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河西文章,爱家乡文化,走地方特色,作民俗学人!

甘肃敦煌市各乡镇村组的来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4-21 18:45:06

杨家桥乡 

    杨家桥乡位于敦煌市南郊,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全乡有7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清朝雍正初年,上永丰、下永丰渠、中渠(统称总干渠)自西南向东北横穿全境。杨家桥乡位于总干渠的上半段,境内浇灌农田的渠道多、桥也多,最大的要数位于杨家桥村的一座名叫杨家桥的大桥了,其地理位置重要,道路四通八达,是群众进出城、游人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必经之道。杨家桥乡解放前属于新安乡的一、二、三保。1949年10月成立区公署,属于新安区(后改三区)的新民、新建、新富三个乡。1953年在新建乡(后改二乡)一行政建立只有5户农民的全县第一个农业初级社,即“牛秉义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冬农业合作化高潮中,成立杨家桥高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撤区并乡后,为第四乡。1958年9月,称敦煌人民公社杨家桥生产大队。1961年春,改为杨家桥人民公社。1966年改为卫东公社。1969年11月又恢复为“杨家桥人民公社”。1983年3月改为杨家桥乡,沿用至今。


杨家桥村 

    杨家桥村位于敦煌市南郊,有5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杨家桥村从我省渭源县、兰州府(即现在兰州市)、兰州卫等地迁入移民。该村在杨家桥乡二支渠的上半段,因渠道多、桥也多,全村数姓杨的户数最多,又由于大多数居住在桥的两侧,桥成了村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通道,后就称杨家桥。现杨家桥村土改时属三区二乡一行政,1955年建成全县第一个牛秉义初级社,同年并建为全县第一个杨家桥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杨家桥大队一、二、三、四生产队,1966年更名为东风大队,1969年改为杨家桥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该村二组村民、农民作家白绪仁1960年被授予“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月牙泉村  

    月牙泉村因地处风景名胜月牙泉而得名,有3个村民小组。“五月黄杏”、“鸣山大枣”是该村的特产。现月牙泉村从我省宁州(即现在宁县)、安化县(即现在庆阳市)等地迁入移民。关于月牙泉,据史书记载:“鸣沙山中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甘美。”月牙泉因形似半月而得名。它的奇异之处是四周被沙山环绕,流沙与月泉共生,虽有强风,但泉中从不落入流沙,泉水始终碧波澄清,清明如镜,成为大自然的一个奇观。难怪这里早在汉朝已是敦煌一处名胜。月牙泉不负“天下第一泉”之称。她不仅景色绰约,形胜独特,而且以盛产“三宝”著称于世。据说,泉内成群的“铁背鱼”久食可长生,泉底如茵的“七星草”有催生壮阳之功用。而湖岸边坡的“五色沙”天生丽质,晶莹透亮。因此,当地的村民就把这个村子称为月牙泉村。现月牙泉村土改时为三区二乡二、三行政,合作化时为鸣沙泉初级农业社,后并为杨家桥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杨家桥大队七、八生产队,1961年更名为杨家桥人民公社月牙泉大队,1966年改为卫东大队,1969年恢复为月牙泉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合水村

   合水村位于杨家桥乡政府西南2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是敦煌李光杏的发祥地。李光杏因有李子的光泽,杏子的甜而得名。合水村所产的李光杏可称敦煌水果之王,每年七月是李光杏的收获季节。李光杏因其光泽黄亮、汁甜如蜜而享有盛名。据调查,该村的李光杏是该村村民曾旺禄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从新疆和阗引入。在雍正年间,现合水村由我省合水县、环县、宁县和正宁县迁入移民。其中,现合水村一组从正宁县迁入移民,称正宁坊;合水村三组从合水县迁入移民,称合水坊;合水村三组的南半部和四组的北半部之间从环县迁入移民,称环县坊。现合水村二组从宁州(即现在宁县)迁入移民。现合水村土改时属三区二乡三行政,合作化时建立初级社,后并为杨家桥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杨家桥大队五、六生产队,1961年为杨家桥人民公社合水大队,1966年更名为反修大队,1969年恢复为合水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鸣山村 

    鸣山村因地处著名景点鸣沙山下而得名,有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敦煌有名的佛爷庙。清雍正年间,现鸣山村从宁州(即现在宁县)迁入移民。现鸣山村土改时属三区二乡三行政,1955年建立鸣山泉初级社,后并为杨家桥高级社,1958年属敦煌人民公社杨家桥大队九、十生产队,1961年改名为鸣山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上世纪70---80年代,该村农民张凤山领导全村人民战天斗地,功勋卓著,中共敦煌县委曾提出“远学大寨,近学鸣山”的战斗号召。


兰亭村 

    兰亭村位于杨家桥乡政府东2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据资料记载:清雍正年间,现在的兰亭村就是当时的兰厅坊。兰厅现在何处尚不清楚。但从清代军政组织“卫”、“所”、“厅”推断,“兰厅”可能是清代兰州府的军事组织“兰州厅”的简称。兰州厅附近的无业穷民移民到敦煌,设立一坊谓“兰厅坊”。由此可见,把“兰厅”改写成“兰亭”,虽然雅致,但失去了地名的原意。现兰亭村土改时属三区一、二乡三行政,1954年建成红星农业合作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杨家桥大队十一、十二生产队,1961年为杨家桥人民公社兰厅大队,1966年改为永红大队,1969年恢复为兰厅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兰州村

