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代表作《春节考源》,昆仑三族(中华民族的前身)、社皇教(中华民族宗教)、朝祖产业的提出者,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四川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学学会、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等会员,“华学论坛”主编,微信号Tianbo13075468831。

辽大民俗学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06-27 12:19:12 / 个人分类:转载文章

辽大民俗

2017-06-27 辽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


    大家期待已久的辽大民俗学公众号终于开通了!

    现在,就让小编带你走进辽大民俗学,了解它的历史和今天~

辽大民俗学概况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学科历史悠久,迄今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早在辽宁大学创建之前,民俗学的学科就已经开始孕育发展。

    1955年,乌丙安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首届民间文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分配到了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原沈阳师范学院、东北财经学校,沈阳俄文专科学校于1958年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在中文系开设了“人民口头文学概论”课程,并指导学生创办了民间文学刊物《青苗》。

    1956年8月,乌丙安完成了近18万字的《人民口头文学概论》专著,并作为授课教材。这部在内部印刷出版的教材被高教部确定为新中国第一部民间文学高校交流教材,乌丙安先生在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开设的民间文学课,是继北京师范大学之后全国大学文科第二个开设民间文学课的高校,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后,这门课程一直讲到1957年末期。

    1981年,辽宁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正式成立,由乌丙安先生任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主要有乌丙安先生和唐呐老师。1981年,乌丙安先生率先在辽宁大学开设了民俗学课程,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开始真正起步。1982年,辽宁大学获准招收民间文学专业民俗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86年,辽宁大学获得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1990年3月10日,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成立,乌丙安先生出任该研究中心主任。

 

 

 

    随着专业建设的深入,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逐渐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本专业原学术带头人乌丙安教授所著《中国民俗学》先后被多所院校作为教科书;《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原理》等著作也都具有相当的学术影响力。另外,本专业与日本、韩国、德国、蒙古等国家也开展了多次双向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辽大民俗学研究特色

    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在乌丙安教授的初创和带领下,秉持人文社会科学“智识旨趣”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精神理念,努力在民族国家文化振兴与当代日常生活文明建构中拓展民俗学学科的阐释力与生命力,既强调不断开辟民俗学广阔的跨学科学术视野,也坚持追求民俗学独立的价值判断与人文关怀;既重视提升学科理论自觉程度和理论对话能力,也重视对当下文化实践各种误区的检讨与反思;既关注对民族国家文化政治层面普遍问题的研究,也从不忽略对专项的及地域的具体人文现象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科研与教学路径选择中,辽宁大学民俗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建设发展向度与特色。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特色首先是它对纯正的人文主义立场的强调。人文主义奠基于人们对建构一个充分合理的世俗共同体的信念中,它把文化这种人类生存的人造基础视为国家、社会、个体得以维系和再生产的惟一来源。它要求学术研究要尊重文化固有的生成逻辑、深入理解文化的矛盾并在文化视域中设想出路。这些要求也是学术尊严和质量的保证。在辽宁大学民俗学学术传统中,师生、学者们始终把民族文化生命作为主体,反对技术思维,反对文化工程主义,反对用非文化的方式解决文化的问题。乌丙安教授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强调保护民俗“文化空间”“文化生态”的意见就是这个立场的体现。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对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强调。民俗乃至一切人文现象彼此间都是广泛联系并相互界定的,它们实质上拒绝通常意义上人为的学科分工壁垒和限制。在辽宁大学民俗学学术传统中,打破壁垒,汲取多学科理论、方法、知识体系的自觉意识比较突出。在乌丙安教授奠定并诸同仁努力之下,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平台和跨学科教学体系逐渐成型,研究领域覆盖民俗学理论研究、民间叙事及传承人研究、地域民族与民俗文化研究、民间信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等。课程设置包括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间文艺学专题、民俗学史、风俗观念史、社会理论与文化哲学、人类学专题、社会学专题、民间信仰专题、符号学专题等。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为我国民俗学及相邻学科研究和文化建设领域输送了大量人才。

    辽宁大学民俗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第三个特点是理论研究与田野实践并重的发展路径。理论研究和训练是辽大民俗学的传统,这直接得益于乌丙安教授本人的理论建树和对理论的重视。学界同仁将他近20年来先后出版的三部民俗学专著形象地誉为撑起中国民俗学理论建树的“三级跳”。这“三级跳”就是《民俗学丛话》—《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从这三部著作中,人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到他在民俗学理论研究上的探索轨迹及其突破与升华。倡行田野实践也是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固有传统。民俗是情境的、面对面的,地域的,本质上是田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民俗研究的方法论特征。乌丙安教授对北方萨满教的调查,江帆教授对辽宁著名故事家谭振山长达24年的田野追踪研究,都在学术界形成较大的影响。 

