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画廊生态旅游与茶文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2-09 00:02:27 / 个人分类:非物质文化与旅游

清江画廊生态旅游区佷山“贡茶”文化资源的开发

 

清江画廊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知名的旅游线路,是国家四A级景区,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知名度,目前正在申报五A级生态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内主要的看点是清江风光、武落钟离山。武落钟离是4000多年前的巴人发祥地、土家族的摇篮,这里还有早期生殖崇拜的遗迹,有土家人洞穴崇拜的遗迹,有向王开疆拓土的故事、有凄美的盐水神女的爱情传说。武落钟离山又名叫“佷山”,这里还盛产贡茶,“佷山贡茶”在生态旅游上还是一块没有开发的宝藏,无论是从“茶叶”的物质属性,还是从“佷山贡茶”文化属性都都是如此。

生态旅游资源在国外一般指自然景观不包括人文资源,但中国的山、水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讲的是“天人和一”的自然生态环境观,因此中国的生态旅游资源也应包括人文资源,那么“佷山贡茶”及其文化也是其主要内容。

一、佷山茶文化生态旅游区景观资源特色

清江画廊生态旅游区内的佷山,具有“单体旅游资源有亮点,部分景观文化品味较高,整体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特点,”自然生态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各体齐备,样式丰富,资源组合状况好,生态环境优良的特点。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互美,旅游资源多姿多彩。

清江画廊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重要生态带之一,这里有丰富的物产,如林、竹、茶、笋、银杏、弥猴桃、优质天然矿泉水、名贵中草药、黄连等等。森林茂盛,森林覆盖率达到87.86%,植被以大面积的森林为主,清江画廊景内有崩尖子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为生态旅游创造了一个绿意盎然、清新优美的游览和游憩场所。山上有许多稀世珍宝,有斑马、豹子、莽蛇等动物,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鹅掌楸,国家已把珙桐列为一类重点保护植物。2008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将珙桐、鹅掌楸两种珍稀濒危林木种子带上天进行首次珍稀濒危林木航天诱变育种试验。「1

上述独特的植物资源运用到生态旅游中来,因此如何依托现有的旅游发展成果,加强生态茶园建设与挖掘佷山贡茶茶文化与巴巫、巴土文化资源是重点。

1、自然环境良好,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清江画廊佷山境内山青水秀,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特征;土地肥沃,远离污染,可谓物华天宝。

这里海拔210485米,年平均气温16.4度,相对湿度在80%左右,全年无霜期282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553小时;森林覆盖面积为88.2%,土壤为沙壤、黄壤结构,土壤ph值在5.06.5之间,空气质量优,极适宜茶叶生长。由于清江库区蓄水后与现代社会科技的发达构成了现代绿茶的高速发展。佷山贡茶是清江边都镇湾优质茶叶的代名词,也是土家人饮茶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土家茶文化的载体。名山大雾等独特的气候环境蕴育出好茶,因此这里茶叶品种丰富:有清江早茶二号、鄂茶七号、宜红早、宜昌大叶种、福鼎大白茶、乌牛早等几十个优质品种。最珍贵的还是佷山“龙三窝”的三棵大茶树,她是佷山贡茶的母树,为保存佷山茶天然优质的特性提供了可靠保障,是佷山贡茶发展的见证者,是土家茶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的活化石。

如今依托佷山贡茶母树而发展起来的茶园面积突飞猛进,茶叶品牌日新月异,在全国、全省都有多个茶叶品牌获奖,产品质量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

仅佷山村、金福村、庄溪村已发展有机茶园近一万亩,廪君茶业产业已形成较大的规模,茶叶品质已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目前正面临着转型升级,以现有的茶叶产业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是最佳时机。

2、佷山贡茶历史悠久,饮茶习俗源远流长

佷山贡茶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现特指生长在清江河边长阳都镇湾境内的优质茶叶。

1)佷山贡茶的内涵:长阳县史称佷山县。两千多年前,西汉高祖元年始置佷山县,系巴人圣地佷山而得名。佷山茶在唐代即为朝贡之物。《茶经》云:“山南峡江上,荆洲次”,佷山乃正南峡洲之地也。佷山贡茶产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正湾镇的武落钟离山,武落钟离山又叫佷山,据《后汉书》记载和后来的学者考证,武落钟离山是巴人族发祥地,土家族的摇篮。「2」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竹枝词云:“土船夷水射盐神,巴姓君王有旧闻。向王或许称天子,务相当年号廪君”。「3」清江从佷山山脚绕过,清江古称“夷水”、“盐水”,早在《禹贡》中就有记载。这里是廪君故里,巴人的源头;是五姓巴人的发祥地。佷山山上五峰并立,四面环水,海拔384.8,主峰名为“盔头岩”。据说当年廪君就是站在这里接受五姓巴人朝拜的。盔头岩山腰有一地,名叫“龙三窝”,后改名为“绿山窝”,是一个窝形的平地,中间有一个天坑,气候温和,长年云雾缭绕,周围有野生的三颗大茶树,早春二月就会发芽,传说这三颗树上摘下的茶叶制成成品后放在杯子里冲泡,茶叶根根竖起如银针一般,很是神奇,味道更是清香扑鼻。这种茶叶早在唐宋时代就闻名遐迩,历史有记载,名人有评说,自宋至清列为“贡茶”。即使到了清光绪末年,佷山茶依旧著名,曾获“南洋劝业奖”金奖。如今佷山贡茶已成为清江流域优质茶的象征和代名词,目前佷山方园几十里内都是早茶二号的繁植基地,早茶二号是以佷山“龙三窝”的古茶树为母本培植而成的良种茶树,现正在大面积推广。

