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民间文学考试题目大观(中)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12-21 12:29:20

后成长为雄狮大王。他相貌超群,神通广大,武艺高强,爱国爱民,带领岭国牧民战胜了种种困难,打败了妖魔鬼怪和强大的敌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3、《江格尔》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江格尔》是蒙古族长篇英雄史诗,是世界上著名长篇史诗之一。它描写江格尔等十二名英雄和六千名勇士同侵犯他们家园的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这部史诗采用散、韵交错的形式,可说可唱,深受蒙古族人们的喜爱。14、《玛纳斯》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玛纳斯》是新疆柯尔克孜族民间英雄史诗,共八部,二十多万行,在世界上有较大的影响。它主要反映历史上的柯尔克孜人民反抗卡勒玛克人、克塔依人的斗争,表现力柯尔克孜人民争取自由,渴望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愿望。诗中联系丰富,比喻生动,具有浓烈的民族色彩。15、试解释黄遵宪所作客家山歌“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无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梨”。这里以“梨”谐“离”,用“分梨”谐“分离”;“亲切”两字,既指亲切切梨,又指感情上的融洽、亲切。16、什么是歇后语?歇后语是谚语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不是从谜语派生出来的一种“隐语”。它是由隐喻语和目的语联合组成的。歇后语具有谚语的一般特点。有的常把后边的结论部分省去,让听者自己会意猜测;有的稍微停顿一下,再说出后一部分。如“千里送鹅毛”省去了“礼轻情意重”,“长老种芝麻”,省去了“未见得”等。这些话若连起来说,也可以视为谚语。因此又有人把这类谚语叫做“歇后谚语”。17、什么是谜目?谜目,谜语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猜射的格式和范围,是启发和帮助读者通向谜底的桥梁。即在出示谜面之后,注明:“打一自然现象”、“打一字”等或“卷帘格”、“求凤格”、“离合格”、“曹娥格”等。18、制作谜语有哪些要领?制作猜谜,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群众文化活动。目前社会上猜射的多是个人创作的灯谜,与民间谜语有些区别,但其道理是相同的。一则优秀的民间谜语,本身就是一首诗,有一定的文学色彩。除文学性外,还有知识性、趣味性、疑难性等特点,才能起到供人欣赏、传授知识、娱乐情趣、启迪联想的作用。因此在制谜时必须掌握如下要领:(1)立意新颖,不即不离。立意新不仅是要题材新,还要构思新,意境新,遣词用句也要新。要善于联想,把天地万物都作为谜语的素材,包括新生活中的各种新事物。如“来无影,去无踪,能传景,能传声”(电),“名字不积极,干活挺卖力,田里来回跑,再
         
          
      累不休息”(拖拉机)抓住了这些事物的特点,又形象、又风趣。“风吹草低见牛羊”(打一字,蓄)。所谓“不即不离”就是既要贴切、巧妙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让人得到启发和暗示,但又不要一语道破,给人一眼看穿。(2)构思精巧,谜面成文。制谜如同作诗,不但让人猜射,还可得到美的艺术享受。如于廉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它用寓意描写的手法道出了石灰的本质特点,更隐寓着崇高的人物品格,是一首好诗,也是一则优秀的物谜。目前有些劣质的谜语,谜面根本不成文,如“一四”,打一俗语,“接二连三”;“月巴”,打一城市名,“合肥”,就因没有掌握这一要领。若把“合肥”的谜面改为“月明满前川”,不是很贴切吗?(3)底面不相犯,字字有着落。底面不相犯即谜底和谜面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否则就是“漏底”。若个别较深奥的谜必须“漏底”者,则要注明“露表格”(或称“泄白格”)。“漏底”的谜作如“平型关大捷”,打一《水浒》人名,谜底:“关胜”,底面都有“关”字,就是“相犯”,可改谜面为“单刀赴会”,既有文艺色彩,又有典故依据。字字有着落即谜面不能有“闲”字,(即没有用的字),如“深圳市灯谜协会”,打一日用商标——虎头牌。猜谜又称“射虎”,灯谜协会是谜人的首脑机关,故称“虎头”,还算贴切,惟“深圳市”三字没有着落,改为广州市、佛山市亦可,所以不能算作好谜。19、《五姑娘》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五姑娘》是一部优秀长篇叙事吴歌,产生于清朝道光至咸丰年间,描写了长工徐阿天与地主胞妹五姑娘相爱的故事。后来五姑娘怀了孕,徐阿天被迫出逃,五姑娘自杀,徐阿天偷偷回来祭奠。故事生动感人,一直在江浙一带传唱,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发掘整理出来。20、狭义的民间故事的概念是什么?广义的民间故事,泛指一切民间散文作品。狭义的民间故事,是指神话传说以外的那些以统称的人物、广泛的背景,在完整而富有趣味的情节中表现人民和思想的口头散文作品。21、“狗耕田”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狗耕田”又称“两兄弟型故事”。主要以两兄弟分家为内容,贪婪的哥嫂把田地耕牛都要了,给忠厚老实的弟弟一条狗,狗帮助弟弟劳动致富,扬善惩恶,使善良人得到美满的结局。22、“劳动歌”指的是哪一类作品?劳动歌是人类最早的歌谣,那是原始人在劳动中为了统一劳动动作、提高劳动效率、减轻疲劳而喊出的有节奏的声音。这些劳动歌,不仅在曲调上适应劳动的节拍,而且在歌词内容上也是和劳动过程紧密结合的。最简单的劳动歌多是些感叹词,有时也加进一些即景生情的简单唱词,用于调节劳动节奏,增加劳动气氛,鼓舞劳动热情,消除长时间沉重劳动所带来的烦恼。23、试述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人类学派是国际民俗派别之一。创始人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们认为万物有灵,神话来源于关于灵魂的观念,并用这一观念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代人觉得怪诞的故事,在原始时代正与其社会意识形态相融合,民俗中的野蛮因素,正是原始时代的残留物。他们主张“题材自生说”,认为世界各民族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方面极端相似,原因在于人类具有共同的本质、心理、思维方法和共同的文化发展道路。24、什么是“BP分类法”?BP分类法是民间故事分类方法之一。是由德国民间文艺学家鲍尔特在纪念《格林童话》一百周年时编纂的《格林兄弟故事索引》中提出来的。它的特点是用序号称谓来表示民间故事的类别。
         
          
