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钟宜老师授权,本空间(从新浪博客搬家至此)将陆续转发《谣俗蠡测──钟敬文民俗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全书的内容;此外,我们还将汇集互联网上有关钟敬文教授的文章、论文和相关媒体报道等图文信息……欢迎大家访问和供稿! 如您愿意提供相关信息,请以站内短消息联系本博,我们将不胜感激!

想起了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29 13:08:12 / 个人分类:飞鸿遗影

 

  20年前,能认识钟敬文老人并在老人亲自指挥的文化工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工作,是笔者的莫大幸福。

  不久前,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单位推荐申报民间文学类文化遗产,首批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类一栏为空缺。 看来,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离国家文化发展的要求,离钟老的教导还有相当距离。今天从事这项工作的同仁们还要加把油啊!

 

想起了中国民俗之父钟敬文

魏洲平

1990年钟敬文先生考察妙峰山

1988年钟敬文先生考察京西古幡会    

 

  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专门成立了由15个部委部门组成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由国务委员陈至立任组长)。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以上文件下发,对长期以来,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协调发展,一直没有相应的法律来保护,而遭受冷遇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真是件天大的喜事。长期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主要靠“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如遇到“文革”这样“恨革文化命”的运动,非但得不到任何保护,还会受到人为的,毁灭性的破坏。这已是被铁的历史事实所验证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在转统文化中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作为一个曾经的民俗学、民间文学工作者和经历过“文革”的人来说,笔者对此感慨良多。

  自1864年英国人汤姆士提出“民俗学”(Folklore)这个概念后,民俗学就成为世界现代人文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民俗学记录着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轨迹,它是比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对文化传承现象的研究,更加细腻、具体的一种独立学科体系。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民俗有着渊源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涵。然而,大约直到“五四”前后,西方民俗学才传人我国。经容希白(容庚)、顾颉刚、孙伏园、钟敬文、庄尚严、容肇祖、魏建功、朱自清等先师的努力,才确立了中国民俗学的地位。

  当今的中国民俗学是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的一种学问。虽然,许多人或许不太熟悉其学术术语,但活生生的民间习俗,民间文化应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民俗文化从来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我们喊出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口号,认真学习和忠实传承优秀民俗、民间文化也势在必行。

  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谈到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就不能不谈已故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大师。

  钟敬文(1903.3.20——2002.1.10)广东海丰人。笔名静闻等。我国百年中的学术泰斗,我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 先生曾留学日本。先后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70年中,先生一直从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从开始时用一般文艺学观点研究民间文学,到用西方某学派类型比较法研究,最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从事研究,钟敬文不断深化和拓展着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领域,他首次提出要建设独立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并从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专业对象、知识领域等民间文艺学的根本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系统论述。他主编了高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概论》,倡议并创建了中国民俗学会;开拓了民间文艺学科学史的研究。先生对神话研究有着突出造诣。几十年来他发表了二三百篇论文,结集出版了《民间文艺》、《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民俗文化学》等专著。此外,钟敬文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知名的散文家和诗人。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诗集《海滨的二月》、《未来的春》、《天风海涛室诗词钞》等。大师曾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在第六届文代会上,他被授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称号。

  钟敬老对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创建和发展有着卓越历史贡献。钟老自1949年后,就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坚持民俗学的教育。中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张紫晨(已故)、乌丙安都是他老人家的高足。直到老人逝世前的弥留之际,还在病榻上指导着12个民俗学博士生。“中国民俗学之父”这个称号,钟老是当之无愧的。

  20年前,能认识钟敬文老人并在老人亲自指挥的文化工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工作,是笔者的莫大幸福。 那是在1986年。那年,我参加了被誉为“二十世纪永乐大典”的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文化工程——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工作。指挥这一工程的总指挥就是时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席的钟敬老。而负责北京地区三套集成的负责人就是钟敬老的高徒、从1953年就随钟老读研究生的著名民俗学家张紫晨教授。“三套集成”的搜集、整理工作十分浩繁和艰巨,有时,钟敬老不顾高年还亲自给我们讲话,讲课。现在想来,老人对民间文化真是鞠躬尽瘁!