    兰州村位于敦煌市东郊,有3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兰州村及杨家桥一组从我省兰州府(即现在兰州市)迁入移民,称兰州坊。现兰州村土改时属三区二乡三行政,1954年组成柴家堡子初级社,1957年为杨家桥高级社十七、十八、十九生产队,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杨家桥大队九队,1961年为杨家桥公社兰州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卫大队,1969年恢复为兰州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中渠村

    中渠村位于杨家桥乡政府东3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中渠村的一、二、三组因位置在二支渠的中段,故而有中渠的说法。现中渠村四组、五组从清代兰州卫迁入移民,称下兰卫坊。该村土改时属三区一乡三行政,1955年建成兰厅、中渠二个初级社,后合并为杨家桥高级社的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队,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杨家桥大队七、八队,1961年为杨家桥公社新兰、中渠二个大队,1966年合并为红星大队,1969年复名为中渠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三危乡 

    三危乡位于敦煌市东郊,是敦煌市的东大门,敦郭公路和安敦公路纵贯全乡。有5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是敦煌市蔬菜林果生产大乡。因其位于敦煌佛教名山三危山下而得名。在地方志中“三危东峙”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三危山东西绵延数十公里,主峰隔大泉河与鸣沙山遥遥相望,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坠,故云三危”。解放前三危属和平乡的五、六保。1949年10月建政属和平区(后改二区)的胜利、泾州两个乡。1955年撤区并乡,为第三乡。1958年9月,称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1961年成立三危人民公社。1966年改名为先锋人民公社。1969年11月又恢复为三危人民公社。1983年3月改名为三危乡,沿用至今。 


窦家墩村 

    窦家墩村位于敦煌市东郊,有6个村民小组。清雍正移民时,现窦家墩村二组从我省靖远县迁入移民,称靖远坊。后因窦家墩村三组的石龙湾地上有一个烽火台,且姓窦人家较多,故取名窦家墩。现窦家墩村土改时属二区五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胜利和金星两个初级农业社,1956年合并为胜利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胜利生产队,1962年分为窦家墩和营田台两个大队,1966年又合并为窦家墩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1905年,该村二组武举张壶铭首倡抗采买粮,被害。1934年,在该村二组建成抗粮烈士祠,以纪念在抗采买粮事件中牺牲的诸烈士。


西河(和)槽村

    西河(和)槽村位于三危乡政府东1公里处,有3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我省西和县农民移民到西河坊(即现在的西河槽),因“和”、“河”混淆,使地名失去了原来的特定含义。“槽”是因为当时所在地位于党河古河槽,南北两边被窦家墩村和杨家桥的两边的土层所夹挟,呈长条的槽形。故名西河(和)槽。现西河(和)槽村解放初属二区五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红光、高潮两个初级社,同年秋两社并转为红光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红光生产队,1961年为三危人民公社红光大队,1969年改称西河(和)槽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会宁村 

    会宁村位于三危乡政府东2公里处,有3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会宁村一组、二组及西河(和)槽村一组从我省会宁县迁入移民,称会宁坊,在所在村修建了会宁庙,后经逐年移民而不断发展,从此起名会宁村。现会宁村解放初为三区一乡三行政,土改后并入二区三乡五行政,1955年成立新丰农业初级社,1956年转为会宁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先锋生产大队,1961年冬为三危人民公社会宁生产大队,1966年又更名为先锋大队,1969年恢复为会宁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1996年前后,我省会宁县的有关工作人员来会宁村调查移民迁移情况,还进行了寻亲访故有关活动。 


甘家堡村

    甘家堡村位于三危乡政府东5公里处,有7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甘家堡七组从我省灵台县迁入移民;六组从我省两当县迁入移民,称两当坊;三组、四组、五组从我省定西县迁入移民。其来历是:相传清代,在现甘家堡村一组有一个占地约20亩的堡子,为厚厚的土打墙,堡内有军队驻扎,大姓人家以甘姓为主,故名甘家堡。现甘家堡村解放前属于三乡一保,解放后分属二区二乡三行政和三区一乡一行政,1955建为五五和安丰两个初级农业社,1957年建成红旗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红旗生产队,1961年分为三危人民公社和安定、甘家堡两个大队,1966年又更名为红旗大队,1969年12月恢复为甘家堡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该村农民马玉莲1958年曾代表敦煌人民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泾桥村 

    泾桥村位于三危乡政府东北5公里处,有5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泾桥村一组、二组从我省陇南徽县迁入移民,称徽县坊;二组、三组一带从我省镇原县迁入移民,称镇原坊;四组、五组一带从我省崇信县迁入移民,称崇信坊。其来历是:在泾桥村的西南面有一片湖滩叫泾州塘,因与现在的泾桥村相连有一座桥,故取名泾桥。现泾桥村土改时属二区六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红星、泾桥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泾桥生产队一、二、三组,1961年分为三危人民公社泾桥、崇信两个大队,1966年改名为东风大队,1969年恢复为泾桥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五墩乡 

    五墩乡地处敦煌市最东面,距市区13公里,有“敦煌东大门”之称。它南望祁连、北邻草原、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众多。辖6个行政村、29个村民小组。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莫高镇”。为什么叫五墩乡呢?因为在五墩乡的东面有五个汉代烽火台,当地人称为“五个‘墩’”,故名。解放前属于和平乡的一、二保,1949年10月建政,属和平区(后改二区)的新店、隆德两个乡,1955年撤区并乡为第一乡,1958年9月称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三中队,1961年成立五墩人民公社,1966年更名为曙光人民公社,1969年11月恢复为五墩人民公社,1983年3月更名为五墩乡。 