      25、什么是“AT分类法”?AT分类法是民间故事分类方法之一。是由芬兰民族学家阿尔奈所首创,由美国民间文艺学家汤普森补充修订的一种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它的特点是把题材类型和母题情节索引结合在一起,是当今世界流传最广的一种分类方法。26、简述神话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神话学派是民间文艺学派别之一。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格林兄弟,即《格林童话》的作者。他们认为,一切民间文学都来源于古代神话,由神话而衍生,神话的产生是原始人用形象的语言对普通事物做简单明了的叙述,由于后世语言的演变,原来的涵义被人遗忘或曲解了,因而产生怪诞的神话。从这些神话资料中,我们还可以挖掘出远古神话的遗迹,找出神话的根据和神话的解释。27、试述流传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流传学派是民间文艺学派别之一。奠基人是德国东方学家本菲。他们发现世界许多不同民族中有许多情节显著相似的故事,用神话学派的理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认为,当时流传于欧洲的许多故事,是从印度传入的。这些故事后来又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各地广泛流传。28、试述历史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历史地理学派,又称“芬兰学派”。创始人是芬兰民俗学家库伦父子。他们主张从故事演变过程中追溯故事的原型,从其地理流布的途径追溯故事的发祥地。这样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故事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分布的路线。这实际上是流传学派的发展。29、试从民间文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谚语”,指出其区别。语言是文学的建筑材料,谚语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从民间文学的角度而言,它又是民间文学诸种体裁中最精短的一种样式。因此,在民间文学的学科范围内,谚语的概念是:劳动人民用形象、精炼的韵语来总结生产和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而在语言学中,对谚语则是这样解释的:谚语是指在群众中广泛流行,并世代口耳相传的通俗而简练的语言形式。这两者并不矛盾,前者为文学,强调了它的形象性;它是“民间文学”,所以又强调了它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后者是语言形式,则不考虑作者和形象、抽象的问题,因此它把许多文人的格言,一些抽象的哲理,也囊括在谚语中,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格言,而不是谚语。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把它列入谚语的范畴,也没有错。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类“谚语”和“宁交双脚楼,不交咪咪笑”,“人无理说横话,牛无力拉横耙”一类生动形象的民间谚语是不同的。30、什么是创世神话?创世神话,神话之一种,即原始人类解释天地形成及万物起源的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31、什么是洪水神话?洪水神话,神话之一种,即反映原始时代洪水淹天,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兄妹两人逃生后结为夫妇,繁衍人类的神话,又称“洪水遗民神话”。32、什么是英雄神话?英雄神话,神话之一种,指神话中为征服灾害,不惜献身,主人公具有超凡神力的神话。如《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等。33、什么是感生神话?感生神话,神话之一种,即反映母系社会时期人民只知其母而不知有其父的神话。如简狄吞燕卵而生契,姜嫄履巨人迹而生稷等。34、什么是地方风物传说?地方风物传说,传说之一种。这类传说常常把山川风物、地方特产与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表现人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包括山水传说、名胜古迹传说、土特产传
         
          
      说、民间工艺传说等。35、什么是风俗传说?风俗传说,传说之一种,反映各种风俗习惯形成、来历、特点的传说。包括节日风俗、婚俗、礼俗、信仰、祭祀、习惯等传说。36、什么是变形故事?变形故事,民间故事类型之一。主要是某种动植物变成人类,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故事,如《田螺姑娘》、《青蛙公主》、《枣核》等。37、什么是长工斗地主型故事?长工斗地主的故事,传统故事类型之一。主要反映长工如何通过“力斗”、“智斗”,同吝啬蠢笨的地主(包括牧主、工头、渔霸等)斗争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机智、乐观的性格,歌颂了他们敢于斗争的精神。38、什么是巧女故事?巧女故事,又称“巧媳妇”故事。这是反映封建社会劳动妇女以其超人的才智,巧妙地解决各种难题,维护了妇女的尊严,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及贪官恶势力的反抗。如《巧媳妇》、《不说九的媳妇》等。39、什么是机智人物故事?机智人物故事,闽籍那故事类型之一。通常是以劳动人民机智反抗剥削者为内容的。各地的机智人物都有特定的姓名,如河北的韩老大、河南的庞振坤、湖北的杜老么、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等,均属此类。40、什么是狼外婆故事?狼外婆故事,传说故事类型之一。主要讲一个披着人皮的狼外婆(或老虎外婆、熊人婆、猪哥精等)如何花言巧语,欺骗弱小的孩子,最后自取灭亡的故事。41、什么是呆女婿故事?呆女婿故事,又叫“傻女婿故事”。通过一些男人办事机械却又自作聪明,因而闹出许多笑话的故事,反映了妇女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也是对封建礼仪的嘲弄。