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命运共同体下有序开发汕尾革命遗址的若干思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4-01-06 17:59:32 / 个人分类:岭南历史民俗
深汕命运共同体下有序开发汕尾革命遗址的若干思考
翁烈辉
摘要:汕尾的现在和未来,会和深圳特区之间,形成密切的命运共同体,汕尾要成为红色革命老区在新时代振兴的示范市,在革命遗址的开发上,建议党史部门要会同住建、规划等部门,对全市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做好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汕尾革命遗址,为积极加快半小时“深圳圈”建设,创新“枫桥经验”,打造为沿海经济带明珠,作出一定的文化和经济的贡献。
关键词:深汕 汕尾 革命遗址命运共同体
汕尾是一块全域红色的革命老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开创了中国土地革命的先河。周恩来、彭湃、叶挺、贺龙、刘伯承、聂荣臻、徐向前、杨其珊等一大批革命先辈,都曾在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留下了革命的光辉足迹。汕尾市有617处红色革命遗址,现在,汕尾市正着力用好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红色文化直抵人心。习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1】红色革命遗址就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的有形载体。为积极加快半小时“深圳生活圈”,构建深汕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依托汕尾革命遗址,让汕尾红色文化直抵人心,让“深圳生活圈”的人们了解汕尾红色革命旧址,理解汕尾红色文化的意义,在深汕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有序开发汕尾革命遗址,让汕尾成为广东全省甚至全国党史教育实践基地,以下是有关这方面的若干思考:
一.在构建深汕命运共同体下,对汕尾革命遗址进行科学的规划。
我认为,在汕尾的现在和未来,已经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又都展示出内在的某种缺陷和弊端,我认为,某种缺陷和弊端的关键,就是构建深圳汕尾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为打造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作出贡献。构建深汕命运共同体,是汕尾确定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的尺度。因为:“这些不同文明时代的基本文化精神在历史演进中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又都展示出内在的某种缺陷和弊端,这就使得刚刚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众难以抉择,无所适从,体验着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和发展尺度上的巨大冲突。这是我们确定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的尺度与目标时,不可回避的问题。”【2】汕尾人大曾经制定了《汕尾市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条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们需要安排组织、宣传、党史、民政、文广新、国土、规划和旅游等相关部门,编制出全市挖掘、研究、建设、维护、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科学制定相关方案,统一规范红色资源的认定、报审、保护和利用的标准和方案,对已确认的红色资源和革命遗址,尽快进行成果转化,要把再现彭湃从开展农民运动到牺牲的整个革命过程,红二师和红四师转战海陆丰的轨迹,汕尾城区掩护何香凝、柳亚子、曾生、王作尧等民主人士和抗日部队等多条红色线路梳理好,规划好。在深汕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政府和有关部门拨出专款维修黄娘恩、蔡烈、梁秉刚等等旧居,将其打造成汕尾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我们要维修一些有影响力的革命遗址,作为历史展览馆和红色教育展馆,来生动展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展示汕尾市党组织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青年学生的教育基地。在深汕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编制有前瞻性、科学性的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发的规划,建议分为三步:(一)组织研究人员实地精细调查,清楚掌握全市红色资源家底。要组织专门力量,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老红军等方式,挖掘整理我市目前存在的革命遗址、英烈人物的文字、影像资料和革命故事,为后续的开发、利用工作打好基础。进一步恢复和保护诸如何丹成、李劳工等革命先辈的故居,寻找周恩来、陆定一、程子华、曾生、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军事将领的历史足迹和曾经生活、战斗过的住所。积极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站在历史高度编制《汕尾市革命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坚持规划引领,和境内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设计方案,对重点革命遗址要实施抢救性修复,完成革命文物的展馆布展工程。同时要重视革命文物的保护级次提升,打造振兴乡村新亮点。(二)高度重视我市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高规格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要统筹运用革命遗址在党性教育和参观旅游方面的重要作用,将革命遗址全面打造成党员干部培训教育为主、参观旅游为辅,覆盖全市的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统筹考虑我市区域内遗址的开发布局,做好规划衔接,做到不拆真遗址,不建假景点,不在革命遗址集中成片区建设现代化建筑。