新店台村

    新店台村位于五墩乡政府东5公里处,有7个村民小组。境内全市投资规模最大的旅游开发项目伊塘湖温泉旅游开发区正在建设。新店台村因境内有清代新建的烽火台和小庙而得名。烽火台附近原建有小庙一座,旧时县城东行到此,或由圪垯井西行到此,恰好一站路(约40华里),行人多在此歇脚休息,故称“新店”。店、台合称谓云“新店台”。现新店台村解放前属二乡一保,解放后属二区二乡一行政,1955年成立新店台、许家堡两个初级社,1957年分别转为两个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五墩中队新店台、徐家堡两个生产队,1961年为新店台、许家堡两个大队,1966年合并为东升大队,1969年恢复为新店台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八户村 

    八户村位于五墩乡政府东北7公里处,有2个村民小组。清末民初之际,这里因只有八户人在开荒种地而得名。现八户村解放前属二乡一保,解放后为二区二乡一行政,1955年建立八户梁初级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五墩中队八户梁生产队,1961年改为五墩公社八户梁大队,1966年改名为黎明大队,1969年恢复为八户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五墩村 

    五墩村因所在区域有五个汉代烽火台而得名。该村位于五墩乡政府东4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五墩村三组、四组从我省渭源县迁入移民,称下渭源坊。现五墩村解放前属二乡一保,解放后为二区一乡二行政,1955年成立五墩初级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五墩生产队,1961年为五墩公社五墩生产社,1961年更名为向阳大队,1969年恢复为五墩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靖远村 

    靖远村位于五墩乡政府北1公里处,临近敦煌机场,有5个村民小组。靖远村因清雍正年间移民多数来自我省靖远县而得名。现靖远村解放前属二乡一保,解放后为二区一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两个初级社(一、二、三队为红星社,四、五队为黎明社),1957年合并为靖远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五墩中队靖远生产队,1961年为五墩公社靖远大队,1966年更名为曙光大队,1969年恢复为靖远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新墩村

新墩村位于五墩乡政府西2公里处,有5个村民小组,境内正在建设敦煌火车站。清雍正年间,现新墩村四组从我省安定县(即现在的定西县)迁入移民。新墩村因在该村三组的南面有清代新建的烽火台和老爷庙而得名。现新墩村解放前属二乡三保,解放后为二区二乡一行政,1955年成立新墩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五墩中队新墩生产队,1966年更名为新建大队,1969年恢复为新墩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苏家堡村

    苏家堡村位于五墩乡政府西5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1个村办林场。据说很早以前,苏家堡村一组因为姓苏的人较多,集中住在一个大堡子内,故称苏家堡子;二组、四组、五组一带因为多数是清雍正年间隆德县(现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移民来的,称为隆德坊;三组叫杨家堡子;五组叫上灵台,六组叫下灵台,农户均来自于我省灵台县。现苏家堡村解放前属和平乡二保,解放后属二区二乡三行政,1955年建立新隆、永安、苏家堡三个初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五墩中队下属的苏家堡生产队,1961年改称五墩公社苏家堡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锋大队,1969年恢复为苏家堡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该村村民范登举在上世纪70---80年代,推广大棚蔬菜技术,成为敦煌的“种采状元”,国务院两次授予他全国劳模称号。 


郭家堡乡 

    郭家堡乡位于敦煌市东北面,距市区11公里。地处党河下游绿洲地带,境内滩多地广,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下辖9个村,45个村民小组。郭家堡因乡政府驻地于旧郭姓庄堡而得名。解放属于和平乡三、四保,解放后为二区南渠和胜利乡的一部分,1955年撤区并乡为第二乡,1958年9月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二中队,1961年成立郭家堡人民公社,1966年改名为东方红人民公社,1969年11月恢复为郭家堡人民公社。1983年3月更名郭家堡乡沿用至今。


梁家堡村 

    梁家堡村位于郭家堡乡政府北2公里处,有5个村民小组。据说该村最初的移民来自清代狄道州(即现临洮县),因来的较迟,称为“下狄道”,也称为新狄道坊。因该村的旧址建在解放前就已衰败的梁家堡子内而得名。现梁家堡村解放前属和平乡四保,解放后为二区四乡一行政一、二村,1955年成立大渠尾、梁家堡两个初级社,1957年转为梁家堡高级社,1958年与泾州农业社并转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泾梁生产队,1961年分为郭家堡人民公社土塔、梁家堡两个大队,1966年改名为新建大队,1969年恢复为梁家堡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土塔村

    土塔村位于郭家堡乡政府北3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土塔村从我省狄道州(即现在的临洮县)迁入移民。得名于该村以前的一座高约18米的土塔。相传,此塔为北魏时期敦煌著名史地学家阚骃祖先阚倞之墓。因年久失修,建国前仅存塔身,俗名土塔。文革中毁为平地。现土塔村解放前属和平乡四保,解放后为二区四乡一行政村,1955年建土塔农业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郭家堡中队土塔生产队,1961年为郭家堡大队土塔生产队,1966年改为新建大队,1969年恢复为土塔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泾州村 

    泾州村位于郭家堡乡政府东2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泾州村因清代雍正四年由我省泾州(即现泾川县)移民而得名。现泾州村解放前属和平乡三保,解放后为二区三乡三行政村,1955年建立泾州农业初级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与梁家堡合并为泾梁生产队,1961年为郭家堡人民公社泾州大队,1966年改为革命大队,1969年为恢复泾州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墩湾村 

