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目:论汉墓绘画中的伏羲女娲神话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0-31 21:48:48
/ 个人分类:资料档
论汉墓绘画中的伏羲女娲神话
【作者】过文英
【导师】崔富章
【作者基本信息】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2007年,博士。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汉墓绘画中的伏羲女娲神话,以汉代墓葬帛画壁画、石刻画像中的相关图像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图像分布特点、形象特征的系统分析,归纳出伏羲女娲画像的基本图像志,并将其置于汉代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揭示图像所蕴含的时代文化内涵。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伏羲女娲画像的特殊艺术功能,以及对于伏羲女娲神话研究的意义。本文包括绪论、七章正文、结语及附录。绪论分为三节,第一、二节研究综述,回顾了伏羲女娲神话研究概况及伏羲女娲图像研究的现状,第三节,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一章追溯伏羲女娲神话的生成。分别对伏羲、女娲形象进行探源,认为女娲为始祖母,伏羲为文化英雄,他们在战国中后期至汉初确立了对偶关系。第二、三、四章对墓葬艺术中的伏羲女娲图像进行描述与分析。其中第二章主要集中于帛画、壁画部分,第三章侧重于石刻画像(画像石、画像砖),分为山东、河南、四川、陕北四个区域,进行归类释读,对某些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或带有争议性的图像,进行重点分析和阐释。第四章按时代顺序对伏羲女娲图像在汉代以后的流布与影响进行了梳理。第五章对伏羲女娲画像进行图像学阐释,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伏羲女娲画像的基本图像志及核心图像(人首蛇身、日月、规矩)、区域图像(灵芝、嘉禾)、辅助图像(四灵、西王母与东王公、天门。第六章论述汉画伏羲女娲图像的艺术功能,首先探讨了汉代丧葬习俗及其文化心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伏羲女娲墓葬绘画的基本功能:护佑、调和阴阳和升仙。第七章阐述汉代墓葬绘画中的伏羲女娲图像对伏羲女娲神话研究的意义。第一节深入讨论了汉画在神话研究中的史料价值;第二节论述汉代思想观念对于伏羲女娲神话的改造和重构;第三节探讨了汉代民俗文化对伏羲女娲神话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地域文化带来的差异性与民间工匠对神话的“二次创作”;本章第四节指出当前利用汉画材料研究伏羲女娲神话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论文的附录部分以表格的形式对各地出土的汉代墓葬绘画中的伏羲女娲画像进行汇编。
相关阅读:
- 人类起源神话:华南地区民族(08):土家族3-2 (王宪昭, 2009-11-09)
- 人类起源神话:华南地区民族(08):土家族3-3 (王宪昭, 2009-11-09)
- 人类起源神话:华南地区民族(09):壮族3-1 (王宪昭, 2009-11-09)
- 人类起源神话:华南地区民族(09):壮族3-2 (王宪昭, 2009-11-09)
- 人类起源神话:华南地区民族(09):壮族3-3 (王宪昭, 2009-11-09)
- 人类起源神话:中东南地区民族(01):高山族10-1 (王宪昭, 2009-11-12)
- 人类起源神话:中东南地区民族(01):高山族10-2 (王宪昭, 2009-11-12)
- 人类起源神话:中东南地区民族(01):高山族10-3 (王宪昭, 2009-11-12)
- 人类起源神话:中东南地区民族(01):高山族10-4 (王宪昭, 2009-11-12)
- 人类起源神话:中东南地区民族(01):高山族10-5 (王宪昭, 2009-11-12)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伏羲女娲
神话
汉墓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