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根深林始茂,哲人智足理方明——广西田林县民间文化人陈道平撰题

深化教学改革 推进《民族民间文学概论》课程建设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2-17 04:16:24 / 个人分类: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 推进《民族民间文学概论课程建设

杨树喆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广西桂林,541001)

  一、《民族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的定位

  根据广西师范大学“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努力成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文化库和智力库,逐步建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国外有一定影响、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我校有相当部分学生来源于广西11个少数民族的实际,我们将本课程定位为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该专业具有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目标

  1.正确认识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格局中的地位与价值;

  2.系统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的形态特征,掌握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史诗、民间长诗等体裁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征。

  3.认识中国民族民间文学学科研究的意义,掌握中国民族民间文学学科研究方法。

  二、《民族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的历史沿革

  本课程在校内发展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发端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完成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委托的《壮族文学史》编撰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从区直属文化单位和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抽调十几人组建了壮族文学史编辑室,加上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五十多名师生组成壮族文学调查队,深入广西壮族地区三十二个县、市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调查、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编辑室于1959年4月完成了《广西壮族文学》初稿的编写任务。此后,由于工作关系编辑室被撤消,《广西壮族文学》的修改和定稿工作,全部由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担负。在上述过程中,时为中文系青年教师并自始至终参加《广西壮族文学》编写工作的周作秋先生,率先于1958年秋季在我校开设了“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学”课,并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

  (二)发展阶段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年更名为文学院)再次接受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委托,负责《壮族文学史》的编写任务,具体工作由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等先生负责。1986年以壮族民间文学为主体《壮族文学史》(3卷本,近百万字)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先后获得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广西文艺领域最高级别的奖励)和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产生广泛而良好的社会效应。与此同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广西师范大学,并于1987年招收了第一批“壮族文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学校教务处批准,“民间文学概论”和“壮族文学史”先后成为中文教育专业(后更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前者为选修课程,由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且新近从该校师从钟敬文先生进修回来的谢娟娟老师担任主讲;后者为必修课,由杨树喆、覃德清两位青年教师在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等先生的指导下担任主讲。

  (三)整合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瑶族文学史》、《苗族文学史》、《侗族文学史》、《毛南族文学史》、《仫佬族文学史》、《京族文学史》等广西世居少数民族文学史的陆续出版,为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另一方面,学校的生源进一步扩大,由原来仅仅招收广西区内的考生,逐步扩大到今天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台地区招生。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经学校教务处批准,将原来开设的“民间文学概论”和“壮族文学史”整合为“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作为1993级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各个年级的必修课程。在此期间,由周作秋为主编、欧阳若修为审订,汇集包括杨树喆、覃德清在内的广西各高校有关教师参加编撰的《民族民间文学原理》(教材)正式出版(1993年9月出版第一版,2001年10月出版修订版,以后不断重印),从而为本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本阶段,本课程的教学团队还先后开设了《民俗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民俗与旅游》、《文化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等系列选修课,作为本课程的延伸。

  三、《民族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的建设实践与成效

(一)教学条件建设

  1.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优良,多学缘杂交、多学科整合,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师资队伍(见下表)。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杨树喆/男/1963/08/教授/博士/中国民间文学/课程负责人,总体规划,主讲

覃德清/男/1963/07/教授/博士/人类学/部分教学内容组织研究,主讲

徐赣丽/女/1967/06/教授/博士/民俗学/网络教学资源总体规划,主讲

海力波/男/1973/03/副教授/博士/民族学/部分教学内容组织研究,主讲

韦世柏/男/1963/05/副研究员/硕士/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部分教学内容组织研究/辅讲

朱国//女/1977/12/讲师/在读博士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助教

汤春华/女/1985/02/助教/硕士/民俗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助教

范文艺/女/1984/11/助教/硕士/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助教

赵晋凯/男/1977/06/助理研究员/在读硕士生/人类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助教

  2.教材使用与建设:本课程以周作秋主编、课程负责人杨树喆和主讲人覃德清参编的《民族民间文学原理》为基本教材,该教材1993年9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01年出版修订版,至今已发行近3万余册,分别在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百色学院以及云南民族大学使用。第一版和修订版均获得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同时以本教研室内部编印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选》(1994年编印)和刘守华主编、课程负责人杨树喆和主讲人覃德清参编的《民间文学教程》(2001年版)为辅助教材,后者曾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3.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除上述教材外,本课程同时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扩充性、相关性学习资源:

  (1)分章提供了必要的民族民间文学、相关学科(如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名著和学术论文,从2000年起在文学院图书资料室开辟“民族民间文学及相关学科图书”专柜,总藏书量约3万册。