如《借布机》、《学话得胜》等。42、什么是民间叙事诗?民间叙事诗,是人民群众或民间艺人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故事诗,又叫“故事歌”。内容多为咏唱男女婚姻爱情的,也有反抗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叙事诗。如湖北的《钟九闹漕》和《双合莲》傣族的《召树屯》(《孔雀公主》),蒙古族的《嘎达梅林》等。43、简介爬山调。爬山调,是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种民歌,用汉语传唱。每首只有两句,字数不定,通常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把许多首连在一起。爬山调歌曲多样,地方色彩很浓,经常使用方言土语。44、简介信天游。信天游,又称“顺天游”,是流传于陕北一带的一种民歌。形式上与爬山调差不多,每首两句,字数不定。一般两句一韵,也有数句一韵的。信天游形式自由活泼,曲调繁多,富于变化,深受陕北人民喜爱。45、什么是史诗?史诗,是民间叙事体长诗中一种规模宏大的巨著,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内容包括各民族人民当时对自然、人类起源的解释,以及民族战争、民族迁徙等重大事件的陈述。每部史诗都有神话了的英雄人物,它产生于人类的童年,对研究人类早期文化有重要价值。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江格尔》等。
         
          
      46、什么是谜面?谜面是谜语组成部分之一,即喻体。谜语就是用寓意描写或会意、双关、借代、比喻等方法,通过喻体来描写本体的。猜谜者要善于通过谜面的暗示,找出它所指的史记事物,达到猜射的目的。47、什么是谜底?谜底是谜语组成部分之一,即本体,就是谜面所隐寓的本来事物。如:“墙里开花墙外红,思想采花路不通;通得路来花又谢,一场欢喜一场空。”谜底是“灯笼”。48、什么是“号子”?号子是劳动歌的一种。一般在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或集体劳动场合传唱,多为劳动呼声组成。如川江号子、舟山渔民号子、打夯号子、抬工号子等。49、什么是“花儿”?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一种民歌,除汉族外,土族、撒拉族、东乡族、裕固族等都用汉语来传唱。一般每首四句,但曲子只有两句,三四句重复一二句的曲调。花儿曲调繁多,常以地方命名。五、案例分析题1、区分以下哪些是成语,哪些是谚语,它们的区别在哪里?(1)鸡蛋里面挑骨头(2)熟视无睹(3)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4)八公山上,草木皆兵(5)守株待兔(6)青出于蓝而胜于蓝(7)看菜吃饭,量体裁衣(8)袖手旁观谚语和成语有些相似,有些谚语同时也是成语。如“一叶知秋”。含义是“一叶落知天下秋”,是个完整的句式,表示了判断和推理。而有些成语,如“熟视无睹”、“树碑立传”,就不是谚语。他们主要区别在于:(1)谚语主要是口传,成语多用于书面,如“饮水思源”、“吹毛求疵”,这是成语。同样的意思,谚语说成:“喝水不忘打井人”,“鸡蛋里面挑骨头”,通俗,口语化。(2)成语句式固定,大多由四个字或两组四个字组成。如“守株待兔”,“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谚语句式较灵活,还可变异。如“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也可以说成“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3)成语只表现客观现象、特点,如“青出于蓝”、“日以继夜”、“袖手旁观”等。谚语表示判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个巴掌拍不响”。(4)成语只充当句子成分,如“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视错觉之一例。‘声东击西’,是造成敌人错觉之一法”。谚语一般可独立作句,直接用以印证要讲的道理。如“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况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再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都表示一个独立的判断。2、从《朱元璋与老乡》看人物传说的艺术特点。这则人物传说具有典型的传说的艺术特征:(1)历史性和传奇性的巧妙结合。(2)采用粗线条刻画人物。(3)富有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4)传说都有一定的中心点或纪念物。在人物传说中,历史人物就是中心点。3、从以下几则“客家谚语”看民间谚语的特点有哪些?(1)算命先生半路亡,地理先生无屋份(2)田耕万亩唔嫌多,男人百艺好随身(3)多子多冤圈(冤圈:麻烦)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用形象精炼的韵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艺术语言,它常以比较固定的形式在群众中流传,具有形象性、哲理性、训诫性等特点,是民间文学中最短小精悍的一种形式。(1)形式精短,高度浓缩,一两句话说出一个大道理。如:“实践出真知”;“有高山才显平地”;“不经寒冬,不知春暖”。(2)形象生动,比喻贴切。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交人交心,浇树浇根”。(3)语言通俗,琅琅上口。如:“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4)语韵和谐,富于音乐性。如:“好男不说嘴,好女不扯腿”;“三年清知府,万两雪花银”。4、运用传说的艺术特点来分析下面这则传说的整理是否成功。《西来初地的五眼井》这是一篇地方风物传说,解释五眼井的来历。现所写文字却成了一则掌故。传说要求有一定的历史可信性,但又不是历史的照抄,因此必须把历史性和传奇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这则传说说:“该井是西来初地五百罗汉堂的僧人开挖的,其历史的久远,现在活着的人也好说不清”,自己否定了它的历史可信性,接着记述了一些传闻:“有人因打水,绳子断了,水桶沉下井底,用竹竿打捞,捞了半天都找不到,在场的人建议,何不捞下别个井眼?结果,在另一个井眼捞起,这就奇怪了”这段传闻,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更无传奇色彩,不能引人入胜。