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口头传统研究教学园地。从神州博客搬家过来。感谢刘宗迪老师给了我们的园地一个好名称:“放牛班的课堂”……我们的LOGO为日本画家/作家东山魁夷的画作。欢迎您的到来~~

[石海军]两大史诗影响印度数千年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7-24 23:32:23 / 个人分类:雪泥鸿爪

查看( 954 ) / 评论( 0 )

两大史诗影响印度数千年

每个村子里的每个家庭,都在朗读其中的诗句


石海军


网易 2009-07-24 17:34:00   来源:国际在线



  

  

  反映史诗《罗摩衍那》的印度十七世纪绘画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它们在印度文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了解两大史诗,就无法了解印度,因为“在印度这块芬芳的土地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嗅到它们的存在”。正如泰戈尔所说:“几个世纪过去了,但是《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源泉在印度这个国家并没有枯竭。每天,每个村子里的每个家庭,都在朗读其中的诗句。”
  季羡林先生亲自翻译了《罗摩衍那》。受到其锲而不舍精神的影响,在季先生的关心和指导下,其弟子黄宝生等精心合作,翻译并出版了《摩诃婆罗多》。在缅怀季先生离去的同时,静静地品味史诗,体会它的美丽,也许是对季先生最好的纪念。


  伟大的史诗时代

  《摩诃婆罗多》被称为“历史传说”,《罗摩衍那》被称为“最初的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别?季羡林先生认为前者风格比较简明、朴素,文体上代表一个比较原始的阶段;而后者则有不少精致细腻、彩绘雕饰的诗章,处于从史诗向古典梵语文学发展的过渡阶段。
  从字面上说,“摩诃”之意是“伟大的”,“婆罗多”既是印度的古称,也是印度古代民族的称号,正如我们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印度人也称自己为“婆罗多的子孙”。“摩诃婆罗多”的含义就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其中心内容是描写发生在印度古代的一场大战,战场便在今天印度首都新德里附近,当时叫“俱卢之野”。
  这部史诗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古希腊两大史诗加在一起,在篇幅上也只相当于它的1/8。在这样的鸿篇巨制中,除了中心故事之外,还插入了很多其他故事和传说。“插话”,即能独立成篇的插入部分(分为文学性插话和说教性插话),占据了史诗一半的篇幅。由此,《摩诃婆罗多》成了印度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圣典,以史诗的名义向人们昭示了宗教、哲学、文学、美学、政治、军事、道德、伦理、法律、民俗、历史等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
  《罗摩衍那》的字面意思是“罗摩的游历”、“罗摩的生平”或“罗摩传”,其主要内容是写英雄罗摩伟大的一生。罗摩是阿输陀的王子,他父亲想把王位传给他,可是由于妃子的要挟,王位无法传给罗摩。他自甘流放,进入森林,其妻悉多、弟弟罗什曼那从善如流,与罗摩一起流浪。在森林中,悉多被十首魔王劫走,罗摩与猴国结为同盟,打败十首魔王,救出悉多。14年后,罗摩回到国内,受到举国上下的热烈欢迎,他继承王位,治理国家。史诗把罗摩作为理想的英雄人物来加以歌颂,悉多在史诗中则是贞洁的化身。 
  

  

