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时代特色和文化精神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8-08 15:13:22 / 个人分类:文艺评论

时代特色文化精神

——评陶立璠主编《中国民俗大系》

 

刘锡诚

 

此文系2004年12月18日笔者在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陶立璠主编的《中国民俗大系》(31卷本)首发式上的发言。此前没有发表过。有些看法,似并未过时,故而发在自己的电子资料室里以为留存。

人类认识自身,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莫过于前人传习下来、而今还被人们传习着的民俗。民俗是群体生活的产物,又是群体所享受的文化。人由自然人转变而为社会人后,便构成聚落,部族,城镇,邦国,……于是也就有了民俗。民俗是由民众和群体传习而得以嬗变和发展的。如果不计北方阴山山脉的几处岩壁上保留至今的那些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岩画,最近,据媒体报道,在内蒙古东部的敖汉旗发掘出了8200年前的一个规模庞大的聚落遗址,这一考古发现告诉我们,中华祖先传习的民俗,至少已经有如此久远的历史了。尽管如此,我们在谈论我们民族的民俗时,一般是指农耕文明时代的民俗。

我国历史上有纂修地方志的传统,而缺乏纂修民俗志的传统。林林总总的地方志里不乏民俗的记载,各类典籍里也不乏有关民俗(尤其是岁时和礼法)的评说,但应该说,历史上记载下来的民俗现象是远非系统和完善的。更明白一点说,在我们民族的历史典籍中,尽管不乏有关礼法、祭法等属于上层统治者的民俗生活和仪程的文献记载(也多少反映出一些下层民众的民俗形态),也有一些常被列为杂学的岁时记一类的随笔,但严格意义上的民俗志,却几乎没有什么完整的遗产可以接受。其中原因固多,但最不容忽视的,笔者以为至少有两条:其一,是汉代儒家学说被尊为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础以降,下层民众的民俗文化一向处于文化弱势,或受到忽视,或受到蔑视;其二,是战乱和党争的频仍,除了在历史风尘中民俗的自然嬗变外,大规模杀戮和种族灭绝,使某些地区或某些族群或某些邦国的民俗湮灭于一时,有的甚至导致了民俗传习甚至族群文明的断裂。

历史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进入历史新的时期以来,民俗志对于人类认识自身和认识历史的意义,才逐渐被学界所认识;而纂修民俗志的必要性,也相应地被学人们所提起。经过两三代学者20年的倾力建设和集体智慧,中国的民俗学开始进入了历史上最兴旺发达的时期,即初步摆脱了向外国民俗学“邯郸学步”的幼稚阶段,在学科建设上的自主意识和建构意识大为增强,随着各类著作的问世,学科体系和理论序列正趋于形成,特别是作为学科建设基础或曰前学科建设的资料积累,业已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尽管目前我国正在启动全国性的民俗田野调查工程,以求全面搜集记录最新面目的活态民俗文化现象。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纂编一套能够代表一个刚刚逝去的时代的民俗志丛书,已成为时代赋予的责任。

《中国民俗大系》(陶立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的出版,正是这样的一套适应时代需要的大型民俗志类丛书。这套丛书的最大特点是全面性——按今天的省市(区)行政区划来分别记述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的种种现象(事象)。这三个大的类别,哪一个类别都不偏废,既符合民俗文化的实际生存状况和生态布局模式,也体现了编者的学科结构思路。

针对着一个时期以来民俗学界出现的把不同时代记录的民俗现象(事象)都拉来充当现代还流传的和存活的民俗现象(事象)的反历史主义倾向,主编者强调以田野调查为基本方法获取当下社会不同阶层中现存的(或流传的)民俗现象(事象),“所收录的民俗资料,以现代仍在民间传承的民俗文化为主”,“对历代地方志和文献古籍中的民俗资料,只是在记述民俗源流时,适当引用,不宜过多”(《总序》)。所有编者都遵循这样的要求和规定,就不仅使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俗资料有了一个严格的限定和标准,更重要的,是使整套丛书反映出20世纪的鲜明时代特色和民俗文化精神。

过去我们读到的一些古代的“准”民俗著述,特别是各地的“岁时记”,其作者们也大都注意了记录民俗资料的“记实性”这一特点。应该说,“记实性”乃是我国传统民俗著作的一个好的传统。所谓“记实性”,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学术专名“田野作业”或“田野调查”或“实地采录”。但古代的那些“准”民俗著述的作者,毕竟不是具备现代学科意识的专门的民俗学者,他们虽然在引录或记述民俗现象(事象)时,注意到了资料的“记实性”,然他们的文体,充其量仅是些随笔,尚不具备现代的学科的要求。我们要指出的是,通过“田野作业”调查而得来的记实性的民俗资料,从根本上杜绝了文人(搜集者)的向壁杜撰,从而保留下了民众所生存和呼吸于其中的活态民俗文化的本来面貌。从民俗学的学术研究来说,或更扩展一点说,从历史研究来说,这种显示着今天特定时代特征的民俗资料,才是最可珍视的文化资料,经过梳理、分类、评点、研究的功夫,便进入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为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建设的提升提供了可靠而稳固的基础。

《中国民俗大系》是一套规模庞大的丛书,应当说,这套大型书系的纂编,还只是学者们的一个尝试,因为编纂这样一套规模庞大、又能体现20世纪民俗文化精神的书系,不是有了一套事先设定的统一的、严格的学术规范就能凑效的,甚至也许还有其他的体系(比如按照文化圈的不同来分卷)可以遵照,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发动一次全国性的田野调查为依据。试想,如果等待这样的一次田野调查之后再动手来纂修,恐怕连我们这些人白了头、见了马克思的时候,其纂修的计划都还悬在空中,无法落实。因此,我为该丛书在20世纪刚刚结束、新的世纪刚刚开始之际就能一次性整体出版,感到高兴,并表示祝贺。