     墩湾村位于郭家堡乡政府东北6公里处,有3个村民小组。因其地理位置在元代墩湾古城遗址附近,而得名“墩湾”。此村建村历史很短,1958年从本县杨家桥移民,30户建队,1960年撤销,1966年建家属农场,并从南湖公社和郭家堡公社移民耕种,1976年始建墩湾生产大队,1980年墩湾生产队分为两个生产队,建立墩湾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前进村

    前进村位于郭家堡乡政府南1.2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据说此村是清雍正年间从灵台县迁来的移民,因解放前村子附近有一座木制的桥,村里的人称为“腰坝桥”,此后村名就是“腰坝桥村”。有一个说法是在大跃进时,村里为了建立“千斤村”,而用此名,谐音“前进村”。还有一个说法是在文革时的“破旧立新”过程中将“腰坝桥村”改为“前进村”。现前进村解放前属和平乡三保,解放后为二区三乡二行政,1955年成立人民堡、腰坝桥两个初级社,1957年扩建为前进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前进生产队,1961年为郭家堡人民公社前进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南渠村 

    南渠村位于郭家堡乡政府东南3公里处,有3个村民小组。据说此地的人也是从狄道州(即现在临洮县)迁移而来的移民。因所在地理位置沿着乡政府南面的一条向东而下的渠而得名。现南渠村解放前属和平乡三保二甲,解放后归二区三乡一行政村所管,1955年建南渠初级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与大泉合并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大泉生产队,1961年为郭家堡人民公社南渠大队,1966年改名为东风大队,1969年恢复为南渠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大泉村

    大泉村位于郭家堡乡政府东南8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该村曾是南渠村的一部分,称为“南渠尾”,最初只有不多的几户人,解放前后又从武威迁入移民。因村南面约2.5公里处有一眼泉,泉眼较大,泉水较深,水量较多,常年有水,水质清洌甘甜,而得名“大泉村”。现大泉村解放前属和平乡三保一甲,解放后为二区三乡一行政,1955年建大泉初级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7年与南渠合并为大泉生产队,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大泉生产队,1961年改名为郭家堡公社大泉大队,1966年改为红星大队,1969年恢复为大泉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六号桥村 

    六号桥村位于郭家堡乡政府西南2.5公里处,有9个村民小组。该村最初的移民是清雍正年间,从狄道州(即现在的临洮县)和平凉县(即现在的平凉市)迁来。其中,现六号桥村1—6组,称狄道坊;七组、八组称平凉坊。后来逐渐发展,借原“下永丰渠(后来的东干渠)”上的“六号桥”命为“六号桥村”。现六号桥村解放前属和平乡四保,解放后为二区四乡二、三行政村,1955年建安家桥、平凉两个初级社,1957年转为胜丰两个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胜丰生产队,1961年为郭家堡人民公社六号桥、平凉两个大队,1966年合并改名为勤俭大队,1969年恢复为六号桥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七号桥村

    七号桥村位于郭家堡乡政府西0.5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七号桥村四组从我省文县迁入移民,称为文县坊;一、二、三组从狄道州(即现在的临洮县)迁入移民。与“六号桥村”的得名相类似,因所处地理位置在东干渠“七号”桥的位置,而称“七号桥村”。现七号桥村解放前属和平乡三保,解放后属二区三乡和四乡一部分,1955年建七号桥、文县两个初级社,1957年合并为七号桥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三危大队七号桥生产队,1961年为郭家堡人民公社七号桥大队,1966年又更名为东方红公社向阳大队,1969年恢复为七号桥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吕家堡乡

    吕家堡乡位于敦煌市北郊,辖6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1999年被甘肃省命名为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区。为什么叫吕家堡呢?传说在清代该地居住的吕姓人家较多。为了防御匪盗,就在现吕家庄村六组处打造了一个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200多米的堡子。因里面居住的全部是吕姓人而得名吕家堡。解放前属于静肃乡的一、二保,1949年10月建政,属静肃区(后改五区)的和新、和义两乡,1955年撤区并乡为第九乡,1958年9月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一中队,1961年成立吕家堡人民公社,1966年改名为红敦人民公社,1969年恢复为吕家堡人民公社,1983年3月更名为吕家堡乡并沿用至今。 


吕家庄村 

     吕家庄村位于吕家堡乡政府北4公里处,有7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吕家庄村五、六组从我省陇西县迁入移民,称陇西坊;四组一带从我省静宁县迁入移民,称静宁坊;一、二、三、七组从我省华亭县迁入移民,称华亭坊。过去人们把一组与三组之间的一道冲沟称为华亭槽子,原华亭庙在现在的吕家庄二组。后重新整建将三坊农户统一管理,更名为吕家庄村。现吕家庄村土改时属五区二乡二行政,1954年建吕家庄初级社,1956年扩建为吕家庄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一中队吕家庄生产队,1961年改为吕家堡人民公社吕家庄大队,1966年又更名为红敦公社红敦大队,1969年恢复为吕家庄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清末拔贡,敦煌著名绅士吕钟就是此村人,著有《重修敦煌县志》等著作。新中国建立初,该村农民吕玉剿匪立功,被授予“西北民兵英雄”称号,国防部予以嘉奖。 


秦州村

    秦州村位于吕家堡乡政府东约1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因该村农户是清代秦州(现在的天水市)的移民,故得名秦州。现秦州村土改时属五区一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秦州初级农业社,后和盐茶合并为高级农业社,1958年改名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一中队盐茶生产队,1961年为吕家堡人民公社秦州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卫大队,1969年又恢复为秦州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漳县村 

