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各位老师同学拜年啦!虎年吉祥!

[龙倮贵]试析哈尼族民俗与哈尼族民间文学的关系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1-11 21:13:13 / 个人分类:哈尼研究资料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来源网络
  • 文件来源: 网络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试析哈尼族民俗与哈尼族民间文学的关系

作者:龙倮贵

  [云南社会科学院红河民族研究所  云南·建水  654300]

哈尼/阿卡文化网 2007-09-06 10:19:09


摘要:哈尼族民俗与哈尼族民间文学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和见证,其二者之间是水浮交融,不分主次,彼此相符的“血缘关系”。 几乎每个民间风俗习惯也都伴随着一些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作品,而更大量的是民间文学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有着民间风俗习惯的种种描写和叙述乃至反映和再现。一方面民间文学是民间风俗习惯的产物和见证,而民间文学是借民间风俗习惯的发展和流传而发展和流传。另一方面是民间文学中又有着大量的关于民族民间风俗习惯的表现和反映。同时,哈尼族风俗习惯反映和体现了该民族的心理、性格、情感,也反映了哈尼族人民纯朴善良、诚实、勤劳、勇敢、聪明、憨厚、好客、热情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

关键词:哈尼族;民俗习惯;民间文学;关系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山居农耕梯田稻作文化的民族,有1424990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哈尼族是支系繁多、称谓庞杂的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哈尼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游迁、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斑灿夺目,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学,也形成了得天独厚、独特风趣,表现民族心理、民族情感的风俗习惯。

  哈尼族风俗习惯和哈尼族民间文学,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很很多多的民间文学皆直接反映哈尼族的风俗习惯,几乎每个民间风俗习惯也都伴随着一些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作品,而更大量的是民间文学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有着民间风俗习惯的种种描写和叙述乃至反映和再现。因此,笔者拟以拙文,试图探讨哈尼族民俗与哈尼族文学的关系,对于研究哈尼族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民间文学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描述,是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反映和再现,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再映,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廊,是一块真实可靠的活化石,是复述和再现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 ,千百年来,民俗事象每时每刻都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之中。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集团,或者一个部落和地区会完全抛开它的。正因为如此,民间风俗习惯在民间文学中有必然的直接的反映。

  哈尼族有自己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传统节日。如咪什扎(十月年)、苦 扎扎(六月年)、 艾玛突(祭护寨 神树节)、活夕扎(尝新米)、枯什扎(儿童节)等等枚不胜举。但各地区的节俗有所差异。而且多有些节俗,如因汉民族或其他兄弟民族的影响,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祭庙节、祭母节等等。还有结合民族生产生活而举行的喜辰与忌日的其它习俗活动。诸多节日,从形式上看,多种多样,琳琅满目,星罗棋布。但从活动内容看,始终贯穿于一个主体内容,即在虔诚祝愿中反映着哈尼族原始传承下来的感念自然界,他们祖先的降禄赐恩和幸福,解除危困的纯朴,虔诚思想意识观念。

  “咪什扎”(十月年)是哈尼族人民隆重而又普遍广泛的节日。按哈尼族的历法,十月为岁首,所以十月年是大年。每年农历十月的虎日开始,节期一轮(13天),具体日期,各村寨先后有异。这时,正是秋谷归仓,厩中猪肥鸡胖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屋、舂粑粑、蒸年糕、染黄糯饭、酿酒,有条件的人家还要杀猪宰鸡,敬献天地祖宗;出嫁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鸡蛋、粑粑等回娘家献祖过年(父母已故的如此);有的家族、邻居聚集在一起,互相祝贺,轮流请客吃饭,众人说古论今,畅谈丰收,交流生产生活经验。

