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被人记住是幸福的——我的感谢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3-09 13:30:47 / 个人分类:艺文随笔

被人记住是幸福的——我的感谢

 

 

23(农历正月初四)日本福冈西南学院大学国际学部退休教授王孝廉、台湾东吴大学教授鹿忆鹿及博士生于千乔、台湾虎尾科技大学副教授庄美芳、台湾美和科技大学副教授陈丽娜等五位朋友专程来京为我祝贺八十岁生日、畅叙友情。之后,由方李莉所长策划,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和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联合主办、外研社协办的“刘锡诚先生从事民间文学研究60研讨会38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五会议室召开。方李莉会长和邓佑玲副会长主持了会议。我对方老师和艺术人类学学会、艺术人类学所以及承担了繁重的会务工作的秘书长李修建和秘书处所有同仁满怀感激之情。在京的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界的朋友30多人相聚一堂。各位新老朋友的动情、真诚、友善、中肯的发言,一波又一波地撞击着我这个阅尽世事的耄耋老者的胸怀,不禁情动于中,无法自持。我的感受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被人记住是幸福的。

 

参加这次聚会和发言研讨的朋友,除上述已经提到的,还有:白庚胜、刘魁立、朝戈金、郎樱、祁连休、汤晓青、吕微、安德明、杨利慧、万建中、陈连山、陈泳超、梁庭望、邢莉、向云驹、罗杨、侯仰军、刘晓路、贺嘉、蔡大成、刘晔原、黄凤兰、刘涟、刘勍、项江涛、色音、李宏复、杨秀、关祎、汪欣、侯百川。余未人发来发言稿。乌丙安、郝苏民发来贺信。高有鹏寄来墨宝。

 

下面是我在会上的答词:

 

闲门掩薜萝 边缘垒书城

刘锡诚

各位朋友!

谢谢各位老朋友在百忙中来参加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为我举办的从事民间文艺研究60年研讨会,并发表了其情殷殷、其言切切的意见和见解。感谢发起者、策划者和主持者方李莉所长。感谢艺术人类学会的色音副会长、邓佑玲副会长。感谢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处和艺术人类学所的诸位年轻同仁们。

 

我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在我考入北京大学之前,据信我们那个县里没有一个人上过这所大学。几十年来我一直为没有“发小”而感伤不已,所有的同伴都在少小年纪上就回家种地了,只有我是个幸运者,成为一个文化人。对土地的依恋和乡愁的记忆在我的身上显示出浓浓的乡土情怀和传统文化基因。于是,在我面临很多选择时,我放弃了俄罗斯文学和新闻工作,中断了已经小有成绩的文学批评,最终选择了备受冷落的民间文学研究。我常以在田地里耕耘的农民自况,不管天气多么热,不管日头多么毒,在没有干到地头之前,总是弯着腰挥汗如雨地劳作,直到了地头,才肯直起腰来,这时孤独的心绪一扫而光,顿时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是一种胜利者的豪情。我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永远在劳作中的农民,靠毅力、靠勤奋支持着我的理想,靠汗水浇灌着我的土地。土地里收获的果实,就是从笔端流淌出来的那大小千余篇文章,20几本专著、文集和翻译,100多本主编和编选的丛书。其中用力最勤的,莫过于那些意在为民众立言的原始艺术和民间文学方面的著述!一般说来,农民是务实的,却又是保守的,而我却因所受教育和从事过多种专业的关系,其思维和心态逐渐趋于开放和宽容,学术渊源、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也相对多元,并贯穿在我的整个研究工作之中。

 

诚然,民间文学研究对我来说是情有独钟,但我又曾涉猎多种学科,在研究方法上跨学科、多学科色彩也破明显,故而被评论家陈辽描绘成“三十五年四‘转身’”。正是由于我在20世纪90年代所承担的中国原始艺术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写了一本《中国原始艺术》的专著,接近或属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取向,所以被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聘为客座研究员。在所里,我多少参与了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诸如主持了方李莉先生领衔的“西部文化资源”课题的结项评议;参与了几个博士论文的开题和答辩等,也为所里作过一次题为《及戏及怪 无侵于儒——走进巴渝文化》的讲座。走出书斋,面对新种种艺术现象和研究成果,从而作或深或浅的思考,对我而言,实在是获益匪浅。

 

我在年轻时经历了风云激荡的岁月。从55岁起,才得以在“边缘”上安心读书调查、研究和写作。我所以能在民间文艺研究上取得点滴成绩,要感谢那些引我上路、在困境中给我支持的师长和朋友。谢谢各位在座的同行老友!

201438中国艺术人类学网连接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1550c10.aspx 


TAG: 民间文艺 研究60年 研讨聚会 原始艺术

马知遥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马知遥   /   2014-04-01 10:35:43
这样的学者是打心眼里让人佩服的。
户晓辉的2014 引用 删除 户晓辉   /   2014-03-10 06:58:58
那种宏论在当时可能有影响,但我们后来人知道的还是您的高见,那些不是学术的东西是真正的浮云
刘锡诚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边缘人   /   2014-03-09 20:39:15
二位:君不见,我在1983、84年提出的加强民间文学研究的方针和论点,有一位大人物、当时的领导人就投书《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特刊,第31期,1984年12月13日)举报和批判我:“《报告》(指刘锡诚所作的《报告》)中否定了五八年由中央批发的“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的民间文学工作十六字方针,否定了民间文学首先是文学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艺观,而是沿袭西方资产阶级民俗学的观点,强调民间文学是综合性的学科。这就会使民间文学违背党的一贯的文艺路线而倒退到三十年代民俗学的老路。”“《报告》提出以理论研究为中心环节来带动民间文学工作的新方针,把民间文学工作转向研究,完全不是“推广”、搜集,仅只为少数人研究提供资料,从而否定了民间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他们维护他们制定的“左”的方针道路不能变。
施爱东博客 引用 删除 施爱东   /   2014-03-09 17:00:04
原帖由户晓辉于2014-03-09 16:54:35发表
锡诚老师是民间文学最坚定的捍卫者。晚生只是响应号召,以您和马老师为榜样,“跟在您们后面做点事情”而.

晓辉说的,也是我想说的。
施爱东博客 引用 删除 施爱东   /   2014-03-09 16:59:21
原帖由户晓辉于2014-03-09 14:18:17发表
祝贺锡诚老师并献上最诚挚的敬意

同贺!
户晓辉的2014 引用 删除 户晓辉   /   2014-03-09 16:54:35
锡诚老师是民间文学最坚定的捍卫者。晚生只是响应号召,以您和马老师为榜样,“跟在您们后面做点事情”而已。愿您和马老师一直健康!
刘锡诚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边缘人   /   2014-03-09 14:27:11
原帖由户晓辉于2014-03-09 14:18:17发表
祝贺锡诚老师并献上最诚挚的敬意

谢谢户晓辉!人生进入暮年。希望能有更多的余年,还可跟在您们后面做点事情。
户晓辉的2014 引用 删除 户晓辉   /   2014-03-09 14:18:17
祝贺锡诚老师并献上最诚挚的敬意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