大家风采

精气神儿十足

的乌爷爷~

    乌丙安,原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29年11月3日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祖籍喀喇沁,蒙古族。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1953年共和国首届研究生,攻读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艺专业,师从钟敬文教授。迄今从事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教学与研究64年,先后指导本国和德、日、韩、俄、蒙等国民俗学硕士生、博士生110人。1985年任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1991年被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评选为正式会员,是该组织本世纪以来仅有的78名最高资格会员之一。2014年,八卷本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发行,包括《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俗学丛话》《民间口头传承》《中国民间信仰》《萨满信仰研究》《民俗文化综论》《民俗遗产评论》。

超有范儿的杨老师

    杨太,男,1951年生,沈阳市人,辽宁省民俗学会会长。原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研室主任。先后主讲文艺理论、美学原理、西方美学史、民俗学概论、中国民俗文化、社会文化人类学、马恩文化论著精读,应用民俗文化学、中国消费民俗学等10余门课程。出版专著:《中国消费民俗学》,参编或参与撰写了《民间文学概论新编》《文艺学新编》《美学新编》《文艺美学辞典》《青年审美手册》《青年生活艺术》等,先后在《社会科学辑刊》《民间文学论坛》《辽宁大学学报》《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理论与实践》《锦州师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女神江老师

    江帆,女,教授,1952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东北区域民族与文化、生态人类学与民俗学、民间文学及传承人研究。其中,对著名民间故事家谭振山长达24年的追踪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颇有影响。

    近十余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要著作有《生态民俗学》《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山林·人·文化——辽北山区生态民俗与可持续发展》《民间口承叙事论》《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合著)《中国民族村寨调查——沈阳锡伯族新民村》(合著)《满族说部研究一一叙事类型的文化透视》(合著)等。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说部一一叙事类型的文化透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节日志"子课题多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城市新移民及其对策研究"子课题等。其中《生态民俗学》《民俗学田野作业研究》《谭振山故事精选》三部著作先后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论文《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一一以故事家谭振山叙事为对象》获中国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一等奖。

在职教师

?

会弹吉他的男神周老师~

    周福岩,男,1970年5月生,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教授, 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1995年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乌丙安教授。1998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民俗学博士学位,师从钟敬文教授。2008年获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与日常生活文化哲学、20世纪社会理论、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的文化比较、口承文艺美学与民众社会意识研究。主持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俗与日常生活──关于民俗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1998年以来主持并参与省级科研项目若干。2002年起连续评为辽宁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2005年获辽宁大学首批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6年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专著《民间故事的伦理思想研究──以耿村故事文本为对象》;在《民俗研究》《人文杂志》《民族文学研究》《西北民族研究》《社会科学辑刊》《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现讲授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当代西方社会人类学、当代西方社会哲学、文化与社会理论、符号学等课程。

犀利又风趣的吉老师

    吉国秀,教授,博士生导师,1971年生,辽宁清原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民俗学与社会变迁、民俗学方法论反思,主持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日常生活实践的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网络社会中的IT笑话叙事研究”,著有《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发表《IT笑话:网络社会中的新民间叙事》《信息技术如何进入日常生活:一个知识扩散的视角》《作为生存策略的农村民俗:变迁、回应与中国社会转型》《信息技术、职业群体与社会变迁——一项基于IT笑话的跨学科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

知性优雅的隋老师


    隋丽,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4年生,辽宁海城人。2008年获辽宁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同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交流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北方少数民族文学、生态与民间文化传播,著有《现代性与生态审美》《满族说部研究:叙事类型的文化透视》(合著),在《民族文学研究》《西北民族研究》《山东社会科学》《求索》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端庄睿智的邵老师

    邵凤丽,讲师,1985年生,吉林九台人。201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传统礼仪文化,在《民俗研究》《文化遗产》《文史知识》《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民间文化论坛》《中原文化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辽大民俗学从1982年招生起,共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其中50余人考取并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专业博士学位。很多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中坚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来源:中国民俗学网、辽宁大学文学院官网、民俗学论坛
组  稿:邵凤丽 梁聪聪

顾  问:乌丙安 江 帆 周福岩 吉国秀
指导老师:隋 丽 邵凤丽
本期编辑:冯姝婷
联系邮箱:lnufolklore2017@163.com
本文的所有图、文等著作权及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TAG: 辽大

耕田书童 引用 删除 耕田书童   /   2017-06-27 20:28:40
多谢宁老师,拔冗赐玉!第一句话,我曾在2015年参加在辽大召开的中国民俗学年会上听乌老师讲过。
一笑堂 引用 删除 宁锐   /   2017-06-27 13:58:30
辽大辽大,辽阔广大。民俗专业,老乌的天下!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