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生:
您好!
我给您致函当日才收稿,欣喜若狂,先给长江文艺、作家、人民文学三家出版社发了函,随后约朋友聚会了,到外地玩了几天。没料,您连来二函,多有耽搁,实在抱歉得很。
先要阐明两个意思:
一、神、仙、魔(或异类)是不同的。神是上天的自然的或世外的精灵:如雷神、海神、山神、孙悟空等是神;仙是人化的:如八仙、济公等;魔类也即我们人认为的非正义者,近些年兴起的魔幻类作品、《西游记》中的妖怪等都属于这些,我以为或可称之为《聊斋》中的异类。
二、拙作取名《中国神话》(或《三皇五帝》),此前的书没有敢这么做的,作者们都心知肚明。
下面说一下这本书和别的书的不同处,我以为,相关的书基本上分三类:
一、仙话类传说、魔幻类小说就不在我们要比较的内容中了,而《女神》、《大鲧颂》、《河伯娶妇》、包括《西游记》等大都是就某位神而言的,同样,不足以论之,此类书或可称之为神话类小说。
二、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故事》类著作颇多,近日言实出版社又出版了一位李姓朋友的《中国神话故事》,其他还有《中国民神》(三联书社)、《神话故事三百篇》(妇女儿童出版社),等等,这类书的共同之处在于罗列的神极多,都以广泛流传的某某神的单个故事出现,有的还把民间传说的仙类也放进去了,没有连贯性,形不成一统,实质即收集了一个又一个神的神话小故事。和《中国神话》也没有可比性。
三、《三五历纪》、《开辟演绎通俗志传》这类书都属于上古神话范畴,都在做着把中国诸神串连起来的努力。遗憾的是,历史味太浓:盘古开天地后死了,伏羲女娲造人后没了,有巢禅让燧人,燧人传于神农氏炎帝,直至大禹。还出现了二个问题:一个是没了神性味儿,形不成共鸣;再一个是对历史也不够尊重,关键处都回避了,比如说:地名,大多是虚指,或者依据古籍记载将错就错了,只怕连作者自己也搞不清楚。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王大有的《三皇五帝时代》、赵洪共的《炎黄》(作家出版社)等。王先生试图用易经理论阐明中国的远古神话,却没人能看得懂,更十分俗气,我摘抄一段,“刑天率了一帮人,拿着骨矛,唱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歌儿去寻黄帝报仇。”呵呵!不知罗先生看了后有什么感受。赵先生写《炎黄》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但把炎、黄、蚩尤三位大神都放在了作家故乡——姜寨九沟十八湾的那么个小地方里,三方衣不遮体,各率几百人持石刀、大棒发生的部落战争(其实也就是战斗),显然又太小气了些,更谈不上神话了。
下面着重说一下罗先生给我提供的这本《上古神话演义》。实在对不起,这本书我早些年只看了开头一段简介,便再也看不下去了。问题多多:
1、常识性错误:共工不是触天而是触不周山,射日的不是后羿而是大羿(或仁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羿是神,后羿是人。)。
2、顺序性错误:共工触不周山的原因是和颛顼争帝(神),颛顼是黄帝的玄孙辈,蚩尤之战的对象是蚩尤和黄帝,怎么把共工远远地放到蚩尤和黄帝大战的前面了?至于大禹就更靠后了,小字辈。
3、逻辑性错误:我没猜错的话,钱先生的逻辑大概是共工“触天”后,天降了场大水吧,而后有了精卫填海,大禹治水。钱先生的学识也太浅了些。天降大水,我们现在的人都没办法,古人又如何为之?如果是神话,和他的传记体上古史当然又矛盾了,更况,精卫填海在神话里只是极小的一段,精神可嘉,在神话中是无足轻重的,试想,小燕子(精卫)衔木头石块能治得了水吗?主要的,钱先生观念上一开始就错了。对此,有两种观点可以为据:一是郭沫若的《女神》中已明确指出,天塌后,女娲补了天,人还治的什么水?二是神话研究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不周山倒,天倾西北,地倾东南,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地理情况,水因之都往东南流了,治水何由?
4、容我用屈原《天问》的口气问问钱先生的书里可否回答了这些内容。女娲造人,伏羲在干吗?共工触山,山在何处?若在天际,与人何干?羿射日,扶桑树上的十日从何而来?十日平时乖乖的,为什么一下子都出来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没追上日,世界又怎么样了?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在何地?如果《上古神话演义》是一部完整的书的话,书中的神覆盖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众神了吗?众神都有联系吗?神的归宿或大结局是什么?成一体了吗?
5、我孤陋寡闻。我在想,如果钱先生的书能立得住的话,以他1936年就出了这本书来看,鲁迅、胡适、沈雁冰众先生竟会对此不知道吗?袁珂先生怎么也不知?结论只怕就三个:一是根本立不住,大师们对此同样不屑一顾;二是书的内容对老百姓只怕也没有吸引力,中国人连《希腊神话》都知道了,钱先生的书,竟然至今流传不开;三是至少谈不上能把他的书称为《中国神话》。
结论是:所有零碎的、散乱的、个别的神话只能说是神话故事,而几位神同做一件事构成的故事片段只能是神话类小说,若把中国神话比喻成一棵根深蒂固的参天大树,所有此前的这类小说只反映了旁枝侧叶而已。如果用《希腊神话》做比喻的话,这类书也就是爱神、大地之神、谣言之神等等的一个个神的小故事,或有数神连贯,但和《希腊神话》那样完整的书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以下该说说《中国神话》(《三皇五帝》)了。《三皇五帝》志在成为一部如《希腊神话》一样完整的《中国神话》,为了给罗先生一个更好的交待,我匆匆把我小说中的人物拉了个名单,附在最后,供您参考。我以为,中国神话,一是不能动了基础,让中国人早已接受了的神变了味儿;二是要大气磅礴,唯此才能展示出中国神的魅力来;三是一定要体现出中国是人类文明之源来,要把各项发明创造写出来,而不必如《希腊神话》也弄些什么复仇之神之类的;四是一定是连贯的完整的而不是零零碎碎的,这是必须的,这也正是大师们苦苦渴望而不得的,四分五裂的神话是不成体统的,谈不上神话专著。五是一定要经得起别人的推敲,唯此才能在中国立得住,才能走向世界。
至于目前名目繁多的神话类小说多些,我觉得是好事。瑕不掩瑜。众人拾柴火焰才高,若能掀起一股神话热潮来,岂不更好?《西游记》、《水浒》成书前在民间已广为流传了,《三国演义》之前更是有《三国志》、众多野史和民间传说,现在的世道好了,大家都能出书了,何乐而不为?不要紧的,一部作品能否走向大众才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以为《三国演义》才是最值得推崇的。二月河先生写了《康熙》、《雍正》,此前有关二位皇帝的书籍、野史等不是都暗淡无光了吗?我们即要肯定专家学者的成果,更要看到后者的意义,《中国神话》(《三皇五帝》)就是《三国演义》,就是《康熙》、《雍正》,对此,我是很自信的。
呵呵!这样答复,不知能让罗先生满意吗?
再次感谢您的关照,还望您多提宝贵意见,我好改正,若有没有说到或没有说清楚的地方,请您提出来,我会认真作答的。
衷心地祝您事业进步,家人安康。
溯源敬上
2006年4月23日晚21点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