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南若破,百雁来过”的谣谚盛传于宋元朝代更迭之际。这则谣谚的流传深刻反映宋元对峙的历史状况。其诞生及传播体现特定历史时期民众社会心理的变化。谣谚的攻心作用有助于实现改朝换代,更有解密社会特殊形势、民众心曲智慧、口碑力量执政等深层内涵。
关键词:谣谚;百雁;伯颜;历史;文化
谣谚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谣和谚。谣,徒歌也,预示吉凶的专门文体。谚,传言也,揭示一般规律并通过话语表达出来以供传诵。二者合称,在形式上以对仗或押韵便于传诵,在内容上则反映深刻道理或预示事件吉凶而影响深远。短小精悍的谣谚往往由一处散发,爆炸式传播,口耳相传中受众人数呈倍数增长。谣谚不单是片语只言般简单,在特定历史时刻巨大的社会张力下,小谣谚可能压垮大社会。历史上借助谣谚的力量推动政治斗争,事例屡见不鲜,如陈胜吴广起义,李自成农民战争等。谣谚的时代魅力究竟如何?人类应当从中汲取怎样的经验教训?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此前关于谣谚影响力的认识存在缺陷。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谣谚资料搜集和历史书写等方面。吕宗力《汉代的谣言》一书,涉及到谣谚对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颇有独到见解,惜未专章论述。赵瑶丹[1]和陈凌[2]关于两宋谣谚的研究,仍停留于传统思路,集中解析谣谚的史料和文学价值,忽视谣谚在两宋末政权飘摇之际瓦解社会抵抗意志时发挥的巨大破坏力。本研究就以宋元之际流行于江南地区的“江南若破,百雁来过”为典型案例,分析谣谚在元朝征服南宋过程中所起到的攻心作用。
一 谣谚出现的时代背景
“江南若破,百雁来过”始见于元世祖中统、至元时期。著名官僚、文士王恽所撰《玉堂嘉话》,“宋未下时,江南谣云:‘江南若破,百雁来过’”[3],首次记载该谣谚。“宋”即南宋,“未下时”说明谣谚流行于宋元对峙南宋未被灭亡之时。“江南”点明谣谚流传的主要地域为南宋统辖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1234年,蒙古灭金,第二年即南下攻宋。独立面对蒙古强大军事压力的南宋朝廷据天险显士气,虽风雨飘摇居然苦撑四十五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为此条谣谚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第一,元朝调整灭宋政策,改为军事战加心理战,南宋抵抗力渐弱。
元朝灭南宋的战争阶段大致可分为二。一,1235年—1259年。此阶段灭宋策略以军事进攻为主,宋朝势力尚存抵抗顽强。1258年2月蒙哥汗亲自带兵自西蜀伐宋,命塔察攻荆山,分宋兵力。同年11月,又命忽必烈统诸路军伐宋。战争直至1259年蒙哥率兵攻打四川钓鱼山未克驾崩暂且停息。长期的军事进攻并未取得预期成果,南宋据天险“屡攻不克”[4]。蒙军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也因战争持久使士兵疲惫顿挫,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锐气。
第二阶段,1260年—1279年。以军事战加心理战彻底灭宋,南宋的抵抗力量渐弱。自忽必烈即位,“深以戢兵为念”[5],接纳郝经谏言,先派使臣告谕宋朝降除名号,俯首称臣;不肯降服,则用文告招降;若仍抗命,则伺机执行上天的征伐。世祖诚然顾及两国生灵,多次遣使于宋,以招降议和政策代替蒙哥时期纯粹的军事战术,尽可能利用语言外交的软实力而非战争的冷暴力来实现政权统一。
然对于南宋朝廷扣押使臣“不务远图,反启边衅,东剽西掠”[6]之恶行,蒙古诸大臣皆以举兵南伐为请。襄樊战役胜利后,世祖接纳阿里海牙“顺流长驱,宋必可平”[7]的进言,任命伯颜为统帅大规模南下攻宋,广布恩德,招抚劝降和军事进攻两者并用 。伯颜不仅以猛烈进攻之势相继取得阳逻堡战役、丁家洲战役、焦山战役的胜利,南宋主力和水师几乎丧尽,“自是宋人不复能军矣”[8];也凭借外交招降之术轻松拿下黄州、蓟州、江州等城郡,南宋诸多城池陷落,群臣内斗,官员逃遁,整个社会士气日趋低落,抵抗力渐弱。而元军士气暴涨,伯颜过处,如风卷残云。
第二,蒙古用兵诡诈,善用密探传播恐吓,攻宋多有沿用,南宋彻底丧失抵抗能力。
