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桑内特 著《公共人的衰落》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4-28 06:52:44 / 个人分类:学术交流
查看( 610 ) /
评论( 10 )
相关阅读:
- 《中国京剧艺术百科全书》出版 (silver, 2011-12-21)
- 《21世纪中国最佳诗歌(2000-2011)》 (马知遥, 2012-1-05)
- 人在上海(三) (罗平, 2012-1-06)
- 鲁迅在上海怎样过春节? (silver, 2012-1-25)
- 大学生舞龙队新年接受受邀请多 (silver, 2012-1-27)
- 博友对《上海几种名菜点的制作 》的点评 (宁锐, 2012-3-04)
- 传统医药传承遭遇困境 上海采取措施保护 (silver, 2012-3-07)
- 上海几种名菜点的制作 (宁锐, 2012-3-08)
- 《民族论坛》“乡村人类学”专栏征稿信息 (汉风徐徐, 2012-4-21)
- 中国艺术研究院推百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 (大高, 2012-4-21)
-
虾哥 发布于2012-03-04 15:09:28
-
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 (展开全部)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
虾哥 发布于2012-03-04 15:09:56
-
作者简介 · · · · · ·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1943年生于芝加哥,196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耶鲁大学讲师(1968-1970)、布兰德斯大学助理教授、纽约大学教授(1972-1998),1999年起担任伦敦政经学院社会与文化理论教授,以及社会学与社会政策教授,并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与福柯有过合作关系。他的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艺术/音乐、家庭、观念史与身体史。他的著作甚丰,主要著作有:《19世纪的城市》(1969)、《阶级中隐藏的伤害》(1972)、《眼睛的良心》(1990)、《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1994)、《不平等世界的尊敬》(2003),以及三部小说。
他在学术生涯中因其突出贡献获奖无数,尤其是2006年,在德国“因为其对我们时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颁“黑格尔奖”,这个奖项... (展开全部)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1943年生于芝加哥,196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耶鲁大学讲师(1968-1970)、布兰德斯大学助理教授、纽约大学教授(1972-1998),1999年起担任伦敦政经学院社会与文化理论教授,以及社会学与社会政策教授,并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与福柯有过合作关系。他的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艺术/音乐、家庭、观念史与身体史。他的著作甚丰,主要著作有:《19世纪的城市》(1969)、《阶级中隐藏的伤害》(1972)、《眼睛的良心》(1990)、《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1994)、《不平等世界的尊敬》(2003),以及三部小说。
他在学术生涯中因其突出贡献获奖无数,尤其是2006年,在德国“因为其对我们时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颁“黑格尔奖”,这个奖项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此前获奖的学者包括哈贝马斯、保罗•利科。
-
虾哥 发布于2012-03-04 15:10:43
-
《公共人的衰落》
作者:成刚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来源日期:2008-9-7
本站发布时间:2008-9-7 10:05:59
本文转载自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4126
城市中,人与人关系的渐趋淡漠已是不争的事实。就中国当下而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大潮这一趋势,不仅加速了城市的发展,也加剧了城市问题,这其中就有人际关系的“石化”,更遑论城市中的公共生活。城市公共生活的枯萎被当作城市发展的代价之一,没人记得,而恰恰在城市之初,如古希腊、古罗马,公共生活何等的丰富。盛衰间究竟发生过什么?
