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纲
(一)摘要:了解、继承、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野猴艺、新野槐书,目前新野县施庵镇是著名的“猴艺之乡”,据史料考证,该镇的猴艺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传承于今。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提升猴艺文化,打响“猴艺之乡”的文化品牌,该镇于今年初启动了施庵猴艺“申遗”工程。眼下,该镇的“申遗”材料已经全部完成并通过县、市文化局上报至省文化厅。 目前,该镇正在对全镇猴艺人进行普查,建档立卡,着手成立猴艺协会,为下步发展以猴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和创办以猴为元素的工艺美术品厂奠定基础。 新野槐书表演有单口演唱或双口对唱,很少有道白,即便是有道白也多以板白和垛板代之,前奏和过门中加鼓锣伴奏。槐书表演唱腔属两段体曲体结构,有起腔、随腔和落腔之分。这是新野槐书唱腔的主要特点。 古老的传统文化融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使槐书这一民间曲艺绽放出鲜活的色彩。今天,这一曲艺瑰宝正在百里沃野的城镇乡村潜滋暗长。枯木逢春的新野槐书,伴随着耍猴艺人的足迹,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释放出更加诱人的魅力。
(二)调查时间: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2月19日
(三)调查地点:新野县文化局
(四)调查内容:
新野猴艺
“猴戏”多取材于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在中国地方戏曲中形成一个门类。汉代民间曾流行一种名曰“沐猴与狗斗”的滑稽舞蹈。据《前汉书》载:“长卿少府檀长卿起舞为‘沐(猕)猴与狗斗’,坐皆大笑,檀长卿因此得罪。罪名曰:以列卿而沐猴舞,乃失礼不敬!”日本有一种“猿乐”,又称“申乐”(申猴),是自古流传的一种技艺表演,这在河南新野出土的汉画像砖中就有猴技表演的佐证。
民间工艺猴早在汉代,陶制玩具猴已在在民间出现。盛唐时期洛阳的黄冶已批量烧造小型三彩釉玩具“母子猴”,憨态可掬的宋代禹州青釉瓷猴,现藏河南省博物院,明清时期各种彩釉瓷猴多见。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出售的儿童玩具中,猴子玩具最多,分布地域最广。如山东高密、河北和河南新野,淮阳、浚县的“泥塑猴”(哨子);北京地方的“蝉塑毛猴”;江苏南京、南通的“绒花猴”;河南镇平的“玉雕生肖猴”,方城“好石猴”(谐音“好时候”);陕西宝鸡,河南灵宝、浚县,山西侯马、晋城,甘肃千阳等地的“布制猴”;贵州贵阳的“木雕猴”;遍及中原各省的“剪纸猴”、“面塑猴”、“吹糖猴”、“皮影猴”(本版大图即为陕西皮影孙悟空)、“木偶猴”、“木制牵线爬杆猴”、“耍刀猴”、“风筝猴”、“棕叶编结猴”、“面具猴”,乃至惟妙惟肖的现代塑料、皮毛、陶瓷玩具猴等等,数不胜数。
猴艺的历史
在这样丰厚的猴文化当中,最精绽的是猴艺之乡——新野施庵的猴艺。
猴艺,区别与其它猴文化的地方在于——猴代替人表演各种文艺作品,演义大千世界人情冷暖……
新野人玩猴的历史,可追寻到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从新野出土的汉画砖上,就有人牵狗玩猴的画面。也有类似猴艺的表现。如;平索戏车,斜索戏车中的倒挂,寻幢图形似人似猿,超长的手臂,细长的下肢,灵活的动作,轻漂的身体,无处不在诠释着猴的信息。有可能那些杂技画像砖所表现的故事,就是猴艺之乡最早的猴艺展示。
