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根深林始茂,哲人智足理方明——广西田林县民间文化人陈道平撰题

全国一百二十名壮族专家学者致信温家宝总理要求尽快开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语卫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2-06 21:25:18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全国一百二十名壮族专家学者致信温家宝总理

要求尽快开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语卫视

 

敬爱的温总理:

2010年春节,您代表党中央来到广西壮乡实地调研,慰问壮族群众,给广西各族人民带来巨大鼓舞!广西人民感谢您,壮族儿女感谢您!您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执政理念,更让全国人民感动!

我们是分布在北京、广西、云南等省区各行各业的壮族专家学者,从壮民族发展实际和有关本民族文明进步的紧迫需要,向您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尽快开设广西壮语卫星电视频道的建议。

根据宪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比国内兄弟省市自治区现状,我们实地调查了壮族聚集地情况,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形势分析,从国家政策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在广西开通壮语卫星电视频道很重要,且十分迫切,这不但是政治问题,而且是一个基本的民生问题,具体理由如下:

一、开设壮语卫星电视频道是国家法律赋予壮族人民的权利

《宪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第三十八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民族文化事业,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

此外,《刑事诉讼法》、《国家义务教育法》等14部法律,《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家语委、广播影视部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若干规定》等16项规章也都对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做出了相关规定。

广西开设壮语卫星电视频道(以下简称壮语卫视)体现《宪法》平等的精神,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相关法规关于民族语文的规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充分发挥民族语文在现实社会中使用功能的重要手段,还能发挥其维护国家安全,边疆民族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作用。

二、开设壮语卫视是壮族群众改善基本民生的需要,它能切实解决壮族群众看不懂、听不懂电视节目的实际问题

开办壮语卫视,是维护地区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是惠及壮乡的一项德政民心工程,也是贯彻落实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实际行动。

目前,壮族共有1800多万人,聚居人口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四川、湖南等省区。其中,广西有1700多万,这1700多万人中,能较好使用汉语的壮族人约有300万人,他们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各地的中小学教师;约有700万人,因为外出打工等因素,部分听懂汉语,而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尚有700万壮族人听不懂汉语,这些壮族群众看不懂、听不懂汉语电视节目,现代信息被切断,严重影响了壮族人口素质和现代化进程。尤为严重的是,目前在广西当地基本没有壮语广播电视节目,实际情况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57年设壮语广播,“文革”停播,再未恢复。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也设立了壮语广播,直到目前,也只是每天上午6时到6时30分仅半小时(其中新闻5分钟,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准备的壮族文化常识25分钟)。而作为大众传媒重要手段的广西电视台卫视频道周一到周五的《壮语新闻》早6时54分到早7时,时长仅6分钟(周六、周日没有);公共频道周一到周五的《壮语报道》23:40首播,次日凌晨8时重播,时长仅10分钟(周六、周日没有)。受上述区级媒体影响,壮族聚居市县区也基本没有当地的壮语广播电视节目。

由于壮文扫盲工作已在20多年前停止,广西近千万壮族群众听不懂汉语也看不懂汉文,外于文字空白状态。地处偏远的壮族干部大多看不懂党和政府下发的汉文文件,群众基本听不懂各种汉文政策或科普宣传材料,读不懂汉文报纸刊物。加之壮语广播电视基本是空白,造成近千万壮族群众成了外界信息的“聋子和瞎子”。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0年底进行了各民族语言使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全区有约1260万壮族人口主要使用壮语进行交际和思维。考虑到文化融合因素,与壮族杂居或毗邻的其他少数民族也讲壮语,估计在广西境内讲壮语的人数已超过1550万人,加上广西以外部分总数接近1700万人。

壮语卫视能及时准确地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让壮族人民接触外部信息,传播科学和文明,是一项最基本的民生工程,更是一个重要的人权标志和政治标签。