20041218北京

在《中国民俗大系》首发式上的发言,此前未发表


TAG: 文化精神 时代特色

刘锡诚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边缘人   /   2014-08-19 10:34:41
刘永立先生编纂的《中国民俗大系•河南民俗》就是这样一部民俗志书。它的结构特征大体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点:(1)以现今行政区划河南省的地理版图为限,记述该地域(以汉族为主)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大部类的民俗文化现象(尽管行政区划与文化圈并非一回事,与民族构成也不是一回事),并力求以资料的选取和记述的方式体现出源远流长的中原民俗精神,特别是20世纪中原民俗文化精神。(2)以刚刚逝去的20世纪一百年为记述的时段,而这个时段,是中国历史发生大转折大动荡大变革的一百年。如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发生过内战和革命,发动过自上而下的移风易俗运动等。在民俗文化的渐变之外,也出现过聚变、交融甚至断裂。(3)所述民俗资料,主要是以田野调查为基本手段获取的百年来在不同群体、阶层和行业中传承的民俗文化,以其纪实性,与现实流行的把不同时代的各种来源的材料甚至各种书面材料混淆在一起的著作相区别。
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日益汹涌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趋势,给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日益显现出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观念在变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有的甚至在悄然变形或消亡。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如基于祖先崇拜的种种传统礼法,就是民俗变迁最为剧烈的领域之一,由于祖先崇拜观念的逐渐淡薄,其祭祀礼法在20世纪下半叶呈现出迅速简化的趋势。又如生日习俗,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变化尤大。每到家人或朋友生日寿辰,不仅城市里的人甚至连一些乡村里的人,也都围坐在一起分食蛋糕、吹灭点燃的红蜡烛、共唱西方的《生日快乐》歌曲表示祝贺。只要将其与《红楼梦》六十三回写的贾宝玉生日民俗模式两相对照,便不难看出今昔已大异其趣了。民俗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之源。尽管民俗文化不可能完全消亡,对此我们大可不必为全球化的影响而惶惶然,但传统民俗的弱化或变形,却是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的事。因此,跨越20至21两个世纪的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抢救和保护、保存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责任。而编著全面而完善的民俗志,就不失是许多种保护和保存民俗文化的可行办法之一。把刚刚逝去的20世纪的鲜活的民俗状态记录在案,让今人和后人能够从中具体地了解和认识人们曾经创造了怎样的民俗文化,他们生活在怎样的一种民俗文化之中,他们所张扬的是怎样的一种中华民俗文化精神。
永立先生辛勤躬耕数载的《河南民俗》一书就要付梓了,来电索序,谨以上述寥寥数语以赠,表示对他的大著的衷心祝贺。
                                                  刘锡诚
                                         2003年3月10日
刘锡诚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边缘人   /   2014-08-19 10:33:37
《中国民俗大系•河南卷》序

一定的人类群体创造了属于本群体的民俗,又生活于被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民俗之中,因此,民俗具有群体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一定的时代形成那个时代的民俗,民俗因时间的流逝、战争的爆发、朝代的更迭等而发展或转换,故民俗又具有流变性和时代性的特点。然而一个时代的民俗,不是突然间从天上掉下来的或发明制造出来的,而是从前朝前代继承延续下来而又有所改造创新的。因此,民俗具有传承性和渐变性的特点。我们远非全面地历数民俗的这些特点,并不是要讲授民俗学概论,而是想指出,这些特点乃是撰写某一群体、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民俗志时,必须顾及的一些原则。
我国历史上有纂修地方志的传统,而缺乏纂修民俗志的传统。历史上留下来的卷牒浩繁的地方志里不乏民俗的记载,各类文献典籍里也不乏有关民俗(尤其是岁时和礼法)的评说,但应该指出的是,历史上记载下来的民俗现象是远非系统和完善的。历史发展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民俗志对于人类认识自身和认识历史的意义,逐渐被学界所认识;而纂修民俗志的必要性,也相应地被学人们所提起。经过学者们20年的倾力探索和研究,中国的民俗学开始进入了历史上最兴旺发达的时期,即初步摆脱了向外国民俗学“邯郸学步”的幼稚阶段,在学科建设上的自主意识和建构意识大为增强。随着各类著作的问世,学科体系和理论序列正趋于形成,特别是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或曰前学科建设的资料积累,业已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目前我国正在启动全国性的民俗田野调查工程,以求全面搜集记录最新面目的“活态”的民俗文化现象。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编纂能够记录和表述一个刚刚逝去的时代(比如20世纪)的民俗志,已成为时代赋予民俗学家们的责任。
一笑堂 引用 删除 宁锐   /   2014-08-09 12:13:45
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发动一次全国性的田野调查为依据。试想,如果等待这样的一次田野调查之后再动手来纂修,恐怕连我们这些人白了头、见了马克思的时候,其纂修的计划都还悬在空中,无法落实。因此,我为该丛书在20世纪刚刚结束、新的世纪刚刚开始之际就能一次性整体出版,感到高兴,并表示祝贺。
张润平 引用 删除 张润平   /   2014-08-09 06:57:34
此文至今对我们仍然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张润平 引用 删除 张润平   /   2014-08-09 06:52:02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