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根深林始茂,哲人智足理方明——广西田林县民间文化人陈道平撰题

民间文艺学导论@绪论(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2-06 21:03:59

第01章 绪  论

民间文学概论”是高等学校中文系或文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系统介绍民间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历史、方法、理论成果,等等。民间文艺学以民间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本章中,我们首先介绍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范围、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民间文艺学的性质与任务,以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范围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什么是民间文学?这是民间文艺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讨论其他问题的重要前提。然而,一般说来,对一门学科下定义是比较容易的,而给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下定义就比较困难。比如研究美学的学者,可以告诉你什么是美学,至于说到什么是美,他就不一定能回答或至少不能很圆满地回答。同样,以民间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民间文艺学,大致地说,是研究民间文学的起源、流传的一般规律及社会功能的一门学科,而要追问什么是民间文学,大家的意见可能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早期的定义

目前所知,我国最早对民间文学概念、范围作解释并给民间文学下定义的学者是胡愈之。1921年,他在当时的《妇女杂志》第七卷第一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论民间文学》的文章。文中写道:“民间文学的意义,与英文的Folklore德文的Volkskunde大略相同,是指流行于民族中间的文学。民间文学的作品,有两个特质:第一创作的人乃是民族全体,不是个人。第二民间文学是口述的文学(Oral Literature),不是书本的文学(Book Literature)。所以民间文学和普通文学的不同:一个是个人创作出来的,一个却是民族全体创作出来的;一个是成文的,一个却是口述的不成文的。” 这是我国学者第一次对民间文学与文人创作所作的严格区分,属于“比较彻底的狭义民间文学观”

随后,徐蔚南在1927年出版了专著《民间文学》。书中为民间文学概括出六项特点,并合之而成为民间文学的定义:“民间文学是民族全体所合作的,属于无产阶级的、从民间来的、口述的、经万人的修订而为最大多数人民所传诵爱护的文学。” 这个定义对民间文学的特性作了比较详细地概括,只是在指出民间文学是民族全体的同时,却又强调了民间文学的阶级属性,说它是属于无产阶级的,不能自圆其说。

1938年,上海书店出版了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标志着中国俗文学学科的正式建立。该书第一章开宗明义地为“俗文学”下了定义:“何为‘俗文学’?‘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 接着,还列举了俗文学的六大特质:①“大众的”;②“无名的集体的创作”;③“口传的”;④“新鲜的,但是粗鄙的”;⑤“其想象力往往是很奔放的……但也有种种的坏处”;⑥“勇于引进新的东西”。 虽然郑振铎没有直接给民间文学下定义,但他认为“俗文学”就是“民间文学”,并以是否“不登大雅之堂”、是否“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作为解释和认定的依据,从而将“俗文学”或“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相区别开来。而且他所说的“通俗的”、“民间的”、“大众的”以及所列举的俗文学的六大特质,大都适用于民间文学。无疑,现今对民间文学的认识和界定,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二)20世纪50-80年代的定义

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80年代初,我国学界围绕民间文学的名称、概念、范围和特征等问题曾经开展过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学者们既有分歧,也达成了不少共识。其中最大的共识或者说在讨论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大概应该是1980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概论》给民间文学下的定义:“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这个定义最大的特点是,在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和传承主体的认定上,不仅强调了劳动人民,而且把劳动人民提高到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上。而之所以如此强调和提高“劳动人民”,当时另有一段论述可作为注脚:

 

我们所说的“民间文学”,和高尔基所讲的基本意思相同,指的是为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并在劳动人民中流传的口头文学。为什么下这样的界说,理由是:在封建时代,市民自然也算是人民,这个阶层的人所活动的社会,也可以说是民间,因此,把市民的文学包括到民间文学,不能说没有道理,把市民的文学和劳动人民的文学包括在一个范围内,进行研究,自然也是可以的。但不论从生活情况看,从思想感情看,从文艺的形式、风格看,这个阶层的文学,即使是口头创作部分,和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创作都是很不相同的。把“民”作“人民”解释,包括的内容就比较复杂,在封建社会,以至解放之后,可以把一些剥削者也包括在内。如果把“民”作“劳动人民”解,就较为单纯,区别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劳动者和非劳动者,就较为清楚,共同的东西也更多。为了区分得更科学,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也为了把劳动人民摆在应有的地位,把民间文学定义为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创作,该是更好一些。

 

(三)新时期的定义

不难看出,在上述这场堪称旷日持久的讨论中达成的所谓“共识”,实际上是一种明知有失偏颇却因时代局限而不得不作的无奈选择。因此,当时代的脚步跨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学界开始反思和纠正中国民间文艺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一些不当提法和某些理论偏差时,在民间文学的定义和范围问题上,人们开始逐步摒弃了沿用多年的“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的提法,而更多倾向于将民间文学界定为“人民大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例如,刘守华、陈建宪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中给民间文学下了这样的定义: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不过,这个定义也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例如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认为“这种对民间文学的理解、界定显然是纯文学化的,即仅仅把民间文学看作是与作家文学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这样理解并不全面,而且极大地限制了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空间。” 他主张从“生活属性”去理解民间文学,并提出了关于民间文学的一种全新理解和界定:

 

民间文学是一个区域内广大民众群体创作和传播口头文学的活动,它以口头表演的方式存在,是一个表演过程。

 

毋庸置疑,这是受以当代美国著名的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理查德·鲍曼为代表的“展演理论”(Performance Theory) 的影响而产生的,其创新之处在于,主张在坚持“民间文学的基本定位是文学”的同时,认为只有从生活属性的角度考查民间文学,“将民间文学复归为原本的生活状态,从实际生活中考察其生存空间,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民间文学”。 这些主张和阐述无疑是十分精确而深刻的,不过,这个界定作为民间文学定义,还有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定义中民间文学是文学的基本定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用“口头文学”来界定民间文学似有同义反复之嫌,是否还有必要沿用“广大民众”来标识民间文学的创造和传承主体,等等。

因此,在这里,我们试图在上述对民间文学的理解和界定的基础上,给民间文学下这样一个定义: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集体展演和传承的语言艺术与生活文化。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

根据上述民间文学的明确定义,我们对民间文学的范围可以有一个大致的划定。一般说来,民间文学按其主要体裁样式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民间散文叙事,主要有神话、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二是民间韵文诗歌,主要包括民间歌谣、史诗、民间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民间歇后语等等;三是民间综合创作,主要包括民间说唱文学和民间戏剧文学等。近些年来民间文学研究领域有新的拓展,那些频频出现于手机短信(有时也出现于互联网)的形形色色的“段子”、互联网论坛及新闻后面的各种“跟贴”也开始受到关注,名之曰“网络新民间文学”。 对这些民间文学传统体裁包括网络新民间文学,我们将在后面分章进行介绍。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以及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创作成果之间的异同作一些辨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民间文学的概念和范围。

(一)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

民间文学有时常常与通俗文学混淆不清。究其原因,应该说与前述郑振铎在1938年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中给俗文学所下的定义“‘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有关。不过,他的意见发表于上个世纪30年代末,由于当时社会条件和学术状况的种种限制,尤其是我国民间文学的研究还处在初创阶段,因而难免有不足之处。现今,随着学术研究的日益深入和民间文艺学的不断发展,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一般已不难划分。事实上,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只是在形式和内容上的通俗易懂、具有较为广泛的播布性以及与文人作家的“雅”文学相对而言等这些点上存在相似或共同之处,而在创作和传承的主体、方式以及所反映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等三个方面则有着天壤之别:首先,民间文学主要是集体的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其次,民间文学是通过口头语言来创作、展演和传承,通俗文学则是以书面文字来创作和流传;第三,在内容和思想倾向上,民间文学是一个群体、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活、思想与情趣的自发表露,通俗文学所反映的则是创作者个人的生活感受,且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有关。

(二)民间文学与民间文学的改编及再创作

民间文学有时还与根据民间文学进行改编的成果或取材于民间文学进行再创作的成果相混淆。最典型的例子是,有人把早些年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孟姜女》和《牛郎织女》、壮族作家韦其麟取材于民间故事《百鸟衣》而创作的长诗《百鸟衣》,看作是民间传说或民间叙事长诗。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而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则是由于人们对民间文学作品有口头和书面两种表现形态以及从口头到书面转化的过程和方式认识不清而造成的。一般说来,民间文学作品从口头形态向书面形态转化的过程和方式主要有记录、整理(或科学写定)、改编和再创作四种。记录是民间文学作品从口头到书面的第一步,也就是调查采录者直接对讲述者或演唱者的讲唱内容作准确地笔录,其结果称为“原始记录稿”;整理是以科学的态度对某一篇讲述或演唱记录稿进行规范与梳理,以便地再现原始记录稿的完美性,所以也叫“科学写定”;改编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原民间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进行加工的创作活动;再创作则比改编更加自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重新塑造人物形象、构思作品情节和运用语言,甚至可以改变原作的体裁和风格,创造出一篇全新的作品。由此看来,原始记录稿和科学写定的作品应该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而改编和再创作已然完全属于作家利用民间文学的素材进行创作的范畴。