2)饮茶习俗佷山茶曾受到中国茶叶专家和日本茶叶学者松智的高度关注。松智曾先后53次到中国考察茶树和茶文化,走遍了中国所有茶乡,1994年春他在长阳品茶道出了36年茶叶研究的结论:“茶树发源于武陵山脉,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武陵山脉的中心地是三峡,武陵山脉最古老的民族要算巴人,巴人的发祥地在佷山,那么佷山人饮茶的历史不言而喻。

煎饮法: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常常食不果腹。当他们发现茶树的叶子无毒能食的时候,采食茶叶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所以还不能算饮茶。而当人们发现,茶不仅能祛热解渴,而且能兴奋精神、能医治多种疾病时,茶开始从食粮中分离出来。煎茶汁治病,是饮茶的第一个阶段。

羹饮法:此法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出现了,唐代开始流行,盛于宋。三国时代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迹,捣未,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里说得很明确,当时采下的茶叶,要先制饼,饮时再捣未、冲沸水。这同今天饮砖茶的方法是一样的,应该说是冲饮法的“祖宗”。但这时以汤冲制的茶,仍要加“葱、姜、桔子”之类拌和,可以看出从羹饮法向冲饮法过渡的痕迹。

罐罐茶:佷山依然有上述两种最古老的饮茶习俗存在,土家罐罐茶就是最好的例证,它是早茶文化的活化石。熬煮罐罐茶的茶罐通常是粗陶罐,容量比较小,外观亦无奇特之处。过去一些殷实人家有用铜罐、锑铁罐替代,今者搪瓷杯、不锈钢杯等亦加入行列。小陶罐放进细茶叶和十来粒大米(或黄豆),搁置灶膛或火垄热灰红炭上慢慢炕烤,手握罐柄不断抖动,使之焙烤均匀,待罐中焦香味浓郁四溢时,注入沸水,稍煮片刻,则可摆上茶杯将茶水倒入杯中,请客人饮用。若客人较多,则将罐中茶水均匀分配各杯中,再注入沸水稍煮一会,又均匀配之,如此反复几次,直至所有杯中茶水满至七八成,方请客人一齐饮用。罐罐茶口感苦涩清香,浓酽醉人。罐罐茶具有消除疲劳,提神清脑,帮助消化之功效。倘若再加入姜、茱萸等药料,则有御湿散寒等医疗药用功效,佷山至今仍保留这一古老的煎茶习俗。

佷山贡茶丰富的历史资料是佷山土家族茶生产历史的见证,也是佷山贡茶生态旅游旅游开发的重要文化依托。佷山茶从一开始就具有独特的礼俗价值,从上贡到民间生活都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3)现代生活中的茶文化丰富多彩

这里还有茶故事流传、有茶礼、茶谚语、茶童谣、施茶习俗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丰富的茶歌、茶舞、茶文化美化人们的生活。长阳谚语道:“姜茶表寒,糖茶和味,早茶提神,午茶易醉,清茶好解渴,晚茶难入睡,浓茶解油腻,隔夜剩茶伤脾胃。”清代长阳土家族诗人写有“饱饭饥餐闷煮茶”的诗句。

茶礼:巴人尚巫,敬鬼,敬祖先、敬土地、敬向王、敬盐水女神等以至人的生老病死、做生祝寿、结婚生子……总之没有那一个生活环节可以离开茶!