  关于哈尼族“咪什扎”的由来,各地哈尼族说法不一,传说有异。其中云南红河县哈尼族糯美支系中有这样优美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哈尼族、彝族、汉族同是一娘生的兄弟,哈尼族为老大,彝族为老二,汉族为老三。所以现在哈尼族和滇南彝族谚语中说:“阿德浪披一镐通,哈尼哈窝堤玛然”(盐巴辣椒一起舂,哈尼彝族一娘儿)、“哈尼哈窝阿依阿泥”(哈尼彝族兄弟姐妹)。起先哈尼族、彝族、汉族都在正月过年。就是现在汉族过的春节。后来,有一年农历十月上旬,哈尼族的奥培奥然兄弟俩看见洋芋(土豆)、荞子、小麦等都已播种,大春粮谷已上场面归仓,厩中猪也肥壮,正是农事闲暇的时候。反复商量,感到秋收后无事,正好休息;再说自己生为老大,先过年也是合乎情理的,于是决定提前两个月过年。从此以后,天长日久,祖孙相承,相沿成习,十月成了哈尼族过大年的“咪什扎”。

  按照哈尼族的说法,过“咪什扎”有三层意思;一是庆贺头年的丰收;二是祭天公地母、祖先;三是祈祷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过“咪什扎”这天,老年人走亲访友,串邻走舍,叙述家常;儿童们身着新衣,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打“秋千”;小伙子们身着黑色对襟上衣和长袄,裹黑包包头,束绣有各色图案的腰带(多为女友送的);姑娘们身着以银币作钮扣,镶边的黑色斜襟上衣,腰系刺绣精致的围腰,胸前佩戴大银环——“批索”等首饰,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吹“巴乌”(竹萧)、“梅把”(野姜叶号),打秋千,弹琴吟歌起舞。他们唱山歌、儿歌、情歌,或跳乐作舞,拍手舞,铜钱舞、栽秧舞等。人们兴高彩烈,喜笑颜开,纵情歌舞,欢度节日,庆贺丰年。

    “矻扎扎”(六月年)是哈尼族人民普遍而又最隆重、最热闹的本民族传统节日。矻扎扎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节期三天到六天。届时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祖,亦称祭秋房。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打磨秋、摔跤、狩猎、唱山歌。有些地方同时过火把节,火把高数尺,碗口粗,通宵达旦,尽情欢乐。

  关于“矻扎扎”的由来有多种活式的传说,其中红河县、元阳县哈尼族地区为:远古时代,太阳和月亮十分任性,时而一齐出来,时而两个都不露面,出来时使万物枯焦,江河干涸;不出来时便江河泛滥,洪水淹天。有两个兄妹,为了解救人们的痛苦,须砍来大树做成磨秋,借着磨秋飞转的力量飞上天宫,说服太阳和月亮按一定时序出来,于是天下平和、万物繁茂,人们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后代为了纪念这对兄妹,便打磨秋、荡秋千来欢度“矻扎扎扎实实”节。又则传说里又说:远古时,有一年六月间天降暴雨,山洪吞没了村庄、田地,哈尼人民面临灭绝的危险。有家兄妹俩,哥叫艾蒲,妹叫艾乐,他俩抓起泥土飞上天去补天池的漏洞,泥土用尽,兄妹俩就进天池,用其身体堵住漏洞,天终于补好了,但他们永远回不来哈尼山寨了。他们的鲜血变成满天彩霞,与哈尼人民永远在一起。为了纪念这兄妹俩,哈尼族便年年都要过“矻扎扎”节。届时,砍来大树做磨秋,让年轻人荡着游,磨秋“咕咣咕咣”的响声飞到天上,对兄妹俩诉说人们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在元阳县哈尼族艾乐支系里传说则是:远古时,牛马、虎豹、老鹰到天神烟沙那里去控告人类,说人类役使它们,又追杀它们,请求烟沙大神惩罚人类。但是猫狗、燕子喜鹊等又到天神烟沙那里为人类辩护,说人们对它们爱护 又关心,请求烟沙大神切莫惩罚人类。烟沙大神调查了一番,知道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就告诉它们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去惩罚人类和奖赏人类,燕鹊们把这个消息悄悄地透露给人们,聪明的人们到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砍大树做成磨秋,在秋轴上抹上猪鲜血,两个人爬在秋杆上飞快地旋转,一面转一面叫,烟沙大神看见了,便对牛马、虎豹、老鹰说:“看看,看看,人们已经受到惩罚了,他们上不沾天下不着地,被钉在木头上了,看看,听听!他们痛得叫了,血也淌出来了。”牛马、虎豹、老鹰们看看果真如此,于是就满意了。从此,人们每到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就要过“矻扎扎”节,打磨秋,免得天神烟沙因虐待牛马、虎豹、老鹰等来惩罚人类。

