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并从事傩文化、屯堡文化调查研究、从事面具雕刻,愿意把自己所了解的相关民间文化、傩雕艺术、习俗与各位同仁共享,也希望得到学习和深造,指点的机会,为中国的民间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屯堡傩雕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04 15:54:58 / 个人分类:文化遗产

屯堡傩雕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秦发忠/文

 

提要:

屯堡傩雕是贵州安顺最具有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是屯堡人生生活的智慧结晶,与屯堡建筑、文化娱乐等紧紧相连,是屯堡社区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体现。经过屯堡民间艺人的世代相传,近些年来,特别是2006年“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举办以来,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下,屯堡傩雕亦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已然树立并成为贵州一张绚丽的文化名片,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贵州的文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距离我们理想的目标意义差距甚远,从而表露出屯堡傩雕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强,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协调,未能形成真正的综合性实体文化产业,而多以作坊、个体形式生存发展。如何多层次、多方面努力,加快并推动屯堡傩雕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了解屯堡傩雕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多方问题是铸就未来屯堡傩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文化产业 傩雕 发展

  

 

任何一种传统民间工艺都是历经了历史的沧桑岁月,经过内传的方式延续传承,通过不断的冲洗得到世人的认可,从而被接受的一种文化财富,是大浪淘沙后从而净化出来的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艺术

屯堡傩雕包括傩面具、傩柱、地戏柱等傩雕作品,传统雕刻技法有浮雕、透雕、立雕以及线条描绘等多种雕刻技法。与屯堡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在屯堡区域内形成一定的固有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屯堡傩雕即是屯堡人建设家园,传承文明的重要依据,是屯堡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着实体现。随着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提高,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市场经济的不断交往与融汇,屯堡雕刻亦然不再为屯堡人专有,融入社会文化市场的潮流,并成为贵州安顺文化经济的一个主要增长点。目前,虽然屯堡傩雕已经初步形成雏形,屯堡傩雕制品产购销初成规模并见成效,屯堡傩雕文化产业初显繁荣,屯堡傩雕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已经具备了打造强势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但要真正意义上使屯堡傩雕制品成为贵州文化产业的主要增长点,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做大做强屯堡傩雕文化产业还需要多方努力、协调并进。笔者对安顺屯傩雕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个人的不成熟观点。

 

 屯堡傩雕的发展历程

屯堡傩雕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家族不外传到全民共享,从单一的戏曲道具到民族饰品、家居饰品、到市场工艺品,到古饰装饰装潢等等,经过不知多少代傩雕民间艺人的细心研究,血心灌溉,继承延续至今。

在安顺市,专门从事傩雕技艺的有西秀区刘官乡的周官村和龙宫镇的下院村。民间艺人们在以前,主要还是从事耕作,农闲的时间给地戏队伍雕刻演出的道具面具,额外挣取点油盐钱。

以安顺为中心的屯堡区域内,有370多支地戏队伍,这是助推和维系傩雕技艺传承的主要根本。

文化大革命时期,地戏文化被视为牛鬼蛇神的封建迷信,面具被毁,傩雕艺人同样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于是很多民间艺人放下刻刀,改做傩工。

上世纪七十年代,华国锋主席上台,大力提倡白花齐放,百家争鸣,地戏文化一度复燃,一时间,各个屯堡村寨开始恢复地戏文化,于是请雕匠刻制脸子,傩雕艺人又重新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行业工作,傩雕技艺变成民间艺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民间艺人发家致富的主要渠道。

改革开放后,在各级单位的支持和努力下,1986年地戏远渡重洋,给地戏和傩雕文化带来蓬勃的发展生机。同年,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的程建新教授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陈玉兰教授带学生到安顺写生,看到精美而古朴的傩面具爱不释手,很是喜欢,当时购买了一些,于是认识了周官的秦廷兴一家,并一再要求这边的民间艺人能够把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带到上海。他们认为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艺术品,埋藏在大山深处甚是可惜,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廷兴一家开始忙碌雕制,生产好一批就通过火车零担发往上海,据周官屯的秦廷兴说,他们到上好后,找一个旅馆住下,把货取出来,然后给陈建新教授打电话,当天就有大学里的一些教授前来抢购,一两天的时间就把发过去的傩面具就被抢购一空,很多人还没有买到就当面订货,秦廷兴回来后又开始忙碌的赶货,他们自己忙不过来,于是就叫邻居学习傩雕技艺,很多闲散的年轻人也加入傩雕技艺的学习行业,一时间你传我,我传他,整个周官掀起傩面具的雕刻高潮。傩雕面具算是从脸上摘下,走进家室饰品,傩雕技艺成了屯堡民间艺人的致富门路,从事傩雕的经纪人也相继出现,生产销售成一条龙的发展态势。1990年,安顺地区举办“首届中国蜡染艺术节”,傩雕作品再度接触市场,民间艺人的傩雕作品被文化艺术节人士抢购一空。这样一来,临近乡镇的年轻人更多的加入傩雕这个行业,很多人也成为傩雕产品的推销经纪人,销售团队达几百人之多,涉及的范围包括安顺、平坝、贵阳等市县,人员有文化艺术界、公司职员、还有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可以说,这段时间是掉文化发展的嘴鼎盛时期。

