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人民网2017-11-25原创首发
马家窑文化跟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
王强 田波
【摘要】当年的马家窑人住在乡村,那里依山傍水,物阜民丰,文运昌盛,传承两千多年,骤然衰落,仿佛一颗硕大的流星,倏然划过天空,被遗忘了几千年。自从工业化浪潮在近代扑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乡村就在城镇化的道路上由漫步变为狂奔,村庄结构、民众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信仰等等最终都在剧变,成绩显著,隐忧也多。可否向先民学习,来推进中国乡村的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本文,以马家窑文化为例,从宗教信仰“祖先崇拜-拜祖教”的角度,抛砖引玉。
【关键词】马家窑、中国乡村、社会治理、文化建设、传承创新
一、引言
安居乐业,是古今中外的永恒追求。当代中国乡村的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旨在通过乡村的安居乐业来达到社会安定、政权稳固的目的。1)1]因此,才有“宜居宜业”之说。这种社会追求,炎黄时代的马家窑人就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成就,否则他们不可能创造持续近三千年的辉煌。不管中国乡村的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如何进行,都难以改变广大人民对故乡的热恋、对祖先的崇敬、对天地的敬畏;因此,当代的乡村与远古的马家窑,找到了共同点。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马家窑文化,因此得名,它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洮河的水流量,在黄河的支流里,仅次于渭河;它发源于岷山南坡,向北流经兰州,在刘家峡汇入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的甘肃文化以彩陶著称,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彩陶,延续了5000多年,而其中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达到了人类史前彩陶艺术的巅峰。
20世纪20年代初,安特生在甘肃境内发现了跟中原仰韶文化类似的遗存,作了初步研究,“以求解释仰韶及其相连各期文化”。2)2]“1924年,最早发现马家窑遗址的瑞典学者安特生将马家窑归为仰韶文化,用以验证他设想的‘中国文明西来说’。”3)3]
1949年,夏鼐在“临洮寺洼山发掘记”一文中,针对马家窑类型,首创“马家窑文化”一词。4)4]几十年后,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王志安会长经过长期研究,将马家窑文化分为六个类型: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边家林类型、半山类型、辛集类型、马厂类型。5)5]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马家窑遗址而得名,距今5800年至4350年之间。”6)6]“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公元前2050年。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陪葬陶器中,彩陶达到80%。”7)7]“马家窑文化大约距今5200年到4400年之间。”8)8]
大地湾遗址,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五营乡邵店村,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相接的缓山坡上,距天水市102公里。马家窑文化遗址,在地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两个遗址之间,仅隔着渭源县、陇西县、通渭县,而年代上又是一前一后,紧密相连。因此,可以由大地湾的考古成果来推测当年的马家窑人。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公社林家遗址在发掘过程中,除了发掘出相当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外,还在窖穴内发现大量的稷,以及在陶罐中储藏的稷和大麻的果实。”9)9]
