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烈辉,广东汕尾人。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疍民文化研究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行知书院本科生导师,汕尾非遗、社科、地方志专家,汕尾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诗词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库》;论文《关于修志的“因”和“创”之探讨》荣获广东省人民政府地志办2016年省地志理论研讨优秀论文三等奖;《南海雄风---汕尾疍民历史文化研究》获首届暨南大学“潮学优秀成果奖”(在全球潮汕学术领域)二等奖,《广东汕尾民俗漫谈》获“第七届潮学奖”三等奖,曾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

[历史档案] 海陆丰家风家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 ——以“海丰三杰”为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4-01-01 21:19:44

[历史档案] 海陆丰家风家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 ——以“海丰三杰”为例 

[复制链接]


地处“省角国尾”的海陆丰,具有深厚和悠久的历史,在20世纪20年代,以“中国农民运动大王”彭湃为代表的农民运动,堪称震惊寰宇、彪炳史册!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史上,海陆丰火山爆发似的出现了钟敬文、杨成志、马思聪、温源宁、丘东平、马采、陈洪等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出现了陈炯明、陈其尤、黄鼎臣、陈演生为代表的政治家,出现了以柯麟为代表的医学家,出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彭仕禄,以及陈克复为代表的科学家,一时间,真如钟敬文先生所说:“真言播响类晨钟,一辈青年尽向风。”

为何近现代的海陆丰会出现文化名流星斗灿烂的局面呢?《汕尾人文读本》的主编李彬、刘中国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我们认为与时代的风潮(“五四”文化思潮、留学潮、大革命浪潮)、文化土壤(包括儒学、道教、佛教等宗教在内的本土文化以及外来宗教文化)、种族的融合(汕尾有22个民族)均有极大的关系”①据笔者有限的资料和阅读,海陆丰仅在民国时期,就有上百人出洋留学的记录,从中可以看出海陆丰无疑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如果将这个结论继续进行推演,不难发现沿海中国的崛起,确实不完全是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汕尾成为早开风气之先的地区,绝非偶然,而海陆丰能出现这种人才辈出的风潮,笔者觉得跟海陆丰这些人才的家风家训有极大的关系,一个人才的出现,是要有很久的时间积淀,和长久文化氛围的教育和熏陶,这是祖传子承、人文化成的结果。海陆丰这上百人出洋留学生中,名留青史的不过是十几人,这十几位人杰,都是来自诗礼传家的家庭。中山大学教授刘昭瑞认为:海丰地灵人杰,近代以来社会各界名人辈出,马思聪、杨成志、钟敬文是文化界的佼佼者,合称为“三杰”,很为当地人景仰。②现我们以“海丰三杰”为例,来论述海陆丰家风家训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

海陆丰家风家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 ——以“海丰三杰”为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马思聪夫妇与母亲照于天津

海陆丰家风家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境脉,延宕出生生不息的文脉与血脉,是培植家国情怀的文化载体。

自古以来,海陆丰人们有着敢为人先、勤勉开放的性格特征,同时,中原文化的南移,也使这里有了讲究道德、重视亲情和家教家风的优良传统。海陆丰人忠心报国、道德齐家的教诲体现在其家风家训中,祖传子承,人文化成,正如学识渊博的国学大师辜鸿铭先生所说:“在中国,孔子国家宗教的真正教堂是家庭,学校只是它的附属物。在每个村庄或城镇散发的布着的有祖先祠堂或庙宇的家庭,才是国教的真正教堂”。③

在海陆丰地区,每个村庄或城镇都有着祖先祠堂或庙宇,这些祠堂和庙宇上,有的悬挂着楹联匾额,这些楹联匾额中书写着祖训箴规、家风家训。海陆丰家风家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境脉,在明代开始,海陆丰的移民多是漳州人和潮洲人。如在海丰的马姓,他们的祖训箴规中有:敬祖宗、孝父母、睦兄弟、谨夫妇、和妯娌、教子女的训箴,比如在“教子女”的家风家训中,有这样的诗句:“义方教子贯古今,孟子岳母是典型。王冕牧牛成画派,车胤读书借囊萤。立身处事戒懒惰,淫荡赌博非正人。言行谨慎当慎重,体量危难莫欺贫。”这些浓缩着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家风家训,潜移默化地教育和熏陶着海丰马姓的子孙后代。

