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燥,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录自随笔《边缘人》(1998)
乡情。乡音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22 06:20:04
/ 个人分类:民俗生活
今天收到来自故乡昌乐的文艺刊物《齐都文苑》创刊号,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过去县里有个文艺刊物叫《宝石城文艺》,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不见出刊了。不久前,县里新建的文联打算新创办一个文艺刊物,取名为《齐都文苑》,因为昌乐是古营陵之地,是齐国的初封之地,是齐文化的发源地。文友郭建华和现任文联主席刘兴国先生来电嘱我为即将创刊的刊物题词祝贺,我当即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因为昌乐是我的故乡,是我的发蒙之地,我是那片土地的儿子。于是,我便在餐桌上摆开搁置已久的笔墨纸砚,提笔写了一张贺词:“遥祝《齐都文苑》发刊 继承传统 勇于创新”。由于用惯了电脑写作,久不提笔写信,写大字无法藏拙,所以就用荣宝斋八格信纸写,字迹小些,可以蒙混过关。写完横竖看了看,觉得也还过得去。到邮局寄出贺词前,又顺手给郭建华和刘兴国写了一封信,表达我这个游子的一份浓烈的乡情:
“建华并兴国同志:欣闻《齐都文苑》即将发刊,特表示热烈祝贺。取名‘齐都’,表明了诸位主事者的历史观和文化心迹,亦甚合我意。《四库全书提要》在评述宋周密《齐东野语》时说他的先父‘身虽居关,心未尝一饭不在齐’。我离故乡六十载,亦心‘未尝一饭不在齐’。期待着诸位同仁朋友通过《齐都文苑》深入发掘和弘扬传统悠久但已遗落零散的齐文化,做出贡献。近世以来,昌乐俊才散布各地,各领风骚。家乡的文学作者辈出。同样期待着在这块园地上,培植出一代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和风格,洋溢着现代思想的文学艺术作家作品来。
刘锡诚于北京 二0一0春”
现在这份凝聚着文友们心血和散发着新墨香味的刊物终于出版了,匆匆展读,真有些大喜过望。希望它越办越好!
2010年5月1日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乡情
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