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响一串紫风铃,开启一扇心灵之窗,在尘事纷扰的红尘之中,品尝喜怒哀乐,走过这段无怨无悔的青春岁月!

[存档]苗族古歌王──王安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1-09 14:46:25 / 个人分类:资料搜存

查看( 924 ) / 评论( 2 )

苗族古歌

──记一位用一生心血整理12部苗族古歌的农民王安江

三苗网 2007-8-03 19:49| 作者:果雄 推荐| 来源: 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网群| 


  题记: 时下,一项旨在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工程正在全国全面启动,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在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大县”之称的贵州省黔东南苗侗自治州台江县,有一位64岁的苗族农民老歌师——王安江。他三十四年如一日,以“行乞”的方式辗转流浪四方,足迹踏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四省的二十多个县市,收集整理了十二部近三十万行苗汉文的苗族古歌资料,使得正在面临断层﹑消失危险的﹑有“苗族古代百科全书”、“苗族心史”之称的苗族古歌得以以书面的形式完整﹑系统﹑集中地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为此,他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心血和代价,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苗岭大地上的“古歌老人”。

       行乞三十四载痴心不改,十二部古歌凝聚毕生心血。

  有人说他是“怪才”,有人说他是“疯子”(神精病),也有人说他是“不务正业”。是啊!在一般人眼中,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的“正业”应该是耕田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儿育女﹑养家糊口。可是,他却被属于他那个民族的丰富而灿烂的“心史”——苗族古歌“迷”住了。他“恋”上了苗族古歌,为了把古歌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他从30岁开始,就四处奔波,一路乞讨,脚不停歇,口不停唱,手不停记,追逐他的“古歌之恋“,谱写他的“古歌人生”。

  他叫王安江,1940年10月出生在台江县台盘乡棉花坪村。1953年,仅读了两年小学的他就辍学了。辍学后,他凭着自己的毅力和聪慧自学。1955年,他当上了民办教师。1962年,他因为母亲重病在床等原因,回家担起了一家7﹑8口人吃﹑穿﹑用的重担。生活的压力,劳作的艰辛,从没使他放弃过学习文化。起早摸黑上山下地劳动之后,夜晚他又点着松油柴借着微弱的灯光读书。这一切,完全是为了满足他对文化知识的渴求。

  他完全可以这样亦耕亦读,了度此生,但1968年的一次尴尬际遇却完全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年,棉花坪村有一个苗族小伙子从外村娶来了一个新媳妇,按当地苗俗,13天后,王安江作为陪同者之一与村里人将这个新媳妇陪送回女方家。吃晚饭时,女方家摆上长条桌,把鸡头﹑鸭头对着男方家的人,要他们唱歌“开场”,但男方陪同人中却没有人会唱,只好按风俗和礼节出钱“请“女方家人代唱。晚上,男女方盘歌,主问客答或男唱女和,不能应对者就被“罚酒”。几个回合下来,王安江等就支撑不住了,被劝(罚)喝了一碗又一碗酒,很快被女方人灌醉了。在那种场合,输家总会被人耻笑,成为无能者。自觉得矮人一截。那种“耻辱“让王安江刻骨铭心,他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古歌,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师。

  作为一个生在苗乡长在苗乡的苗族青年,受当地民风的熏陶,谁都会唱几首苗歌,但要学精,成为“歌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开始在本村和周边四乡八寨拜歌师学歌。他一边学,一边唱,一边写,几年的积淀,他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歌师。

  当“歌师“的愿意实现了,他的思考却在延续:古歌没有人系统﹑全面地以书面形式整理出来。苗族至今没有统一通用的文字,那些宝贵的古歌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口头传下来,这种传承方式极其脆弱。受时代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学习苗族古歌的人越来越少,一个个老歌师相继去世,他们的古歌也伴随歌师的去世而失传……他开始产生了将所有苗族古歌记录﹑收集﹑整理成文字流传下去的念头。

  有一年,他打听到凯里市凯棠乡大坪村有位叫“故沙”的老人精通古歌,便按当地学歌风俗,选定良辰吉日,带上一只鸡,一束摘糯,几条鱼和一元二角钱前去求教。不巧老人不在家,之后又去了一次仍未见到。不久,王安江第三次来到故沙家,老人对这位“歌痴”早有耳闻,知道他颇懂古歌,便说: “你不是来学歌,而是来赛歌的。你有本事跟我从天黑唱到天亮,就佩服你了 “。说完更端出米酒摆在两人面前。被迫无奈,王安江只得开口了——