    漳县村位于敦煌市北郊,有4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该村农户因从我省漳县迁移而来,故称为漳县坊。现漳县村土改时属五区一乡一行政,1955年成立永胜、朱家墩两个初级社,后又并为永胜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一中队四生产队,1959年-1962年归敦煌县园艺场,1962年春为吕家堡人民公社漳县大队,1966年改为红光大队,1969年恢复为漳县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盐茶村 

    盐茶村位于吕家堡乡政府西北约1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盐茶村一、二组从我省盐茶厅、海刺都堡一带(即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迁入移民,称盐茶坊;三、四、六组从我省宁远县(即现在武山县)迁入移民,称宁远坊;五组从我省舟曲县迁入移民,称西固坊。后合属盐茶厅管辖,故称盐茶村。现盐茶村土改时为五区二乡一行政,1955年建盐茶初级社,1957年扩建为盐茶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盐茶生产队,1961年改名为吕家堡公社盐茶大队,1966年又更名为红敦公社红旗大队,1969年又恢复为盐茶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陇西桥村

    陇西桥村位于吕家堡乡政府北约5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关于该村的来历,民间传说是清雍正年间大移民时,该村农户多数是我省陇西县迁移而来。当时该村建有一座大桥,因陇西人占多数,故得名陇西桥。据资料记载,现陇西桥村六组及林场、转渠口乡转渠口村四组从我省成县迁入移民,称成县坊;四组从我省固原县(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迁入移民,称固原坊。现陇西桥村土改时为五区二乡三行政,1955年建立陇西桥初级社,1956年并入吕家庄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一中队陇西桥生产队,1961年为吕家堡公社吕家庄大队陇西桥生产队,1962年改为陇西桥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敦公社红星大队,1969年恢复为陇西桥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雷家墩村

    雷家墩村位于吕家堡乡政府南2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雷家墩村一组及罗家堡子南边一带从我省肃州(即现在的酒泉市)迁入移民,称肃州坊。为什么叫雷家墩村呢?传说在清代道光年间,在该地居住的雷姓人家较多,几乎占了整个村落。其中有一位名叫雷起瀛的青年男子,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举人,成了全村唯一一名举人。为了表示庆贺,人们在村子里打造了一个土墩,大概在现在雷家墩村三组的位置,雷家墩村也因此而得名。当时,朝廷还将该村三组靠近秦州湖的一个湖滩,命名为雷家湖,专供雷举人饮马用。现雷家墩村土改时属五区一乡二行政,1955年成立雷家墩、宁远桥两个初级社,后并为雷家墩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一中队六生产队,1962年为吕家堡人民公社雷家墩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丰大队,1969年恢复为雷家墩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转渠口乡 

    转渠口乡位于敦煌市最北面,距市区13公里处,是敦煌市的北大门。全乡有7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解放前转渠口乡土地高低不平,盐碱潮水滩多,当时修建了一条从吕家堡乡陇西桥村到转渠口乡五圣宫村五组大土渠,是全乡农田灌溉最大的一条转弯渠,由于渠大转弯多,故称转渠口渠,根据此渠命名该乡为转渠口乡。解放前属静肃乡的三、四保。1955年撤区并乡,为第十乡,1958年9月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第二中队,1961年成立转渠口人民公社,1966年更名为红光人民公社,1969年11月恢复为转渠口人民公社,1983年3月更名为转渠口乡沿用至今。


转渠口村

    转渠口村位于转渠口乡政府南1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转渠口村一带从我省清水县迁入移民,称东清水坊;四组及吕家堡乡陇西桥村六组和林场从我省成县迁入移民,称成县坊。因转渠口乡政府位于转渠口村,故名。现转渠口村解放初为五区三乡一行政,1954年成立转渠口农业初级社,1956年扩建为转渠口农业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转渠口生产队,1961年分为转渠口人民公社转渠口、双桥两个大队,1965年合并为转渠口大队,1966年改为红卫大队,1969年恢复为转渠口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阶州村

    阶州村位于转渠口乡政府西2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是转渠口乡最小的一个村。清雍正年间,现阶州村从我省阶州县(即现在的陇南武都县)迁入移民,称阶州坊,并修建了阶州庙、阶州戏台(文革期间被破坏)。该村因此被命名为阶州村,直到现在还有部分老人称阶州村为阶州县。现阶州村解放初为五区四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发展、金星两个初级社,1956年成为第三农业高级社,1958年更名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石槽生产队,1961年为转渠口人民公社五家梁、阶州两个生产队,1966年合并为阶州大队,1966年改为革命大队,1969年恢复为阶州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秦安村

    秦安村位于转渠口乡政府东1公里处,有5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从我省秦安县迁来的几户农民,居住在现在的秦安村四组、五组之间,并在居住地修建了秦安庙,根据移民的迁来地称该地为秦安坊,后称秦安村。现秦安村解放初为五区三乡二行政,1955年成立路家桥、团结两个初级社,1956年为秦安农业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秦安生产队,1961年为秦安、路家桥两个大队,1966年改为前进大队,1969年恢复为秦安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石槽村 

      石槽村位于转渠口乡政府北5公里处,有7个村民小组。早年间在石槽村二组通往北湖的路旁有口井,井旁有一石槽,石槽上有一马蹄印,相传西凉国李暠之孙李宝,由伊吾收复敦煌时路过此处饮马时马踩的蹄印。但谁也说不清石槽是何时何人所造的。后来去北湖拉柴、放牧的人路过此井此槽,就在此给牲畜饮水,年长日久,人们就把该地称为石槽儿,即石槽村。此石槽现被保存在转渠口乡文化中心。现石槽村解放初属五区四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石槽、西沙门两个初级社,1956成为第四农业高级社,1958年为石槽生产队,1961年分为转渠口人民公社石槽、西沙门两个大队,1965年合并为石槽大队,1966年改为向阳大队,1969年恢复为石槽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五圣宫村