蒙古自铁木真征战南北,培养了极高的战略头脑和战术素养。除使用武力外,善于借用间谍密探交通于各部落之间,挑拨离间、恐吓威胁、屠城警戒以达到瓦解敌人凝聚力的作用。征服乃蛮部时,月忽难泄密于成吉思汗,两军交战,乃蛮部因军心离间大败。征服王汗时也多利用密探随时监听传递敌方消息,伺机进攻,适时恐吓,投降则和平,不降则满城屠杀。成吉思汗征伐战争中因劝降不得而屠城者居多,如攻陷金国都城中都、攻打花刺子模等,都进行过残酷的屠杀以达到震慑他国的目的。此种战术对后代有所影响,伯颜南下征宋亦有所借鉴。
伯颜率军每到一处先派亲信前去招降,未遂则下达命令警告并反复劝降,若宋军固若金汤,誓死抵抗,则大规模进攻甚至屠城以警示周边诸城。1274年12月攻陷鄂州,以吕文焕为先锋,对沿江镇守的吕氏集团将领暗中招降,果然“纷纷倒戈”[9],望风归附。1275年11月,元军到达常州,王虎臣先投降,姚訔固守数月不降,伯颜遣人射书城中诏谕不应,遂大举进攻,“屠其城”[10]。随后至无锡、平江,郡守、通判闻风皆以城降,不复反抗。
这种诡诈多变,恩威并施的战术对动摇守城将领的政治立场,摧毁城内百姓的内心防线甚是有效。南宋军心涣散,民心浮动,社会群体神经敏感,各种言论悄然滋生。
第三,元朝善于洞察南宋社会谣谚谶语风气盛行,当时社会人多信之。
宋代流行谶语文化,尤其南宋。如吴潜触犯贾似道,民间即有谣谚诬陷传曰:“大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业毒虫,夤缘攀附有百尺,若使飞天能食龙”[11],吴潜人称吴公,与“蜈蚣”谐音。这条谚语暗示吴潜是祸害国家、威胁皇权的毒虫。理宗信以为真将吴潜发配到循州不再任用。
南宋后期贾似道擅权独断,有谣谚云:“使到十八九,纸钱飞上天”[12],以“使到”谐音“似道”,控诉其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升,民不聊生的现实;以临安都城崇尚戴青色假玉头饰为背景作“满头青,都是假,这回来,不作耍”[13]谣谚,以“假”为谐音隐喻“贾”,用谣谚传诵表达时人对贾似道贪图享乐、怠于政务的作为的怨恨和愤怒;以“得好修时便好修,收花结子在绵州”[14]诅咒贾似道的悲剧下场,果然贾似道被贬途中在漳州木棉庵被郑虎臣杀死。
这些谣谚谶语在特定环境中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民众多为信服。其作为一种舆论工具,以口头创作传播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弊端和现象的品评,极具神秘性、预言性、民间性和流行性,预测国家、政治的吉凶成败或人事的荣辱祸福。一旦应验,则提升谣谚谶语的社会认同感和自由创作度,更多民心所向、预示吉凶的谣谚谶语应运而生。
“江南若破,百雁来过”这样的谣谚即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浓郁社会风气中孕育。一方面南宋社会谣谚谶语盛行,另一方面宋元两军对峙军事力量严重不对称却又持久拉锯,于是借助战争以外的手段来达到尽快结束战争的目的就成为不二选择。
二 谁创造了这则谣谚
既然这条谣谚产生于“宋未下时”,那么是谁在这段时期创造了这条谣谚呢?有两种可能。
可能性一,元朝创造并有意传播。元朝事先有意制造的平宋舆论,试图以“百雁”隐喻统帅伯颜使其具有神秘的预言效应和神奇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瓦解宋朝军心、鼓舞元军士气的作用;可能性二,江南民众看到南宋将亡,救无可救,遂创作该谣谚。
笔者更倾向于第一种可能,依据推测有三:
一,谐音巧妙。“江南若破,百雁来过”押韵对仗且用谐音,“百雁”隐喻伯颜,巧妙而富含深意。伯“博陌切,梗开二入陌帮”[15],百“博陌切,梗开二入陌帮”[16],两者在反切、中古音对照上完全一致。《说文解字》载“伯 ,从人白声”[17],“伯”读“bái”,与“白”同声。元代思想家刘因曾作诗“北风三吹白雁来,寒气直逼朱崖山”[18],“白雁”即谐音伯颜,其用意与“百雁”相通。谣谚精巧的谐音运用,非江南普通民众所为,猜测极大可能为元朝共同策划商议的攻心战略。
二,时间吻合。伯颜南下平宋始于1274年9月,北半球正值秋季。大雁孟秋之月南徙,与征战时间吻合。元世祖1274年正月计划灭宋,直至9月秋高马肥方才命令伯颜南下,期间既整饬军队,应该也利用充足时间筹划舆论攻心战术。大雁南飞列队而成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极具组织性、纪律性,伯颜所率元军也纪律严明。两者关联隐喻伯颜南下征宋与大雁迁徙同样是自然之理,上天之意。
三,身份独特。伯颜身兼双重,既是南下平宋的最佳人选,也是支撑谣谚存在的关键人物。伯颜袭父职,兼任断事官,“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19],善用兵打仗,知人善任,谨遵圣训,深得世祖赏识。元世祖召群臣共议征宋事宜,史天泽及阿术力荐伯颜,“此国大事,可命重臣一人如安童、伯颜,都督诸军,则四海混同,可计日而待矣”[20]。世祖甚悦,许之。伯颜成为众臣推荐的灭宋将帅,不仅因自身能力超群而被元世祖认可,也可能是公认的谣谚创作最佳素材。