  (2)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介绍和使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中国民俗”、“中国民俗学会”、“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网站资源。

  (3)学校图书馆免费提供“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数字图书馆”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询。这些教学和辅助手段,拓宽了学生知识面,牢固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加深了学生对管理原理的认识和领悟。

  4.实践性教学环境

  本课程主要以组织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学校“创新杯”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以及毕业论文写作为载体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做法是:由教研室根据课程内容集体研究并提出选题,学生以个人或小组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个由任课教师指导选题的田野调查活动,最后个人(或小组)完成研究报告或论文,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5.网络教学环境

  (1)从2000年起,课程采用学校教务处自行研发的教学服务管理系统,为课程提供了最先进、最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2)文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6间,1个计算机房,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条件;目前在新校区正已建成一批文科组团共享的多媒体教室,较好地满足了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3)2007年9月底10月上旬,本课程将《教学大纲》、参考文献、备课教案、习题等教学资源上网,免费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提供了条件。

  (二)教学改革与教研成果

  长期以来,本课程教学团队十分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1.以本课程为核心,形成优势互补的课程联动。本课程建设过程逐渐延伸出不少子课程。如本科生的《民俗学概论》、《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审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俗与旅游》等课程,和研究生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专题研究》、《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中国民间信仰》等课程。这些拓展课程多由本课程主讲教师开设,与本课程联动,形成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

  2.承担了一批教学改革研究和教改项目,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教改教研论文,并先后获得校级、自治区级教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3.实施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常规的课堂讲授,本课程主要探索和实施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1)课堂辩论或讨论式教学。如在讲授“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记上的地位与作用”时,事先抽取两组同学准备一个辩题,正方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反方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无足轻重”。花一堂课的时间让两组同学进行对抗性辩论。辩论这一问题的目的首先因为关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学术界也曾进行过讨论,有可以辩论的空间和资源;其次因为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开设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课程的必要性很难搞清楚;第三,让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思考问题,然后老师再讲授,会加深记忆,毕竟自己得到的知识是最难忘的。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优秀,气氛活跃,讨论积极,不仅两组同学参与,旁听的同学也提出大量问题,并为这两组同学出谋划策。

  (2)课堂教学与课下教学相结合。由于这门课课时有限,很多内容也无法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因此,我们除了在课后布置作业训练和考察学生,更重要的是,在第一堂课上就组织同学成立若干个“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观察小组”,每组同学选择共同感兴趣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样式,从儿时记忆或书籍、报刊中搜集作品,至少两周交流、讨论一次,学期结束形成“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观察报告”,作为一次大作业,老师在课堂上点评。

  (3)邀请少数民族民间歌手或故事讲述家参与教学活动。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鲜活”状态,本课程不定期组织开展两次学生与少数民族民间歌手或故事讲述家见面活动。邀请少数民族民间歌手或故事讲述家为学生演唱民歌或讲述故事,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感性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1)部分主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与此同时,还利用课程网站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经常通过电子邮件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及时从网络下载相关资料作为课程的补充内容。

  (2)作业改革。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对儿时听过的故事进行回忆搜集并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讲述给全体同学听;可以是读书报告,除了有纸质作业外,更多鼓励电子作业。

  (3)课程考试方面,近两届的期末考试尝试实行了开卷考试,出两至三道主观题,未必一定有标准答案,旨在考察学生运用理论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建设成效举证

  1.校内同事举证评价

  2004年,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由主讲教师覃德清、海力波等为主要完成人的、以该课程为代表的系列课程开设为主要内容的教改项目《中文学科为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模式和途径的探索》作如下评价:“该教改成果,是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立项项目(Ⅰ类资助),项目以中文学科的部分学科转型为先导,研究和探讨中文学科进行现代转型的可能性和根据,为中文学科提高为现实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然后经过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中文学科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的两种模式——以人才培养为主,通过改革和调整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本科生选修课系列,面向区域社会发展提出的问题,面向当代现实,面向西部农村,培养能力较强的中文学科人才;以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主,通过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已毕业的研究生等,采取集体承担课题或合作进行某一现实问题研究等形式,既出科研成果又出人才。项目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课程改革,调整了中文学科课程体系,开设了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构筑了适应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新模式,提出了中文学科为社会服务的若干途径,为高等学校解决中文学科如何为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项目成果属区内首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人才培养成效明显也直接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该成果在广西师大第五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一等奖,我校同意推荐该成果申报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校外专家评价

