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贫困* ———关于体育学的成长性问题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6-03-03 17:21:58
/ 个人分类:实践观
体育学的
论文有明显的行政化倾 向。许多
文章潜在的对话对象一直是包括行政领导在内的行政人员,而非体育学的学者或其他的文科类学者。不少体育学的论文过于追求一种行政文章的体式,即 使 是体育类核心期刊中也时常可以见到此类文章。第 二,体 育 学 的论文更多地阐释一种当下性概念,尤其是对体制性、实 用 性 乃至应用性的选题介入较多,这种现象在诸如文史哲的
学术领域是绝无仅有的,但此类文章在体育学术刊物中则比比皆是。第三,体育学术界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借鉴大体停留在表象阶段,属于一种简单介绍、刻板套用、知识平移的低层次使用状态,无法与其他学科的理论进行深层次、高 强 度、大范围的平等式对话,更鲜见从体育现象中引发出独特思想的好文章。而 体 育 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也极为微弱。
优良的方法论基因无法占据体育学术界的最前沿阵地是体育学术界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
第 一,体 育 学 术 界 的很多学者经常在文章的标题里使用“研 究”二 字,而 这 种 现 象 在文史哲的领 域 是 违 规 的,因为只有专著才可以用“研 究”来 命名。第二,体育学术界的学者不太喜欢从体育本体中去抽绎或推衍思想,而更偏爱强行介绍一种其他学科的常识性理论,并借以来割裂和肢解体育学中的某种现象。第 三,体 育 学 术 界 的学者大多喜欢跟随文史哲及其他非体育学界学者的研究思路,许多教材几乎是其他学科教材经过零星更改后的直接翻版。第四,体育学术界的诸多学术规范和文史哲等学科完全脱节,如在文史哲的领域,文章的起承转合都要求以文字自身的意蕴来显示,而在体育 学 术 界,大多数的文章都是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这种在传统学者看似丑文的文章,却在体育学术界成为主流。第五,体育学术界已然是所有的学术分支结构中丧失学术独立性的的典范,其中最为明显的标志是体育学界的学者喜好借鉴或引述文史哲学者著述中的言论,而文史哲等学科的学者几乎不阅读体育学术界的任何著作。体育学术界已经成为一种只吸纳而不输出的孤立性的学科,其学术能量十分微弱,且一直呈现出一种输出性逆差,很难对其他学科产生影响。
相关阅读:
- 女儿推荐的文章 她说是篇“难得的好文” (车前子, 2015-1-24)
- 有小学生的家庭必读呀!--难得的一篇好文章!!!(珍藏版) (宁锐, 2015-1-25)
- 有空了再来谈谈"徐学士"的文章 (补桐书屋, 2015-3-16)
- “巴拉巴拉”研究生论文的那些年那些事(大学新民俗) (补桐书屋, 2015-3-16)
-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祭奠海子 (调频咖啡, 2015-3-26)
- 男人!千万!千万!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 (宁锐, 2015-8-01)
- 中国民俗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交流纪要(一笑堂摘记) (宁锐, 2015-10-23)
- [王新艳]脚步丈量出来的地图——日本三浦半岛调查小插曲 (大耳朵, 2015-11-02)
- 对时间说声抱歉 (张文艳, 2015-11-15)
- [李晓宁]初入田野记之寻找养蜂人 (大耳朵, 2015-12-07)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领域
论文
体育学
文章
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