  笔者清楚记得,钟敬老还有一个重要想法,这就是对黄色或鬼怪故事、歌谣等等这类就要消失的珍贵资料,要注意进行抢救性、保护性的搜集和收藏。因为这也是人类优秀的口头文学创作,不可再生。老人说,其中大多数虽然不必正式入卷,但特为这类搞一个资料库性质的内部卷还是必需的。遗憾的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估计很多省市卷都没有做这项工作。没有搜集和收藏这类民间文学遗产资料。现在,知道,会讲这类口头文学的人几乎没有了。这个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1987年6月,“门头沟三套集成”脱稿,我们编委的几位同志一直就想请钟老为这本书题签。原门头沟区文化局长李青山为此特别去拜见过老人。但大家还是怕老人家年事已高,工作又很忙,不一定能给题写。谁知,老人知道我们的愿望后,很快就亲笔为我们题了《中国民间文学——门头沟分卷》的书名。当时,我作为“分卷”的实际负责人和执行编辑,是我手捧老人的题词,送到北京制版厂制成铅版,并将铅板送到印刷厂去的。同年,这本《中国民间文学——门头沟分卷》在全国集成志书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并受到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专家的一致好评。我记得,在西峰寺张紫晨先生写作的房间,他高兴地把他的专著《中国民俗与民俗学》赠我,并在书的扉页上为我题词:魏洲平同志。希望坚持不懈,永作民俗学的尖兵,为调查研究北京民俗作出贡献。接着,在北京电视台开办的民间故事系列播讲栏目中,头两个播讲的故事,就选自《中国民间文学——门头沟分卷》。这也是让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的事儿。

  1988年10月,我与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的一些模范工作者被授予“参加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和资料整理工作突出贡献称号”。10月末,在人民大会堂,钟敬老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化艺术界的领导芮杏文、英若诚、吴祖强等等接见了我们,并同我们一起照了像。我记得很清楚,那天,钟敬老穿的仍是他喜欢穿的一件蓝布中式外套,老人虽然清瘦,但精神却很矍铄,一点都不像是87岁高龄的老人。老人慈祥的眼睛里那股掩饰不住的喜悦和期望,从他那架普通的眼镜后流露出来。老人握着我的手说:“干的不错。京西是北京民间文艺的宝库,如身体允许,我还会再去的”。

  我知道,1925年、1929年,容庚、顾颉刚、孙伏园、钟敬文等人两次亲临京西,到妙峰山考察民间文化资源,作民俗调查。这是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诸位开创者所做的最早和最重要的民间文化调查之一。解放后,钟敬老又多次到京西考察民俗和民间文学。如钟老所说,在老人87岁高龄后真的能再到京西,那一定会留下一个非常动人的历史记录来的。然而,直到2002年10月,我到八宝山去送别老人,老人再到京西的愿望终未能实现。这成了一个千古遗憾。但老人对京西山水的眷顾,对京西人文的热爱,却已化成了美丽神话,融进了京西的民间文化中,留在了太平鼓、山梆子等民间艺术的色彩和声韵里。

  后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改行,从事了人口新闻工作,但钟老的教诲从未敢忘,因为人口中的许多文化问题和民俗学是相交的,我为能有从事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经历,曾接受过钟老教诲而深感自豪。

  不久前,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非常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单位推荐申报民间文学类文化遗产,首批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类一栏为空缺。看来,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离国家文化发展的要求,离钟老的教导还有相当距离。今天从事这项工作的同仁们还要加把油啊!

  注:

  《中国民间文学——门头沟分卷》的历任负责人和编辑还有:甘铁生、李淑敏、宁曦。在此,笔者谨向这些优秀的同事和老朋友致以崇高敬意。

   (选自魏洲平的博客   http://weizhouping.blshe.com/post/203/6422 )

 


  笔者上篇小文《想起了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引起了一些反响。根据大家的意见,现再作一些补充!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问题

 

  笔者在上篇小文《想起了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中,曾谈到:“笔者清楚记得,钟敬老还有一个重要想法,这就是对黄色或鬼怪故事、歌谣等等这类就要消失的珍贵资料,要注意进行抢救性、保护性的搜集和收藏。因为这也是人类优秀的口头文学创作,不可再生。老人说,其中大多数虽然不必正式入卷,但特为这类搞一个资料库性质的内部卷还是必需的。遗憾的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估计很多省市卷都没有做这项工作。没有搜集和收藏这类民间文学遗产资料。现在,知道,会讲这类口头文学的人几乎没有了。这个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一位对民俗和民间文学有着深厚研究的读者就此给笔者留言:“文章拜读,作为一个伟大文化工程的建设者自然荣耀。有一个细节不曾听你讲过,关于民间鬼神和性文化故事,钟老有如是远见,真是大家丕言。人类从哪里走来,民间文化有最权威的内容与结论。可惜我们时常数典忘祖,把那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当做糟泊。现在想来,如不改变观念,把这些金玉还视为粪土,那将酿成又一种自我摧毁民间文化的大错。孔学遭受多次劫难,但有一部《论语》,今天还能让于丹讲出心得。民间文学失传了,由于没有文书记载,可能真的要断代了。我所见过的一些故事大王,在田头,在牲口棚讲这些故事的文化传承者们,带着他们满肚子的故事消失了。想来真是可惜。我感觉,这些故事里,真的有不亚于《山海经》、《搜神记》价值的瑰宝。”