由于民间艺人很多都是小学生,不懂文化,也不会美术,甚至有些没有进过学堂,因此,在传承傩雕文化的同时,他们顾及的是每天的生产数量所带来的收入,而忽视了文化底蕴的重要性,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粗制乱造。安顺南华路上每个店铺都出售傩雕面具,当时是按尺寸来衡量价格,一公分一元钱。傩雕经纪人由于资金的欠缺,很多都是借高利贷作为投资资本,资金多的往外跑,资金少的在就近城市里推销,所谓“人睡它不睡”(它:是指高利息)迫使他们无头无脑地忙碌,借到高利贷后,在不了解市场的前提下不分好坏急于组织货源,然后像无头苍蝇一样往大城市乱穿,在外面能不能出售是一回事,而每天的吃饭住宿还得开销,推销的时候因为不了解傩文化,无从给客人介绍,这样一来,一段时间下来,找不到买主就走投无路,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家又有讨债的上门,有的为了逃避追债甚至不敢回家,回来的也只能变卖家里的产物,因此,经纪人无几,民间艺人也开始放下手中的刻刀,外出打工或该做其他行业,傩雕产业开始走入低谷。能够保存下来的民间艺人都是手艺上好的,既会手艺又占有市场的部分民间艺人,经纪人也只有了解市场、占有一定市场懂得运作的几个人。

2001年,傩雕经纪人把市场理念灌输给民间艺人,开始注重文化底蕴和傩雕作品质量,傩雕产品进入义乌市场,打开国门,流向世界各地。市场需求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民间艺人又重新操起手中的斧头刻刀。2004年,西南傩文化研究中心庹修明教授一行到安顺屯堡考察调研,当他们发现周官这个大的屯堡村寨几乎每家都会雕刻,庹修明教授的话说,“这样古老的传统文化不加以保护和发扬真实可惜,不好好传承和发展就是历史的罪人” ,建议政府重视和扶持。同年,西南傩文化研究中心给周官授牌(西南傩文化研究基地)。2005年首届屯堡文化研讨会在安顺召开,地戏和傩雕文化被人们再度关注。2006年“多彩贵州”两赛一会开始举办,民间艺人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文化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真正做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2009年,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学会在安顺学院成立,屯堡文化有了专业的研究团体,给傩雕文化提供了强有力保障。2011年,“中国傩雕文化艺术之乡”落户西秀区刘官乡。

 

 屯堡傩雕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夜提高,屯堡傩雕作品不再单一作为道具使用,更多的作为家居饰品、旅游纪念品走进百姓家庭和高压殿堂,给傩雕产业带来了蓬勃的发展生机。

200611月傩雕作为地方民族民间文化进入刘官中学。2007年,通过地方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刘官傩雕协会挂牌成立,协会的成立,使得傩雕知名度逐步提升,傩雕产品销售范围不断扩大,协会活力不断增强。他们一方面注重文化底蕴,参与全国一些学术研讨会,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意见;一方面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采取协会+公司+厂+艺人的发展模式,引导公司、雕刻厂、民间艺人根据旅游及各类市场需求进行大胆创新,为傩雕文化的传承发展开创新篇章。

整个安顺最为集中的是西秀区刘官乡的周官村和龙宫镇的下院村,到2010年,通过开办培训班,安顺市内有傩雕民间艺人一千余人。傩雕产业的单位有“贵州省飞先傩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大明屯堡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屯堡文化雕刻公司”、“大明屯堡正坤雕刻公司”、“屯堡傩艺雕刻厂”、“绘精雕刻厂”、“名匠作坊”等多家企业,每年生产总值达1000万元,民间艺人月均工资为2200元。