“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距今5000年的目前所见我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420平方米)、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是多间复合式建筑,布局规整、中轴对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开创了后世宫殿建筑的先河,一期出土的炭化稷标本不仅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上推了1000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稷’,然后才是粟的推广,而此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北方农作物标本大多是粟,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10]
如果将马家窑文化比作一个远古的酋长,那么彩陶只是他羽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对马家窑文化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彩陶的研究,而应综合考察其诸多遗留物以及当时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同时联系周边甚至更大视野的远古文化遗址,甚至联系中华传统乡村的特色,来深入探讨。
二、马家窑村
(一)村庄结构
中华传统乡村的村庄结构,大致是这样的:依山傍水,向太阳;阴阳分隔,庇佑长;信仰圣地,在中央。
马家窑遗址,位于黄河支流洮河的西岸的山坡上(图1),背靠山峦,东望洮河以及顺着洮河绵延起伏的群山,这便是中华崇尚已久的依山傍水向太阳的宜居环境。马家窑村所背靠的山峦,是黄土积成的土山,不是很高,但是山顶上视野开阔,山脚的河畔平原,以及洮河及其对岸的群山,一览无遗。
“马家窑文化的墓葬是公共墓地,一墓地常有数百座墓,与居住地相邻,位于较高的山岭山坡上,墓葬的方向多为东或东南。马家窑文化的村落遗址,一般位于黄河及支流两岸的马兰台地上,接近水源,土壤发育良好。房屋遗址平面呈方形,圆形和分间三大类,以方形房屋最为普通。在永靖西河马家湾遗址发掘中,发现方形和圆形房子两种。方形房屋是挖入地下约一米的半地穴建筑,平面呈方形和长方形,屋内有圆型的火塘。圆形房屋挖一浅坑,平面呈圆形,进门有火塘,旁边立一中心柱,复原起来当是圆锥形的屋顶。在东乡林家遗址发掘中,还发现分间式房屋,在地面建起的主室中间设一火塘,侧边分出隔间,门外旁侧又建小屋一间。”;)11]
“1日,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考古发掘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向记者透露,在马家窑遗址首次发现成排分布的房屋遗址。”<)12]
生活区、墓葬区,把乡村的布局,一分为二。这种村庄结构,至今仍保留在西南等地的少数部族地区,一般是山顶为山林,山林里有片公墓区,而山腰为生活区,周围则是农田坡地。墓区的山林,俗称“神林”,是部族禁地。神林及其周围的森林,成了这个乡村的护水林、护土林,有益于保护水土。根据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气候学家等学科的研究,可知马家窑文化繁盛期的气候比现在湿热,那里的植被茂盛,遍布森林,马家窑人正是用这些木材来烧制彩陶的。考古证实,那时尚未烧煤,而是用木材烧制彩陶;因此,马家窑人应当有一套保护森林,让木材源源不绝的理念、措施,否则难以繁盛近三千年。
之所以称作“公墓”,是因为考古证实,马家窑遗址并非墓葬区,而是生活区,可见当年的马家窑的村庄结构有深思熟虑后的规划,做到了阴阳分隔,即活人、逝者,各在一方。正所谓:“阴阳分隔,庇佑长。”后世的城市规划,主源于此。即言,城市规划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问,主源于生活区、墓葬区的二分法。其指导思想,中华古代称作“堪舆”,俗称“风水”,这在中华文明里是一门囊括百家、朝野崇奉、很接地气的学问,源于西方的环境科学只是讲了其中的一部分。
将生活区、墓葬区在村庄结构上区分开来,表明那时已有发达的丧葬文化。早在先秦,中华的先哲、先圣、先王,就把丧葬文化提高到王道的高度,予以重视。《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马家窑人敬天,通过生活区、公墓区的,以及对“女蛙-女娲”的崇拜,将马家窑建设成一个宗法性社会,从血缘认同(私祖,即血亲祖先)、文化认同(公祖,即三皇五帝)的双重角度把华人凝聚在祖先的周围,从而成为一个古今一贯的独立民族。公墓里,多半埋葬的是马家窑人的私祖,即血缘祖先;而他们崇拜的女娲,则是马家窑人的公祖,即文化祖先。二者融合起来,便构成了中华民族宗教的基本内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希腊哲学有‘人为万物尺度’一说,是人类中心观的早期表达。基督教以全知全能的上帝为中介,上帝造好世界万物后最后造了人。于是人不仅凌驾在一切生物之上,而且也是仅次于上帝的自然主宰。《旧约》说:耶和华造人的目的就是让人去管理天空的飞鸟、陆地上的走兽和海中的游鱼。如果按照当今的生态伦理学观点发问:人凌驾于自然之上,是谁给的权利?答案是,犹太教-基督教的上帝。从犹太教创世神话,到基督教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始终把人凌驾于一切物种和生命之上;自然作为人类开发的对象资源,在工业化的疯狂生产中遭到最严重的破坏。”=)13]