  读了这位先生(很可能是笔者的老朋友)的话,笔者异常激动,几不能自制。是的,这位先生说的没错。在经济、政治发展、进步的同时,我们可能丢掉,甚至是糟蹋了许多宝贵(不仅仅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受到最不公平待遇的,就是民俗和民间文化。自二者在中国确立后,特别是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下,虽然在民歌、剪纸、民间舞蹈等有限的一些方面给与了较宽松的发展环境,。但在整体上,这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是被轻率、笼统的认定为“封建”、“落后”、“腐朽”的“农民意识”的,是登不了大雅之台的“俗玩意儿”的。凡有“运动”,都要拿二者批判、戏耍一番的。虽然,经钟敬文等老前辈们的奋争,最终保住了民俗和民间文学在文坛上的地位。但谁心里都明白,二者不过是在文化大厦的屋檐底下忍气吞声、苟延残喘的可怜儿罢了。与它相邻的任何一个学科,比如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都要比它硬气的多!

  虽然,民俗和民间文学或许是《论语》、《诗经》、《楚辞》的生母,但由于其出身“卑微”,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民俗和民间文学是俗之又俗的东西。因而,一些数典忘祖、忘恩负义的东西,就不遗余力的轻贱它、糟蹋它。这些人完全不懂,没有民俗和民间文学,哪来的《论语》、《诗经》、《楚辞》、《山海经》、《搜神记》、《淮南子》等等?!最典型的例子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两本文学名著,都是作者在茶棚酒肆,田边地头,听老农(现在叫“民间故事老人”)讲述,他们只不过事后稍作加工而已。《山海经》、《搜神记》、《淮南子》、《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等等优秀的文学著作的诞生,应该就是我们口头文学较早的采访、搜集模式。这些经典著作有着世代永存的文化力量和艺术魅力,这绝非是这些作者个人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而是我们的民俗和民间文学确实是太精彩和丰富了!

  民俗和民间文学保存着我们民族最原始的、最纯正的文化基因(或叫文化信息)。如果,它们消失,可能就是我们纯粹中华文化即将灭绝的信号。就像当今的老虎或白暨豚一样,虽然现在还剩了人饲养的那么几只,但基本不能形成种群,即将彻底灭绝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当今我们民族文化基因正在消失,社会文化从灵魂到外壳,正在被不中不洋,不雅不俗、非驴非马、非人非鬼的中外垃圾文化所慢慢取代。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或许濒临灭绝的动物我们可以保留下它的遗传基因,待科学发达了,再复制或克隆出来。这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民俗和民间文学则不然,完全没有一丝这样的可能性。它灭绝了,就再也找不回来,就像时间一样,无法追回。

  或许是出于上述原因,钟老提出了对“民间鬼神和性文化故事”的抢救保护性搜集意见。那是在1986年月5月,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通县八里桥召开的,由各区县三套集成工作直接负责人参加的 “北京十大集成动员、培训会议”上,由张紫晨教授代钟敬老讲的。我是与会正式人员之一,对此,至今记忆犹新。后来,在不同会议和不同场合,钟老自己,以及北京三套集成负责人张紫晨教授等都多次强调过。遗憾的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估计很多省市卷都没有做这项工作。没有搜集和收藏这类珍贵资料。这个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钟老对“民间鬼神和性文化故事”的抢救保护性搜集意见,非常重要。鬼神和性文化是人类童年对世界的朴素认识,它包含、记录着人类进化的细致过程。鬼神故事是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极为幼稚的理解和反映。表现着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心理和人类丰富想象的高智商(今天的人已经没有了这种可贵、丰富的想象能力)。“黄色(性)”故事,则是人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及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好奇猜测,是一种高尚的生殖崇拜。这种低级却不下流,“好色”却并不淫荡的探索,对人类自身的认识逐渐接近科学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没有这些故事,就没有今天的性科学、生理学、女性医学等等。多说一句,那些认为猜测、想象就是“伪科学”的言论和理论本身就是“伪科学”。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门头沟分卷》开篇第一个故事是《兄妹创世》。讲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场巨大灾变后,人都死绝了,就剩了兄妹二人。为了能使人类繁衍下去,兄妹决定结合,再造世界。如用传统封建礼教看,这故事绝对是大逆不道,荒诞不经的乱伦之言。但在民俗学家眼里,它恰恰真实反映了史前人类血亲的婚姻状态。如果,我们不保留下这种口头文学,怎么能给进化论提供文化方面的佐证呢?