马思聪的父亲马育航,在青少年时代,他和他的友人在文天祥以及五坡岭“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的感召下,投身辛亥革命,因此马育航名字一直就镌刻在史书上。在《用行诗稿》中,马育航铭刻着他表达报国之志的诗句:“东南多啼痕,西北陈荒骨。我亦负责者,兴亡哪不恤!”。马育航夫妇养育了十个子女,除两个女儿因病早逝外,其他人均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七人是教授,一人是慈善家。七个教授中有五个是音乐教授,都曾经留学英、美、法等国,其中以马思聪、马思宏最为著名。六妹马思荪曾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八妹马思琚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大提琴兼钢琴教授,十妹马思芸曾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长笛教授。不仅如此,他们的子女也多数在国内外从事音乐教育。有人说,如果马家这些人聚在一起,就是一个顶级水准的乐队。马家的家风家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境脉,延宕出生生不息的文脉与血脉,据说马育航有空时会给子女们讲《论语》,讲历史故事和人物,如屈原、岳飞、文天祥、蔺相如等。马育航1939年在上海遭人暗杀,他给子孙的遗言很简单:不要踏足政治;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正是马育航延宕出生生不息的文脉与血脉,规范了他的子孙们不踏足政治、从事文化事业的意识,同时,也培植了他的子孙们真挚的家国情怀,这一重要的载体,一直激励着马家后代为国为民、热爱祖国文化。

在杨成志老家汕尾市城区东涌镇东赤村的杨姓祠堂里,门柱挂着“三畏流芳远,四知垂训长”的楹联,楹联中的“三畏”指的是《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楹联中的“四知垂训长”,指的是杨震的“天知、神知、你知、我知”。④杨成志的父亲杨克就亦儒亦商,他在清末发迹后,就捐了个国子监生,杨成志幼时曾回东赤村,入私塾启蒙,三年的古典童蒙课本学习,给杨成志打下了扎实的国学根基。他先后在汕尾凤山书院(后改为汕尾文亭学校)、教会作矶中学、海丰中学就读,后考取英国教会的佛山华英中学,再由华英中学直升入美国教会私立岭南大学文科历史系。杨成志为华南地区培养了最早的一批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骨干,堪称一代宗师。在杨家的历史境脉里,延宕出生生不息的文脉与血脉。

在钟敬文的钟氏家族里,有“十五字家训”:勤耕以安身,善学以修身,笃行以立身。“二十四字家风”:勤俭持家,宽厚待人,廉洁奉公,懂法守纪,中正交友,发奋攻读。身为海丰客家人的钟敬文,从小在祖父的严训下,勤读《声律启蒙》等古籍,四岁能创作童谣,五岁能对对子。在“善学以修身,笃行以立身”的浓厚文化氛围熏陶下,钟敬文从小立志以读书写作为业,这种“善学以修身,笃行以立身”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历史和文化的传家宝,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规范的文化意识和培植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家与国的关系,西方国家都在笑中国人没有国家观念,其实他们错了,中国从古以来就是一个一统的国家,一个文化完美的国家,在中国人的心中,家与国的关系,当家和国家有冲突时,中国人会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正如钱穆先生所说:“用现代语来讲,要发扬人类文化,要发扬道德精神,达到人类所应有的最高可能的理想生活,出发点是个人,终极点是天下,家庭和国家,是此过程中的两个歇脚点。”⑤所以说,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终极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有着源远流长历史境脉的海陆丰家风家训,能延宕出生生不息的文脉与血脉,能规范文化意识和培植家国情怀,还能为人类文化作贡献。



海陆丰家风家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意义 ——以“海丰三杰”为例,海丰人社区 HFren.cc
钟敬文、杨成志、陶立璠