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民间传说西汉时期,新野县施庵有个叫暴利长的官吏,因触犯了朝廷的条律,被贬到甘肃敦煌一带做苦役。后来,他在“握水洼”中捉到一只漂亮的野马,经过和一群猴一子一块驯养一段时间后,野马膘肥体壮且通人性,就献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大悦,赦免其罪,并给他加官晋职。他把其余的猴子都送回新野老家驯养。从此,新野人由养猴、驯猴发展到玩猴,并成为一项独特的文艺表现形式----猴艺。
猴艺的猴
猴的种类很多,据统计有12科,200多个品种。会演戏的猴为猕猴,古书上称为沐猴,学名为恒河猴,毛色灰褐腰部一下橙黄,有光辉,胸部和腿部深灰色,面部和耳裸出,群居山林中。玩猴艺人逮猴曰关猴,在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挖一深坑,布下网,然后在二里以外,开始撒诱饵,如玉米,水果猴子喜欢的食物,一天多则一百多米,少则五十多米,然后蹲点守望,慢慢诱进,猴子很聪明,每吃十米后退五米,然后四处张望,见没人再向前推进,每天如此……因此,每次关猴需要十天左右,因猴子是群居,一次就能捉到十数只不等。
猴艺包括驯猴和玩猴,把逮回来的生猴先进行喂养,十余天猴子与人建立感情后即进行驯化,艺人们利用猴子模仿性强,怕挨打,不给吃,夜晚注意力集中的特点,把其关空房内,两三人一起胁迫猴子学习各种动作。首先学翻筋斗,转身;再学敬礼,抓杆,担水,钻圈等……
猕猴经人训化后,会表演节目。有时猴子还和狗,羊,等动物一起表演。猕猴原有尾巴,在训猴时将尾巴割掉了,断了它很大的灵动性,免于跑掉,更为了使在表演节目时穿脱衣服方便,是之更与人相似……
吴承恩作西游记与新野的猴艺之乡猴艺
新野县档案馆保存的《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县志》、《清·乾隆十九年新野县志》均有关于吴承恩的记载。其载曰:“吴承恩,贡士,安徽桐城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接任新野知县。”由此可知,吴承恩 , 在新野做过两年知县,即1556年—1557年。
小说中的主人公—孙悟空,系猿猴化身,其言行即和人间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又具有人类所不能达到的超凡技艺。
新野是全国最大的猴戏市场,新野施庵的民间艺人捕猴、驯猴、耍猴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有很多绝招。猴戏最基本的节目是教猴子按照锣鼓点数、跳跃、钻圈、翻跟斗、倒立等。《西游记》第28回写道“(花果山的猴子)又被些打猎的抢了一半去,教它跳圈做戏、翻筋斗、竖蜻蜓、当街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玩耍。”
新野施庵的猴戏中猴子可以按人的指挥变换戴多种脸谱面具,就像川剧中的变脸一样。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则有七十二种变化。
《西游记》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新野方言俚语。新野人称不走运为“背时”,孙悟空曾被如来佛以法力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深受土石压背之苦,“背石”与“背时”谐音。这些方言俚语,使用范围大都仅限于新野或新野周边地带,颇具地方色彩。若没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没有对新野风土人情及方言的深刻了解,远在千里之外异乡他府的从不涉足新野的外省人吴承恩,是不可能运用得如此得心应手、恰倒好处的。
新野人在过新年时有送他人猴状图符的习俗,叫“送时候”,祝被送者交上好时候(好运),据说屋里贴上此“时候(石猴)”便能邪魔远避,百害不侵,平安吉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能驱邪逐恶,降妖捉怪,而孙悟空,即天生石猴也。
凡此种种,若非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是无法产生诸般艺术灵感的,将这些都解释为凭空臆造或偶然巧合,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因此《西游记》纵然不是初稿于新野,最起码也是猴戏之乡新野施庵的生活启迪了吴承恩的创作念头和思路。