(三)抓住重点,由点成线,有序开发,优质利用。我市的红色革命遗址主要集中在海丰各镇、陆丰各镇、市城区红草、东涌、凤山、捷胜一带,这里不仅是汕尾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党、政、军创立的地方,也是海陆丰各县委、以及红二师、红四师、红四十九团部队驻地的所在地,红色资源非常丰富,革命遗址众多。因此可以将市的东片和西片作为开发、保护的中心和重点,把广东省20张红色文化名片和汕尾市城区的品清湖的美丽景观(打造从东涌镇石洲村、长富村港口开始到宝楼水库的沿河栈道)结合在一起,和汕尾市城区区委党校(行政学院)的党性教育结合在一起,多个部门结合在一起,制定短期与长期发展规划,做到规划设计“一盘棋”。在开发利用上,要抓住重点,塑造特色,打造亮点,培植看点。对重要遗址、场馆、文物,要讲清革命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增强革命遗址的历史感、直观感和认同感,扩大革命历史的穿透力、文物展陈的感染力和红色基因的渗透力,充分发挥革命遗址服务大局、资政育人、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在未来发展上,要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沿河旅游产业、加快精准扶贫有效结合起来,把我市东南部倾力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旅游带动老区经济发展示范地,同时带动老区人民转变观念,兴办产业,脱贫致富。我们要发挥革命遗址在党性教育和参观旅游方面的重要作用,将革命遗址全面打造成党员干部培训教育为主、参观旅游为辅,覆盖全市,成为汕尾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我们在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前期,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引进专业策划机构,以保护为目的,以教育为引领,根据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实施开发和利用。展览展示的内容、史料以及讲解词,应当征求汕尾市党史研究机构、党校研究人员的意见。革命遗址保护范围内拍摄电影、电视片和宣传资料,文化等,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审批手续时,应当征询革命遗址所在地(市)县区地方志工作机构的意见。统筹考虑区域内遗址的开发布局,做好规划衔接,不在革命遗址集中成片区建设现代化建筑。
二.在构建深汕命运共同体下,推进红色革命遗址抢救利用和开发工作。
按照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方案》(粤委办〔2018〕4号)的通知要求,在深汕命运共同体下,围绕“抢救一批、保护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按照轻重缓急的要求,分期分批对全市红色革命遗址普查成果进行挖掘整理、兴建扩建、展陈提升、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比如我市可以先打造红色旅游路线:从新港街道(汕尾市苏维埃政府、海陆丰中心县委)→红草新村(何香凝和柳亚子避居处、杨小岳故居等)→东涌湖田桂竹岭(革命遗址)→东涌铜锣寨、宝楼红军路→东涌新民(建茶、步美第四区区委遗址)→龙溪(革命遗址)→捷胜镇(李劳工故居等)→捷胜(革命遗址),我们先重点打造沿线这些红色村落和革命遗址,对形成各村镇不同特色的红色遗址点、遗址群,并与各地蓝色、绿色、古色等风景点交融串联,打造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基地和若干经典、精辟的红色旅游线路。要抓住重点,加大宣传力度,由点成线,有序开发,优质利用。我市的红色革命遗址不仅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党、政、军创立的地方,也是曾生抗日新编大队的后方基地,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我市要制定短期与长期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建设“一盘棋”。在开发利用上,和合深汕命运共同体的语境,抓住重点,塑造特色,对重要遗址、场馆、文物,要讲清革命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增强革命遗址的历史感、直观感和认同感,扩大革命历史的穿透力、文物展陈的感染力和红色基因的渗透力,充分发挥革命遗址服务大局、资政育人、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在深汕命运共同体下,在未来发展上,要打造红色旅游产业、振兴乡村有效结合起来,把我市倾力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历史和民俗旅游基地,带动老区人民转变观念,兴办产业,脱贫致富。建议相关部门要互相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深入挖掘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革命遗址的“资政育人”功能,并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在深汕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这既为红色旅游开展提供展示平台,助力汕尾旅游经济,同时,也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生动的课堂。
三.在构建深汕命运共同体下,加大对海陆丰红色历史文化的宣传推广。
在构建深汕命运共同体下,汕尾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党史教育学习纪念活动、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弘扬海陆丰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通过编写党史教材和读本,点--线--面整合资源,构筑精品,编印精美的宣传小画册,录制抖音、专题宣传光碟等。激励和启迪广大党员干部、学生和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各镇(街道)、村(社区)要汇编红色历史简介,宣传海陆丰革命历史,展示革命先烈和前辈的光辉形象,增加全市人民的红色记忆和红色感动。要按照最新普查成果资料对全市革命遗址遗迹资料进行核对核实,查漏补缺,登记标示。在构建深汕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