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灵是如何从地方走向中央的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04-28 00:40:19

王斯福教授在《帝国的隐喻》中提出了一种观点,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生活实践中,充满了通过隐喻的修辞学途径对帝国行政、贸易和惩罚体系的模仿。但这种模仿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神似而非形似。他说帝国的隐喻是帝国的一种表象,地方崇拜(local cults)反映的是对政府统治的强化。其中展现的宇宙观,不是政府和中央集权的行政,而是一种对鬼的命令和控制的多元中心的组织。

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很多地方性的神祗,他们可能是保佑一方平安的神,比如城隍爷,也可能是传说中本地的英雄人物,比如白族本主中的将军。围绕着这些神,有一系列民间仪式和活动。比如山西的晒龙王,山东的拜土地,河北的香会等等。这些地方神祗和围绕地方神祗的活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往往是与本地的行政边界重合,这种重合有时还和行业边界的重合联系在一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业拜祭的高岭土神何召一,风火仙师童宾。

从这些神祗可以看出民间敬神的逻辑,就是祛病消灾、富贵荣华、子孙绵长这一类对现世有用的要求。所以民间拜神最重视这个神是否灵验。一个少妇去庙里又拜观音又拜三霄娘娘,最后她认为是三霄娘娘给她带来了子嗣,传扬出去,可能该地拜三霄就比拜观音的多。也正因为有这种要求,所以中国大汉族地区的神涉及生活方方面面,有管饭的神,有管钱的神,有管家宅的神,还有管治安的神。也因为如此,就没有少数民族的万物有灵有想象力,比如白族的“虚空过往之神”。

一些地方性神祗的神迹不断传播,可能就会产生跨地区跨行业的影响力,并引起官方的注意。国家权力不会忽视这些民间神祗和民间活动的作用,因为其可以规范百姓的内心世界,补政治控制之不足。除非排斥和打击正统的政治威信,政府都乐于通过封赠的方式,接纳这些地方性神灵,正式升格他们进入国家崇拜的体系之内。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关公和妈祖

关羽的事迹大家都很清楚,在最早的记载陈寿《三国志》中勇猛果敢,随着刘备南征北战,陈寿说他“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有国士之风”,但也有缺点,刚愎自用,傲娇无比。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的注中也没有神化他,只是补充了一些细节,比如他是多么热爱《春秋左氏传》,能通篇背诵之类的。这些都不能解释在猛将如云的三国时代,关羽究竟神奇在哪。而且最早有神奇故事的三国人物也不是关羽。

一直到南北朝,才逐渐在荆州地区流传有关羽显灵的故事。陈朝有这样一个故事,智顗禅师来到湖北省当阳市的玉泉山,凭着一位规划师的直觉,觉得这里可以建座寺庙。可是这里土地潮湿,打不了地基。他走啊走,走到了林子里,见到一位金甲神,这位神对他说:“我是汉寿亭侯关云长,我愿意把这个地方让给你修寺庙,你在这里住七天再看看。”智顗就住了下来。到了第七天黄昏,突然一阵大风,雷电交加,地面震动,原先看的那片泥地变成了上好的宅基地。智顗禅师的这座寺和他本人,在隋朝都大大的有名。隋炀帝(当时还是晋王)杨广为这座寺亲自提写“智者道场”匾额,而这里,为了纪念关老爷的这段故事,也修了一座关羽遗庙。开元十三年(593),智顗在这里开讲《法华经玄义》和《摩诃止观》,为关羽授“菩萨戒”,关老爷就变成了佛门子弟。

