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并从事傩文化、屯堡文化调查研究、从事面具雕刻,愿意把自己所了解的相关民间文化、傩雕艺术、习俗与各位同仁共享,也希望得到学习和深造,指点的机会,为中国的民间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漫话一个坚守在文化传承阵地上人的文化情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0-04-08 14:36:47 / 个人分类:随感

作者:陈中艳/安顺学院附中老师



有一种使命,叫做传承家乡文化。

有一种精神,叫做工匠精神。

有一种贡献,叫做带领大家发展致富。

有一种坚守,叫做不忘初心

安顺有一种文化叫屯堡文化,而在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有一座傩雕文化博物馆,馆长秦发忠一位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满怀文化情感的普通人,他,是我心中的偶像。

与秦发忠老师的结识

或许是对家乡文化的由衷热爱,有事无事都会在网上查看家乡的信息,尤其是本地文化方面,一天,我不经意像往常一样手执在手机屏幕上翻阅,看到一篇有关安顺屯堡的文章,里面的主人翁是秦发忠老师。说实话,早就听说我们安顺有这么一位痴迷于安顺文化传承人看完文章后得知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为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默默奉献着,心里顿时产生了敬畏之心,于是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拨通了上面的联系方式,希望可以拜访一下,目睹一下秦老师真容

电话接通,电话那头秦老师一口淳朴的屯堡口音是那么的亲切,这哪里是一个陌生人的通话,亲人一样的温暖,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原来一位艺术大家也可以这么亲切。打消了我的紧张和原有的顾虑,这是秦老师带给我的第一个意想不到。

我们见面的时间正好是清明节的假期,记得我去拜访的当天心情非常的激动,不知道在担心什么,一路上都在想,秦老师的作为一位安顺有名气的艺术家,应该是高大威猛的,或是西装革履,又或是长袍在身,手持扇子....

我们按照“秦发忠傩雕文化博物馆”导航来到一个没有大门的石板院子里,刚好遇上几个美国游客,英语专业毕业的我先兵夺主上前与美国客人搭话,得知原来他们也是专程来傩雕文化博物馆参观并拜访秦老师的说着说着,从二楼下来一个小平头身穿一件很普通的T恤,年龄四十岁上下农民装扮的男人很和蔼很热情的招呼客人进家,一打听,这才知道就是秦发忠秦老师

家乡文化的传承人和坚守者

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许如他自己说说是与傩神的缘分,注定了他一生耐住了寂寞从事于傩文化的发掘、整理、传承、研究,走访于大小屯堡村寨,钻研于屯堡傩文化人生之间,坚守于寂寞的文化传承阵地。

自古以来,每个传奇人物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秦老师也不另外。他从小受家乡文化熏陶,热爱家乡文化,为了学习传统傩雕技艺,小学放学后就跟随在祖父和老艺人身边看面具制作,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的限制让1991年初中毕业后考上“花溪电子工业学校”的他与上学失之交臂。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外出打工,为了家乡文化的传承弘扬他不得不毅然选择回家,几经磨难之后,他终于用自己手中的刻刀雕刻处一副副栩栩如生的神祗。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文化,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不足的他白天雕刻,晚上便骑上摩托车前往周边屯堡村寨进行地戏和雕刻相关文化进行调查收集,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夏秋冬,风里来雨里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了解和掌握了地戏和傩雕文化的很多历史渊源,也基本弄明白了一个又一个面具后面的文化故事,进一步了解每个面具的文化符号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并把相关的研究和调查撰写成论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为了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增加身边农户和民间艺人的经济收入,2007年秦老师组织成立了周官村傩雕协会,采取协会+公司+雕刻厂+艺人的发展模式,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结合网络的便利,大胆创新,增加了傩雕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提高了安顺屯堡文化的知名度。

 

默默耕耘,大胆创新,彰显中华工匠精神

文化的积累和传承需要艺人一身的时间和心血去浇灌,而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往往是收效慢,投入多,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1年,他突破了培养对象上传男不传女的限制,只要是愿意学习的年青男女,不管你是什么民族,来自哪里都可以学习,甚至培养对象拓展到残疾人,秦老师不仅是他们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的自信心和自强心,所以,我认为不仅是给这部分人一个饭碗,更是它们的灵魂工程师也可以说是他为了传承文化寻求到了一条可行路径,避免了“因培训而培训、为培训而培训”的传统培训模式。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家乡文化,给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屯堡文化和傩文化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一个对比性的研究空间平台,秦老师自筹资金,自建贵州傩雕艺术博物馆,这是他一生的心血,也是他研究屯堡文化见证,搭建起国内外游客认识和了解安顺文化的窗口。

亦师亦友,倾囊相授

如今,秦老师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硕士,博士生。无论是谁,只要是真心来学习的,他都耐心的教授。从结识他到现在,我与他无所不谈,我觉得我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很多时候胜似父女,遇见什么事都想跟他分享,和他说心事,无论快乐和烦恼。快乐事他会比我还开心,而遇见困惑给我的更多则是宽慰和引导。

文化的魅力很是吸引人,人的魅力更是,无尽的动力,不移的航向,不知何时起,他已然成为了我人生旅程的一个坐标。我坚信,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未来的文旅融合发展,有秦老师这样用心用情的“痴人”,一定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喜欢安顺这个地方,从而走进并了解安顺屯堡!