土家人十分好客,不论生人熟人,不管自家客家,总是以茶相待。俗话说得好“来客不筛茶,家里无‘达沙’(即无礼节)”。长阳土家人视茶为灵物,认为茶有茶神,禁忌将茶泼于地上,否则就玷污茶神。抓茶叶必须先洗手,名叫“净手”,这仍是对神灵的举动,间有防止污染茶叶的习俗。

佷山人心地善良,还有以茶为善的习俗,叫做施茶。有些人家在门前的大路上放一缸茶,让过路行人自由取用,俗话说:施得三年茶,不生娃的也生娃。

茶歌:采茶调是一种田歌,它在长阳民歌中占有重要的一页:
       二月采茶茶发芽,姊妹双双去采茶,
       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回家。
       三月采茶是清明,奴在房中绣手巾,
      四边绣的茶花朵,中间绣的采茶人。

我打茶山过,茶山姐儿多,
      心想讨一个,只怕不跟我。
      门口一窝茶,知了往上爬,
      哇的哇的喊,喊叫要喝茶。
  其采茶歌风趣诙谐,人情味浓,有十二月采茶四季采茶早采茶午采茶,还有端公采茶道士采茶倒采茶茶叶白等等,走进茶山就进了茶歌的海洋。春茶开园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满山茶园,歌声四起。人们以茶歌抒发各种感情,所以茶歌的内容,无所不包,爱情更是茶歌的主题,在茶山里以茶歌为媒介结为伴侣者不乏其人。
  茶做好之后,就盼望外地茶商来购买,佷山有一首歌唱道:三月是清明,茶客进姐门,茶叶白,姐欠客人心里疼。它唱出了昔日土家地区商品难流通的苦衷。高山岭上一树茶,年年摘来年年发,头道摘了斤四两,二道摘了八两八,买把梳子打发姑娘到婆家。可见茶在土家人的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新打的船儿高又高,里头装有是茶包,粗茶包,细茶包,不该撞到丁子垴。船儿打破了,茶香满河漂,好细茶,碰头花儿香。”“丁子垴是佷山脚下清江边的一个小地名,容易打破木船的地方,这首地道的佷山茶歌,表明了当年打破茶船的情景。土家的茶歌中,还有反映卖茶的叙事茶歌:
  家中又差吃,想起好着急,
  一心出外卖茶去。家中又缺烧,
  想起好心焦,我把茶客怠慢了。
  二月下谷种,三月要栽秧,你出去了我受忙。

三月下谷种,四月正插秧,我去回来赶得上。
  劝你不挑茶,屋里种庄稼,大风吹不倒犁尾巴。

肩挑一大担,压得汗上汗,拿起本钱无利赚。
  灶上一个碗,拿起就一板,男人不服女人管。

你要去卖茶,我就回娘家,打伙做个破船划。
  灶上一个钵,提起就一脚,不去卖茶谁养活。 

……
  三杯茶来筛,拿出行李来,包袱里面有新鞋。

扁担软溜溜,双手搭两头,消费(告辞)二姐外面走。
  茶歌的内容,无所不包,有的茶歌与茶叶无关,如端公采茶古人采茶,唱什么内容就叫什么采茶,唱反情的叫反采茶。采茶歌和薅草锣鼓歌一样,一般是上午唱古人,中午唱花名,下午唱爱情,这是由劳动者从早到晚的精力状况而形成的规律,上午人们的精力充沛,盘盘古,唱唱历史人物,显显歌手的本事。中午太阳正大,晒得头闷,同时山花正红,见景生情地唱唱花名。下午人们感到疲倦,唱唱爱情、提提精神。不管歌手选择什么内容,总要与茶联系在一起,因而就产生了诸如反采茶道士采茶十二月采茶等等茶歌的名目,有的与实际内容和采茶没有什么关系,但仍沿叫它采茶歌。

长阳土家地区的茶文化从种茶、采茶、制茶、品茶、卖茶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含,尤其是茶歌贯穿其中,真是茶香歌甜,这是历代茶农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是研究土家地区经济文化史的重要资料。

二、佷山旅游文化生态资源开发

佷山茶文化生态旅游是依托清江画廊旅游胜地目前已形成的旅游规模和知名度同茶业资源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它将茶园生态环境、茶叶生产、茶产品开发、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是以风光秀丽、山清水秀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依托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以含丰富茶文化内涵、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涵盖观光、体验、习艺、娱乐、商贸、度假、休闲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组成新潮时尚的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界的一大亮点,更是茶文化传承与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

1、依托廪君茶业品牌,打造佷山贡茶生态观光茶园

依托廪君茶文化品牌,开发具有观赏价值的生态茶园,在清江画廊生态旅游景区内结合现有的旅游线路,选择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段,开辟以清江早茶二号为主、以无性茶良种茶树的观光生态茶园。佷山、龙三窝、金福村清江河畔都是理想的地点,青山绿水间一片青翠欲滴的茶园,宛如天然山水画,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景点,增添旅游情趣,同时还以让游客在观赏茶园优美景色时,增强对佷山贡茶品质的信赖感。