鸭子游浮在水塘,
水牛 转悠斗牛场。
本人来到你们寨,
一切听任你安排。
十二首歌传古今,
<洪水滔天>把它除。
……

故沙听罢,即答道:

鸭子游浮在水塘,
水 牛 转悠斗牛场。
兄弟你来自远方,
来到我们的家乡
邀我摆古唱唱歌,
要唱<运金运银>吧,
可要丢下<娘欧瑟>!
要唱<蝶母诞生>呢,
又得撇下<榜香曲>!
……

  就这样你来我往,一唱一答,直到天明仍分不出高下。老人钦佩地说: “年轻人,你这样的徒弟我想收也不敢收呀!”从此两人成了忘年交,老歌师传给他许多难得的苗族古歌。

  1984年的一天,84岁高龄的老歌师故沙让人把王安江叫到病榻前。老歌师拉着王安江的手说: “我怕是不行了,方圆这几十里,只有你能继承我的这些东西。老话讲:‘前人不摆古,后人忘了谱’。你一定要把我们苗家的古歌传下去啊! “那一刻,王安江深深感到了肩上责任重大。这不仅是一位老人的重托,更是一个民族对他的重托啊!这是一个苗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这之后的一天一夜里,老歌师在弥留之际,向王安江传授了几首他一直藏在心底的古歌。之后,倍受当地苗家人尊重崇敬的一代老歌师故沙方才放心地溘然长逝,去”爬党告坳“。

  苗族古歌,是苗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与天斗,与地斗,不断创造﹑发展﹑丰富并传承下来的一部史诗般的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遗产。苗族古歌随着苗族人西迁而言传口诵,从东部创作到西部,从远古传唱到今天。世世代代,苗家人以不老的古歌传承着历史,歌唱生命,歌唱生活,演绎着他们生息繁衍的故事……。苗族古歌,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哪里有苗族人,哪里就有古歌。苗族古歌,浩如汪洋,翰如烟海,要将这些古歌全面﹑完整﹑系统地收集整理起来,何其艰难啊!而一个原本贫穷的农民去完成这项事业,其困难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没有人协助,没有设备,没有经费,什么都没有,仅凭一腔热情和责任感,王安江义无反顾地投身了这项事业。他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让这一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那里候农村是靠抢工分吃饭的。王安江把一家7﹑8口人的生活重担交给妻子和大女儿。他除了每天跑十几里山路砍回一两担柴薪外,余下的时间他全部投入到收集整理古歌中。劳作之余,他走村串寨,哪里有老歌师,他就去拜师,去学歌,口不停唱,手不停记。夜晚回到家,他又挑灯整理,常常废寝忘食,人们都说他“走火入魔”了。由于王安江潜心于收集整理古歌,他家里参加抢工分的人少,所分得的粮食就不多,年终分红经常没有他家的份,有些年头还要倒补钱给生产队,他家里经常吃上顿没下顿。村里的“好心人“劝他: “这玩意儿(指收集整理古歌)是吃皇粮的人(指干部)拿工资做的事,你是个农民,何必白费功夫,让自己也让家里婆娘崽女为你饿肚皮呢?”他妻子也对他说: “别人出门讨饭都能吃饱,你写的那些歌又不能当饭吃,当衣穿,当钱用,我们干脆去讨饭吧!不能让孩子饱一餐饿一顿啊!“王安江深知家中窘迫是因为他“不务正业”造成的,但仍咬紧牙关说: “讨饭是小事,能过则过,怕的是耽误了古歌的收集整理“。他理解妻子心中的苦,但他放不下古歌,古歌已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为了收集整理古歌,有时,在前不着村,后不落寨的地方,山坡荒野中的牛棚成了他夜宿的旅舍,自备的糯米饭团成了他的夜餐,月亮星星为他照明,蚊虫鸣蛙与他为伴……

  有人说,在苗疆,每一首歌,都是一部历史。苗族古歌是苗族人民生息繁海衍的种子,是苗族人民歌唱生命的记录,是苗族历史的记载……不老的古歌,唱出了不老的人。不断的收集整理,他脑海中的歌越来越多,他记录下来的歌词也厚达几尺了。台江县境内的苗族古歌几乎被他全部收集完了,但他仍然没有满足。他深知,他收集的这些仅是古歌中很少的一部分,天下还有更多的古歌。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了走出台江县去收集古歌的漫漫“征程”。

“党告坳”是传说中苗族迁入黔东南时各支系议榔分居的地方,一直是苗族人民心中的圣地。在老歌师故沙教他的古歌中唱道:

来到党告坳,
松继杀牯牛,
杀牛祭祖先。
大家多子又多孙,
子孙繁衍像鱼崽,
又要分往各处住。
……

  为了寻找这一“圣地”,王安江来到了榕江县,一路探寻到雷山县,又从雷山县辗转到剑河县。一路上,他独步跋山涉水,睡牛棚,栖身稻草堆,一﹑二天吃不到饭是常有的事。古歌支撑着他。最后,他终于在四县交界的剑河县九仰乡巫两寨附近找到古歌中的“党告坳”,这个苗族人心中的“圣地”。在那里,他沐浴了本民族文化精华的甘露,弄懂了许多悬在他心中很久的谜。

  十多年来,王安江除了奔走在黔东南各县外,还多次到黔西﹑毕节﹑安顺等地以及广西﹑湖南﹑云南等省,足迹遍及20多个县市的300多个村寨,行程达数千公里。十多年的奔波,几多艰辛,让人听之不觉心酸泪下。除了露宿﹑饿肚,最让他难忘的是爬车。有多少次他记不得了,有时他“混”上了火车,没有票,也没钱买,被查出来,列车长和乘务员得知他是一位农民民间文艺家,为收集整理古歌而不得不“行乞“时,都深为感动,破例让他免费乘车。去年他去云南昆明,就是爬一辆运货的汽车去的。60多岁的年纪了,爬在车尾,一路颠簸,那种艰辛和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些列车长﹑乘务员﹑车主感动之余,对他说: “只要你愿意,免费送你上北京都可以。”有许多好心人也曾向他伸出了援手,给他饭吃,给他路费,使他在漫漫“苦旅”中,领略了许多人间真情。

  在领略人间真情时,他也曾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和苦痛。1992年7月,他妻子因患病无钱治疗而撒手离世。屋漏偏遭连夜雨。妻子走后不到两个月,大儿子因考上高中无钱上学,服毒自尽。如果王安江“务正业”,凭着他的聪明和能干,他肯定能建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至少不会让妻儿因无钱而相继离他而去。可是,他把一切都献给了那苗族古歌。他的付出太沉重了!

  面对接二连三的打击,王安江以顽强的毅力支撑起自己的精神和家庭。他白天干农活,晚上整理古歌,还常常把村里的妇女和小伙子召集在一起,向他们传授古歌,让他们到附近的村寨和县﹑乡演出。王安江说: ”只有畅游在古歌的海洋中,才能忘掉一切苦闷和悲伤“。

  三十四年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王安江半生的心血终于凝结出了十二部苗族古歌:<开天辟地>﹑<耕地育枫>﹑<跋山涉水>﹑<运金运银>﹑<歌唱四季>﹑<造屋歌>﹑<嫁女歌>﹑<哐婴歌>﹑<打菜歌>﹑<造酒歌>﹑<造纸歌>﹑<丧事歌>。

  洋洋洒洒几十万行的古歌整理出来了,但王安江又遇上了一个大难题,这些古歌出版成书至少要耗资二十多万元。家徒四壁的他到哪里去筹集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呢?今年64岁的王安江老人又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苦旅”。

  近日,记者在黔东南州府所在地凯里市街头碰见这位倔强的老人。

  记者看到,岁月的苍桑,人生的艰辛,已经深深地烙在了老人的身上。稀疏的头发已经全白了,满腮的白胡子使他显得更加苍老。一双旧鞋已开了口,一身国家救济的衣服已经变得皱巴巴的。唯一让人能读出他执著的只有他那古铜色的脸上的那双矍铄有神的眼睛。他已是身无分文了。为了他三十四年的心血——那12部记载苗族历史文化的古歌能出版成书,传承下去,他背着三十多斤重的两大包书稿,到凯里﹑到贵阳,到各单位﹑各部门去“求助“。老人告诉记者,为了这套苗族古歌能够面世,他愿意到北京﹑到更远的地方去“求助”,直到老死,他无怨无悔,死而无憾!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一套古歌,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而牺牲了自己的一生﹑一切。他的“古歌人生”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分享到:

TAG: 传承人 歌师 古歌 苗族 王安江

luody空间 luody 发布于2008-11-09 14:55:10
《王安江版苗族古歌》出版发行

(贵州省政府网 2008-9-5 )

     由苗族歌师王安江穷其一生,收集整理苗族古歌12部而编写成的270多万字的巨著《王安江版苗族古歌》,已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安江版苗族古歌》共上下两卷,1500多页270万字,由贵大出版社邀请多名贵州省苗学会著名专家学者对作品进行详细校注。
笛威辛亢的个人空间 笛威辛亢 发布于2008-11-14 21:53:51
中国民歌如散落田间的珍珠,再不捡拾就被历史烟尘风化殆尽了。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