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都需要有人物、有形象,以寄托人们褒贬的情怀。这则传说根本没有主人公,更谈不上形象典型的创造。更进一步要求,传说要用粗线条刻画人物,赋予他们神奇的力量,以反映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气魄。这则传说就更谈不上了。至于地方色彩,除地名上有所反映之外,从内容看不出它是广州特有的东西,语言上夹杂了一些粤方言,如“硼砂粥”、“开胃”等,是粤方言词语,外省人也能看懂,可以使用。“何不捞下别个井眼?”这是粤方言的语法结构,若按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是不通的,如何表达,和可以商榷。问题最大的是使用了不少书面语,如“闻名遐迩”,“水质极优”,“特殊价值”,“清澈碧透”,“黯然失色”等等,这是民间传说所忌讳的,这些话群众记不住,讲不出,传不开,没有民间风格。现存的五眼井和井台的碑刻“西来众约”是传说的“纪念物”,但文中所记与碑文无关,没有起到增加传说可信性的作用。故此,这则传说的整理是不成功的。5、从《癞蛤蟆的故事》看民间故事的艺术特点。(1)基本上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中虽然也有一些幻想性的成分,但一般不需要超自然的神奇是情节,这一点和神话、传说,乃至童话、动物故事都不一样。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对人物的评价的。生活故事有鲜明的倾向性。它总是把同情放在长工、巧匠、巧媳妇、傻女婿和老二(弟弟)方面,把讽刺的矛头指向地主、老板、官僚、懒汉和一切不诚实的人。(2)篇幅虽短,但结构完整,首位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简要。结构上常有故事的重复,并且大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序,构成某种类型,如“两兄弟型”、“傻女婿型”、“蛇郎型”等,这是长期流传中,人物和情节高度典型化的结果。(3)主人公的姓名、活动时间、地点都不是特定的。主人公一般是老大、老二、哥哥、弟弟、老头、老太太、张三、李四等统称人物;时间也不具体,多是“从前”、“在很久以前”、
         
          
      “古时候”等;地点也不固定,多用北方、南方、我们这一带等,背景相当广泛。(4)在表现手法上,生活故事集中写人物行动,通过故事来刻画人物,很少静止地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有时开头或结尾常用一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来点明题旨。6、从以下几则民间谜语看谜语的艺术特点。谜面只采花,不酿蜜,花花公子没出息。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谜目打一昆虫打一农作物谜底蝴蝶花生
         
         
      作为一则谜语,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文学性。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样式,它的谜面大多就是一首歌谣,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深刻。不少还运用了拟、想象、借代扥文学手法,寓有浓郁的文学色彩。有些作者只注意了它的游戏性,而忽略了它的文学性,简单地例举一些特征,不努力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去创造形象,这就不能创作出优秀的谜语。(2)知识性。谜语的题材内容,涉及天地万物,相当广泛,包含着各个方面的知识。通过猜谜制谜,传授知识,启迪联想,开拓人们的思路,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增长知识。它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好教材,也是进行智力测试的一种好方法。(3)趣味性。猜谜是一项娱乐活动。优秀的谜语,饶有趣味,让人猜射,乐在其中。(4)疑难性。谜语是让人猜的,一次就要使人感到有点疑难,不能太过浅白,要让人开动脑筋,苦苦思索,才能找到谜底,这才有乐趣。灯谜又叫虎谜,也就强调它的疑难性。7、从《醉翁之意》看新故事的特色有哪些。1976年“天安门事件”后,“批邓”达到高潮。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头在成都某处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邓小平不倒我倒了”,下联是:“邓小平倒了我不倒”。当时·····(1)从思想内容方面看,新故事继承了传统故事植根群众、反映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特点,这就是它的人民性。(2)在艺术表现方面,新故事的口头性和故事性是不可忽视的。口头性是传统民间文学的特征之一。新故事的口头性表现在语言的口语化上:明白晓畅,通俗形象,朗朗上口,易记易传。但新故事的口头性跟传统故事的口头性不完全相同,它不只是口头文学,其中有不少都写成了文字,成为广泛传诵的文学作品。但这些“文字”不是文绉绉的书面语而是生动活泼的书面口头语言。这样的作品,既可听,也可读。这是由新时期民间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3)新故事性必须有故事性,这是他区别于小说、散文和民间传闻轶事的基本特点。所谓故事性,应包含三点:①要有情节、波澜起伏,环环相扣,出人意外,变化无穷,引人入胜。②要完整,有头有尾,纲目清楚,层次分明,不管是单线发展,还是话分两头,都要交代地清清楚楚。③要有人物、有形象,但又不是孤立静止地描写和刻画人物,而是通过动态来展示人物和性格。8、利用你所学过的民间文学知识,简单赏析下面一则故事。《狗耕田》“狗耕田故事”又称“两兄弟故事”,这里写了三兄弟,但实际上写的还是“大哥”和“傻三”,“二哥”只在开头提一下,文中再也没有出现了,实际上还是两兄弟故事。这则故事流传相当广泛,全国各地都有,内容大同小异。主要写兄弟分家,大哥、二哥把好东西都分了,最后剩下一条狗分给弟弟。弟弟勤劳肯干,用狗耕田,劳动致富,扬善惩恶,反映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家庭纠纷,常见于故事中的婆媳、姑嫂、兄弟等等。此类故事一般都较程式化、类型化,读者多把同情放在弱小一方,让弟弟、小媳妇在斗争中取胜,甚至通过神仙异物的帮助,来实现他们的理想。在记录整理方面,这则故事较好地保持民间口语的特点和原来的讲述风格,没有添枝插叶,并巧妙地重复了三则韵语:“打一鞭,走三千,扶富
         
          