    五圣宫村位于转渠口乡政府东5公里处,有5个村民小组。很早以前,五圣宫村村民在三组、四组之间修建了一个很大的庙,老百姓为祈求神保佑全村老少平安,庙里供了牛瘟神、马瘟神、羊瘟神、鸡瘟神、猪瘟神五尊瘟神,此庙命名为五圣宫庙(此庙文革期间被破坏),根据此庙来历,故称该村为五圣宫村。现五圣宫村解放初为五区三乡一行政,1955年组建光明农业初级社,1956年转为秦安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秦安生产队,1961年为转渠口公社五圣宫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旗大队,1969年恢复为五圣宫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东沙门村 

   东沙门村位于转渠口乡政府东北4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由于树木少,风大、沙多,东西方向有一个风口,故被称作沙门,由于南北方向有一条路(国道215线),东沙门村在路东,故称东沙门,路西有石槽村四组、五组、六组、七组,以前又被称作西沙门。现东沙门村解放初为五区三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东沙门初级社,1956年转为第四农业高级社,1958年为东沙门生产队,1961为转渠口人民公社东沙门大队,1966年改为东方红大队,1969年恢复为东沙门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定西村 

    定西村位于转渠口乡政府东北10公里处,有8个村民小组。定西村村民是甘肃省两西办与敦煌市在1990年前后签订指令性移民责任书,从定西县移来。因为敦煌市自然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故东部干旱山区农民竞相移民敦煌。到1996年移民结束时,定西村已有甘肃东部四地区(定西、白银、兰州、天水)十县市(定西、临洮、渭源、陇西、会宁、古浪、榆中、通渭、清水、甘谷)的移民。因其中定西地区移民占到总人口的70%以上,敦煌市将该村定名为定西村。



黄渠乡

    黄渠乡位于敦煌市西北面,距市区20公里,有7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黄渠是由通黄墩营水渠而得名。据《敦煌县志》载:清雍正四年,川陕总督钟岳琪巡边至沙州地,相度地利,见此地水草丰茂,宜于屯垦,又因地势险要,是经营西域的咽喉要塞。于是奏请清政府批准,当年由甘肃各州县移民2400多户,到敦煌屯垦实边。同时,又题请将沙州所提升为沙州卫,并开始修建沙州卫城。雍正五年,又在离敦煌城63公里的通新疆的要隘地方修建了一座城堡,叫黄墩营堡,常年驻重兵把守。为解决守军用水,特由党河开渠引水,直通黄墩营,因此这条渠就取名黄渠。黄渠乡解放前属静肃乡五、六保,1949年10月建政,属静肃区(后改五区)和富、和强两乡,1955年撤区并乡为第十乡,1958年9月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1961年成立黄渠人民公社,1966年更名为永红人民公社,1969年11月恢复为黄渠人民公社,1983年3月更名为黄渠乡沿用至今。 


富强村 

    富强村位于黄渠乡政府南3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该村的优质紫胭桃在全市小有名气。清雍正年间,现富强村三组及清水村四组、五组一部分从我省清水县迁入移民,称西清水坊;一组、二组从我省伏羌县(即现在的甘谷县)迁入移民,称伏羌坊。富强村在历史上称为“伏羌”并把党河河床与富强村之间的一片盐渍草甸称为“伏羌滩”。“伏羌”二字是镇压、降伏少数民族羌人的意思。1954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当地政府和群众为了民族团结,摈弃了“伏羌”二字,取其同音词“富强”命名了他们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原“伏羌”就成了现在的富强村,体现了人民群众民富国强的美好愿望。现富强村土改时为五区五乡一行政,1954年成立富强初级社,1955年扩转为富强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富强生产队,1961年为黄渠公社富强大队,1966年更名为永红大队,1969年恢复为富强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清水村 

    清水村位于黄渠乡政府南1.5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清水村四组、五组及富强村三组一部分从我省清水县迁入移民,称西清水坊。清水村因当地农户来自我省清水县而得名。现清水村土改时属五区四乡一行政,1955年成立漳县湾、清水二个初级农业社,后于闸坝梁、金县湾合并为闸坝梁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一、二、五、六、七生产队,1966年改为红旗大队,1969年恢复为清水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闸坝梁村

    闸坝梁村位于黄渠乡政府东1.5公里处,有8个村民小组。据说此地的人是从我省各地迁移而来的移民,这个地方又较黄渠其它地方高,人多而杂,地势又高,人称“杂坝梁”。“杂坝梁”取其同音语“闸坝梁”而得名。闸坝梁也被称为金县湾(清代雍正初年有榆中县移民住此)。现闸坝梁村土改时为五区四乡二行政,1955年成立闸坝梁初级社,后转为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闸坝梁生产队,1961年为黄渠人民公社闸坝梁和金县湾两个大队,1966年合并为红光大队,1969年定名为闸坝梁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该村农民李文福曾获甘肃省植棉劳模称号。1959年,李文福曾做敦煌人民的代表,应邀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戴家墩村

