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作品均系原创,版权属本人所有,任何网站或纸媒如需转载、采用,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联系方式: 邮箱—baoguizhong@126.com 谢谢!

闾井低轱辘儿车与理川高轱辘儿车之比较研究(之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5-25 16:02:47 / 个人分类:古代车辆

查看( 1039 ) / 评论( 0 )

 

发文说明:因空间限制,本博文分三节发于本博客,不便之处还望各位谅解。—包贵忠

 

 

   闾井低轱辘儿车与理川高轱辘儿车之比较研究(之一)

 

 

 

                                          

   闾井和理川同是甘肃南部的两个乡镇,因历史和战争的缘故,在以闾井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地域内有低轱辘儿车,在以理川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地域内有高轱辘儿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上两种木质车辆逐渐退化甚至面临消亡为了深入研究该区域的车辆史,我对闾井低轱辘儿车和理川高轱辘儿车做了比较研究。

   一、车辆主要部件图示比较

1、车身(见《闾井低轱辘儿车与理川高轱辘儿车之比较研究》(之二)图片1

2、车轱辘儿(见《闾井低轱辘儿车与理川高轱辘儿车之比较研究》(之二)图片2

二、车辆各部件主要数据比较(见《闾井低轱辘儿车与理川高轱辘儿车之比较研究》之二、之三)

 

三、车辆特点比较

闾井低轱辘儿车和理川高轱辘儿车均为木质车,一般用料为桦木。闾井低轱辘车为二牛驾车,车厢前窄后宽,轮径较小,辋子较多(单轮6块),櫼(辐条)较少,制作相对较繁,载重量相对较大。理川高轱辘儿车为独牛(马)驾车,车厢前宽后窄,轮径较大,辋子较少(单轮两块),辐条较多,轴与毂(轱辘)摩擦段轴上安装了小块生铁,以减小轴毂之间的摩擦,制作相对较简,载重量相对较小。

四、车辆使用的代表性区域地理位置介绍

闾井低轱辘儿车和理川高轱辘儿车分别以闾井镇和理川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多个乡镇。闾井镇和理川镇为以上两种车辆使用区域的代表性区域。闾井镇今属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72公里,地处东经104°33',北纬34°19',东靠锁龙乡,西接申都乡,北临蒲麻镇,南与宕昌县八力乡接壤。该地位居陇南山地与西秦岭接壤区,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2600米。理川镇今属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37公里,地处东经104°19',北纬34°14'

五、车辆历史追溯

经综合研究与分析,得知闾井低轱辘儿车和理川高轱辘儿车均由古代战车发展变化而来。广义的古代战车分两大类,即攻车和守车。攻车直接对敌作战,守车用于屯守并载运辎重(行军时携带的器械、粮草、材料等)。闾井低轱辘儿车和理川高轱辘儿车均为守车发展变化而来。商朝战车的形制在齐人《考工记》中有较为细致的记述。商朝战车轮径较大,约在130cm-140cm之间。春秋时期缩小为124cm左右,辐条18-24根,西周战车车毂长约40cm。商周时期战车结构的变化特点为:轨宽逐渐缩短,而车轮上辐条的数目逐渐增多,有这样的变化,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战车的速度和灵活性。汉武帝年间,汉王朝的军队为了与匈奴进行持续战争,发展了大量骑兵部队,此后战车中的攻车在战场上逐渐消失。而战车中的守车则作用未减,继续在各类战争中运送器械、粮草等。甘肃省岷县的闾井镇,宋熙宁七年(1074年)曾设过闾川寨。宋元丰二年(1079年)二月,按总制熙河路边防财用司的要求,岷州麻川(?)、荔川、闾川及通远熟羊寨四营田依官庄例,募卒200(计划发展到1000)以给16官庄、四营田工役,工食费用全由地方自筹。宋政权在国用不济、民力已困的情况下,曾在该地通过官田经营来补给军粮,同时将战乱中抛荒的土地捡拾起来,安置流民,恢复社会秩序和生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担任运送军械、粮草的守车自然也就留在了闾川寨,并一直被人们沿用,它就是我们所谈及的闾井低轱辘儿车。通过分析相关资料不难看出:闾井低轱辘儿车具有鲜明的春秋战车的痕迹。而甘肃省宕昌县的理川镇,东汉时为锁西城(20世纪80年代,理川城南门有石刻匾额,上题“锁西”二字。“锁西”为东汉马芳镇压羌人之意),北周时为祐川郡基城县,筑城(理川城),唐设祐川县,广德元年(763年)陷入吐蕃,吐蕃首领木令征常年驻守。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归宋,是年置荔川寨,中华民国时期改荔川为理川,置镇。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且经历了无数战事的理川古镇,理川高轱辘儿车留存了下来,并且服务于农业生产。通过分析相关资料,理川高轱辘儿车具有商周战车和战国战车之痕迹。总体看来,其使用年代当早于闾井低轱辘儿车。

