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代祭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4-04 19:05:33
今天是清明节,家乡——周村的民众也和全国各地的民众一样缅怀先祖,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其实从昨天寒食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中包括购买祭品、鲜花等传统的祭祀物品。长辈们在家包饺子以求纪念家中亡故的先人。
清明节,是这样的一个日子,让我记住了怀念的日子。从读小学开始,就在每年的今天跟着学校老师去烈士陵园为抗战亡故的烈士们扫墓。那是一个劳累的日子,我们要集体站队走到烈士陵园,虽然最初的陵园在城区的祠堂街,步行不过十几分钟,可是大家都喜欢卖小,一路说说笑笑,似乎没有认识到扫墓的严肃性。那也是一个愉快的日子,清明煮鸡蛋的习俗一直流传着,我们这些小孩并不关心为什么要煮鸡蛋,只知道这天早上带着热乎乎的鸡蛋来学校进行一种我们的游戏,或者说是比赛——“斗蛋”(两个人一组,一人手执一枚煮熟的鸡蛋,将两个碰撞,看谁的鸡蛋最坚硬。)斗蛋输掉的鸡蛋就成了我们口中的美味了,丝毫不必在乎它够不够硬到比石头还厉害的程度,因为我们知道它终归是要被吃掉的。在去扫墓的路上,我们都带着好吃的和好喝的,走累了就吃东西、喝东西。现在想想,那确实是个严肃却开心的活动,那时候并不明白传统节日是什么的孩子只知道节日可以不用上课。
清明节,是这样一个日子,让我感受到春天的日子。清明是二十四节日之一,像立春、惊蛰、春分等一样,跟农耕文明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它又是一个传统节日,像春节、中秋、端午一样,在民间流传至今。清明携带着浓浓的春意,向我们宣布了春天的大举北上,尽管时常带着雨水沁润田地里的庄稼。清明还是让我感到了温暖和煦。虽然在浙江读书已经快两年了,但是我总记得母亲对我的叮咛,就是清明过后才能把毛裤脱掉。所以在南方的这段时间,我也依旧保持如此的习惯,到了清明以后才褪去身上厚重的衣服。每次坐火车从家回学校的时候,能强烈感受到南北植被上的巨大差异,在清明左右北方的绿色还是寥寥无几的。清明,总是让我想起那些儿时的往事,久久不能忘怀。
今天看新闻,知道了一个新名词——“代祭”。山东菏泽公墓出现了一种新的业务,叫做清明代祭,就是由公墓经营公司的人员受到委托,代替由于工作在外地无法回家扫墓的客户去为逝者扫墓。该媒体一报道这个消息,引发了一场道德败坏与否的大讨论。很多人不认可这种做法,认为代祭是对死者的不敬,也是对生者的不尊。也有人认为代祭让清明扫墓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总之,众说纷纭,但认可此举不妥的人较多。包括主持人和作为观众的我在内的人,都不怎么认同这样的代祭方式来度过清明。但是媒体用了道德败坏的字眼着实生硬啊!我们是不是应该将清明节的现代定位和法定假日的出台结合思考,综合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传统节日复兴的问题来对待代祭的出现呢?
清明节在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节日习俗,而保存至今的文化意义主要是扫墓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清明节不只为祭扫祖先和死者,多了层祭扫革命先烈的意义。在学校受过教育的孩子都知道这一天是为烈士从扫墓的日子,却很少知道最初的清明节是什么样子。从去年清明节政治地位合法化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清明的含义,也从内心开始重视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节日。而复兴的方式只是一种带有展演性质的复原,这样的保存并不能与现代生活融合在一起,带有强烈旅游表演性质。现代的清明节不再是依托农耕文明而存在的节日,而是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现代型传统节日。政府和专家学者都在引导民众进行节日的安排和规划,政府也鼓励许多新的文化类型介入到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中来,民间也自发参与其中。这些举措为民众的假日生活提供了参考,也为国内经济增添了活力。节日综合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不可否认的。对于现代社会,追求节日的经济利益更是商家和民众实现自身利益满足的最佳结合点。处于利益的考虑,代祭的产生也不是没有潜在性的。清明假期三天,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是不大不小的假期,三天时间不足以去远处旅游,但是为离家不远的人扫墓团员提供了极大可行性。可是假期不是对任何人都说ok的,远离家乡工作的人确实无法回家过节,路上的时间足以耽误了整个假期。代祭的产生便是联系实际的变形。
现在看来,代祭的产生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的现实了。商家商业运作的别出心裁,民众追求节日方式的与众不同,都是刺激了这种祭扫形式出现的原因。经济利益和贪图便利刺激了代祭在现代的清明节出现。且不说代祭的利弊,这种形式的出现跟道德败坏的距离还是不便说明的,但是与政府颁布法定假日的政策的初衷显然相不符。同时,我们希望在传统节日中得到的文化教育意义无法体现,也无法从中实现教育后人和宣传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让公墓人员代为进献鲜花,表达缅怀的同时,最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或家中为逝者默默悼念吧!再多的代祭行为应该来说是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反而对死者的诚心受到质疑。
相关阅读:
- 中国人祭祖迎春的传统节日——清明 (silver, 2009-4-02)
- 新华时评:为清明祭扫注入更有活力的元素 (silver, 2009-4-02)
- 纸扎工艺,存活于灰色地带 (叶子, 2009-4-02)
- 寒食--清明 (zhangchun, 2009-4-03)
- 田兆元:清明祭扫慎言”陋习“ (silver, 2009-4-03)
- 今日寒食节 明天清明日 (silver, 2009-4-03)
- “晋风和韵”:09山西介休清明(寒食)节启动 (silver, 2009-4-03)
- 梅联华访谈(一)清明时节话清明 (梅联华, 2009-4-03)
- 清明公祭黄帝大典4日举行 (Robot, 2009-4-04)
- 杏花村 (杨秀, 2009-4-04)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