  季羡林译《沙恭达罗》一九八0年版插图



  探索人生,寄托理想

  印度两大史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大致相当,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这时期印度社会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出现了君主制,印度文明正从森林文明向封建文明过渡,这种变化使得人们对人生、社会如何发展产生了疑问并进行了探索。
  《摩诃婆罗多》的用意并不在于表现战争的伟大意义,它倡导的也不是英雄主义,相反,它详细描写大战的前因后果,反复讨论了人生与社会的各种问题,这与西方史诗大不相同。史诗的各种插话并非杂乱无章,而是统一于史诗所倡导的“正法”(相当于“正义”,是印度文化的一个核心词汇)观念之中,正如黄宝生在《<摩诃婆罗多>导读》中所指出的:“史诗作者为如何解除社会苦难和摆脱生存困境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他们设计出各种‘入世法’和‘出世法’,苦口婆心地宣讲,也将他们的救世思想融入史诗人物和故事中。但他们同时又感到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实在复杂,‘正法’也非万能,有时在运用中需要具有非凡的智慧。”
  而《罗摩衍那》比较专注于塑造罗摩的形象,更符合西方英雄史诗的一般特征。在《罗摩衍那》中,罗摩就是善和正义,罗波那就是邪恶和非正义,《摩诃婆罗多》中复杂的哲学与宗教探讨,在《罗摩衍那》中演变成了社会理想与道德规范,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君主制社会出现以后,当人们无法将复杂的“正法”问题讨论清楚时,在习惯心理上就会将理想与希望寄托在体现神性的君王身上,罗摩恰恰是这种君王理想的完美体现。正是因为这种完美性,千百年来,罗摩的形象比任何一个神明和英雄都更深入印度人的心灵。
  像西方史诗一样,印度两大史诗中战争的缘起也与女性有关,《摩诃婆罗多》中黑公主的受辱与《罗摩衍那》中悉多的劫难都是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根源,但在对女性、人性、神性的描写以及道德的表现方面,两大史诗却是各有千秋。《摩诃婆罗多》中黑公主有5个丈夫,这种现象更多地带有远古社会的色彩;而在《罗摩衍那》中,悉多则更多代表了封建社会的文明,是贞洁的化身。《摩诃婆罗多》中的女性更多地富于肉欲色彩,而《罗摩衍那》中,不仅女性贞洁,甚至连魔王罗波那都尊重女性。显然,《摩诃婆罗多》更多地与远古社会形态联系在一起,富于粗犷性,而《罗摩衍那》则明显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这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连圣雄甘地也将自己理想的社会称为“罗摩之治”。


  印度及东南亚艺术的来源

  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印度人民拥有的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成为印度后世各类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如迦梨陀娑的名著《沙恭达罗》就取材于《摩诃婆罗多》。
  《沙恭达罗》主要描写静修林女子沙恭达罗和国王豆扇陀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在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这个著名的天国仙女,是个性格比较粗犷的天质丽人,但在戏剧《沙恭达罗》中,经迦梨陀娑的再塑造,她成为一个天真、善良,感情极其细腻,性格极其温柔的印度古典美的女性代表,以至于席勒如此评价说:“在古代希腊,竟没有一部书能够在美妙的女性温柔方面,或者在美妙的爱情方面与《沙恭达罗》相比于万一。”
  两大史诗不但影响了印度人的生活、信仰、道德及价值观数千年,而且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诸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古典文学主要是从两大史诗中汲取营养。在泰国、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两大史诗以不同的音乐、戏剧、舞蹈、绘画、雕刻等形式得以传承,印度史诗和宗教的合流,时至今日还是东南亚诸国艺术的重要元素。(作者系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印度文学学者)
 
  链接 / LINK
  梵语文学在中国

  我国最早翻译的印度文学作品,是伴随着佛经的民间故事、寓言、童话和神话传说,也有些文学作品被当作佛经被翻译过来,如约生活在公元1世纪的印度佛教诗人马鸣的长篇叙事诗《佛陀的生平故事》,在公元5世纪时便在我国出现了3个译本。
  真正从文学而不是宗教的角度翻译、介绍梵语文学从20世纪初开始。起初也是以印度古代寓言、童话和故事的翻译为主,1947年出版了印度著名的民间故事《五卷书》(卢前译,上海正中书局);解放前,梵语戏剧家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已有王哲武、王衍孔和王维克等学者的多个译本,不过都不是从梵语直接翻译的。文学史撰写方面,则有许地山的《印度文学》(1930年)和柳无忌的《地度文学》(1945年)。梵语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孙悟空与《罗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有无直接联系,胡适等著名学者都曾撰文参加讨论。
  解放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梵语文学的翻译和研究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1964年出版了季羡林从梵语直接翻译的《五卷书》全译本,其译本序是一篇学术分量很重的长篇论文。
  1956年首次出版了季羡林根据梵文原文翻译的《沙恭达罗》,并于1957年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搬上话剧舞台。迦梨陀娑另一部戏剧《优哩婆湿》(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以及他的长篇抒情诗《云使》(金克木译,《译文》,1954)也被翻译出版。
  80年代早期,出版了由季羡林先生从梵语翻译的《罗摩衍那》(8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84)。此前,两大史诗在我国有多种改编本、简写本或是插话故事选本。2006年,历时10多年,由金克木、黄宝生、赵国华、郭良鋆、葛维钧、李南、段晴等多位梵文学者翻译的《摩诃婆罗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梵语文学史的撰写主要有金克木著《梵语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和季羡林主编的《印度古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1991年)。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石海军)

 


TAG: 季羡林 两大史诗 黄宝生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