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学者靠作品说话
许锡良
那种靠自吹自擂,靠权贵提拔,靠领导赏识,甚至靠学生吹捧而得来的名声都是靠不住的。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没有亲自著述,但苏格拉底和孔子又有不同。
苏格拉底完整的叙述都在柏拉图的对话录里面,其思想光芒是不言而喻的,但凡读过柏拉图的对话录,都会对苏格拉底的思想肃然起敬。其思想的原创性,严密逻辑性,叙述的流畅性和连贯性,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开放和自由的气势,为后人不断超越前人,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到亚里士多德的时候,他就说: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
苏格拉底的思想有几点是值得特别提示的:
一、思想的终极价值是追求真理;
二、真理并不掌握在老师和其他权贵手里,只掌握在神手中;
三、无论什么人在真理面前都是平等的;
四、我们永远只能无限接近真理,但不可能真正的完全掌握真理;
五、无限接近真理的方式,只能够是自由、平等、开放的,永无止境的探索;
六、神是宇宙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尊重人是学术研究的终极标准。有了以上这几点,才能形成真正的大学精神,才有一种自由、开放、平等的学术传统。
但孔子在《论语》里面的叙述都是只言片语,前后都是没有连贯的,更缺乏背景的交代。更可怕的是这部简短散乱的语录文本是孔子死了以后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慢慢剪辑而成,所以这部语录《论语》经无数人的手,有无数的版本,真假难辨。
可以说,孔子就是他3000弟子吹捧出来的,孔子一生没有真正的著作,一部《诗经》是他删掉了2700多篇诗留下来的,一部鲁国编年历史《春秋》被他改得面目全非。自己没有创作也就罢了,别人创作好的也被他删掉了。而且删掉的标准就是他自己定下来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但如此,他还留下了一个遗训: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自己没有创作也就罢了,还不允许后人有创作。一个自己没有创作著述,还不允许别人有创作的人,经过2000多年竟然被搞成了“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这个民族的命运也就定了。
因为有了孔子的教训,所以我在评判一个学者价值的时候,只看他的著作,他必须用著作来证明自己。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有效办法可以证明自己,而且著作必须确保是他本人撰写的。一个学者,除了他的著作能说明他的价值成就之外,再没有别的标准可以衡量他的价值了。
2017年6月22日
注释:
【1】此文,是2017/7/1上午查看微信朋友圈时,看到苑利老师转发的。我转发时,写了感想:“儒家、大汉族主义,在汉代的董仲舒之世,同流合污,所以汉族政权的格局越来越小,其主因,是孔门的奴性在为专制唱赞歌,以求‘独尊儒术’的荣华富贵。所以,毛泽东说,复辟孔子,不是好东西。”
【2】许锡良_百度百科
许锡良,男,1966年12月生。江西黎川县人。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曾经发表过《执行程序中如何实施以物抵债》、《试论对第三人债权的保全及其与执行程序的衔接》等多篇论文。现供职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网络图片,谨致谢意)
附录:
什么叫学者?
张润平 中国民俗学网2011-08-31
近日梳理自己所读各个门类学科书籍情况,对上万册藏书也审视了一遍,哪些书籍饱含作者的真知卓见,哪些书籍尽是些拾人牙慧的陈辞滥调,感觉有点凄凄然。特别是介绍史前文明和藏传佛教方面的书籍,给我震撼比较大。前者,只有深入考古现场,才会有真切感受和把握;后者,只有有了修行的实践,才会有真切的判断。可是,考察这方面的学者,有此种阅历的,几乎少之又少,微乎其微。这,怎么能有新的以至突破性的创见呢?当然,慧根极高之人,也能够以管窥豹,见微知著,触类旁通。但是这样的大家毕竟太少了。
我把学者分了三类:一类是学生性学者,一类是编辑性学者,一类是沉潜性学者。
学生性学者,就是把之前所学习过的教科书以至类似教科书著作上的知识,又重新做了排列组合,出版了著作,被称为学者的。这类著作,无光无彩,四平八稳,虽然各有出处,但无新意。
编辑性学者,就是身处报刊或科研室等类此单位,有条件见到各种各样观点的材料、文章、书籍,天长日久,就会形成一个系统的资料库,如果有心计的话,就会出版著作,成为学者,甚至是著名学者。这样的书籍资料性强,还时有新意,但很少有突破性的创见。
沉潜性学者,就是对自己关注的问题或者是学科,能够沉潜下去,深入第一现场,首先成为一个成功的实践者,然后再跳出所实践的场域,站在高山上,审视自己的实践阅历,再站在人类文明成就的巅峰,把握其大与小、方与圆、长与短、质地和结构、性状和特征,等等,这样诞生的著作,往往具有突破性的创见。这样成长起来的学者,就是沉潜性学者。
笔者身处基层,孤陋寡闻,既不是学者,更不懂学术规范,如上所谈,仅是解解心意,不一定准确、正确,还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