  以本课程为主的系列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成果项目《开发民族审美文化资源,推动民族地区中文学科教学改革》,2005年荣获广西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12月16日组织了以教育部中文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章安琪为组长的7人鉴定专家委员会,对该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专家委员会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考察,对该成果的研究水平和实施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该成果立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文学科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掘民族地区审美文化资源,通过开展田野调查,拓展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将文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推动民族地区中文学科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中文学科注入新生活力,建构了面向民族地区中文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4年多的实践,该成果已经在民族地区部分高校应用,这种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对民族地区中文学科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该成果的设计和实践,原创性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在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改革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属于首创。特别是以审美人类学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科研与人才相交融的教学改革以及相关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四、小结:《民族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的建设特色

  1.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汉族文学为中心的文学观,对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格局中的地位与价值、形态特征,以及各类体裁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征进行全面讲授。

  2.运用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参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面开展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材料基础上,注重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人类文化、观念的探讨。

  3.引入研究性教学方法,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的成效显著,为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优秀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附录:课程负责人情况介绍

  本课程负责人杨树喆(1963/8-  ),男,壮族,广西扶绥县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汉语言文学)学士(1988),北京师范大学文学(中国民间文学)硕士(1991)、法学(民俗学)博士(2000)。早年当过小学和中学教师,1988年开始从事中国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1992-1997)、副教授(1997-2002)、副主任(2002-2003)、教务处副处长兼高教研究室主任(2003-2006),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带头人兼硕士研究生导师、壮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职。

  (一)近五年教学情况

  1.讲授的主要课程

  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课,本科必修,2学时/周,2003和2005级共2届,190人;

  民俗学概论,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基础课,本科选修,2学时/周,2002-2006级共5届,532人;

  教师教育概论,全校师范类专业公共(综合素质)课,本科选修,1学时/周,2002-2004级共3届,235人;

  民俗学原理,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3学时/周,2002-2007级共7届,32人;

  田野作业理论与实践,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2002-2007级共7届,32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毕业论文和教育实习:2003-2007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共37篇,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篇;2003年校内指导本科生教育实习15人。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2003-2007年,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开展“创新杯”、“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活动15人。

  田野作业实践:2003-2007年,结合“田野作业理论与实践”课,多次带领硕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到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龙胜县龙脊壮族聚居区、灵川县、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博白县和陆川县客家聚居区、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开展民俗专题田野调查。

  3.参加的教学研究课题

  广西高等教育文史哲类本科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与实践,新世纪广西高教教改课题,主持,2005-2006;

  西部民族地区教师学历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分离的可行性研究,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持,2005-2008;

  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要参加(排名第二),2001-2005;

  广西大学生培养方式分析,新世纪广西高教教改课题,主要参加(排名第二),2004-2007;

  教师专业化与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实习模式改革,广西师范大学第六届教改课题,2005-2008,主持。

  4.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成果

  民族地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初步构想,《教师教育论坛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5年1月;

  地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第二作者,高教论坛2004(4);

   教师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刍议(摘登),广西党史2004(5);

  民间文学教程(教材),署名按撰写章节排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地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运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广西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获奖者,2004-2005;

  民族民间文学原理(教材),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署名按姓氏笔画排序,2004。

  (二)近五年科研情况

  1.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民众口头创作与民族文化品性——壮族民间文学的文化透视研究,主持,国家哲社基金课题西部项目,2006-2008;

   民间文艺资源的开发与右江流域壮族新文化建设,主要参加,广西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2002-2004;

   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主要参加,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2006-2008;

   广西客家饮食民俗文化调查与开发研究,主持,广西师范大学科研项目,2005-2007。

  2.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师公·信仰·仪式——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师公“沟通”鬼神手段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  

  中外民俗学发展述略,百色学院学报2006(5);

  史诗之谜与族群记忆——汉民族没有史诗的深层原因探析,第二作者,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1);

   论广西民俗工艺品旅游市场的开发,第二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九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与中华民间文学的总体风格,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委会,2004;

   一个壮族师公班的度戒仪式,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西第七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委会,第一获奖者,2003;

  广西师范大学“中青年拔尖人才”奖,广西师范大学,2004;

  壮族民间师公文化研究系列论文,广西师范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2004;

  壮族师经文学研究刍议,广西民间文艺优秀成果特等奖,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2006。


TAG: 概论 教学改革 课程 民间文学 民族

玉麓俗谭——英古阿格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英古阿格   /   2009-08-14 08:23:04
向杨老师致敬!
民俗学就是要从学科建设扎实抓起!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65487
  • 日志数: 70
  • 图片数: 6
  • 文件数: 42
  • 书签数: 22
  • 建立时间: 2008-09-15
  • 更新时间: 2018-08-0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