三、开设壮语卫视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战略的需要

壮族是个跨境民族,边境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抵御渗透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境外敌对势力正在寻找新的攻击我国人权、民生等方面的突破口,而目前,700多万壮族群众被隔离在现代社会之外,这非常危险,如果这种状况引起国际关注,我国将十分被动。如果壮族文化传承缺失,可能就被境外国家利用,甚至将来会引起有关国土问题的纠纷。我们不能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解决。在广西开播壮语卫星电视频道不仅可以让包括广西、云南、广东的壮族群众及同时操壮语的其他民族群众受益,还能辐射到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周边国家语言、习俗和壮族相近的民族,如侬族、岱族、老族、掸族等几百万壮侗(侗台)语族的民族等,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可以预见,壮语卫视将在东盟各国中形成重要影响。

四、是实现民族间事实平等的重要体现,也是广西建设中国“民族团结模范”不可或缺的平台

目前,全国共有8家电视台开播12个少数民族语频道,其中9个为上星播出。它们分别是:

1、西藏藏语卫视

西藏电视台藏语卫视于1999年10月1日正式开播。2007年10月1日实现24小时不间断播出,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24小时播出的少数民族语电视频道。
2002年9月,西藏藏语卫视通过尼泊尔“太空时代网络公司”在尼落地。通过有关部门和我国驻印度使馆的反馈信息,在尼泊尔和印度收看藏语卫视节目的观众达30万。

2、蒙古语卫视

1997年1月1日,蒙古语卫视综合频道正式开播,通过卫星传输和微波传输、有线与无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入户。

3、青海藏语卫视

2006年2月28日,青海电视台藏语卫视正式开播,260万使用安多方言的藏族群众可以收看到用自己方言播出的卫视节目。

4、新疆电视台下设5个少数民族语频道

新疆电视台目前共有12个电视频道,其中有6个上星频道,5个少数民族语频道。它们分别是:维语新闻综合频道(XJTV2)、哈萨克语新闻综合频道(XJTV-3)、维语综艺频道(XJTV-5)、哈语综艺频道(XJTV-8)、维语经济生活频道(XJTV-9),是全国少数民族语频道最多的电视台。

5、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

2009年10月28日,使用康巴藏语播出的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正式对外播出。频道覆盖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甘肃西部五省区的康巴语地区。

6、吉林延边朝鲜语卫视

延边卫视是一家朝鲜语卫星电视媒体。延边卫视于2006年8月10日正式上星播出。覆盖东北三省、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京、津、沪、粤等部分朝鲜族聚居地区,以及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等。

7、甘肃甘南藏语电视频道

2007年1月1日,甘肃省甘南电视台开办了藏语电视频道。藏族是甘南主体民族,人口达34.98万,占全州总人口的51.87%。

8、云南迪庆藏语电视频道

云南省迪庆州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康巴藏语频道于2006年6月20日正式开播。

壮族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作为广西的主体自治民族,壮族连自己母语播出的广播电视频道都没有,自治地位无从体现。目前,整个壮民族母语文化传承呈现空前危机。

党中央高度评价广西是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广西正在为实现“四个模范”做出努力,要真正实现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壮语卫视是不可或缺的。

五、具体建议

在国务院的关注支持下,由国家职能部门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尽快开设广西壮语卫星电视频道(全天)。每天分时段用壮语标准音、壮语都安话、壮语德保(或龙州话)播出,以上标准音和方言可以覆盖全部壮族人口。或分设三个频道使用以上标准音和方言全天播出。建议在云南文山州开设壮语侬话电视频道,覆盖六七十万操壮语侬话的壮族群众。

我们希望,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本着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做到一碗水端平,从关心壮族民生出发,给1800多万壮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给予关注,尽快开通壮语卫星电视频道,给壮族人民提供了解现代化的通道,以利于壮民族的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

此致

 

敬礼

 

全国一百二十名壮族专家学者(签名)

 

梁庭望(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凤显(国家民委民族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覃晓航(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所长);

李锦芳(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韦景云(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韦鹏飞(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副会长、原教育部国家督学);

黄华斌(科学出版社美术总监);

何成轩(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罗汉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蓝庆元(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民族语文》副主编);

潘大海(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梁越(五洲传播中心影视事业发展部主任策划);

黄焕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站技术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陆晓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所高级工程师);

关仕京(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译审);

覃乃昌(广西民族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覃圣敏(广西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覃彩銮(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潘其旭(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甫春(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