      犁,走四十。”“南来的雁,北来的雁,都来我筐里下个蛋。”“香香屁,屁香香,我给官家薰衣裳。”贯穿其中,有声有色。9、利用你所学过的民间文学知识,赏析下面的几则神话。《炎黄之争》黄帝和炎帝的战争,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场大战,它反映了原始社会部族与部族之间的斗争。黄帝族因为有众多小部落(神话所写的熊、豹、雕、鹰等无非都是部族图腾的标志)的联盟,加上黄帝的勇武和谋略,最后才能战胜炎帝。但是斗争并没有到此止息,炎帝的后羿和臣子,都先后起来为炎帝复仇,前赴后继,纷纷不已。炎帝之后的战争,“蚩尤伐黄帝”就是最著名的一次。以后还有夸父、刑天、共工、孟冀等,通过神话的折射,有声有色地将远古的一段历史反映出来。可知原始时代两大族人的斗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神话的“禹逐共工”(《荀子·成相篇》),仍可算是此一斗争的延续。不过到此为止,禹既然已经成了大家公认的治水英雄,共工就不得不以一个失败的反面人物形象而告终了。作品的记录较为零碎,正好反映了我国古代神话记录整理的面貌,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中国人重实际、轻玄想,儒家讲究修身治国平天下,使得上古的许多优美的神话,没人把它加以熔铸成篇,衍为鸿文巨制,加以系统编辑,使得历史和神话混杂,至今仍留下许多悬案。但这样的好处是保存了作品的原貌,给人以古朴、单纯的美感。六、论述题1、试述汉族神话零碎、残缺的主要原因。汉族的神话零星、片段的原因,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了三点,现参考各家之说,举例如下:(1)中华民族的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大自然的恩赐不丰,很早便以农耕为业,生活勤苦,所以重实际、轻玄想。上古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没人将它熔铸成篇,衍为鸿文巨制。(2)历代统治阶级不重视,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实用教训。我国素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神话多被们视为荒唐之说,不已采纳。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都绝口不谈神话,大史学家司马迁也说:“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史记·大宛列传》)有的加以篡改化为历史,影响了神话的完整保存。(3)我国历史较久,记录较晚,古神话是原始社会的产物,而现在看到的最早记录已是努力社会后期的事;并且古代用竹简记事,诸多不便,只能三言两语,记个梗概。由于古代长期无人把神话加以系统地编辑,使得历史和神话混杂、人神混杂、神鬼不分,原始信仰无从蜕尽。原始信仰的保存,新的传说便经常出现,旧的传说受到排挤而僵死,新的传说又没有光彩,所以两败俱伤。2、试述传说和神话的区别。神话和传说都有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富有浪漫色彩,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加上前段研究中对一些经典著作理解片面,认为原始社会以后神话就消失了,因而把后期产生的神话称为“神话色彩很浓的传说”,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实际上,神话和传说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1)从题材内容上看,传说更富于社会性,它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基础的,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的生活,因此更“近于人性”,神话则充满了“神怪性”。传说中也有些虚幻色彩,但不如神话浓厚,而且多含有历史的、社会的因素。神话也有这些因素,但它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曲折反映的,它以“自然性”为基础,以“神”的活动为中心,即使是英雄神话,其人形、人性、人情、人味,也带有某种自然的属性。相比之下,传说比神话更接近现实,主人公或生活在人间,或与人间生活有密切的联系。(2)从表现形式上看,传说叙述人物事件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主人公有名有姓,虽然有些事假托的虚拟人物;神话则不然,如;雷公、土地、灶君等,只是统称。有的虽有姓名,如祝融、共工,但没有特定的活动时间和地点,祝融是黄帝的火官,曾奉命去杀鲧。后
         
          
      又帮助成汤伐桀,助武王伐纣,横跨三个朝代十一个世纪,凡人是不可能的。从结构上看,神话古朴、单纯,传说一般情节较为曲折离奇、复杂。由于传说有特定的背景,所以更富有乡土气息。(3)从产生的时间来看,一般来说,神话早于传说,而传说形成的时间又较神话长。如黄帝,早期是神话人物,他是中央天帝,有四张面孔,主要的神职是司雷雨,后来逐渐历史化,成为炎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以之战于坂泉之野,炎帝兵败,其后裔蚩尤复战于濯蘪;这些历史又传说化,到后期就成了传说人物,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说他发明了指南针,教人制衣裳等,其神格逐渐减弱,人性逐渐增强,这是神话演进为传说的结果。但这些并不是绝对的,晚期的神话和早期的传说往往有交错的现象,如李冰治水的传说,有人把它归入英雄神话类,因为其“自然性”较强,这也是可以的。3、试述生活故事的艺术特点。生活故事是狭义民间故事的主要部分。其艺术特点是:(1)基本上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中虽然也有一些幻想性的成分,但一般不需要超自然的神奇的情节,这一点和神话、传说,乃至童话、动物故事都不一样。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对人物的评价的。生活故事有鲜明的倾向性,它总是把同情放在长工、巧匠、巧媳妇、傻女婿和老二(弟弟)方面,把讽刺的矛头指向地主、老板、官僚、懒汉和一切不诚实的人。(2)篇幅虽短,但结构完整,首尾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简要。结构上常有故意的重复,并且大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序,构成某种类型,如“两兄弟型”、“傻女婿型”、“蛇郎型”等,这是长期流传中,人物和情节高度典型化的结果。(3)主人公的姓名、活动时间、地点都不是特定的。