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变革思考 ——读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08-29 16:43:21 /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

查看( 229 ) / 评论( 2 )

对农村变革思考




——读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



       《林村的故事》是一本有关1949之后的林村和林村的人的民族志。作者以林村社会变迁灵魂人物,也是作者重要报道人叶文德口述的“生命史”作为全书的主体,作者在书中的发声更像是故事的旁白,对叶文德口述个人人生经历的引导和说明。作者以时间为序,结合叙述人经历中的重要事件展开,涉及到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关系的等,生动而精彩。
        冲突、消解与关系的调整
        我想“冲突”应该算是在作者叙事中的一个关键词之一,在这里“冲突”涵盖性应该是更为丰富的,可以是阶级冲突,派系冲突,利益的冲突,宗族间的冲突等。当历史进入1949年以后,农村的变革不可逆转的发生。首先是政治控制相对于解放之前出现了呈现出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传统村落议事机制被党的领导所代替。尤其是阶级的划分和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构成了冲突的极为重要的动力和根源之一。从上到下的斗争,没有一个群体是完全处于安全状态,如四清运动、“文革”等,让这种危机感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强化了不同群体间怨恨的情绪。然而,也是这种人人自危的心理状态,让政治运动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解,因为人们不知道谁是下一个被批判者,就像书中的口述者一样持有中庸的态度,从而争取在各方的势力之间求得存在,这也为关系的调整也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政治运动对农村的影响。然而当时间进入1970年代后期,政治紧张状态有所缓和,对农村的政治控制也逐渐松弛,人们获取了更多的自由。伴随着农村改革的发生,经济形势的转变,人们开始为经济利益而角逐,为在村务决策的话语权而发生相对之前的更为隐性的冲突,在“冲突”过程中也形成了内部调节机制以求降低冲突发生的代价。
        宗族、信仰与传统的延续
         或许人们也不知道传统的力量有多大,或者说历史的留给人们的记忆有多顽强。在口述者的讲述之中,可以看到关于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父权观念、民间信仰等信息。在叙述过程中,林村的林姓家族在林村的村务中占据着重要的话语权,以及林姓家族在与外姓家族的关系都处于微妙的状态。在建国之后的前三十年,一系列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运动似乎将所有的传统观念淹没了,变得沉默而无声息。然而,那些政治运动结束,曾经的政治偶像也倒塌之后,从前的信仰和崇拜似乎又看准了机会又一次得到复兴,如宗祠和神庙的重建等。在阴阳宅的选择中,风水观念又被十分看重,迎神赛会又一次兴起。似乎,传统的力量只是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冬眠,当人们的政治和经济复苏之时,也随着再一次发出新芽,在人们的生活中重新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由林村故事所想到的
         同样作为一个农村人,阅读这样的文字会感觉很亲切,也会在阅读中思考很多东西。在书中的叶文德叶书记对集体制似乎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读到这里或许有点意外,不过想想也是会感到欣喜。1949年以来,在农村经历了土地的农民私有,进入合作社转化为公有,再到1970年代后期的家庭承包制度,土地和农民的关系在不断随着时代在变化,农民和农村在艰难的时刻支撑了国家的发展,而相对于国家的发展速度,农民的遭遇似乎是失衡的。当工业、商业在迅速发展之时,农民依然是农民。然而,农业却已然不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活的时候,当农村养老滑向危机的时候,那么向集体的回归或许是一种趋势,对集体时代的回忆势必也会成为一种潮流。我想,除了农业专业户之外,种田再也不能养活一家人,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似乎也在大幅度的降低。作为农民,农民工成了农民的新称呼,农业也在逐渐由家庭的主业滑向副业,或许最后会沦为弃之可惜嚼之无味的鸡肋。随之,农业人口的大幅度流动和迁出,农民已然不在依赖土地生存,因为依赖土地的产值已然无法生存下去。由此,对集体制的回忆和留恋或将成为一种新潮,一种必将持久下去的新潮。
        似乎人们看到那些曾经倒下的寺庙又一次香火旺盛,那些曾经的术士成了人们热捧的大师,那些搬走的偶像和神明又被请回,走在街道上碰到传福音的基督徒,曾经的僧道又一次走上街头说神的法力,也在想或许人们无论贫乏还是富裕,或许心里都有不安的情绪,而寻求精神的归宿。在所住农村附近,各种宗教信仰在公开半公开的活动,让人们寻求精神的依托。那些曾经的迷信也是死灰复燃般的成长着,在想经济的富足或许并不能解决人们内心的不安甚至是恐惧,那么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又应该何去何从呢?

         想用一段原书中引用的赛珍珠的话作结“他们是一群没有声音的人,虽然他们占了中国人口的五分之四。”农民或许是中国大地上最坚韧的一群人,尽管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



黄树民
《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3月


[本帖最后由 朱卿 于 2013-8-29 16:42 编辑]
分享到:

TAG: 黄树民 林村的故事 农村的变革

南池子 南池子 发布于2013-09-08 22:35:54
他的报导人选择是很机缘的,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可以呈现出这么一个贯穿的故事。与其他的村落社区研究不太一样的是,黄先生是从个人的经验来回答一个宏大的社会问题: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地方性村落如何在现代化国家运作中实现社会变迁与调适的。关键在于,他提出的延续理论是基于信仰,换言之,信仰到底与社区、宗族或者在文化中,它的延续是来自于何种可能性,是否说明保守性宗教信仰本身就是独立的?

其实,你还可以阅读一下potter夫妇、杨美惠、韩敏以及谭同学的书,他们都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类似的答案。
空客小屋 朱卿 发布于2013-09-08 22:56:58
回复 2# 的帖子
嗯呀,感谢学长的推荐,我也将继续阅读,继续思考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