

  统帅“巴图鲁”众神,

  能征善战光彩照人。

  至今,在吉林松花江畔居住的满族人家中,还保存着祭祖用的家神案子,这是一幅白山主的画像,头冠顶带花翎,身着黄袍马褂,骑着一匹骏马,人们称他为“白山总兵”或“撮哈占爷”。满族民众心目中的长白山之神,就是这样英武无比的战神形象。

  满族祭祀长白山之神,缅怀族源祖籍,通过萨满的跳神活动,旨在追思根基,就此而言,萨满教充分发挥了民族血缘的纽带作用,强化了这个民族的凝聚力。萨满神词中有这样的记述:

      ……

  所居长白山,

  山势绵峦,

  越过九峰、八脊、七脉。

  四百多年自河而下者,

  神祖长白山祖爷是也。

  撮哈占爷行军作战,

  跨下一匹火龙驹,

  光彩照人。

  四十名壮汉马上拥,

  二十名小伙跟着行,

  自尼代哈河而降。

  ……

  除了“撮哈占爷”之外,在满族萨满信仰中还有诸多神祗,萨满神词描绘了长白山这座多神王国:

  尼真布库瞒尼,

  巴那额真瞒尼,

  皓齿白发,

  行于长白山,

  住在楼上的阁楼中。

  宏大的阁楼,

  建筑在高高的金子般的山峰上

  从银河般的松花江下来。

 

  头位太爷神舒崇阿

  率领围绕日夜相转的大瞒尼神,

  手持大铜镜,

  自辉发河下来,

  把胡雅奇巴雅拉分为三支,

  居住长白山,

  住在三个峰的泉水旁

  

  二位太爷师傅

  是属虎的玛法神啊,

  自色勒河而来,

  赊棱太瞒尼神,

  手持铁鞭,

  巴克他瞒尼神,

  手持滴答枪。

  行在长白山,

  住在阿兰奇峰,

  从那彦河而来。

 

  三位太爷师傅,

  承舒崇阿祖爷,

  扎克他瞒尼神,

  手持双刀,

  胡彦瞒尼神,

  手持钢叉,

  居长白山,

  自天而降。

  落在亭上,

  白色勒河而来。

 

  四位太爷师傅,

  号称奇卓神,

  住在河岸。

  查罕布库瞒尼,

  手握铁棒,

  多霍落瞒尼,

  手持三股钢叉,

  居长白山,

  自松花江而来。

 

  五位太爷师傅,

  号称勇健神,

  居五层峰。

  西勒奇瞒尼,

  居长白山,

    从东江而来。

 

    六位太爷师傅,

    佛库车,

    越过色赫利峰。

    萨拉希库瞒尼,

    手持金戈,

    居长白山。

 

    七位太爷师傅,

    舒拉水之灵魂河,

    众人皆听之,

    居长白山峰之上,

    是为七位神祖呵。

 

    长白山上,

    有大飞虎神、鸟神、大雕,

    展开巨大的翅膀在天上翱翔,

    使日月都暗淡无光。

    安春鹰神从长白山峰而降,

    还有水鸟神,

    住在长白山东面的山峰上。

    此外还有白鸟神,

    舒禄瞒尼与荒野鸟神,

    鹡鸰鸟相迎,

    自长白山而降。

 

    金炼火龙神,

    居住在长白山峰顶,

    降于拉林河,

    飞虎神,

    费诛玛法迎请。

    居九峰金壑,

    还有母卧虎神呵。

    公虎神,离花虎神,

    大黑虎神,

    金虎神相迎请。

 

    居于长白山,

    自岩岭而下

    八十为豺貅神,

    九十位狼神迎请,

    居长白山,

    自银壑而降。

    前来邀请的还有黑熊神,

    金钱豹神,

    越过长白山,

    到了尼西哈河岸,

    这里迎接的还有八庹蟒神,

    九庹蛇神,

    自青天而降。

    金花火神,

    沿途而行。

    居长白山,

    依兰阿立瞒尼。

    金刺毛鹰神,

    银刺毛鹰神,

  各自在所居的山峰。……

  上面我们引用的这段萨满神词,是世居吉林省九台市胡家乡小韩屯满族整黄旗萨满石清民老人用满语演唱的,由笔者汉译。这是近年来我们所搜集到的有关长白山神的最完备的一首萨满神词,它使我们了解到广大满族人民对长白山神的尊崇,还鲜明的保存着古朴的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原始信仰。人民对长白山神的膜拜,寄托着一种实际的功利主义,该神词的后来部分,道出了一般满族人民的希冀与企盼:

  祈求来日平安,

  康泰度日。

  男女老少人人安康,

  娶媳养子欢欢喜喜。

  男人承差,

  所行之处皆平安,

  不取显赫功名,

  家里牛马满院,

  不遇盗贼。

  求福有道不与人为敌,

  谋生有介,

  家庭和睦,

  以养以教,

  宗族子孙,

  得以保佑。

  穆昆达获得信赖,

  全靠萨满传习。

  神词颂念完备,

  祈神春佑,慈爱。

  以求康泰者,

  百年无灾祸,

  百年无罪罹。

  自此以后,

  世世代代,

  大化翔恰,

  尽力祈福。

  我们从上述关于长白山神的萨满神词中可以看出,萨满教的信仰是讲求实际的,与人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所反映的伦理思想和哲学观点,是现实生活的总结。就此而言,作为原始宗教的萨满教与人为宗教相比,它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它热情执着地追逐着现实的幸福,通宵达旦的狂歌漫舞,阖族共聚的喜庆筵席,铸就了满族人民豪爽开朗、热情奔放、英武剽悍的外向型性格,故而,萨满教对古代广大满族民众,乃至上层统治阶级,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人们表现自己,充分宣泄感情的最好形式,因此,得到全民族的欢迎和信奉。

  长白山钟灵毓秀,伟岸挺拔,她是满族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她属于满族,当然亦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TAG: 长白山 满族 萨满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