  “艾玛突”(祭护寨神树节),有的地方称为“普玛突”。艾玛突是哈尼人最盛大而又热闹非凡的祭祀日。艾玛突过去曾被误译为“祭龙节”,不确。“龙”哈尼语为“贝尧”,而“艾玛突”是祭祀护寨神树之意。祭日一般在十月年后(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故有“二月祭树”之说),主祭人类保护神“艾玛”(寨神)。祭祀护寨神树由“咪谷”(祭司或寨主)主持祭祀,届时杀牲献祭,饮酒歌舞,狂欢二、三日,妇女不得参加祭祀活动。但在元阳县主鲁等哈尼族地区,主祭人又要须男扮女装。祭寨神树的由来,元江县有则传说是:传说在很古的年代,人和禽兽还没有分开,野兽太多,老熊最为厉害,带着野兽经常来村寨拖人吃,有时一天就要吃好几个人。后来,人们终于设法围住了老熊,就跟老熊讲好条件,其不准带着野兽来乱拖人吃,人们可以每天送一个人给老熊吃。有一天,轮到一个寡妇家献人给老能吃,母子俩伤心的商定,反正只会留下一个。到地里挖一阵田,让留下来的也好过日子。到地里没过多久,突然从草棵林里窜出一只老黑熊,无论母子俩如何求情,它还是要吃。正在危急之际,有一只野猫从草丛里跳出来,对母子俩说只要每天献上一只鸡给它吃,它就帮他们的忙,母子俩点头答应了。野猫就大声告诉他们,围起来用锄头打老熊,摸老熊的鼻梁骨。老熊一听,就害怕而逃跑了。从此,人们每天都要献上一只鸡给野猫吃。有一天,村头的树林边,来了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个叫阿者,一个叫阿鲁。他们生活很艰苦,就告诉人们,每年冬末春初选一个属龙日,杀一头猪献上,那天,不做活,不梳头,这样野猫就不会来害人们了。说毕,一阵风过后,两位老人就不见了。从此,人们就按老人的吩咐去做,果真村里平安无事,人畜安泰。从此以后,祭护寨神树就这样流传下来(参见《哈尼族民间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活夕扎”也是哈尼族隆重而普遍的传统节日。活夕扎,即尝新米节,时间一般在农历八月第一天属龙日(哈尼语“龙”为“贝尧”,意为增添、丰富之意)。届时全寨哈尼人身着盛装品尝米饭,并祭献龙王欧罗和始祖母塔婆。这一节日的由来也有多种不同的活式传说,在元阳、红河、绿春等县一带哈尼族地区是这样传说的:很古时候人类和动物始祖塔婆生下二十一子,但后代们纷纷离她而去。塔婆找到大儿子老虎,老虎说:“我身上已长毛,再也不认识你了,今后你离我远些,不然我就要吃你。”塔婆火了,诅咒它只能十年生一胎,百岭居一只,于是就老虎少的原因。塔婆又找到二儿子老鹰,老鹰也不认她是妈,说:“我生着翅膀,在天上自由飞翔,不与你在一起。”塔婆又找到三儿子龙神欧罗,欧罗赠她三节竹筒:一节装有家畜,一节装有金银铜铁,一节装有五谷,从此人间得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于是人们每到初秋季节,把第一批稻谷收割回来后,烤酒舂米,蒸新米饭,杀猪宰鸡来祭献龙神欧罗和祖母塔婆。又则生动的传说是这样的:很古时,人们不会开田种地,而且五谷种也由天神烟沙掌管着。那时人们过着野菜充饥,树叶兽皮蔽体的生活。后来天神烟沙女儿背着其父,悄悄地把稻种带到人间,并教他们开田挖沟,翻犁田地,撒播稻种,开镰收割,但后被天神烟沙知道这事,即其女儿违反天规天条。把她抓回天宫里,吊打一顿,其后又关进牢里。但是,其女儿为了让凡间人都吃到五谷,都穿上棉、麻纱织的衣服,她想方设法逃出了天牢。她干脆把另外的谷种及棉、麻种也偷了出来,带到人间,教人们种地,还教人们纺纱织布,做衣服。从此人间才过上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的好日子。但后被其父发现,便抓回天宫,狠狠地吊打了她一段,大骂道:“你这个大逆不道的女儿,屡犯天规天条,竟把天上的谷物偷到人间,并教他们播种,既然你喜欢人间,就罚你到人间,与凡人住在一起好了。从今以后,永生永世也不准返回天宫!”骂毕,天神烟沙把其女变成一条母狗,贬放人间。其女变成一条母狗后,再也不能和人们一起生产劳动,只能帮人们看门守户了。从那时候起,哈尼人民每到初秋或稻谷快到成熟的时候,从田间收割回来一把稻穗,舂出新米,蒸出新米饭,举行尝新节。过节时,在吃饭前,大家都要舀一碗新米饭,先给家里饲养的狗尝新,表示哈尼族永远不忘舍已为人的天神烟沙女儿。

