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陈连山】民间文学学科的卫士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4-20 08:48:59
/ 个人分类:民间文学
——3月8日在刘锡诚先生从事民间文艺研究60年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连山
刘锡诚先生在促进民间文艺这个学科方面也有很大贡献。我研究学术史的时候,就发现中国早期民间文学学术史上,存在一种现象——很多大学者,先是做一点民间文学研究,后来就把民间文学扔了,最后做了其他学科的研究。董作宾先是研究歌谣,写了著名的《看见她》,但后来研究甲骨文。顾颉刚研究了孟姜女传说,但主要是历史学家。刘锡诚先生跟那些学者反其道而行。他在文学评论界是很有影响的,我最早知道刘先生的名字,是1985年在河南大学工作的时候。河大有一位女评论家叫刘思谦,我听她演讲,讲当代文学,多次引到刘锡诚老师的文章,我印象中好像刘锡诚老师是个文学评论家,他写了很多文学评论,被那个学科完全接受,是一个评论大家,但是后来,刘老师做的主要工作是民间文学和民间文艺这方面的。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知识分子优越感很强,崇拜文字,文字写下来才是文学,那才是真正的正统的文学,高雅的文学,老百姓的文学是下里巴人,那玩意不高级。刘先生自己研究了作家文学,取得很大成就,然后他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民间文学。显然,他对民间文学有特殊的认识,否则不会把自己搞得好好的专业扔到一边,转而来搞民间文学研究。他对中国文学有全面的了解,既了解作家文学,也了解民间文学,相对来讲,民间文学有更重要的研究价值。
当今之世我们这些专业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很多人都转而搞民俗学去了。在自上而下地提倡保护民间文化、对民间文化进行研究的时候,他多次呼吁要做民间文学的研究,而不是民俗学。他多次向上面上书呼吁,一直强调把民间文学这个学科保留。这让我很感动。全国大潮流没办法,民间文学降成三级学科;北师大通过学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把民间文学定为二级学科。我们北大跟北师大一样,民间文学也是二级学科。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民间文学,也一直是二级学科。所以民间文学的学科地位这个问题,是可以在现有体制下,把这个学科升成二级学科的。我们能够升成二级,跟刘老师在后面督促有很大关系。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民间文学研究是有偏差的,不是说“五四”创立了这个学科,这个学科就一直发展得很好。事实上,这个学科一直发展不好。户晓辉著文说,各国的民间文学研究,都是在浪漫主义反现代化这个潮流下,在这种基础上发展,中国是唯一一个例外,跟其他国家的民俗学学科背景不一样。不一样就危险了,其他国家民间文学发展很顺,我们就不停地遭打击。因为如果站在启蒙立场上,站在知识分子的科学主义立场,民间文化价值就是不高。但是刘锡诚老师能摆脱这种现代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能把自己的精力投到民间文学的研究上,我觉得是有很高深的见解。对中国文学未来的发展可能会有更大的贡献。
2014年3月8日
(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
相关阅读:
- [杨利慧]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研究 (yslc, 2012-1-10)
- 反思民俗学高等教育14年:《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专栏 (黄涛, 2012-9-18)
- [董晓萍]在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学科规划中理性求变 (黄涛, 2012-9-18)
- 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滥觞与外来文化的影响 (边缘人, 2012-11-27)
- 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当代使命(1) (边缘人, 2013-6-14)
- 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当代使命(2) (边缘人, 2013-6-14)
- 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在北大“民间文学前沿讲坛”的讲稿(1) (边缘人, 2013-8-19)
- 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在北大“民间文学前沿讲坛”的讲稿(2) (边缘人, 2013-8-19)
- 旧作:民间文学理论建设刍议 (边缘人, 2014-2-27)
- 【方李莉】跨学科的学者 (边缘人, 2014-4-20)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民间文艺学
下里巴人
学科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