一直到唐朝中期,关羽都没有能热起来,其影响力还是局限在荆州地区,但已经开始受到政治界的注意。唐德宗贞元年间,玉泉山关庙得到重修,董侹在《重修玉泉山关庙记》中就写到关羽死后为神。过了没多久,佛教禅宗北派创始人神秀在当阳玉泉山东的楞伽峰南麓建造大通禅寺,以关羽为护法伽蓝神,传法二十来年。神秀本人被武则天招入京城,成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借助他的影响力,关羽也迅速热了起来。因为他是佛教神了,已经不再仅仅是地方性神祗,所以他的故事传播就很广泛,而且越传越离谱。唐末范掳在《云溪友议》里写玉泉山的关庙,崇敬关老爷的人进去礼拜,总好像能看见关老爷真身,庙里的和尚晚上都夜不闭户,厨房里的东西也没人敢偷吃,有人偷吃,厨房地面上就会出现巨大的掌印,过十来天还很清楚。如果有人对关老爷不够礼貌,就会有毒蛇猛兽一直跟着他,这个作风,黑社会应该很喜欢。

到了宋朝,宋徽宗崇信道教。道士们看中佛教神关羽同志武艺高强,就奏请把关羽同志借调到道教系统里来,插死解州盐池中的蛟,道士据说还将关羽本人招魂到了大殿上,吓得徽宗把手里的崇宁钱都扔地上了,说把这个给你。因此关羽又有了崇宁真君的封号。关羽有了佛道两家的封号,已经很了不起了,过不多久,宋徽宗又加封他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又加封为义勇武安王,成了王爷。历来封神,都是越封越高,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朝廷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又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成了帝王。

妈祖也是一样,最开始只是福建湄州岛一位林默姑娘,据考证大约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这位姑娘据说出生时一个月都没哭,从小就通神,是一位有名的巫女,能言生死,这样渔民就知道哪天不能出海,可以保平安,有功劳,但是不到,所以只是一位地方神。当时湄洲岛一带有人为其建庙,尊其为“龙女”或“道贤圣女”。元祐元年(1086),莆田据说看见夜里对岸突然升起光气,又传言有人梦到妈祖娘娘命令莆田地方建庙烧香,妈祖信仰就传播到了大陆上。宋人潜说友《咸淳临安志》里写她能坐着席子出海,还经常穿着一身红衣服在海里翻飞。这些传闻也传到了临安,被皇上知道了,宋徽宗也御赐了一块“顺济”庙额,但并没有封。从987年林默去世到1150年前后,妈祖都没有任何封号,还是地方性神祗。这时,恰好有一位莆田人陈俊卿做了宰相,出于各种目的,不断有地方官员上奏,制造妈祖的种种神奇传说,不断提升其神格。宋高宗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至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传说湄洲女神林默显灵指示当地人掘取甘泉,解救莆郡大疫,又帮助军民战胜了三江口的超级海盗刘巨兴,还庇护福建巡检姜特立征缴温州、台州海盗。连立三个大功,这些事迹被奏闻天子,宋孝宗封其“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夫人”。

其后,妈祖的先进事迹层出不穷。郡邑大旱,她示梦降雨,米价腾贵,她托梦给浙江的船主运米到泉州,降低米价,雨下太久了,莆田百姓祈祷于她,没三天,雨停了。还有一些特大英雄事迹,比如护钱塘江堤,帮助宋兵打赢合肥会战。这时的妈祖,就不只是一位地方神了,俨然是国家公务员。到了元朝,王敬方在《褒封水仙记》里写,朝廷最重视漕运,所以神灵中对漕运有利的神灵都得到加封,其中妈祖功劳最大,封号最尊贵,祭祀最隆重。同时元朝海运也很发达,所以也用得到妈祖,给她的封号就越来越尊贵,一跃而成为“天妃”,是妃子了。到了清朝初期,因为她立过的功劳实在太大,所以加封为天后,封号最尊贵时长达六十多字,和文昌帝君孔子、关圣帝君关羽三足鼎立,成为神格最高的神。

这两个人的发家史告诉我们,要想从地方走向中央,中央得有内应,得有人不断给领导说好话,事干几分不好说,话一定要得十分满,只要形成舆论,成功之日就指日可待了。
分享到:

TAG: 如何 修辞学 中国古代 中央集权 local

一笑堂 引用 删除 宁锐   /   2015-04-28 03:23:36
好博文!谢谢噢!收走了!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991
  • 日志数: 4
  • 建立时间: 2015-04-28
  • 更新时间: 2015-11-17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