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

天曳:读《关于深化民俗学田野作业的两点思考》后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5-05 11:00:12 / 个人分类:文字堆砌

天曳读柯杨先生的《关于深化民俗田野作业的两点思考》后,笔记如下: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民间生活文化的充分展现,当然是对的。”

“不同的人类群体,受一定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及文化传统所制约而产生的各具特色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才是民俗之本质所在。”

 

“①历史上虽曾有文字记载,但今天确实已经消亡,毫无痕迹可寻的;②传统民俗一直延续至今,变化较小或形式有变化而实质未变的;③曾一度消亡而今天又重现且愈演愈烈的;④仅残存零星痕迹,在不远的将来势必要消亡的;⑤从外部“输入”(或外国,或其他民族,或其它地区)而尚未与当地民俗融合的;⑥新产生的。”

 

“有一些外国朋友从学术研究的需要出发,往往劝我们尽量在实际生活中保留某些原始状态的民俗事象,这时,就难免出现分歧。我们不能不对他们说明一个极为浅显的道理:一些本该进入民俗博物馆的民俗事象,想要将它们在人民生活中保存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天曳读后感:

原文是1994年发表的,其中用到的“基因” 是十多年后的近年在文化领域用得很“火”的。其实,自己一直不知道,到底如何理解文化基因?

    首先,“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DNA则是脱氧核苷酸,然后碱基对,然后氧、碳、氮、磷等元素……越往生物化学意义上追寻,天曳越觉得文化基因研究的“路漫漫其修远兮”,甚至觉得是那么不可能,不知道了,因为之前,有朋友的课题组在努力分析某一民族的文化基因,采用地域分类的方式,如同国画的大写意,这与天曳对“基因”的理解有天渊之别,或许,这就是天曳思维的死角吧,转不出来。反正到现在,还是不理解或者不知道,如何理解文化基因?又应该如何研究文化基因?呵呵,读后感跟原文有点离题了。

 

谢谢柯先生。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folklore.org/blog/?uid-170-action-viewspace-itemid-7178

 


分享到:

TAG: 民俗学 思考 田野 作业

天曳 引用 删除 天曳   /   2009-05-05 18:38:49
哈哈,谢谢。
不过呢,坦白的说,之所以看起来舒服,往往是因为高度上的俯视或者平视,不如仰视费神费力。
而杏花的“思想在深化”,按照宗迪的说法,完全因为杏雨“反求诸己的自省能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能力和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哈哈哈
才知道,原来自己现炒现卖的能力还不弱,哈哈
杏雨飞扬——文忠祥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杏雨飞扬   /   2009-05-05 17:18:12
看你的文字,很舒服,感觉思想在深化,谢谢你的文字!!!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天曳

天曳

学业三两不太专,兴趣七八不太少,生活十分真热爱! 呵呵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46379
  • 日志数: 131
  • 文件数: 1
  • 建立时间: 2009-04-18
  • 更新时间: 2014-09-2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