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祭海纪实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11 20:15:29 / 个人分类:白族资料

祈盼
——大理白族祭海纪实

□ 普艺/文 欧燕生/图

 
 
祭拜洱海,祈求平安,来年丰收。


 
祭海这天,一大早老人们开始做荷灯。


 
祭海会那天,飘海观音被她的信徒环绕。


 
每逢祭海,人们都要放泥鳅,据说放得越多积德越多。

 
老人们面对万倾碧波念诵经文,直至将心中的感激和企盼都抒发完。

 
 
献给海神和观音的供品,不论丰俭都代表实在的心意。


 
祭海会中,乘船出游也是活动的一部分。


 
  大凡有名的江河湖海,多是文明的源头,如黄河、长江,它们孕育的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云南,洱海是整个白族文化的摇篮,它不仅为它的子民提供了数不清的物产,更丰富了他们的精神家园。因为感恩,生活在洱海周围的白族群众每年都要祭拜海神,祈吉求丰。

  每年农历的七月二十三,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湖畔的白族渔村里,都要举行一个盛大的祭海仪式,赶来参加的人们都虔诚地相信:是海神、观音和祖先保佑他们福寿安康。

  9月的天气像娃娃的脸,刚才还万里晴空,一会儿却又下起瓢泼大雨。我们的车过了大理,雨又渐渐地小了。两边田野里的麦穗有的已经成熟,黄黄绿绿的色彩,在迷蒙的雨雾中,变得有些亦真亦幻。通过一段泥泞小路,我们到达大理州宾川县兴和村公所。

  祭海的相关活动在兴和村的八母庙举行。八母庙紧邻洱海,是供奉观音的地方,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它是“观音的住处”。

  被挤得悬在空中才知道什么叫人多,只有拼命找到立足之地再排除万难地前行。挤到庙门口,看到旁边有一道小小的侧门,进去才发现里面迎着洱海塑着一尊观音,观音前面是一男一女两个面容慈祥的老人塑像。问过正在进香的妇女,知道这尊观音叫飘海观音,那两个老人分别是鱼公和鱼母。常年出海的渔人都要在这里进香祈福。

  八母庙的香火一阵浓似一阵地飘出来,人,一拨一拨地往里涌。进去的人,背箩里装着大把的香烛、时鲜果蔬等丰盛的供品,有的还抱着公鸡,端着鱼儿。人们的衣着比平时光鲜,神情亦和往日有所不同,夹杂着些微神秘和紧张,似乎还有莫名的兴奋。

  敬过神灵之后,人们开始分吃供品,一位老人深信不疑地对笔者说:吃了神赐过福的东西,可保一年身体康泰。吃过饭的人马上把灶窝让给其他人,据笔者观察,这些灶窝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就没有空闲过。据当地的百姓介绍,这一天是传说中地藏王菩萨的放生日,所以,祭海又叫“超度会”和“放生会”。

  人们进入大殿大礼跪拜之后就开始念经。洱海周围的百姓对佛教的信仰由来已久,早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就出现了“环山(指苍山)九百六十寺,寺寺夜半皆鸣钟”、“苍山与洱海,佛教之齐鲁”的盛况。直至今日,在洱海周围,许多农家都设有佛堂,许多村子都有专门的佛教组织,而这些组织当中,以老年妇女居多。

  念完经,老人们走出庙门,面对大海,又开始了第二轮的念经。我问一位大妈经文内容,她言简意赅地告诉我,就是感谢飘海观音赐给她们的吉祥,求菩萨保佑身体健康、清吉平安、鱼虾满仓。这一轮的念经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之后,一个人花一块钱,上了早已停泊在岸边的龙船。她们还要到海上去念经、祭海。

  船在主人一声吆喝之后驶出了海面。船至江心,老人们把提前几天就准备好的泥鳅和鱼慢慢地放回海里,有的放几条,有的放几斤,放得最多的有十多公斤。这些老人平时都省吃俭用,可放那么多的泥鳅老人并不心疼,她们认为这是在积德,放得越多,功德越圆满。

  放生完,老人们整整衣服,站起来又念开了。四周是宽阔的海面,她们的心情似乎也愈加开阔,声音渐渐洪亮起来,压过了单调的木鱼声。嗡嗡的念经声飘过海面,盘旋着升到空中,久久不散,而余音也传得越来越远,似乎已随着人们的心愿到达了天际……


 
 
中国民族报》2010年9月26日

 


TAG: 白族 大理 纪实 祭海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