(三)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的交叉现象

当然,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之间的上述区别都是相对的,有时很难划出一条截然异质的分界线。就拿通俗文学来说,有些作品如当代报刊杂志或互联网上的新故事、新歌谣,本来是作者的个人书面创作,但它们在社会上广泛地口耳相传,久而久之,原始的作者及出处早已被人们所遗忘,变成了匿名的口头故事和民谣,这些作品就可以说既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同时也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甚至是严格意义上的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彼此交叉的“模糊地带”。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聊斋志异》这些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中的许多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最初都是产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后来经过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蒲松龄等文人加工提炼,成为雅俗共享的作品,这些书面文学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被中国各民族民众接受的同时,又被编讲成新的关于三国、水浒、西游、聊斋等的口头传说故事。当代文学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改编或再创作的电影《刘三姐》、歌剧《白毛女》,在风靡全中国甚至五大洲的同时,同样也被人们口头编讲成新的刘三姐传说和白毛女故事。不过,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民间文学作品是可以明显地与通俗文学、作家文学相区别开来的。

 

第二节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文化界的一个新潮时尚的文化概念,包含了包容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为了准确揭示它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广泛征询专家意见,反复修正。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它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这一定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时对它的范围作了五个方面的规定: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2011年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给出的定义是:“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较上述两种定义,可以发现,二者的相同点实际上是很多的,后者不仅以前者为基础,而且前者的精神贯彻到中国的保护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和现状

理解和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必须对几个相关的概念进行一些辨析。首先是与文化遗产的关系。所谓文化遗产是指人类过去的生活中生产、使用,经过历史汰洗留存到现在并且应该被传承的一种共同财产。 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遗产保护的第一期计划(1977-1983年)中,第一次提到文化遗产由“有形和无形”两部分组成。据此,理论上一般认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两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属于上位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是从属关系。

其次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所谓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属于文化遗产,二者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但也有明显区别:其一,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它的物质性和形态,使它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文化内涵深藏于物质载体之中。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是它的非物质性。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通过一定的物质和人的表演、技艺等体现,但物质或人本身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二,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永恒的文化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不然。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长时间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具有作为遗产的历史性特点;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能在现实生活中被继承,仍具有生命力,是一种“活”文化。其三,物质文化遗产要得到长时间的保存,应尽量避免人类活动的介入,否则只会破坏并影响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不然,需要人类的积极行为以不断地传承和弘扬发展。如果没有人类行为来传承与弘扬发展,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消失。

第三是与传统知识的关系。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秘书处的表述,“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设计;标记、名称和符号;未公开信息;以及其他一切来源于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智力活动,基于传统的革新和创新成果。” 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知识有交叉之处,如民间文学艺术既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传统知识。但传统知识具有通俗性、民间性,其范围模糊不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正式的国际用语,有自己的概念和范围。

二、民间文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作为“无形”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人的存在而存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的传承和流变。与“有形”的物质文化相比,非物质文化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的方式让文化链条得以延续。民间文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类别,它不仅具有上述特征,而且与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认知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实践以及传统的手工技能相比,民间文学在传承中的某些特点非常鲜明,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属性,同时也决定着民间文学保护的相关理念和措施。

与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相比较,民间文学在传承中鲜明特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尤为单一。除口头讲述外,民间文学基本不借助任何其他辅助性的传承场景及展演道具。自20世纪2O年代的中国民间文学运动开展以来,在对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进行厘清的过程中,其口头性特征最先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定和赞同。正是借助语言的口头讲述模式,民间文学的传承范围和传承历史才十分久远,民间文学的受众群体也才如此庞大,举凡男女老幼、有无识字者都可参与。无论是茶余饭后、田间劳作、节日庆典,抑或是田间炕头、各种礼仪场合等,口头形式的讲述都普遍存在,这使民间文学的展演与日常生活的运行轨迹互相印合。对民间文学来讲,口述耳听是最基本也是唯一的讲述和传承模式,它对故事讲述人的依赖度最为强烈。没有了故事讲述人,民间文学就没有了任何可以勾起人们记忆或是唤起民众情感认同的传承场域。可以说,民间文学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脆弱的一环。

其次,民间文学的展演过程尤为生活化。“民间文学是民众宣讲故事、抒发情感、记忆过去、阐述观念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来自某些人,而是由生活本身提供的。” 民间文学具有浓郁的生活属性,讲故事与听故事基本是镶嵌在民众日常生活之中的一种生活方式,民间文学就是这样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以一种无意识的自发状态进行集体而世代性的流传与沿袭。特别是传统社会中,民间文学的生活文化属性表现最为明显。它是自发而随性地镶嵌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存和交流之需而出现并传承的。在日常生活中,民间文学并不被视为一项自觉的文学创作与审美活动,而是民众的一种下意识或无意识的交流方式。无论在何时与何地,人们都会随兴致而讲颂,任心情而歌唱。正是这种完全不掺杂任何功利目的的讲述,使民间文学的日常呈现更加自然清新、淳朴无华而贴近生活本身。

 


TAG: 民间 文艺学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65481
  • 日志数: 70
  • 图片数: 6
  • 文件数: 42
  • 书签数: 22
  • 建立时间: 2008-09-15
  • 更新时间: 2018-08-0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