     戴家墩村位于黄渠乡政府北1公里处,有8个村民小组。该村得名于当地一座高约7米的土墩。传说很久以前,当地有一戴姓家族,家族大,家世好,为防强盗,戴家一族人合力在现在的戴家墩二组地盘上建起一个高约7米,直径约3米的土墩。强盗来时他们就带着值钱的东西爬上土墩,以此来保护自己。故名戴家墩。该村解放初属五区六乡一行政,1955年成立戴家墩、黄渠尾两个初级社,后转为戴家墩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戴家墩生产队,1961年为黄渠乡人民公社戴家墩、黄渠尾大队,1966年合并为东方红大队,1969年恢复为戴家墩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常丰村

    常丰村位于黄渠乡政府西南3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该村上半段以前叫习家堡子,下半段叫庄浪。建国后改为常丰,寓意盼望常年丰收之意。现常丰村土改时属五区四乡二行政,1955年成立常丰初级农业社,后转为常丰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常丰生产队,1961年为黄渠人民公社常丰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马圈滩村 

    马圈滩村位于黄渠乡政府西北5公里处,有3个村民小组。因此地曾是清代沙州营北路汛卡的牧马 地,故称马圈滩。现马圈滩村土改时属五区五乡二行政,1955年冬成立马圈滩农业初级社,1957年与常丰、笆子场合并为常丰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第八生产队,1961年为黄渠人民公社马圈滩大队,1966更名为东风大队,1969年恢复为马圈滩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笆子场村 

     笆子场村位于黄渠乡政府西北4.5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为什么叫笆子场村呢?有这样一段历史:清朝乾隆时,为防外来侵略,保护家园,敦煌搞起了备战工作,修起了军粮库。修军粮库需要大量的红柳笆子铺屋顶,就动员组织所有的人到距敦煌城北二十多公里的这个地方编红柳笆子,由于这里红柳茂盛,编出了许多许多红柳笆子,后来人们习惯把那个地方叫笆子场。现笆子场村土改时属五区五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笆子场初级农业社,1957年与常丰、马圈滩合并为常丰高级农业社,1958年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的第10、11、12、13生产队,1961年为黄渠人民公社笆子场大队,1966年改为红卫大队,1969年恢复为笆子场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肃州镇 

    肃州镇位于敦煌市西郊,全镇辖7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该镇因清代肃州坊而得名,解放前属永宁乡一、二、三保,1949年建镇,为永宁区(四区)的永平、永和两个乡。1955年撤区并乡为第七乡,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肃州中队,1961年成立肃州人民公社。1966年改名为东风人民公社,1969年恢复为肃州人民公社,1983年3月更名为肃州乡,2000年被省民政厅批准撤乡建镇。 )


板桥村

    板桥村位于肃州镇政府西2公里处,有6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板桥村从碾伯县(即现在青海省乐都县)、西宁府(即现在青海省西宁市)、甘州(即现在张掖市)等地迁入移民。其由来是解放前在板桥六组和陈家桥一组交界处由南向北有一道3米多宽的深渠,此渠上有一座方木搭建的木板桥,此桥是孟家桥乡武威庙、河州堡两村农户的必经之桥,由12根长方木搭建而成,“板桥”由此而得名。现板桥村土改时属四区三乡一行政,1955年成立新生、晨光两个初级社,1956年并为红光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三中队,1961年为板桥、新生两个大队,1966年并为新敦大队,1969年更名为板桥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祁家桥村 

    祁家桥村位于敦煌市西郊,有5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祁家桥村一、二、三、四、五组从平番县(即现在永登县)迁入移民,称为平番坊;现五、六组包括高台堡村从高台县迁入移民,称为东高台坊。解放后,将祁家桥村一、二、三组命名为祁家桥(因三个组85%以上的人口姓祁,又因在一二组交界处一条水渠上有一座小桥,位置特高,人称祁家高桥子);将四、五、六组包括现高台堡村一组共四个组,命名为孙家桥。现祁家桥村土改时属四区一乡一、二行政,1955年成立勤奋和祁家桥两个初级社,1956年并为胜丰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一中队,1961年为祁家桥和孙家桥两个大队,1966年并为旭东大队,1969年更名为祁家桥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魏家桥村 

    魏家桥村位于肃州镇政府北1公里处,有5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该村从高台县迁入移民,一部分定居在现高台堡村,起名东高台坊,另一部分定居在现魏家桥村三组、四、五组,起名西高台坊。其由来是,解放前,在当地有一魏姓人家,其门前渠上有一座用木料搭建的桥,因其地理位置独特,过往行人办事多数须经过此桥而得名。现魏家桥村土改时属四区二乡一行政,1955年成立永丰、双桥两个初级社,1956年并为星光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二中队,1961年定为魏家桥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旗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肃州庙村 

    肃州庙村位于肃州镇政府北2公里处,有7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肃州庙村一、三、四、五、六、七组及肃州堡村从肃州(即现在的酒泉市)移民,称为肃州坊。因境内旧有一座肃州庙而得名。现肃州庙村土改时属四区二乡二行政,1955年成立星光和潘家桥两个初级社,1956年并为星光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二中队,1961年为潘家桥、肃州庙两个大队,1966年并为东风大队,1969年更名为肃州庙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陈家桥村 

陈家桥村位于肃州镇政府西北3公里处,有5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陈家桥村从碾伯县(即现在青海省乐都县)、西宁府(即现在青海省西宁市)、清代河州等地迁入移民。其由来是,解放前在现陈家桥村五组转弯处居住着两户姓陈的农户,庄园前有条大沟,沟上修建有节制闸,解放后,为了交通便利,在节制闸边用方木板修建了一个桥,由于此桥在陈家门前,“陈家桥”由此而得名。现陈家桥村土改时属四区三乡二行政,1955年成立晨光和杨家墩两个初级社,1956年并为红光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三中队,1961年更名为陈家桥大队,1966年更名为前进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肃州堡村 