主人公一般是老大‘老二、哥哥、弟弟、老头、老太太等统称人物;时间也不具体,多是“从前”、“古时候”等;地点也不固定,多用北方、南方、我们这一带等,背景相当广泛。(4)在表现手法上,生活故事集中写人物行动,通过故事来刻画人物,很少静止地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有时开头或结尾常用一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来点明题旨。4、试述笑话的艺术特点。民间笑话是富于喜剧色彩的讽刺故事,它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最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一些人事,逗笑嘲弄,但却使人振作,活跃情绪,启迪智慧,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是:(1)内容精悍,结构玲珑。笑话不必是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而只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百十个字简单交代情况之后,一语道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笑府》中有一则笑话,说某财主溺水之后,其子呼救,财主却从水中探出头来,对儿子说:“是三分银子便救,若要多,莫来!”深刻讽刺了财主爱财如命的性格,把他放到生死攸关的典型环境中去,所以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2)高度集中和漫画式的夸张手法相结合。民间笑话每则人物不多,也很少描写刻画,而是抓住最能表现主题的行为,极力夸张渲染,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如大家所熟悉的《懒妇》,丈夫出门,给她做了一个大饼,挂在她脖子上,回来一看,妻子饿死了,大饼只吃了嘴边的一块,可见她懒到什么地步,连转动一下大饼都不肯做。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是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不过是一种极度夸张的手法,但它却令人警醒:懒是害死人的;将就懒人,不但害人,也害了自己。(3)语言尖刻、幽默。经常运用谐音、双关、隐喻、反衬等手法,加强讽刺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如《有天无日》,揭露了封建官府衙门腐败黑暗,阴森可怕,就连他们的衙役也承认,公厅之上“有天无日”。它是通过老爷要寻找乘凉的地方问衙役而引出的。“什么地方最阴凉?”“公厅。”“为什么?”“那里有天无日。”一语双关,情趣盎然。
         
          
      类似的笑话,在群众口头创作中占有相当的数量,短小、灵活,贴近生活,所以应当重视和发展。5、试述谚语和成语的区别。谚语和成语有些相似,有些谚语同时也是成语。如“一叶知秋”,含义是“一叶落知天下秋”,是个完整的句式,表示了判断和推理。而有些成语,如“熟视无睹”、“树碑立传”,就不是谚语,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1)谚语主要是口传,成语多用于书面,如“饮水思源”、“吹毛求疵”,这是成语。同样的意思,谚语说成:“喝水不忘打井人”,“鸡蛋里面挑骨头”,通俗,口语化。(2)成语句式固定,大多由四个字或两组四个字组成。如“守株待兔”,“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谚语句式较灵活,还可变异。如“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也可说成“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3)成语只表现客观现象、特点,如“青出于蓝”、“日以继夜”、“袖手旁观”等。谚语表示判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个巴掌拍不响”。(4)成语只充当句子成分,如“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之一例。‘声东击西’,是造成敌人错觉之一法”。谚语一般可独立作句,直接用以印证要讲的道理。如“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兑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再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等,都表示一个独立的判断。6、试述民间谚语的艺术特点。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用形象精炼的韵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艺术语言,它常以比较固定的形式在群众中流传,具有形象性、哲理性、训诫性等特点,是民间文学中最短小精悍的一种形式。(1)形式精悍,高度浓缩,一两句话说出一个大道理。如:“实践出真知”;“有高山才显平地”;“不经冬寒,不知春暖”。(2)形象生动,比喻贴切。如:“衙门八字开,有道无钱莫进来”;“交人交心,浇树浇根”,“鲁班门前弄斧,夫子门前卖经”等。(3)语言通俗,琅琅上口。如:“宁交双脚跳,不交眯眯笑”;“少时不学种,到老两手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4)音韵和谐,富于音乐性。如:“好男不说嘴,好女不扯腿”;“三年清知府,万两雪花银”;“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7、试述谜语应该具备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作为一则谜语,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文学性。民间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样式,它的谜面大多就是一首歌谣,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不少还运用了拟人、想象、借代等文学手法,富有浓郁的文学色彩。有些作者只注意了它的游戏性,而忽视了它是文学性,简单地例举一些特征,不努力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去创造形象,这就不能创作出优秀的谜语。如有人以“屁股挂着盒子枪”为谜面,打“保定(臀)”的谜底,浅薄,低级,庸俗;以“月巴”打“合肥”,更没有一点意义。(2)知识性。谜语的题材内容,涉及天地万物,相当广泛,包含着各个方面的知识。通过猜谜制谜,传授知识,启迪联想,开拓人们的思路,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增长知识。它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好的教材,也是进行智力测验的一种好方法。(3)趣味性。猜谜是一项娱乐活动。优秀的谜语,饶有趣味,让人猜射,乐在其中。正如一则关于猜谜的谜语所写的那样:一时欢乐一时愁,想起千般不对头,若如想得千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
         
          