岺贤安(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

赵明龙(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覃娟(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农立夫(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陈红升(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谢寿球(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

黄全安(原南宁地区文联主席、研究员);

罗  宾(广西民族古籍办研究员、世界教科文组织专家组成员);

黄桂秋(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覃乃军(广西师范学院艺术系副教授);

潘春见(广西大学教授、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

黄东桂(广西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广西伦理学会秘书长);

黄南津(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罗树杰(广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覃凤余(广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韦日平(广西大学教授);

韦俊谋(广西大学教授);

韦界儒(广西大学教授);

韦志中(广西大学法学院党支部书记、教授);

韦增欣(广西大学数信学院院长、教授);

韦玖灵(广西大学教授);

陈庆珠(广西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黄振南(广西师范大学地方民族史研究所所长、教授);

樊运宽(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树喆(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覃德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黄绍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郑超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广西壮学会副会长);

蒙元耀(广西民族大学壮侗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韦树关(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黄平文(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农学冠(广西民族大学教授);

陈丽琴(广西民族大学教授);

覃国生(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语言学会名誉会长);

何  霜(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卢勇斌(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韦文安(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

罗充然(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

徐寒梅(广西艺术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声乐教授);

梁绍武(广西艺术学院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作词);

翁  葵(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陆  勇(广西百色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李一鸣(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壮文教编教研室副译审);

韦拔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业务处副处长、高级编辑);

罗崇春(广西《三月三》杂志社总编辑);

韦文俊(原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三月三》杂志社社长、国家一级作家);

覃祥周(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副总编、副编审);

农  耘(原广西《三月三》杂志社总编辑、编审);

苏长仙(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名誉会长;原广西民族出版社副总编、编审);

赵如锋(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研究员);

韦苏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林超俊(广西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

覃瑞强(《广西文学》杂志主编、编审);

潘荣才(原《广西文学》副主编、编审);

严风华(广西文联文艺研究室主任、副编审);

黄朝瑞(广西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副研究馆员);

廖昆明(广西群众艺术馆馆长、研究员);李甜芬(广西创作中心创作员、一级作家);

农冠品(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

韦树英(原广西科协党委书记、教授);

廖汉波(广西壮学学会副秘书长、壮族在线网站理事会理事长);

黄继先(广西壮学学会副秘书长、广西大明山旅游开发公司高级工程师);

何曼迪(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

许晓明(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梁玉珍(广西百色起义纪念馆副研究馆员);

韦建英(武汉大学电力学院教授);

罗建峰(广西水电工程局高级工程师);

莫柯(海南省民族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

蒙  飞(广西民族报社社长、总编辑);

李锦球(广西民族医院主任医师);

陆  瑛(广西壮文学校原校长、高级讲师);

吕瑞堂(广西壮文学校原校长、高级讲师);

覃新苑(广西壮文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

滕明新(广西壮文学校纪委书记、高级讲师);

莫克利(广西壮文学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

欧志武(广西壮文学校学生科长、高级讲师);

韦永强(广西壮文学校老干科长、高级讲师);

黄善华(广西壮文学校教研室副主任、高级讲师);

莫尚军(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吴玉富(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韦丽珍(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潘列英(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韦健蓉(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蓝益平(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李作应(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吴超强(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黄书济(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周美兰(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陆  雄(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潘源洞(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黄运济(广西壮文学校高级讲师);

黄荣谋(广西民族高中高级教师);

何正廷(云南省壮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省政府高级法制督察);

黄懿陆(原云南政协报社总编辑、云南省壮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

蒙思牧(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副研究员);

黄昌礼(云南省文山州壮学发展研究会会长、文山州政协副主席);

王明富(云南省文山州壮学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王建国(云南省文山州壮学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黄炳会(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壮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P style="TEXT-INDENT: -42pt; MARGIN: 0cm 0cm 0pt 168pt; mso-c

TAG: 卫视 温家宝 学者 壮语 壮族

一笑堂 引用 删除 宁锐   /   2010-12-07 06:51:39
赞成!支持!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65898
  • 日志数: 70
  • 图片数: 6
  • 文件数: 42
  • 书签数: 22
  • 建立时间: 2008-09-15
  • 更新时间: 2018-08-0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