    肃州堡村位于肃州镇政府北5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肃州堡村从肃州(即现在酒泉市)迁入移民。其由来是在解放前,现肃州堡村二组地界建有一座堡子,堡子约占地十余亩,分南门、北门,南门上修建一座坊神庙,北门直通堡外大路,西南修一座学校,供现肃州庙、陈家桥、肃州堡三个村的孩子上学,堡子东街居住着姓潘、王、马、芦几户人;西街居住着何姓几户人。“肃州堡”村由此而得名。现肃州堡村土改时属四区二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肃州堡初级社,1956年扩建为肃州堡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二中队,1961年为肃州堡大队,1966年更名为东方红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高台堡村

    高台堡村位于肃州镇政府东北4公里处,有5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高台堡村及祁家桥五组、六组大多数人口是从我省高台县迁入,称为东高台坊。现高台堡村土改时属四区一乡三行政,1955年成立高台、永昌、勤奋三个初级农业社,1956年合并为胜丰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肃州中队高台堡生产队,1961年更名为高台堡、孙家桥两个大队,1966年合并为新敦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孟家桥乡 

    孟家桥乡地处敦煌市西北边缘,距市区8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由于西临戈壁,东面环沙,这里常年风沙侵蚀不断,辖区内也很少见着有桥的建筑,孟家桥这个名字到底因何而来呢?当地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早以前,这里有一位姓孟的大财主,家有良田千亩,庄园万座,他在村中唯一一条河中花巨资修建了一座拦水桥,桥就在他的庄园前,人们习惯叫它“孟家桥”。后来人们将此桥经过一番合理改造后,为下游几千亩田地的灌溉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孟家桥”乡由此而得名。孟家桥乡解放前属永宁乡四、五保,1949年10月建政,为永宁区(四区)的永宁、永乐、永胜三个乡,1955年撤区并乡为第八乡,1958年9月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孟家桥中队,1961年成立孟家桥人民公社,1966年改为红卫人民公社,1969年恢复孟家桥人民公社,1983年3月改为孟家桥乡,沿用至今。 


南阳(仰)沟村

    南阳(仰)沟村位于孟家桥乡政府南2公里处,毗邻七里镇青海石油管理局,有6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南阳(仰)沟村四组、五组及武威庙村从我省武威市迁入移民,称武威坊;二组、三组及肃州镇板桥村三组、五组,陈家桥村二组从碾伯县(现青海省乐都县)迁入移民,称碾伯坊。为什么叫南阳(仰)沟村呢?传说村内以前确实有一条老水沟,弯弯曲曲的绕遍了整个村子,担负着几千亩地块的灌溉任务,是村里唯一的灌溉渠道。老水沟由于开挖的年代已久远,沟内到处是被水蚀的坑洞痕迹,每灌溉一次洋洋洒洒得需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浇完村中的所有地块,因此,人称此沟为“南仰沟”。现南阳沟村1950年建政时为四区八乡一行政村,1955年建南仰沟初级社,1958年转高级一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四中队,1961年为孟家桥人民公社南仰沟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旗大队,1969年更名为南阳沟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武威庙村 

    武威庙村位于孟家桥乡政府东南1.8公里处,有4个村民小组。清雍正年间,现武威庙村及南阳沟村四组、五组从我省武威市迁入移民,称武威坊。据老人们讲,这方水土在早些年地肥水美,牛羊成群,是一块风水宝地。到后来,由于这地方少雨干旱,以致于种植的粮食等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连年欠收。向来信奉佛教的移民都认为是他们的大量迁入得罪了天上管水的神仙,于是他们便集资在村中修建了一座气势相当宏大的庙宇,还供上龙王等塑像顶礼膜拜。后来,人们便将此村叫做武威庙村。现武威庙村1950年建政时属四区四乡一行政,1955年建武丰初级社,1958年转为胜利高级一社,同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所辖,1961年为孟家桥公社武威庙大队,1966年更名为胜利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河州堡村 

    河州堡村位于孟家桥乡政府西1公里处,有3个村民小组,是全乡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一个村。清雍正年间,现河州堡村从我省河州(清代河州属兰州府,与当时的狄道州并列。河州当时的管辖范围为现在我省的东乡撒拉族回族自治县、和政县、夏河县、临夏市、永靖县及青海省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注:河州存在时,上述地方并没设县治)迁入移民,称西河州坊。刚开始,移民生活极其艰苦,没地方住,他们便在村子中央就地取土,打建成只能遮风不能避雨的大土圈,移民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堡”。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新建立一个规模可观的碉堡(此堡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堡内移民来自河州,因此人们将这个村称为河州堡村。现河州堡村1950年建政时为四区八乡二行政,1955年建永乐初级社,1957年转为永乐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河西大队五中队,1961年建河州堡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星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 


TAG: 甘肃 敦煌市

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引用 删除 陶立璠   /   2014-04-11 11:42:28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杨汉波

杨汉波

大家好,我是来自甘肃敦煌的杨汉波,很高兴能在民俗学论坛认识大家,希望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也望各位前辈能够多多指教!

日历

« 2024-04-16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8913
  • 日志数: 2
  • 图片数: 5
  • 建立时间: 2012-04-01
  • 更新时间: 2012-05-0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