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往前走,看到花儿,就放慢了脚步--------就停在这里吧。看这真实的存在,竟如童话般让人流连,流连不已。

从23层高的窗户望出去【2008.12.21】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1-07 19:53:18 / 个人分类:朝花夕拾

凌晨一点,手机振动将我惊醒。一条短信,突然闯进来。竟然是卢老师。

 我完全清醒地看了一遍,再看一遍,一种不好的预感突然袭来,我害怕极了。那时,我突然很想和谁说话,很想和谁握手,给我一点力量。可是,我又清楚地知道,我不能拨任何电话,不能叫醒任何人,虽然我知道这段时间有很多人失眠。我不知道,这条短信是因为网络问题来晚了,还是就在那时,卢老师刚编完。我不能回复他的短信。在那深沉的安静的夜里,我睁着眼睛,第一次,为那前途未卜的漫漫的长途而胆怯。我的选择,第一次,让我自己害怕了。我的心,被突来的消息震木了,安静得让我都有些惊异。

 

 卢老师,我只想去看看卢老师了。大学四年,我忽然想,那些上过的课,读过的书,写过的字,那些流过的泪,笑过的笑,那风中跑过的身影,那些曾让我激动不已的瞬间,留下了什么呢?很久很久之后,我将会记得,一位老人,因为我的远行,我的年轻,我的少不更事,甚至我的狂妄,而忧心不已。

 

 我从未想到,那天我顺口说出的消息,竟会让他这些天一直心情沉重,他甚至责怪自己没有给我实际的帮助,他感到遗憾的是再没有机会了。一次我的任性的选择,又一次人生的转折,在我这里充满了幻想和奇异,在一个老人那里却是无尽的担忧。我又懂得了一些人之常情,发现自己寻找的东西竟是那么格格不入常情。

 

在师大老校区门口的花店里,我买了一盆水仙,这个季节的时令花就是水仙了。卢老师的家在师大家属区最高的那层建筑上,23层,我一进门就说,住的好高啊。客厅的主色调是白色,书房是那种温暖的落木的颜色,宽敞明亮,高高的书架从房顶落下,那扇窗户,我一看见就不禁喊道,视野好开阔啊。卢老师亲切的样子,让我有些忘乎所以。他站在书桌前,对着窗外为我指点:那是大唐芙蓉园不夜城,那是大雁塔,这,植物园,就是我家后花园啊,春夏秋三季特别漂亮,冬天就不行了,一到晚上,那灯光特美。那真的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窗户了,从23层的高度望出去,这个城市大半的魅力尽收眼底。

 

 就是在那明亮的房子里,在那可以任眼睛自由驰骋的窗户下,却暗暗滋长着他的忧郁和苦闷。 卢老师说,这段时间心情一直不好,那天听你说签到了喀什,我的心情一下就很沉重,这些天一直在想这事,怎么也想不开。

 

他说,我昨晚还跟你师母说,苗苗这孩子,我对她的关心太少了,那么好一个孩子,竟然被挤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我还不知道是不是今年毕业,那天打电话突然说签到喀什了,这消息太突然,我太没有心理准备了……

  师母只能说,那她都签了啊。

  是啊。再深的关爱,再多的帮助,路还是要我自己走的,我都选择了,而且是那样坚定,那样确信,那样什么都不怕的样子。

 

  我坐在他身旁,笑着,像个被宠坏的孩子。我们说着一些话,与文学,与学术,甚至与我要去的喀什关系甚微,只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抬头,看到了鲁迅象,19319月的那幅很典型地体现鲁迅性格的照片,庄严地贴在雪白的墙壁上。我想,就是在这张像片下,在鲁迅的目光下,卢老师陷入了沉思。他说,在课堂上,面对学生,他是精神抖擞,神采飞扬的,可是,一坐到这里,就陷入了沉思。

 

 他说,鲁迅是很苦的。

 

 他陷在鲁迅的世界里,无力自拔。还记得,那时讲《野草》,他说读进去了,就像游泳,沉不下去,浮不上来。到底是怎样一种感觉,我还不清楚,我还不能真正理解我的老师,因为我还没有读懂鲁迅。只是,作为他的弟子,我希望他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如此而已。

 

学术研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可能那些成就在别人看来是很重要的,可是在家人和学生那里,就只是希望他生活的快乐一些。每周抽出一天或者半天时间,陪女儿和师母出去走走,或许心情会好点,也很有意义啊。

