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根深林始茂,哲人智足理方明——广西田林县民间文化人陈道平撰题

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壮族民间文学的文化透视研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2-17 04:11:18 / 个人分类:壮族文化

查看( 1275 ) / 评论( 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设计论证:《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壮族民间文学文化透视研究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与世界许多无文字民族一样,壮族的文学长期以来都是以口头创作和传承的民间文学为主体的。国内外对壮族民间文学的研究现状,举其要者有两个方面:【1】搜集翻译和整理。此项工作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有零星的开展,如当时出版的《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就辑录了不少的壮族歌谣。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出于创建拼音壮文、编纂《壮族文学史》和“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不同目的和旨趣,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不断得到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壮族民间歌谣资料(1-4集)》、《壮族民间故事资料(1-4集)》、《壮族民歌选集》、《柳州宜山山歌选》、《壮族民间故事选(第1集)》、《壮族民间故事选》、《壮族排歌选》、《女神·歌仙·英雄——壮族民间故事新选》、《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中国谚语集成·广西卷》、《布洛陀经诗译注》、《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平果嘹歌(长歌集)》、《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Zhang Folk Tales from Wuming”([美]Margaret Milliken)等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这些壮族民间文学的瑰宝为后来的理论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文本材料。【2】理论分析和研究。此项工作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出版的《广西壮族文学》,首次从远古文学、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歌谣和歌圩五个方面对壮族各类民间文学样式及代表性作品作了概述和分析。随着搜集翻译和整理工作的日益深入,理论研究工作有了可喜的进展。除了报刊零散的文章外,还先后出版了几部论著,如《广西民间文学散论》对广西民间文学特别壮族民间故事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和研究;《歌海漫记》、《壮族歌谣概论》是作者长期在壮族“歌海”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壮族民间歌手大量的歌谣资料及艺术实践的总结;《壮族师剧概论》对壮族独有的民间戏剧样式——“师剧”的源流及剧目内容、艺术特色进行了概论性的研究;《壮族文学史》则在《广西壮族文学》的基础上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壮族文学(含作家文学)的发展脉络做了更加全面地梳理和阐述,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均具有其材料扎实、论述慎密、分析细致的特点,因而为对本课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它们大多仅仅立足于传统文艺学(或文学-社会批评)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涉及壮族各类民间文学样式的题材、社会内容、主题、人民性、表现手法、语言艺术以及壮族民间文学的民族特色等许多方面。有鉴于此,本课题拟从更为开阔的视角,对壮族民间文学进行文化透视研究。这样的选题,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可以在观念、视角、方法上为壮族民间文学研究开辟新的路径,从而有助于挖掘和理解壮族民间文学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进而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壮族地区新文化建设提供决策资助。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基本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文化场”中的壮族民间文学。着重在对文化概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宏观分析壮族民间文学生成、发展的文化土壤和壮族民间文学的稻作文化、歌咏文化、师巫文化及外来文化意蕴。【2】稻作文化与壮族民间散文叙事。着重探讨壮族作为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其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稻作文化内涵与特质。【3】歌咏习俗与壮族口头韵文创作。着重探讨有着“歌海”之美誉的壮族,其歌咏文化传统对口头韵文创作的孕育功能和影响。【4】师巫传统与壮族乡村仪式演剧。着重探讨产生与远古社会的壮族师巫文化传统对壮族乡村仪式演剧文学的深刻影响。【5】外来文化与壮族民间文学。着重分析壮族民间文学与周边民族文化的关系特别是壮、汉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整合问题。上述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以文学-文化批评和民俗学田野作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壮族民间文学及其特征置于整个壮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与社会群体文化结构的网络之中,探讨其在由本土文化(稻作文化、歌咏习俗、师巫传统)和外来文化(周边少数民族文化、汉族传统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中的表现形态与文本意义。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是:【1】当今社会物象眩目,意义纷繁,以往对事物从单一的概念、意义、领域进行解读习惯与思路,不得不结束其独领风骚的时代,而代之以彼此沟通、传递、变异、融合的方式去接受解读个体更富创意、更自由的思想叩访。当代学术的发展需要进入一个视野更为宽广的区域,以全新的解码方式和多维的观照视角,将阅读个体从阅读困境中带入日益丰富多样的领悟时空。本课题将壮族民间文学置于文化视野的平台进行剖析,即是一种多维观照的解读尝试。【2】“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不能不是一个民族文化沃土上的产物。它的产生(构思、创作)与发展(接受、传播),无论如何脱离不开一定民族的文化背景,并最终反转过来,汇入民族文化的巨川,去冲积新的平原,去浇灌新的良田,去孕育新的生命。”因之,对壮族民间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仅仅要领悟文本修辞、认识文学样式的审美价值、体验文本带来的趣味,实现阅读个体与文本之间交流与沟通,还应该从更广泛的领域——社会伦理、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等文化方面,寻找其更为丰富的意义。【3】壮族民间文学是在由本土稻作文化、歌咏文化、师巫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主要是汉族传统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要挖掘和理解其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必须将研究对象置于所存活的“文化场”之中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和思路、研究方法两个方面。【1】在研究视角和思路上,本课题以多元观照的思路,对壮族民间文学与文化的联系,以及壮族民间文学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审视,做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希望从壮族民间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入手,将壮族民间文学及其特征置于整个壮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与社会群体文化结构的网络之中,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及审美学的角度,在多维文化视野里,论述壮族民间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探讨壮族民间文学在由壮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特别是周边少数民族和汉族传统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中的表现形态与文本意义。【2】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将以文学-文化批评法和民俗学人类学学田野作业法作为基本研究方法。前者的优势在于它不再是将文学视同社会生活简单的“反映物”和政治斗争的“工具”,而是将文学纳入整个文化系统中,从文学与文化的大的系统结构中去发现其价值,表现出更为广阔的批评视界,并以更大的热情去关注“人”的存在和社会历史文化的进程。后者则是通过实地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获取他者文化的知识,以帮助研究者增进对人类文化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理解。二者的完美结合必将有效地促使本课题研究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课题负责人近年来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1】壮族师经文学研究刍议,《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9(10);

  【2】桂中壮族民间的莫一大王崇拜及其内隐意蕴,《民族文学研究》,2001(1);

  【3】超越形态学:列维-斯特劳斯与民间故事分析,《民俗研究》,2002(1);

  【4】壮族仪式剧研究:族际社会的方法论,《东方丛刊》,2000(2);

  【5】各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整合与中华民间文学的整体风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

  【6】壮族神话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6;

  【7】壮族民间师公的民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8】民族民间文学原理(合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主要参考文献:

  【9】壮族文学史编辑室《壮族民间歌谣资料(1-4)》,内部编印,1959;

  【10】壮族文学史编辑室《壮族民间故事资料(1-4)》,内部编印,1959;

  【11】蓝鸿恩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中国ISBN中心,2002;

  【12】农冠品主编《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广西卷》,中国ISBN中心,1992;

  【13】张声震主编《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14】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15】欧阳若修等《壮族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16】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中下),民族出版社,1997;

  【17】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18】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9】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陈继会《文化视界中的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TAG: 民间文学 文化透视 壮族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65481
  • 日志数: 70
  • 图片数: 6
  • 文件数: 42
  • 书签数: 22
  • 建立时间: 2008-09-15
  • 更新时间: 2018-08-0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