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如何呈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9-01 11:33:19 / 个人分类:山海经

关于中华国家、华夏世界的认同和生成,历史学家们已经作了太多的文章,但是,关于中国的外部世界、关于异域是如何相对于华夏世界而渐次呈现、络绎生成的问题,中外学术界似乎还缺乏一个全面的综合性探究,这个问题似乎依然是我们知识世界中的异域。

我所关心的恰恰是后者,这个问题,随着我最近的阅读而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异域的形成是一个远比本土的建构,更有趣味也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异域是所有新奇有趣东西的渊薮。而且,就其学术上的意义,一点也不比本土建构问题更低,本土是相对于异域且被异域所包围和勾勒出来的世界,因此,本土的建构离不开异域的呈现,正是历史上中国之异域的不断扩展,才定义了历史上中国的本土和世界概念,反之亦然。更重要的是,异域的敞开或封闭,还与我们民族心灵的开放或闭锁互为因果,息息相通。异域在边疆四周展现,但最终却是在国民心灵之幕上成像。

不能说以前的学者关于异域问题没有研究,但前人对于异域的研究,一直是在中外交通史的范畴中进行的,这种研究其实是把异域当成了一个现成的摆在那里等待着张骞、甘英、汪大渊、郑和们去发现的地方,而我所关心的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探究中国之异域的知识生产和图式建构:异域是一个不断呈现(和隐没)的世界,在不同的时代,异域如何呈现?如何被命名?为什么被如此呈现和命名?在不同的时代,异域世界如何被不断的重构和解构?中国人关于异域所关心和认识的是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地理山川风物博物人种风俗)?如此而获得的知识如何进入中国人的知识世界?其传播和存在方式如何?这种知识如何被再生产或者被遗忘?关于异域的知识如何又反过来引导着中国人对于异域的征服或想象?中国人对于异域的认识和西方人有什么区别?西方世界观的传入如何改变和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异域知识?中国人关于本土和异域的知识生产在机制和形态上有何关系和区别?现代中国人在多大程度上已经忘记了我们悠久伟大的异域知识传统,而这种遗忘的原因何在?后果何有?……这一系列的问题基本上是在认识论层面上提出的,但所有认识论问题的背后却都有历史事件的铺垫,这里的历史指的是扩张、征伐、贸易、探险、航海、取经、传教、朝贡等一次次通向异域的历史冲动和运动,而这些历史的运动则又与中国王朝本土的存在(制度变迁)息息相关。

异域的呈现问题因此就成了一个饶有兴味的知识考古学课题。异域是一张不断开合舒卷的版图,而我感兴趣的是导致这个异域版图不断开合舒卷背后的历史机制,那只看不见的命运之手。


TAG: 异域

陈永香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陈永香   /   2010-12-02 09:49:00
想看问号后的答案。
张润平 引用 删除 张润平   /   2010-09-01 23:16:21
既熟悉又陌生,既陌生又熟悉。
一笑堂 引用 删除 宁锐   /   2010-09-01 12:21:24
新鲜!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48827
  • 日志数: 240
  • 图片数: 1
  • 书签数: 1
  • 建立时间: 2008-08-25
  • 更新时间: 2012-05-29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