  综上节日传说,哈尼族民俗与哈尼族民间文学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和见证,其二者之间是有水浮交融,不分主次,彼此相符的“血缘关系”。一方面民间文学是民间风俗习惯的产物和见证,而民间文学是借民间风俗习惯的发展和流传而发展和流传。另一方面是民间文学中又有着大量的关于民族民间风俗习惯的表现和反映。

  哈尼族民间的许多风物传说,都是直接反映和表现民族风俗,解释某件事物或某种民俗事象的来源的,但它们并不都是单纯地记叙或解释某种民俗事象的来源,它们虽然形式上往往归结为某事的因由或某种民俗事象的来源,但它们内容或思想上却蕴蓄着更为深厚的社会历史意义和现实生活意义。每一个传说中,都曲折地记录和复述着哈尼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子,都辐射着哈尼初民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条件下,积极敢于同它们斗争的烙印,闪烁着哈尼人民智慧、勤劳、勇敢的光芒。

  原始氏族社会经历了母权制阶段,并由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社会,这一历史发展的进程,在哈尼族早期的口头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和表现。众所周知,在母权制氏族公社里,妇女充当氏族的首领,管理本氏族公共事务,在生产、生活、采集中起主导作用和支撑地位。前面提及的传说中,将“艾玛”始祖母作为“护寨神”供奉在村头的树林中,又把始祖母塔婆或天神烟沙女儿作为五谷的传播者供奉在每一户家中,并且每逢都要向她们祈祷和祭奠,正表达了人们对女性的尊敬和崇拜;而在哈尼族民间传说《祭护寨神树的由来》中,我们都可以窥见在母权制社会以及母权制向父系制社会过程的婚姻形态,它深信无疑是氏族社会文学创作中的反映和再现。

  在解释有关“矻扎扎”节和“艾玛突”节的传说中,更反映和再现了许许多多原始社会的生活特征,诸如生产方式,分配制度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心理特点等等。