孙悟空的原型就出自猴艺之乡——施庵的猴艺。
从多个角度考证,新野施庵的猴艺,始于汉唐,兴于明,盛于清。
新野施庵的猴艺,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现在,表演技艺取得了许多跨越和创新,表演足迹遍及俄罗斯,越南,泰国,缅甸等周边国家,表演节目被许多国家级,地方电视台,新闻媒体录制报导,并参加许多电视剧,电影的拍摄,如:《动物王国窃案》,《黑猫警长》,《李氏一家》等节目都能看到猴的身影。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候艺文化热潮,自2007年,新野猴戏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正朝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迈进……为新野人民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参与猴艺表演的人数千人,这些玩猴的施庵艺人,在传播、宣传、解读猴艺。在宏扬猴文化的同时,也为施庵创造了经济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锦上添花。
猴戏的节目有:猴爬杆,猴骑羊,猴犁地,猴驾旱船,猴担水,猴钻圈,羊拉犁。以及,现代的,追逋,枪毙,超生游击队,杂技等等,最富特色的是猴啃脸,一般长备有:老头脸,包文正脸,关公脸,锺魁脸,杨六郎脸,黄忠脸,姑娘脸,县官脸,丑角脸等戏剧脸谱面具。猴子穿上戏装,戴上面具,会在艺人的演唱声中或暗示下,自己打开戏箱变换着各种面具,演义着各钟角色。观众看起来,那猴真的成了戏的角色,有时几只猴同时演出很是好看。这是我们儿时最大的娱乐。只要有猴艺演出,每次都要端着饭碗,从村这头跑到村那头观看,往往把场地围个水泄不通。
猴艺虽然被冠以“艺”字,但却难登大涯之堂,表演者也被人们称为“耍猴的”,“玩猴的”,“巧要饭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不断改进的猴艺表演方式和形式,玩猴人也逐渐的从落泊的江湖客走向民间艺人和艺术家的行列。猴艺也从走村串巷迈入高雅殿堂,成为真正的传统文化载入史册。
南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
申报表
项目名称:新野猴艺
传承人姓名:赵增举
项目类别:传统游艺与竞技
项目保护单位:施庵镇人民政府文化站
项目申报地区: 新野
二○一一年十月十日
一、
传承人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 新野猴艺 | 批次、编号 | 第二批 | 近 期 照 片 |
姓 名 | 赵增举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53.8.16 | 民 族 | 汉 |
学 历 | 初中 | 职 业 | 农民 |
职务职称 | 无 | 工作单位 | 新野县施庵镇黄李村 |
荣誉称号 | 新野县首届 “汉华杯”文艺大赛银奖获得者 | 联系电话 | 13849784441 |
邮 编 | 473540 | 通讯地址 | 新野县施庵镇黄李村 |
个 人 简 历 | 1961—1968年,一直在黄李大队和施庵公社上小学和初中 1968年初中毕业后一直在黄李村务农 1978年,开始与父亲学猴艺。 1980年以后。 |
传 承 谱 系 | 家族式传承。赵增举的爷爷赵天祥在清朝末年跟随邻居(赵庆娃无子女)学得猴艺,后传承给赵增举的父亲赵富贵。赵富贵在解放前一直以猴艺乞讨为生。1978年,赵富贵又将传统猴艺传承给其长子赵增举。1989年,赵增举又将猴艺传承给其长子赵香豹。赵庆娃 赵天祥 赵富贵 赵增举 赵香豹 |
个 人 技 艺 传 承 历 史 与 现 状 | 起初由赵增举的爷爷赵天祥从邻居赵庆娃(赵庆娃无子女)学得猴艺,后传给赵增举的父亲赵富贵。赵增举的父亲又传给赵增举。赵增举又传给其大儿子赵香豹。 目前,赵增举所传授的8位徒弟,都分别在各大风景游览区组织猴艺演出。 |