 

听着我的话,卢老师向后仰躺在椅子里,眼睛微微合了一会。他说,谢谢你为我宽心。这句话,真让我惶恐。他的学生千千万万,他的熟人万万千千,却那样容忍着我稚气的话,我的一些简单的感受。

 

 其实,仔细想想,去那边可能也是好事,真正发挥出潜能。那里的文化积淀很深厚,是与这里完全不同的一种异域风情,卢老师说,我想我应该高兴啊,可是不知怎么就是心情很沉重。理智上,他能想通,可是情感上,他接受不了。

 我不会放弃的,我觉得工作只是为了生存,而读书写字是我生命的必需。我会坚持的,而且要经受磨难,才能真正体味到。

 我想,那里会让我变得大气,我能写出壮丽的东西。

卢老师笑了,到时,我就给你的作品写评论。在那边,好好工作,也别放弃写作。

我想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写一本书。我想,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要做好。

 他说,书肯定是会出的,而且决不会是一本。这样的话,要是一年前听到,我肯定特别激动。可是现在,安安静静,我的心,真的沉淀下来。

 我想一本就够了。这卑微的生命,说得多了,就是浪费。走的时候干干净净,不留痕迹,多好。

 

 记得电影《立春》开头说:曾经每年春天到来的时候,我总感觉要发生什么大事,虽然这样平平淡淡的春天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天又来了,我竟被自己感动了。看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没有人会比我更深刻地理解她。每一个细节,都有特殊的意味,她的追寻,失落,孤独,尴尬,落寞……那时,我以为结尾会是,她向生活屈服了,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现实中的人。结果却是,她站在了自己神往的舞台上,生活最终向着她微笑了,她赢了。

 

 用一辈子的时间和经历,去做好一件事。我想,有一天,我也会被自己感动。

 

 大一的时候,偶然看了一本书《在变老之前远去》,一个叫马骅的诗人,在三十岁时,问了自己一个问题,然后去云南与西藏交界的一个小山村里教书。不幸的是,那一次,他去县城买粉笔,回来的路上,汽车冲进了怒江。像他的诗一样,怒江还在奔腾。

 

 那时,我想了很久很久。总以为,终有一天,我会什么都不要,一个人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为什么想去远方?

 

 我想了很久,终于明白了。我成长的环境,给了我太多的委屈和压抑,我看过了太多的苦难。虽然在苦难中,看见了坚韧和善良,可我,真的不想看了。我想看看新鲜的东西,想改变环境,想找到别样的生活。我以为远方就是自由,有我想要的诗意生活。

 

 终于,要去远方了。却在这时,我发现了那么多的不舍在这里。

 从小,我最怕挤了。从来是,看见人多的地方就绕过去。这一次,终于也没有从那么拥挤的地方走过去,虽然习惯了拥挤,还是绕过去了。

  这一绕,竟是万里之遥。

  这一去,割断了多少故事在这里,又织起了多少想望的视线,从西安到喀什,从宝鸡到喀什,从杭州到喀什,从扬州到喀什,从上海到喀什,从成都到喀什,从深圳到喀什,从昆明到喀什,从拉萨到喀什……重重叠叠,千万千万,丝丝缕缕,要我怎么去数。

 

 在卢老师的想象中,我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西行。

 我笑了,还有人做伴,而且那里也是全国各地的人都有。

 听说,那里没有什么传统,没有历史,没有太多的禁锢与讲究。

 那里充满异域风情,卢老师说,在那里,你就像到了外国。

 我在这历史文化悠久而深厚的黄土地上走了二十多年,一直也没有看青她的容颜。我终于要去一块新鲜的土地,割掉这里的传统,远远地看她,我真的想看清楚。

 

 一份协议,一张车票,将自己投到那个奇异的地方。放逐了自己,去流浪。从此,走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话语,自己也变得陌生起来。回来,我要看清这里了。

 即使是一个人,也是要走的。向西,向北,向东,向南,总是要走的。因为在这里,在这中间位置逗留了太久太久,总是要走的。

 

23层高的窗户望出去,一切都漂浮在空气中,模模糊糊,与在地上看到的完全不同。也许,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形状吧。

 


分享到:
相关阅读:

TAG: 窗户 层高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