公共生活的衰弱
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关于公共生活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史家的严谨和社会学家的敏锐在《公共人的衰落》中表现得酣畅淋漓,对建筑学、服饰学、戏剧、文学、历史和政治经济理论等资料信手拈来增加了可读性和哲理性。
18世纪,欧洲贸易扩张和城市人口剧增导致陌生人涌现,姓氏、社会关系和风俗习惯无助于确定他们的身份。由此,城市需要确立一套新标准。如,严禁任何阶层中的成员穿戴其他阶层的服饰;裸露的乳房不再是道德器官,而只是钻石项链的背景;赤裸的上身仅为烘托蕾丝花环;恭维是否能取悦于人,在于话语组织是否精心或机智,没人在乎是否真心;人们公开决斗,但并不破坏他们的私交;一个拈花惹草的人同样也可以赢得尊重与爱戴,因为好的立场与行动会给他们的道德加分。在18世纪,某中意义上可以说,私人生活领域与公共生活领域仍旧做到了泾渭分明,当然,这也使私人生活更为自由,而相应的是,公共生活中同时也富有公正与开阔一面。
伴随世俗主义在十九世纪的崛起,公共生活开始遭到蚕食。服饰不再被当作阶层的标志,服饰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揭示私人情感的线索;不自觉地表露心声被精神医生认为是疯子的症状。人们开始把是否真诚当作社会交往的至高标尺,所有的社会现象只有和人格挂钩才有意义,所有的共同体都以彼此揭露自我来建立,非人格空间逐渐缩水。当今亲密性社会关系便滥觞于此,由此导致了公共人的衰弱。
“亲密性专制”
专制不仅是高压、监视、监牢、催泪瓦斯,也可以是眼泪、房贷、威士忌、香烟、家居用品,可以如此亲密无间与微妙,桑内特称之“亲密性专制”。在《伊拉克:借来的壶》一书中,齐泽克援引某位哲学家对最恶毒神甫的定义,即明火执杖暴虐的神甫并非最值得警惕,相反,伪善的推心置腹才是最危险的。在亲密性社会中的神甫,用真诚让人忽视了他们的真正利益。
人们热衷于欣赏心灵的脱衣舞,这导致一个最讽刺的悖论,追求个体自由的动机最终收获的却是枷锁。百货商场迷人的橱窗,宣扬的是个性而流光溢彩的生活方式,模糊了商品的用途,掩饰了其批量生产的真相与高额利润。而桑内特更忧心忡忡的,则是由此引发的世俗卡里斯玛政治的猖獗,因为政治家的煽情演说或跟底层工人联欢而原谅其人的百万贿赂。
唤醒激情,反抗“沉默”专制
有趣的是,桑内特对电子媒体更不以为然,他称之为“亲密性专制的催熟剂”。桑内特对电子媒体的定义不无偏激,但也颇有见地,“电子传播技术正是一种促使人们不再有公共生活概念的技术手段。”大众传媒如章鱼般将本可以走出屋子走向广场的人牢牢抓住,让他们看到更多,交往更少。电子媒体单向的信息流通扼制了观众的反应,人们沉迷于对人格的探险,且满足于此,遗忘了去侦探背后的真实,遗忘了被政治家泪水遮蔽的政治内容。我们常指责电视新闻的八卦与花边,不知这正是其本质,也是“亲密性专制”有力需求和得力帮手。
当越来越多的人清醒认识到自己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却无计可施时,桑内特令人信服地告知我们已有多少时间不言不语。他唤起了人们对失语前的激情的记忆,今日的态势并非天经地义,并非生来如此,城市也不应是继续保持沉默的理由。在桑内特的词典里,“沉默”跟“独善其身”、“不战而退”、“奴役”列在同一纲目下,公共空间其实是公共发声系统,每处设计每个构造都必须有利于各种声音的无碍传播,否则便是对“机械决定论”的顺从,这与任何一种自由一种道德都不相容。
-
Finn0404 发布于2014-09-07 15:11:39
-
求助楼主
请问楼主,《公共人的衰落》这本书您有电子版么?老师上课推荐让看的,网上没找到电子版~
-
虾哥 发布于2014-09-07 15:52:36
-
回复楼上,此书没有电子版。这本书值得购买一本!
-
刘艳军 发布于2014-11-10 13:22:48
-
电子版来啦
电子版
公共人的衰落.pdf
(2014-11-10 13:22:48, Size: 21 MB, Downloads: 34)
-
昱江 发布于2014-11-10 13:53:20
-
回复 7# 的帖子
现在的电子资源真的是厉害
-
虾哥 发布于2014-11-10 17:54:26
-
回复 7# 的帖子
好强悍!
-
笔上苍烟发布于2014-11-14 18:04:50
-
求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2013康保成主编
如题,各位看过的同志可以给点阅读建议,如果有电子版的就更好了。
-
cfngroup 发布于2015-04-25 15:56:14
-
回复 10# 的帖子
此书无电子版。此书去图书馆借来翻翻就可以。
标题搜索
日历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26 | 27 | 28 | 29 | 30 |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7585
- 日志数: 5
- 建立时间: 2011-11-02
- 更新时间: 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