  综上,一些鬼神,或性描述的口头文学,也是正经的民俗和民间文学,也是不容小觑的。

  文化与政治、经济都是支撑这个社会的支柱,三者应是各自独立,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中国文化的一个悲哀就是从来没有真正独立和平等的地位,以前受政治挤压,现在受经济挤压。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上,也留有这种时代“特色”的重重痕迹。钟老这一重要思想没有付诸实施是我们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甚至是国学的巨大损失。对其原因,我作过一些思考,至今我仍认为是当时阴魂不散的“文革”极左政治思潮和严重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双重挤压的结果。

  下面举几个小例子,把上面的话解释一下。

  我记得,当年(1986——1987)进山搜集故事,讲故事的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甚至连当时党的主席(总书记)、国家总理是谁都不知道。以为还是毛主席、刘主席和周总理呢。虽然,老人有满肚子故事,包括鬼怪故事和“黄色(性)”故事。你启发他,让他讲一些,他会很严肃地说:“我们贫下中农不信邪,不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那一套!”这是一种无形,但影响巨大的政治压力在人们心理和思想上的反映!这种思想状态,如何能保证集成工作所要求的真实性、本来风格,不是文学创作呢?

  当时,我们在月下,或昏暗的灯光下,听七八十岁的老人给我们讲一两个小时的故事,我们报答人家的只有我自己吸的“战斗”、“天平”牌的劣质烟(两角来钱一包)。虽然,老人家们积极性都很高,从不嫌我们麻烦,但时间长了,咱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还有,有许多业余作者,不分昼夜,舍身忘己的搜集了许多故事,但,我们却无力付人家一分钱稿费!人不是喝西北风活着的,在当时“市场经济”声浪正高的时候,这种“寒酸”状态能不影响搜集的效果吗?那时,我们搞三套集成,不要说奖金,就是日常改稿的文具都是我自备的。估计,这种情况现在很多人都很难理解了。

  另外,对民俗和民间文学的研究,我还有这样一种认识:民俗和民间文学或民间艺术是适应人类低生产力,产生的文化现象,具有不可复制或再生性。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或叫遗产,今后它们只能作为少数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了。已经基本实现了“四化”的现代人,尤其是看着日本卡通片和美国大片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们,很难从荒诞的“傻姑爷”、鬼狐故事里取得他们所需要的文化营养和愉悦了。因此也就很难理解和接受传统意义上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的文化内核。这不是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家的错,更不是文化教育的错,这只是一种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虽然如此,我认为民俗和民间文学、文艺中,还有一些东西是可以有条件的继承和再发展的,比如,某些民间游艺项目。京西有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叫“太平鼓”。那原是一群缠足妇女的集体舞。舞者手中的鼓,既是伴奏舞蹈的乐器,又是舞蹈的必需道具。其起源久远,据说与早期巫术活动中,巫师的举止动作有关。京西太平鼓曾与山西威风锣鼓一起,代表中国民间舞蹈参加了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但那些舞蹈动作也是经过某些改造的。因为,其古老的“原生态”舞姿是无法表现我们现代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色的。

     (选自魏洲平的博客   http://weizhouping.blshe.com/post/203/8214 )

 

【魏洲平: 专门研究郭风惠(讳贵瑄,字风惠、麾霆,号堞庐、不息翁)大师的学人,北京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老舍研究会会员。退休记者、编辑。】


分享到:

TAG: 中国民俗学 钟敬文

Silver的小屋 引用 删除 silver   /   2010-01-29 13:14:42
第1张照片中有马学良先生、刘锡诚老师、郎樱老师和贺嘉老师。
第2张照片中先生身边站着的就是张紫晨教授。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