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并从事傩文化、屯堡文化调查研究、从事面具雕刻,愿意把自己所了解的相关民间文化、傩雕艺术、习俗与各位同仁共享,也希望得到学习和深造,指点的机会,为中国的民间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安顺青年学子的家乡文化情节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3-08-20 13:30:05
/ 个人分类:文化表述
作者:薛雅文(河海大学学生)
编者话:“文化你我他,传承发展靠大家”。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文化皆是祖辈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一方水土的人文文化历史。然后,随着社会发展,浮躁和现实的社会使得文化传承发展与现实生活产生了巨大冲突,导致文化关注、传承、发展缺失了新生力量源泉。可喜的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安顺青年学子选择并喜欢上了家乡的文化,很多研究生还来做安顺文化的研究,他们的加入必将推进安顺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发展。以下便是一个安顺青年学子对安顺特色傩文化的文化情节。

我叫薛雅文,是就读于河海大学的一名土生土长的安顺人。早在初中时就在学校听过一场关于地戏的演讲,就在那时我突然惊奇于原来非遗竟然就在我的身边,于是我开始对安顺的傩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今天很荣幸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来到安顺秦发忠屯堡傩雕文化博物馆参观,并与秦老师就“传承安顺传统傩雕文化”的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的交流。
从安顺市区去往博物馆需要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但是沿途可以看到许多迷人的美景,身心浪漫之余更加向往。一路上,随处可看到包着白布头帕,白玉簪子,身着蓝色或绿色长袍的女性,这就是具有世界唯一性的老汉人--屯堡人。
勤劳的屯堡人民身穿凤阳汉装在田间作业是一道道风景,更是一幅幅画卷,给这漫长的过程增添许多色彩与趣味。
来到目的地,走到大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傩元素,博物馆门口的柱子是由十几副傩面具镂空雕刻而成,博物馆门口摆放着木雕短制兵器,抬头向上看一砖一瓦搭起屯堡风格的博物馆是安顺傩文化最好的代表建筑。博物馆与上色工作室用空中走廊来连接,走廊前还有两幅巨大形象鲜明的傩雕面具。从这样的傩元素环境中可以看出场馆主人对傩雕的热爱和屯堡文化的热爱。我刚走近就认出了衣着朴素但气质不凡的秦老师,在与秦老师的热情问候后,我们终于踏入了傩雕博物馆之中。
博物馆的展厅里挂着大大小小,颜色各异,形象突出的傩雕面具。在秦老师的介绍下,我才得知每一张“脸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秦老师指着一个黄脸张着大嘴的傩雕面具给我看,让我猜这副面具所代表的角色,我实在想不到有哪位神,哪位历史人物是这般形象。“这叫‘鸦片壳壳’,你看他面黄肌瘦,哈欠连天,一副有着大烟瘾的样子,是不是很形象?”秦老师笑着给我解答,我顿时才恍然大悟。我才了解到原来地戏的演出角色并不都是神话故事、历史上的人物,还有这种抽象成人物的事物形象。关于“鸦片壳壳”的剧本的大致寓意还是呼吁人们不要吸毒,这也是傩戏文化包含着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等文化综合学科的鲜明例子。在秦老师的带领下,许多挂在墙上的傩戏面具都应有着自己独特的“身世”而变得鲜活了起来。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来到了秦老师的办公室,有关傩文化的资料书静静的躺在书架上,一部分书的书皮已泛黄而书边的磨损可以看出书主人对于这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文化的专研之深,热爱之切。我将刚刚对屯堡人们穿搭的发现告诉了秦老师,他回答我,屯堡人是明朝是朱元璋派遣到滇黔的屯堡士兵定居的后代,所以他们是距今六百多年前明朝时期汉族“凤阳装”的唯一继承者。傩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安顺历史的发展,傩戏的剧情的体现往往反映着安顺屯堡人民的爱憎,所以只有了解了历史才能了解历史留下的宝藏——傩雕文化。
谈话间我听见有“叮叮叮”的击打声,老师注意到我的反应,告诉我说,还是傩雕工作室的声音。在我的热烈请求下,秦老师允许我去体验傩雕面具的制作过程。一排排大小尺寸排列整齐的锉刀,一个小巧趁手的斧子就是傩雕师傅制作的全部。在观看制作过程后,我;有样学样地拿起斧子和锉刀尝试制作傩雕面具的眼睛,一斧下去发现傩雕根本不像看着那么简单。锉刀的尺寸,用力的大小,锉刀的角度以及变化的运用没有努力学上几年是无法掌握的。我观察到,傩雕不像其他木雕一样有图纸,要用标记点。秦老师说,每一个傩雕传承人心中都刻上所有脸子的形象,只以刀为笔,就可将面具“画”活。这让我大为震惊,惊讶于所有傩雕师傅的技艺之高超,惊讶于一个个傩雕传承人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惊讶于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傩雕人坚毅的信念。这就是我国的工匠精神,这就是一代代手艺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当我得知地戏文化逐渐失传时,心里难过之余更是着急,因为这样的傩文化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代表一方百姓的爱憎,是可供考证的具有历史记录意义的戏剧,是屯堡人的最古朴的娱乐方式,而不是“封建迷信”。傩戏的核心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是对善恶、美丑的认真于取舍。作为安顺的青年我们最起码应该要关注到,了解到我们家乡的文化与像傩雕文化这样的非遗绝活。不能让傩雕文化悄悄消失在无人关注的角落,希望我们可以将傩文化传承下去,将安顺故事继续书写下去。
作为一个在外求学的安顺年轻人,我将抽出一定时间,认真学习了解安顺的文化历史,然后向我的同学、老师和朋友推荐家乡的文化,给他们讲述安顺的文化故事,从而帮助安顺文化传承拓展一定发展空间,让更多人认知和了解安顺,研究安顺文化,助力安顺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结束语:为了保护和传承安顺文化,尤其是屯堡文化、地戏文化、傩文化,只要有人来参观,我热情接待,来研究,我乐意助力,不管来自哪个学府,哪个专业,哪个层面,只要需要,我定尽我所能,这也是宣传和保护家乡文化有效举措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