海陆丰家风家训蕴含重要的时代价值,它对弘扬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怀,以及建构新型村规民约有着重要意义。


海陆丰家风家训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它不但能够规范人心,还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我们看来,海陆丰家风家训就是海陆丰风俗与信仰传统的一部分,正如民俗学家仲富兰所说:“其实,一个民族的风俗与信仰传统,确实像一个‘堆垒’,在社会成员或者说在民族的精神境界的深处,筑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堆垒’。岁月的流逝,进一步助长了它的威严,使这道威严的‘堆垒’,不断地得到加固。”⑥海陆丰家风家训藏在家庙里,留在祖传子承的口碑里,这些,其实就是一个立体家族文化的网络,同时,它也是一个文化的链条、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像,透过海陆丰传统家风家训的文化视像,我们觉得,祠堂是传统家风家训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可规范家族的世道人心,另外,那些能凝聚家族、规范后人的家法、家风、家训,是马家人、杨家人、钟家人家族文化的灵魂,它潜移默化地教育和熏陶着马家人、杨家人、钟家人,乃至海陆丰人。海陆丰人的家风、家法、家训、家谱,是一个传统家庭教育的必读物,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民俗文化中最特色的蓝本。

海陆丰人“勤奋耕读、崇尚知识的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有着忠心爱国、情系桑梓的情怀,其实,在大潮汕的娱神戏曲里,也藏着尊老爱幼、关爱家庭、勤劳简朴、诚实守信的优秀传统家风。”⑦海陆丰家风家训对弘扬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怀,以及建构新型村规民约有着重要文化意义,比如钟敬文先生的子孙后代,杨成志先生的子孙后代,马思聪先生的子孙后代,他们个个不但能延宕出生生不息的文脉与血脉,还能常常弘扬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怀,他们为文为人,谦虚谨慎,为文为人,努力规范世道人心,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不断努力,这种无形的力量——“这给我们的文化探索和建设必然带来新的启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虽然社会转型更多的是一种超越传统的过程,但我们还应关注转型社会中传统社区在自己的行程中所重新建立的秩序和宁静,至少对中原地区应该是这样。”⑧海陆丰传统的家风家训,我们认为:“虽然社会转型更多的是一种超越传统的过程”,但是,“我们还应关注转型社会中传统社区在自己的行程中所重新建立的秩序和宁静。”至少,在海陆丰地区,我们想,也应该是这样!

在社会变革日益剧烈的今天,我们需要给海陆丰家风家训赋予新的内涵,结合时代精神及新时期教育的发展,不断地内外兼修,建构海陆丰新型的村规民约,在重新建立的秩序和宁静中,要有中国的文化特色,要中西结合,更要超越传统。在进一步弘扬海陆丰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时,我们要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凝魂聚气,以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汇聚实现“中国梦”为精神动力,惟有如此,海陆丰家风家训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汇聚成传承中华文明的正能量,才能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宏业添砖加瓦,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推波助澜。





注释
①李彬、刘中国主编《汕尾人文读本》花城出版社,2009年5月,第4页。

②刘昭瑞编《杨成志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283页。

③辜鸿铭著《中国人的精神》载单纯张和运主编《中国精神 百年回声》,海天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239页。

④翁烈辉《潮人传统家风的影响和启示——以大潮汕杨姓和戏剧为例解析传统家风的意义》载揭阳市社科联编《“潮人家风与廉洁齐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48页。

⑤钱穆著《中国历史精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第29页。

⑥仲富兰著《风俗与神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127页。

⑦翁烈辉《潮人传统家风的影响和启示——以大潮汕杨姓和戏剧为例解析传统家风的意义》载揭阳市社科联编《“潮人家风与廉洁齐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48页。

⑧杨卫民《社会转型与农村精神重建》载王建新、刘昭瑞编《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54页。






来源:东岸,文|翁烈辉   黄丽青  图|翁烈辉(供稿)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12-09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2708
  • 日志数: 68
  • 图片数: 2
  • 建立时间: 2016-11-01
  • 更新时间: 2024-08-2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