如今,傩雕技艺也不再单一雕制面具,亦然发展到家具、根雕等市场商品,但由于多方原因,安顺的屯堡傩雕还是小打小闹的发展,未能真正做成实体性的文化产业,也没有做大做强。以前的一些民间艺人专门给需要的客人加工,有的外出打工,很多民间艺人甚至改行,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文化和人才流失。现在湖南凤凰古镇、贵阳市青岩古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傩雕艺人都是从我市流放出去的。

 

 屯堡傩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傩雕技艺有600多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傩雕队伍不断扩大,傩雕企业不断增加,但为什么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所谓的绚丽文化名片也有些名存实亡。这是多方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不符合傩雕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1、民间艺人方面:民间艺人多数是由于家庭的原因,途中辍学而选择傩雕技艺这门手艺,没有太多的文化。受文化知识的影响,他们无法清晰认识传承傩雕文化的光荣,工作和雕制作品有些随心所欲,文化符号和数据比列把握不是更佳。成家立业后,一家人的生活几乎都是靠他们手中的刻刀来维持生计,生活的重担迫使他们只看眼前的自身利益,缺乏团结和长足的发展思维,给经纪人带来一定的管理困惑,也给产品打造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2、傩雕经纪人因素:为了各自的利益,傩雕经纪人各自为阵,恶意竞争循环,甚至相互排斥,力量难以整合到一起,发挥不了更为强大的动力。

3、政策导向:2006年,非遗法出台,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全省上下一鼓作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是,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晚,受经济实力和体制方面的影响。平台上的人不懂平台下的事,平台下的人不懂平台上的理。

(二)傩雕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大,规模小

几千年的傩文化渊源,600年的屯堡历史积淀,上千人的傩雕队伍,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贵州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等都是傩雕文化产业发展潜力的主要支柱。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经营者匮乏,文化自觉性不高,文化创新意识不强,傩雕市场多以分散经营的小作坊式发展。

(三)政府的扶持资金甚少,政策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各级部门都在积极为保护发展傩文化建言献策,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极力为民间艺人搭台,扶持项目连绵不断,但“做事的人不得饭吃,吃饭的人不做事”,从而使得扶持项目和资金变相为政商交易的筹码。20062010年,政府的各类项目扶持资金大约为70余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实是风声打雨点小,甚至是一阵风的作为,文字游戏取而代之。项目扶持及资金更不能发挥实质性作用。

 

  思考与建议

(一)整合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屯堡傩雕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资源人和才资源。整合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是屯堡傩雕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也是屯堡傩雕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增加宣传经费的投入,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多开展和举办文化活动。转变观念,通过改良,不断创新,使用半机器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建立审计和地方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

(四)以项目为支撑,完善公益傩文化场所,规范傩雕文化市场。

(五)完善融资渠道,有效利用民间资本。

(六)加强发展傩雕集群话产业发展,使傩雕文化产业真正融入市场,真正打造屯堡傩雕文化品牌。

(七)进行我市教育体制改革,让屯堡傩雕文化进入我市教学内容,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屯堡傩雕文化。

 

 措施

  规划和修建中国傩雕一条街。

  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下,傩雕已然树立并成为贵州一张绚丽的文化名片。而要真正做活做大做强屯堡傩雕文化产业,修建中国傩雕一条街便是顺应时代,利国利民的一项民心工程。傩雕一条街的修建成功,一方面可以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使屯堡傩雕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并发展,还可以真正为民间傩雕艺人搭建好平台,留住和留得住我市的乡土人才。定期开办傩雕文化产业发展培训班,培养复合型人才、营销人才、创新人才等,激发民间傩雕艺人的激情和动力。另一方面,整合了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为傩雕文化产业园区打下坚实基础,做到做实傩雕集群化产业发展,拖动我市运输、饮食、旅游等行业的全面发展,解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问题2000余个,年产值可达2500万元,增加地方财政收入200万余元,在做大做强傩雕文化产业的同时,更好的传承了屯堡傩雕文化。

总结:屯堡傩雕拥有以安顺为中心的370多堂地戏为文化支撑,有上千人的傩雕队伍为保障,屯堡傩雕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有相应的政策支撑,在政府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屯堡傩雕这张绚丽的文化名片在得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必将绽放光彩,也必将做大做强,成为安顺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


TAG: 文化产业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