佷山贡茶目前仅佷山“龙三窝”附近就有30多亩无公害优质茶园,对河的金福村、庄溪村合计有近1万亩有机生态茶园。目前运做成功的是金福村廪君茶业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063户,其社员来自金福本村、佷山村、庄溪村等自然村,合作社选址在金福村。社员出资180万元,覆盖七个自然村5000多户。合作社现有1.2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其中,A级绿色食品基地3000亩,有机茶基地500亩,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占地3000多平方米,拥有绿色食品生产线一条、有机茶清洗生产线一条;现有员工28人,管理工作人员4人,年产150吨,有机茶2吨,年创产值1000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大中小城市,深受消费者好评。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和“诚信计量单位”,宜昌市人民政授予“宜昌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11月县委县政府招商的浙江茶商“昌生茶叶有限公司”落户金福村,昌生公司预计投入3个亿。

如今佷山贡茶品牌建设正在完善基地+社员+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强化资金和技术支持,突出“早茶”、“贡茶”、“有机茶”特点,开发“廪君茶庄—土家贡茶”、“早春贡茶”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让旅游者在茶区观茶园、赏茶景、品尝新茶、购买新茶。

2、保护“佷山贡茶”品牌、打造土家茶文化发源地

特色是文化旅游业的生命,越具地方特色,就越有吸引力,越具有卖点。深度得挖掘地方特色,才能形成品牌效应,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茶文化就是贯穿在佷山生态旅游资源中的最大特色。就目前来说,对于佷山贡茶这一文化特色,关注者不少,但真正研究者却不多,从而无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因此,望通过本文能引起旅游管理者对茶文化的重视,从而深入挖掘、整理茶文化历史渊源、非物质茶文化遗产、茶俗、茶礼等资源,使茶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彰显特色。然而一旦茶文化资源被用于转化成经济效益,保护便成了重中之重。

佷山贡茶茶文化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既要提升佷山贡茶的文化品质,又要弘扬佷山贡茶茶文化的历史特色,使物质和精神两种形式的文化相得益彰,共生同荣。

特别对一些传统茶文化应尽可能得保持其原有风貌,让旅游者体验原生态资源,提升美的享受。“佷山贡茶”品牌主要体现在佷山茶、佷山向王庙、土家茶礼几方面。佷山贡茶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是需要通过科学化的栽培技术、市场化的营销手段,全面建设绿色佷山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有机佷山茶发展战略以此对佷山茶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使佷山茶生产基地全面达到绿色茶生产基地;佷山向王庙虽然香火鼎盛,但在今后仍要以复兴巴人文化,宏扬廪君精神为抓手,提升“廪君”文化品牌,突出其作为佷山茶种植起源地、土家茶礼发源地的地位。土家茶礼是代表民俗生活与茶融合的最典型事件,也是传播茶民俗文化的重要形式,是中国茶道的原始样本。这一土家礼仪是佷山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它的恢复与否将直接关系“佷山”品牌效应的含金量。

在开发当地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为指导,以生态学原理为准则,将生态平衡的维护和文化品质保护结合起来,促进佷山贡茶文化品牌的良性循环。同时,也应加强佷山贡茶茶文化生态旅游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动员和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资源保护工作。「4」这样,不仅能合理利用佷山贡茶的茶文化资源创造客观的经济收入,也能提升佷山的文化品质,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统一。

3、深入挖掘佷山茶文化、开发特色旅游路线

目前佷山的旅游还停留在表面,只有拓展佷山贡茶文化内涵,积极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才能触动灵魂。建议推出一批以茶、茶民俗为中心内涵的旅游项目和设施,重点打造一个品牌茶(佷山贡茶)、一个廪君文化节日园(金福村)、一家茶礼(佷山贡茶茶礼)、一种原生态农家乐、茶家乐民俗生态村(金福村),倡导一种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模式相结合的茶文化特色旅游线。开发佷山贡茶旅游产品,将佷山茶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延伸产业链,推动佷山茶业经济的发展。

1佷山“龙三窝”古茶园体验游:“龙三窝”古茶树是鄂西生态旅游圈内最古老的大茶树,是土家茶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传播的见证,是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资源,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在此开展土家“茶礼游”与观光体验旅游。

佷山“茶礼”游:茶在土家人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茶。在佷山的游客中,有很大一部分旅游者是来土家寻根的,他们是为追寻自己的族源而来,当然也应了解土家人茶道的本源。基于这个现实,佷山向王庙或白虎堂同佷山贡茶茶礼这两项资源可以很好得结合成为“茶礼”这一旅游路线。茶礼可选用道教敬茶礼仪,佷山正一道科仪道士们在向向王天子,明川大帝献茶贡时唱道:夫茶者,天生瑞草,地发灵芽,武夷仙人亲手栽,赵州和尚点头来。蟹眼汤中银浪起,葡萄盏内雪花飞。 清江画廊生态旅游

清江画廊生态旅游.doc(59 KB)

TAG: 茶文化 生态旅游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773
  • 日志数: 2
  • 建立时间: 2012-02-07
  • 更新时间: 2012-02-0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