马家窑的村庄结构,体现了中华先民对天人合一的追求,而非只顾眼前,不考虑千秋万代之后的事。否则,没有和谐的天人关系,生态环境恶化,他们就不可能繁盛近三千年。天人对立是欧美的生命哲学,天人合一是中华的生命哲学;这些哲学层面的差异,决定了民族文化的根本走向。前者,讲人定胜天,以征服自然为己任;后者,讲命由天定,以返璞归真为追求。其结局,判若泾渭,清浊分明。因此,研究马家窑文化,不仅对探讨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有启示,还有了寻求救世良方的普世价值。
(二)生产生活
中华传统乡村的生产生活,大致是这样的:生产分工,产陶粮;生活有趣,靠眼光;互通有无,去赶场。
自安特生1924年发现马家窑文化以来,中国的学者经过不懈的研究,形成一个主流观点,即认为古羌是马家窑文化的缔造者。>)14]古羌是华人的主源,女娲、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大禹等统称“三皇五帝”的中华公祖也大多出自古羌,马家窑文化与炎黄二帝所处的时空大致接近。因此,马家窑文化对中华探源而言,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人类社会,经历了“采集-渔猎”经济、刀耕火种经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五种经济形。狩猎曾是岷山间羌人的重要生计之一,每逢年节,羌民用面做成各种野兽,举行射击比赛,既培训狩猎技巧,也预卜来年的狩猎收获。《尸子》,讲:“宓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以猎。”《周易》记载,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帝王世纪》说,伏羲氏“取牺牲以供庖厨”。《三皇本纪》说,伏羲氏“养牺牲以庖厨”。《尸子》说:“庖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伏羲时代,确乎渔猎均有大发展,所以史家将这时定为“渔猎时代”,这与伏羲氏以“林中之王”虎为图腾相吻合。捕鱼为业的人,以网罟的发明作为渔业之开端。伏羲发明网罟,边种地,边打鱼,以解决粮食问题;因此,伏羲被尊为渔猎业的祖师。狩猎是畜牧业的开端,因此伏羲又是畜牧业的祖师爷。
只有当人类发展到农耕社会的定居时代,才有可能在某一个地方创造繁盛近三千年的彩陶文化。上文已述,这种定居不止一次被考古所证实。陶器是第一种人造石头,对于古人而言,是何等的神奇、自豪。古人讲,陶器是女娲发明的:
传说,女娲抟土造人之后,天下就有了人。有了人,就要使用家什,可是没有。人还不会造东西,只好还由女娲来造。造东西要样子(方言,即模型),没有样子如何造?女娲就拿女人的肚子做样子,造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圆不弄冬的容器,大的就叫缸、瓮、坛,小的就叫杯、盘、碗、盏。接着,女娲又照着小伲(吴越方言,意为小孩)撒尿的“小鸟”,把有些肚子样的容器也生上“小鸟”,那就是壶。你看,水壶、茶壶、酒壶。有了盛的没有盖的可不行,“肚子”不是露天了吗?女娲就照着女人乳房的样子做了盖子,乳头朝上刚好可以让手撮起来。?)15]
“女娲捏黄土造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创世神话。天神女娲用黄土捏成了一个一个灵巧的活人,甚至用藤子搅拌泥浆,甩向地上,溅落的泥点也变成了人。从社会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个神话至少对应于两个史实:一是母系氏族社会成员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生育被神化了。二是其时人类已经能熟练地制造陶器。”@)16]
马家窑文化,在时空上,大致与炎黄二帝接近;因此,通过典籍的记载,可推测当年的马家窑乡村:马家窑文化的分布地、辐射地,不仅有“陶正”(主管全国制陶业的官),还有关于“陶神”的神话传说——从女娲到宁封子的制陶故事,甚至有附会到黄帝身上的诸多发明故事。
“黄帝母附宝,见大雷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诗含神雾》)《国语》记载,黄帝是少典氏之子。他不仅有生身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