      这就是对猜谜活动的形象描写,也是猜谜的乐趣所在。(4)疑难性。谜语是让人猜的,因此就要使人感到有点疑难,不能太过浅白,要让人开动脑经,苦苦思索,才能找到谜底,这才有乐趣。灯谜又叫虎谜,也就是强调它的疑难性。8、试述笑话和寓言的区别。寓言和笑话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乐观、幽默、情节单纯、集中,截取故事的一个横段面,以漫画式的手法进行勾勒等等。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主要在于:(1)寓言重训诫,开头结尾常有哲理性的名言。如《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的结尾说:“对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给人们说明了一个很严肃的道理。而笑话重讽刺,即使是很严肃的道理,它也是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人轻松活泼地接受的。如《笑广府》中的《有天无日》,揭露官府衙门的腐败黑暗,说明公厅之“有天无日”的道理,它是通过衙役与老爷的对话巧妙地道出的。(2)寓言是在循循善诱中以理服人的,笑话则是以漫画式的形象去感人的。如大家所熟知的《伯乐相马》的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糊涂虫让千里马去拉盐车的故事,教育我们识别人才、使用人才的重要。笑话《懒妇》则以极度夸张的手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懒婆娘的形象,宁肯饿死,也不愿动手把丈夫出门前挂在自己脖子上的大饼转动一下。这辛酸的讽刺使我们明白:懒是害死人的;将就懒人,不但害人,也害了自己。(3)寓言直陈其词,要理直言,以把道理讲清楚为度;笑话则藏隐其中,让人在哑然失笑中会悟其意,得到美的享受。如《只许州官放火》一例,说出上句,读者自然会把下句道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何世道!寓言就是这样直言不讳。笑话的“藏”,也不是“隐晦”,而是为了“抖包袱”。先把有关情节交代清楚,特别是要为了下边将要说出的话创造一个环境气氛,最后一语道破,出人意料,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如《死后不赊》,说某商人谨慎从业,素不赊欠,直到临终,还吩咐家人,待他死后如何将其毛发、皮肉、骨头分割出售,最后叮嘱:不得赊欠!一个爱财如命、老于是古代的旧商人形象,跃然纸上,还带几分幽默,出语却也惊人。9、试述民间传说的艺术特点。传说在艺术上具有神话般大胆的幻想,而又以历史事件和现实事件为基础的特点。(1)历史性和传奇性的巧妙结合。所谓历史性,指传说以一定的历史为依据,与特定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有联系,如河北省获鹿县有眼“鹿泉”,据说是当年韩信领兵到此时用箭射鹿,无意中射出一眼泉来。这和海南岛的伏波井的来历十分相似,传说伏波井也是汉代马援将军的坐骑用铁蹄踏出来的。传说借人们崇敬的历史人物或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得以传扬,为家乡增添光彩,也赞美了祖国的名胜,记载历史的印记,使传说产生了它的历史性。但它又不是历史事实的照抄,它是口头文学,可以夸张、虚构,年代久远,就会越传越神,就是所谓的传奇性。(2)采用粗线条刻画人物。描写人物突出其主要特征,如关于鲁班的传说很多,传说很多地方的城门、楼宇、宝塔都是他建造的,但鲁班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传说中很少有详细的描绘,而只突出他“能工巧匠”的特点,通过许多巧夺天工的工程,表现他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工艺才华。包公的传说也是这样,突出了他的“铁面无私”,说他大黑脸、黑老包,无非是取一个“铁”字。(3)富有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关于“海瑞的传说”,江浙一带有,广东也有,但各有不同特点。广东说海瑞的母亲是一只乌猿,这与海南岛猴子多有关。生活的气息主要表现在传说的主题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事情,即使是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也是按照现实生活的状貌传说化了的。如刘三姐传说中的刘三姐,她虽然是一位具有超人才能的歌仙,但同时也是一个热爱劳动、打柴下地样样都会的贫苦农民的女儿。在粤东梅县一带,她是个客家姑娘,在粤西,她成了俍、侗造歌之祖,还是辑麻、放鸭。插秧的能手。
         
          
      (4)传说都有一定的中心点或纪念物。如各地关于望夫石、望君山的传说,一般都有一座形似美人的巨石或山峦作为附会物;各地关于“试剑石”、“仙人迹”的传说,也会有利剑劈石的旧痕和仙人趾掌的遗迹。洞庭湖君山上的“传书亭”、“柳毅井”,就是传说中柳毅下湖传书,与龙女相会的地方,广州惠福西路的五仙观,就是传说中五羊仙人降临之地,现还有仙人拇迹为证。这些传说,都有根据,确有其地,确有其物,这就使传说产生了可信性的特点。10、谈谈你对“大跃进民歌”的看法。1958年,全国掀起了一个全民收集民歌的高潮,《人民日报》为此发了社论,各省甚至地、县都收集出版了当地的歌谣集子,全国选本可以《红旗歌谣》为代表。歌谣是时代的旋律,人们的心声。当时这些歌谣的产生,反映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抒发了我国人们在经济建设取得初步成果时那种欢欣鼓舞的心情,是人民群众在文化上要求翻身的一次冲刺,对后来的民间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是给一向不为人重视的民歌提高了地位;其次是积累了一批资料;再次是培养了一批民间文艺工作者。这次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和当时“左”的政治路线有关,但不能完全等同,民间创作有它自身的规律,在那个年代,群众是从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出发,运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情,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这和标语口号式的浮夸文词是有区别的。