巧妙的谐音运用,特殊的时间节点,独特的人物身份,成为此条谣谚存在的充分可论证条件。元世祖及众臣精心策划,征战时间与大雁迁徙相契合,训练有素的元军汹涌南下之势如雁阵,伯颜同时承载元军的将帅和南宋口耳中的百雁(百眼)双重含义,为谣谚的诞生提供灵感。因此“江南若破,百雁来过”最大可能是元朝创作并散播的谣谚。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伴随战争的推进,谣谚的诞生及散播如决堤之水,喷涌而下。
三 谣谚传播状况及效果
由上文可知,谣谚主要在江南地区传播。宋代“江南”归属于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浙路、湖南路和福建路,伯颜南下攻宋的主要战场是南宋统治范围内的长江中下游沿线地区。
进攻路线从襄阳出发,渡过溧水,绕过郢州,攻占沙洋、新城,过鄂州、黄州、蓟州,到达安庆、太平,占领建康、镇江,最终直驱临安。元军在抵达黄州、蓟州、江州一带时凭吕文焕拉近守将的关系,招抚劝降,诸将多吕氏部曲“望风归附”[21],谣谚流传于唇舌之间,作用于心脑之际。伴随战争进程,地域空间改变客观带动谣谚传播空间和接受群体的逐渐扩大。据统计,伯颜南下过程中,无战火摧残而举城降元的城池便有28个,足见谣谚的传播范围之广。
谣谚传播是民众智慧的体现,反映民间社会对复杂敏感的社会政治趋向的群体性认同,在朝代更迭、社会转型之际,借助谣谚的力量往往事半功倍。伴随战争的推进受众人数呈现爆炸式增长,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大远远超越时空的局限。
西方传教士马可·波罗口述著作中记载南宋国王因卜国运必将亡于百眼(百雁)之人,待伯颜率兵而至,“举全国一切城堡降于伯颜,不复防卫”[22],力证“江南若破,百雁来过”作为舆论工具瓦解南宋朝廷的巨大杀伤力和破坏力。其显著的效果通过以下三方面体现:
首先,谣谚的流传大大缩短元灭南宋的时间。南宋与蒙(元)之间的正面战争从1235年始,持续达45年。然伯颜率元军攻宋,仅仅用时一年半。时间之短,除战斗力之外定有某种因素瓦解了南宋军民的抵抗意志。谣谚就是其中之一。
其次,谣谚的攻心作用摧毁社会上层抵抗力。面对元军凶猛南下之势,岌岌可危的南宋朝廷,得知元军将帅伯颜英勇善战产生畏战心理,多次求和未果最终降元,守城官员则或逃遁或投降。1275年2月,元军到达采石镇,和州知州王善、无为军知军刘权投降,江阴军知军郑濡弃城逃遁,安东州孙嗣武献城投降。1275年11月,元军攻破独松关直逼临安,隆兴知府吴益弃城而逃,守官刘槃则以城降,宋廷接连派遣使臣表示愿意称藩纳贡。1276年正月,太皇太后谢氏不顾文天祥、张世杰的建议,派使臣“奉国王玺及降表至元军请降”[23]。据不完全统计,宋元对峙期间有29位宋朝大将归附元朝,投降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抵抗力量惨遭摧毁。
再次,谣谚广泛流传笼络南宋下层民众的归顺心。1274年12月,伯颜带领元军攻陷鄂州城,警戒诸将“敢有暴掠及入城者,以军法论”[24],解散城内宋朝驻军,释放俘虏,废止宋朝苛刻法令,深得百姓拥护。1275年正月,伯颜抵黄州,陈奕出城迎降,在城内张贴榜文,抚慰居民,百姓各安其业,对元朝归顺之心亦坚。由此可见,与招抚政策相伴而至的谣谚对笼络南宋百姓的归顺之心起到巩固作用。为何会有如此神奇之效?可能原因有下:
第一,南宋长期征战,民众厌战情绪高涨。南宋与(蒙)元战争时间长久,守城将领丧失信心,民众厌战情绪高涨。1275年十月至1276年正月,短短三个月,宋元战争大小数十次,湖南安抚兼知州李芾苦苦坚守精力耗尽,全家自杀,郡人尹谷全家自焚。长期频繁的征战给民众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对战争的厌倦和恐惧,除全家自杀或者自焚可以解脱,归顺元朝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南宋军纪涣散,民众失去安全感。南宋招募土民户籍的乡兵以应战争之需,士兵并非自愿且素质低下;军队缺乏正规训练,在农闲时召集训练;军队纪律放纵无制,“放令自便”[25]。在南宋濒临灭亡之时,“诸关兵尽溃”[26]。混乱的军队,狂躁的士兵,一定程度上对南宋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威胁和困扰,百姓对军队丧失希望。此现象与“所至犬鸡不惊,四民宴然”[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