技 艺 特 征 | 猴子经过驯化,准确的按主人口令做出一些模拟人类的动作和一些高难度的杂技表演,并与人或其它动物配合,来表演一些小品及情景节目,贴近人民群众生活,艺术地诠释了人性的真善美。 |
授 徒 传 艺 情 况 | 赵增举传授了8位徒弟现分别在全国各地及各大风景游览区组织猴艺演出。他们分别是赵香豹、赵德国、赵占保、赵琴海、赵红聚、赵虎祥、徐青杰、郭荣兴。 |
个 人 成 就 | 2007年和2008年,赵增举在新野县委、县政府组织的“汉华杯”文艺大赛中,参演的节目《猴骑车》、《人猴大战》等节目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 |
新野槐书
槐书为河南新野独有曲种,艺人往往就在村庄大槐树下给乡亲们演唱。久而久之,人们称它为“槐书”,即槐树底下说书之意。槐书初为单口唱或双口对唱,鼓锣伴奏,兼有猴戏、杂技、戏曲、民歌等特点。表演时,演员与受驯动物猴、狗、山羊等配合,男女主角边跳舞边口噙两片槐叶演唱台词,既通俗易懂,又富有情趣,深受乡民喜爱。
槐书是活跃在南阳大地上的稀有曲种,它发源于新野,原本是耍猴时伴唱的民歌小调,约在清代光绪年间经沙堰镇卢堰村一玩猴艺人(姓名已不可考)的加工改造,形成的一种唱腔优美、调门独特的曲艺新品。槐书曾一度匿绝,1961年新野县文化馆协助77岁高龄的槐书艺人汝新和(艺名汝和尚),抢救挖掘,才得以传世,重见天日。槐书,原本是玩猴艺人外出还乡后趁有余闲,在自家门前大槐树下与当地乡亲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故而人们称其为槐书。槐书初时多为单口唱或双口对唱,只有锣鼓伴奏,没有情节。解放后艺人将它改造成三人唱或多人唱,并融合了其他兄弟曲种的特长,改新了唱腔,加进了小锣小鼓等伴奏乐器,成为一种深受南阳民众喜爱的曲艺形式。它的艺术形式臻完于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据考证,其基本乐调只有4个乐句,旋律、过门都具有浓郁的西北韵味,叙事性较强,曲调十分明快。槐书新生后,代表艺人有新野县的曹献珍、吕成敏等,代表曲目有《崔罗斗》、《叉衙门》、《夫妻俩》等,并传播于唐河、南召、新野、淅川等县。
据史书记载,槐书始于北宋徽宗年间。当时,新野城北25里的卢堰村有卢氏三兄弟,以耍猴为生。他们尝试着在猴戏中加一些杂技节目,如翻斤斗、玩剑、飞脚、钻火圈等,编成小故事并配以唱词,演出较为活跃。后来,边演出边配一些地方民歌、戏曲,又伴以鼓、锣烘染气氛。为消除方言语言限制,又用吹槐叶模仿人语唱出台词,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槐书”也由此得名。清朝后期,一些艺人以演槐书的形式发动民众参加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遭到残酷镇压。槐书由此衰败下来,只有少数艺人以自娱自乐形式沿袭了这一艺术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新野县为发掘保护民间艺术,组织力量,投入近100万元对濒于灭绝的槐书进行了大力抢救,先后整理排演了《叉衙门》、《双育苗》等20多个传统节目,成立了槐书曲艺队,在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弘扬了槐书艺术,创作了《爱我中华》、《上夜校》、《新野县城新面貌》等10多个新剧,很受群众的喜爱,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有近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奇葩――新野槐书,时下又复出于“猴艺之乡”河南新野。
光绪年间形成于新野县沙堰镇芦堰村。辛亥革命undefined前夕已濒临消亡。1961年,新野县文化馆记录了汝新和所传《打蛮船》、《小姑贤》、《崔罗斗》、《叉衙门》等17个曲目的文字、曲谱,使该曲种得以流传至今上海。槐书的基本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