从这些民歌的内容来看,其基调是健康的。它歌颂劳动,歌颂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歌颂社会主义的新风尚,这与传统歌谣的思想内容一脉相承;其中有些歌颂党、歌颂领袖人物的作品,有夸张的文词和大胆的幻想,这在歌谣中也是常有的。但其中已流露了一些个人崇拜的情绪和浮夸的作风,这是不可取的。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自然会被淘汰。从艺术上看,新民歌中确有一些优秀之作,清新刚健,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凝练。这些歌颂,不仅可以传世,对新诗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优秀新民歌中瑰丽的现象,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热情奔放的语言,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精神,都是值得借鉴的。当然,由于各种原因,如用搞政治运动的方法来搞民歌创作,规定“人人写千首”等,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因而在大跃进民歌中产生了不少“伪劣商品”,以致使人在成错觉,全盘否定了这一时期的新民歌,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第四章民间文学实习纲要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的10000多年的“周易卦卜辞”中就记有(B)民谣。A.夏B.商C.春秋D.战国2、公元前6世纪,体系完整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编订成书,其中(A)大部分是民歌。A.国风B。大雅C.小雅D.颂3、(D)之“艺文志”记载:“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伐之讴,秦、楚之风。”A.《吕氏春秋》B.《战国策》C.《史记》D.《汉书》4、中国现代民俗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田野考察活动是(C)领导的妙峰山之行。A.周作人B.钟敬文C.顾颉刚D.江绍原5、开中国民俗学科学田野作业先河的是(C)的西南民族调查活动,历时一年零八个月。A.顾颉刚B.钟敬文C.杨成志D.荣肇祖6、在(B)和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已提出搜集民歌的口号和进行了有关的工作。A.遵义会议B.古田会议C.第五次反围剿D.八一南昌起义7、即使是全面搜集,也要分清轻重缓急,重点应放在(B)。A.流传不广的作品B.有消亡危险的作品C.大的作品D.小的作品
         
          
      8、A.托尔斯泰的整理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B)法。A.单项整理B.综合整理C.普通整理D.特殊整理9、(D)先生说:“如果一般的记录者,都有权凭自己的意志,才能去自由地改变民间文学的作品,那么,它作为‘历史文献’的真价值一定要丧失了。”A.郭沫若B.鲁迅C.矛盾D.钟敬文二、多项选择题1、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指的是(CDE)。A.神话集成B.传说集成C.故事集成D.歌谣集成E.谚语集成2、建国后,在民间文学的搜集方面,大致有(ACD)集中意见。A.全面搜集,忠实记录,一字不移B.完全按党的宣传政策进行取舍C.有重点有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D.基本忠实,程度上有不同要求E.不要民间文学3、建国后,在民间文学的整理方面,大致有(ABCD)四种意见。A,对于民间文学作品,只有编辑,而无整理B.整理是为了传播,是为了教育人民,就必须加工、提高C.用A.托尔斯泰的方法进行整理D.从内容到形式、风格都要创新E.不要民间文学4、有关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的种种论争,大致离不开的核心问题是(CD)。A.民间性B.口头性C.文学性D.科学性E.可读性5、1958年在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民间文学工作的指导方针是(ABCD)。A.全面搜集B.重点整理C.加强研究D.大力推广E.妥善保存6、全面收集民间文学作品的“面”包括(ABCDE)。A.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作品搜集要全面B.对同一母题的各种异文的搜集要全面C.口头的、书面的都要搜集D.正确的、反面的都要搜集E.新的、旧的都要搜集7、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应该做到四个不变:(ABCD)。A.主题思想不变B.基本情节和结构不变C.体裁不变D.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不变E.讲唱者记录者不变8、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方式一般有(CE)两种。A.单项搜集B.综合搜集C.定居搜集D.游动搜集E.组织采集队搜集9、民俗调查的对象背景包括(ABCD)。A.调查地点B.地理环境C.交通水利D.人口组成E.婚嫁习俗10、以下哪些项目属于民俗调查的内容(ABCDE)。A.岁时节令B.生活风俗C.生产风俗D.宗教信仰D.民间文艺11、民间文学作品的整理方法主要包括(CE)。A.全面整理B.重点整理C.单项整理D.多项整理E.综合整理三、判断改错题1、对于民间创作,不能随意改动,要严格区别整理、改写、改编、重述、创作的概念。只有整理才属于民间文学工作的范围。(√)2、民间文学的自身特性决定了民间文学工作者既是文学工作者又是理论工作者。(×科学)3、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即文学性和艺术性的问题。(×科学性)
分享到:

TAG: 考试题目 柯尔克孜族 玛纳斯 蒙古族 歇后语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0030
  • 日志数: 35
  • 建立时间: 2014-12-14
  • 更新时间: 2016-01-2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