有一种使命,叫做传承家乡文化。

有一种精神,叫做工匠精神。

有一种贡献,叫做带领大家发展致富。

有一种坚守,叫做不忘初心

安顺有一种文化叫屯堡文化,而在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有一座傩雕文化博物馆,馆长秦发忠一位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满怀文化情感的普通人,他,是我心中的偶像。

与秦发忠老师的结识

或许是对家乡文化的由衷热爱,有事无事都会在网上查看家乡的信息,尤其是本地文化方面,一天,我不经意像往常一样手执在手机屏幕上翻阅,看到一篇有关安顺屯堡的文章,里面的主人翁是秦发忠老师。说实话,早就听说我们安顺有这么一位痴迷于安顺文化传承人,看完文章后得知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为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默默奉献着,心里顿时产生了敬畏之心,于是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拨通了上面的联系方式,希望可以拜访一下,目睹一下秦老师真容

电话接通,电话那头秦老师一口淳朴的屯堡口音是那么的亲切,这哪里是一个陌生人的通话,亲人一样的温暖,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原来一位艺术大家也可以这么亲切。打消了我的紧张和原有的顾虑,这是秦老师带给我的第一个意想不到。

我们见面的时间正好是清明节的假期,记得我去拜访的当天心情非常的激动,不知道在担心什么,一路上都在想,秦老师的作为一位安顺有名气的艺术家,应该是高大威猛的,或是西装革履,又或是长袍在身,手持扇子....

我们按照“秦发忠傩雕文化博物馆”导航来到一个没有大门的石板院子里,刚好遇上几个美国游客,英语专业毕业的我先兵夺主上前与美国客人搭话,得知原来他们也是专程来傩雕文化博物馆参观并拜访秦老师的说着说着,从二楼下来一个小平头身穿一件很普通的T恤,年龄四十岁上下农民装扮的男人很和蔼很热情的招呼客人进家,一打听,这才知道就是秦发忠秦老师

家乡文化的传承人和坚守者

也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许如他自己说说是与傩神的缘分,注定了他一生耐住了寂寞从事于傩文化的发掘、整理、传承、研究,走访于大小屯堡村寨,钻研于屯堡傩文化人生之间,坚守于寂寞的文化传承阵地。

自古以来,每个传奇人物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秦老师也不另外。他从小受家乡文化熏陶,热爱家乡文化,为了学习传统傩雕技艺,小学放学后就跟随在祖父和老艺人身边看面具制作,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的限制让1991年初中毕业后考上“花溪电子工业学校”的他与上学失之交臂。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外出打工,为了家乡文化的传承弘扬他不得不毅然选择回家,几经磨难之后,他终于用自己手中的刻刀雕刻处一副副栩栩如生的神祗。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文化,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不足的他白天雕刻,晚上便骑上摩托车前往周边屯堡村寨进行地戏和雕刻相关文化进行调查收集,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夏秋冬,风里来雨里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了解和掌握了地戏和傩雕文化的很多历史渊源,也基本弄明白了一个又一个面具后面的文化故事,进一步了解每个面具的文化符号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并把相关的研究和调查撰写成论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为了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增加身边农户和民间艺人的经济收入,2007年秦老师组织成立了周官村傩雕协会,采取协会+公司+雕刻厂+艺人的发展模式,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结合网络的便利,大胆创新,增加了傩雕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提高了安顺屯堡文化的知名度。

 

默默耕耘,大胆创新,彰显中华工匠精神

文化的积累和传承需要艺人一身的时间和心血去浇灌,而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往往是收效慢,投入多,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1年,他突破了培养对象上传男不传女的限制,只要是愿意学习的年青男女,不管你是什么民族,来自哪里都可以学习,甚至培养对象拓展到残疾人,秦老师不仅是他们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的自信心和自强心,所以,我认为不仅是给这部分人一个饭碗,更是它们的灵魂工程师也可以说是他为了传承文化寻求到了一条可行路径,避免了“因培训而培训、为培训而培训”的传统培训模式。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家乡文化,给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屯堡文化和傩文化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一个对比性的研究空间平台,秦老师自筹资金,自建贵州傩雕艺术博物馆,这是他一生的心血,也是他研究屯堡文化见证,搭建起国内外游客认识和了解安顺文化的窗口。

亦师亦友,倾囊相授

如今,秦老师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硕士,博士生。无论是谁,只要是真心来学习的,他都耐心的教授。从结识他到现在,我与他无所不谈,我觉得我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很多时候胜似父女,遇见什么事都想跟他分享,和他说心事,无论快乐和烦恼。快乐事他会比我还开心,而遇见困惑给我的更多则是宽慰和引导。

微信图片_20200407213809

微信图片_20200407213809

TAG:

张润平 引用 删除 张润平   /   2020-05-08 08:21:03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