  在“矻扎扎”节的传说里,反映了“打磨秋”、荡“秋千”、狩猎、唱山歌等活动,都朴素地说明了“矻扎扎”与五谷丰登的关系;再从节期祭神、找“艾浦”和“艾乐”兄妹俩的祭祀活动及其思念和崇拜来看,“矻扎扎”节当是一个祈求丰年和感念祖宗的思想观念的节日,它是由于早期哈尼族社会生产力,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十分低下,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屈服依赖而产生的,正如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只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马恩选集》第三卷第354页和第四卷第250页)。其产生的年代是相当遥远的。

  “艾玛突”节纯属于男子节,不准女性参加祭祀活动,但婚后久不育的妇女为乞子经允许方可参加,到祭台前祈求生育,表面上乍看起来好象是女性受屈辱的大男子主义,其实它的拆光恰好反映和体现了文化的另一个侧面。其重演着母系社会的遗风。男性因地位十分低下而在密林里集聚结社,求得情绪平衡的精神状貌。元阳县哈尼族地区的“艾玛突”更为体现这一文化,其不重婚,家庭成员健在的两个男青年,装扮成两个美丽的姑娘,由全体男性簇拥着,敲响锣,擂动牛皮鼓,吹起巴乌,弹着四弦,周游寨子。这不说不因男子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而男子争取与女子平等的集会游行的遗迹,表达出求得与平等的呐喊声和争取平等的精神状貌。而婚后久不育的妇女者可参加祭祀活动来年看,恰恰又反映和体现了古代哈尼族社会里的群婚制或生子不见父而寻找父亲的婚姻形态,也反映着扶弱济贫的思想情操。等等这些,至今仍历历可见。

  还有“矻扎扎”节的磨秋场上分牛肉时,由有经验的男性长者切成方块,平均分给各家各户,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对于寨主也不能另外和特殊,拿回去敬献自己的祖宗和款待自己的客人。又“艾玛突”时,一部分猪肉还是由有经验的长者切成方块,平均分给各家各户,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对于主持人“咪谷”也如此,拿回去献自己的祖先;一部分猪肉则在“艾玛突”树下煮了共食。全村男性各自携带酒食到护寨神树下畅饮,八人一个篾桌,摆成大筵,“咪谷”坐在中间吟唱酒歌,众人边饮边合。所唱的内容有开天辟地、历史传说、祝愿丰收、祈祷平安等。除此,如果有婚后久不育者的妇女前来祈子,“咪谷”为不育者祈祷完毕,把猪蹄放入不育者的怀中,“咪谷”学婴儿的啼哭,妇女拍怀中的猪蹄的以示得到寨神“艾玛”所赐孩子。在酒席上,肉食也是按人头平均分配到每桌上,吃不完的可以带回家。除此,路过的外村异乡人,不但可以入席就座饮食,而且倍受他们的欢迎和敬重。

  “艾玛突”中吟唱的开天辟地、历史传说、祝愿丰收、祈祷平安的歌,正是复述哈尼族初民的生产生活。而在分牺牲品既不能多分,也不能少分,对于寨主或“咪谷”也没有特殊的分配原则,也反映和再现了哈尼族原始农业公社中“平均主义”或“见者有份”的分配原则。

  总之,一定的民间风俗习惯体现了一定的民族心理、性格,行为道德规范。哈尼族人民在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长河中,把美好吉祥的希望寄托于事物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优美动人的传说,进而形成了一些务必遵守的风俗习惯。通过这些让心灵和精神上得到自我安慰和自我求平,这在上述几个节日中表现和反映较为明显和突出。这些民族化或区域化的风俗习惯反映和体现出来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正反映了哈尼族人民纯朴善良、诚实、勤劳、勇敢、聪明、憨厚、好客、热情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

分享到:

TAG: 哈尼族 民间文学 民俗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83444
  • 日志数: 33
  • 图片数: 2
  • 影音数: 4
  • 文件数: 18
  • 书签数: 20
  • 建立时间: 2008-10-14
  • 更新时间: 2011-09-1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