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并从事傩文化、屯堡文化调查研究、从事面具雕刻,愿意把自己所了解的相关民间文化、傩雕艺术、习俗与各位同仁共享,也希望得到学习和深造,指点的机会,为中国的民间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04 21:43:35 /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

 

       二00九年十一月一日,来自韩国、日本以及全国各地的傩文化专家、学者、傩文化爱好者、文化传承者、文化工作者会聚一堂(遵义),就傩文化的形态、仪式、傩技、傩舞、傩面具等相关内容展开深入的探讨,对傩文化的抢救、保护、开发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为未来的傩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傩文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十三年前,傩文化还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封建迷信,有关傩的相关仪式、法具被世人理解为是一种落后,然而,时间证明,傩文化历经沧桑岁月依然存活在人们心中,并具有一定的团结力和号召力,在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默默地不求名分燃烧着自己。

 

          一九八八年,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在京成立,在曲六乙老先生的号召下,一批知深专家和学者从不同学院拥身而出,走进乡间、走进田野,开始展开中国傩学的相关调查和研究,随之,一个个少数民族的傩相继浮出水面,一面面写在脸上的历史和文化(傩面具)现出舞台,一所所学院的一批批学者加入研究队伍,一个个研究基地在中国大地已然成立,这绝不是偶然的聚会,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博大精深的傩文化神秘感、诱惑力、精美绝伦的傩面具背后的每一个文化符号让我们对其充满了热情,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渊源及基因有待于现代人去揭秘,去揭破,助推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研讨会上,我很珍惜这次的学术机会和平台,它增进了与老朋友的交情,还扩张交友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蔓延了我的学习视野,增强了对傩学的调查决心,指明了调查研究的方向。

 

          研讨会上,我主动发言,简短地向亦会人员阐述了一个建议和一个引思。建议:走进田野,一定要在完成使命感的同时有责任感,不可违背历史,更不可伪造。理由:今天在给文化部制作珍藏品的时候,从文化部发来一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份雕刻艺人名单,让我尽可能安排名单上面的人参与制作,可是上面很多人根本就没有那些人的存在,这种情况应该是我省的调查人员或者说文化单位人员一份虚拟的名单。(详细情况暂且不去论述)。引思:应该考虑构建调查团体(人员)与被调查人员、村寨、族群的和谐关系,调查与被调查对象,特别是调查者要事先理清给调查对象带来或留下什么后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抢救和保护,否则,只能是引狼入室或者说是种下焚烧的火种!


TAG: 国际 文化 学术 研讨会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