六、车辆的使用区域、主要用途及其退化

闾井低轱辘儿车的使用区域以闾井为中心,辐射到锁龙、蒲麻、宕昌县兴化乡硙子坝、西沟里、古城、老家山等村和礼县洮坪乡等地。理川高轱辘儿车的使用区域以理川为中心,辐射申都、庞家、八力、脚力铺、哈达铺、阿坞、麻子川等地。

闾井低轱辘儿车和理川高轱辘儿车在用途方面大致相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闾井低轱辘儿车和理川高轱辘儿车主要用于走林、拉田、拉草、拉石头、赶集、走亲戚、种田时拉种子,搭上筵子接亲、拉土、拉农家肥等,充当着当地运输工具和交通工具两大角色,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闾井低轱辘儿车和理川高轱辘儿车在当今时代所呈现的落后性,其数量日渐变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逐渐退役,濒临消亡(理川高轱辘儿车退役时间略早于闾井低轱辘儿车)。

 

注:轱辘儿,即车轮。

走林,即到林里去拉柴、拉木头

 

附:车辆摄影图片比较


3.闾井低轱辘儿车整体(左-侧)_副本

3.闾井低轱辘儿车整体(左-侧)_副本

4.理川高轱辘儿车整体(左-侧)_副本

4.理川高轱辘儿车整体(左-侧)_副本

5.闾井低轱辘儿车整体(后-正)_副本

5.闾井低轱辘儿车整体(后-正)_副本

6.理川高轱辘儿车整体(后-正)_副本

6.理川高轱辘儿车整体(后-正)_副本

7.闾井低轱辘儿车局部-轱辘儿 _副本

7.闾井低轱辘儿车局部-轱辘儿 _副本

8.理川高轱辘儿车局部-轱辘儿_副本

8.理川高轱辘儿车局部-轱辘儿_副本

9.闾井低轱辘儿车局部-隔子-隔子儿_副本

9.闾井低轱辘儿车局部-隔子-隔子儿_副本

10.理川高轱辘儿车局部-隔头_副本

10.理川高轱辘儿车局部-隔头_副本

车辆使用区域图示_副本

车辆使用区域图示_副本

TAG:

我来说两句

(可选)

包贵忠

包贵忠

包贵忠,笔名山泉,甘肃岷县人。1976年4月生。自考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兼任《学习报》社特约编辑,校刊《星星河》、校报《青青苗》主编,民间刊物《狼渡文艺》常务副主编等职,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定西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95年起有六十余篇(首)文学作品及教育论文相继在《陇岷诗坛》、《甘肃教育报》、《黄河少年》、《岷县教研》、《学生天地》、《中国教育报》、《少先队活动》、《轨道诗报》、《叠藏河》、《定西日报》、《轨道诗刊》等报刊发表。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5706
  • 日志数: 28
  • 建立时间: 2012-03-21
  • 更新时间: 2020-08-30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