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部传播中国文化的生动教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10-16 23:18:32

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制作的大型纪实节目《北纬30°•中国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四套播出以来,观众反响热烈,也引起各方关注。近日,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签署协议,向全球孔子学院推荐系列节目《北纬30°•中国行》作为辅助教材,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将有机会通过这个节目了解到中国北纬30°沿线的美景、美食、民俗、文化。海外孔子学院是加强人文交流的平台、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一部电视系列节目为何获得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的青睐,成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北纬30°这一选题具有世界性,对全球不同地区观众能形成共同的兴趣点。

  系列节目《北纬30°•中国行》着重展现的是中国北纬30°沿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北纬30°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强的话题性,长期以来,人们都对此津津乐道。从世界范围看,北纬30°线穿越四大文明古国,这里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同时也遍布很多世界奇观和历史之谜。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消失的玛雅文明、神秘的狮身人面像、恐怖的百慕大三角等都集中北纬30°线及其附近。从中国范围看,北纬30°沿线地形气候多样,从舟山群岛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从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跨越地形三大阶梯。这里风光奇特,普陀山、黄山、张家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景观名闻遐迩,贡嘎雪山、南迦巴瓦峰等十几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整齐排列,沿线的平原、高山、峡谷、河流、草原、森林构成了“中国最美的风景大道”。在这条纬度线上,湖北神农架、四川三星堆等自然和历史之谜还有待人们探索。中国北纬30°沿线物产十分丰富,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四川盆地等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稻米产区,养活了数以亿计的人口。北纬30°线横穿中国腹地,这里是最能反映当今中国人生存状态的一个横截面。同时,这里还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宝库,吴越、荆楚、巴蜀、藏羌等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造就了沿途百姓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充满了神奇的吸引力。北纬30°具有“世界话题”的性质,对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学生来说,他们有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选取北纬30°这个横截面,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易于和他们沟通的切入点,通过这种方式,向他们展示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面貌,容易引起海外孔子学院学生的共鸣。

  第二、《北纬30°•中国行》内容丰富,是多侧面、多角度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中国社会的好教材。

  作为一个旅行类节目,《北纬30°•中国行》的一大特点就是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从自然角度看,北纬30°沿线地形、风景、生物是千奇百怪的;从人文角度看,民族、文化、习俗也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些都是系列节目所涉猎的内容。在欣赏传统的景点之外,系列节目将人文、艺术、风俗、美食等其它魅力元素巧妙融入,呈现的是中国人富有温度和质感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思考。摄制组每到一地,都坚持走到最基层,呈现出中国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很多细节是教科书上所找不到的。例如在《北纬30°•中国行》第七集《磐安: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这期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浙江磐安至今保留的“炼火”习俗,人们赤脚从温度六、七百度烧红的炭火上踩过去,但却毫发无伤。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民俗仪式不仅当地的成年人参与,甚至八、九岁大的孩子也加入了传承的队伍。再例如浙皖赣交界处的婺州南孔,孔子文化传承到这里,小山村里,孔子的子孙后代还保持着很好的礼仪,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说出几句孔子名言,并用这些要求来时刻对照自己的言行,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在《北纬30°•中国行》中,美丽的自然风光、新奇的民俗风物、精巧的工艺制作、诱人的美食体验,组成了一幅中国腹地美丽的画卷,也是一部实用的旅行指南和百科全书,这些元素是海外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这些来自生活一线的内容带着现场的温度,真实可信,可以充分调动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兴趣,寓教于乐。

  第三、《北纬30°•中国行》节目风格轻松自然,符合海外观众审美习惯。

  《北纬30°•中国行》延续《远方的家》前两部系列节目《边疆行》、《沿海行》“边行走、边观察、边体验”的风格,融合了新闻采访、专题报道、益智娱乐、真人秀、纪录片等多种节目样态的精华元素,内容更真实自然,风格更清新朴实。系列节目主创团队是一群“80后”年轻人,他们风格各异,角度不同,却都兼具感性与理性气质,能够将“发现人文内涵,分享心灵感悟”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善于用让人入耳入心的语言来表达主题,从而使节目做到了集“自然风光、人文胜迹、休闲生活、山水乐趣、心灵感悟”于一体。此前,由这一团队制作的系列节目《边疆行》曾被网友称作“央视最有诚意的节目”。秉承一贯以来的创作风格,《北纬30°•中国行》在纪实性跟拍过程中,创作团队尽力避免了大而全的空泛叙事,力争将宏观主题进行微观化表达,将名胜,美景、美食、民俗民风,进行深入细致的体验式、参与式介绍。从总体上看,节目线索清晰,信息量丰富,切实做到了既接地气,又与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接轨,是一档“年轻而有诚意”的节目,符合海外观众的审美习惯,也能很好地表达“美丽中国”的主题。

  第四、《北纬30°•中国行》在传播中华文化、树立中国国家形象方面可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效。

  海外孔子学院是加强人文交流的平台,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恰恰是人民之间心灵上的交流,是增进人民友谊的重要途径。对于孔子学院的年轻学生来说,有机会探索丰富的中国文化和语言,并理解当代中国是至关重要的,而像《北纬30°•中国行》这样以文化为统领的节目彻底放下了意识形态的宣讲,这一点与孔子学院注重以“和”感人,不说教、不灌输,坚持开放、耐心、真诚地沟通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对孔子学院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这样的人文交流才能真正做到入耳入心。此前,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在播出《边疆行》和《沿海行》节目时,就收到过大量海外观众来信,其中就包括不懂中文的外国观众。南非观众Johan Vos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收看到了央视四套播出的系列节目,他用英文给栏目组发来电邮说,“最近的几个月我一直在看CCTV-4的节目,我真的非常喜欢,以至于每次回到家我都会打开电视机开始收看,由于最近开始学习中文的缘故,有一些节目我可以看懂。我非常喜欢《远方的家》栏目,这个栏目的每一期我都不会错过,虽然他们所说的话我大部分并不能理解,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们所到之处的神奇景观的喜爱——那么多美丽的地方和食物,简直棒极了!”。这位观众跟着节目学中文,和栏目组一直保持着联系,现在已经能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在微博上发表对节目的看法,他最近又发来对节目的感想,“我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没有错过任何一期,对我来说,每一期节目都是最棒的,因为每一期节目都有其独特的瞬间,每一期节目都带给我们对中国的一点不同想象,《远方的家》让我如此地热爱中国!” 《北纬30°•中国行》秉承一贯以来的节目风格,不说教、不做作、不过火,于无声处展现中国的发展变化和民众良好的精神风貌,这样的节目作为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学资料,能让异国学子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对传播中华文化,树立中国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全球各地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但是,中国文化如何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形象如何从遥远陌生到熟悉亲切?中国认知如何从经济发展到文化认可?在这些方面,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任重道远。《北纬30°•中国行》是一档轻松活泼的旅行类节目,也可以比喻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它被选为全球孔子学院的辅助教材,对海外孔子学院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开启了一段中国文化的多彩旅程,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一次寓教于乐的有益尝试。

  (作者杨霁系《远方的家》栏目主编)

TAG: 中国文化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026
  • 日志数: 2
  • 建立时间: 2013-07-28
  • 更新时间: 2013-10-1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