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三十六,起房盖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5-20 12:49:05 / 个人分类:民俗事象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白族人把建房造屋当做人生的一件大事。在白族民间有一种看法,认为一个人到一定年龄还不能建起自己的住房的话,就是很不成器的人。人们也把建房与否作为评价一个人的主要标准之一。因为“家”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民居住房,因而,是否建盖起象样的住屋就成为一个人“成家立业”能力的表现和标志。甚至很多人出外做生意,在外置了房产,安了家,仍要回到家乡村中建盖房屋,就算不住人,让房子空着,却总能让主人有一种满足感,也总会为主人赚取到村民们的更多赞誉。一幢幢房屋似乎已成为每个人相应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象征和体现。民居成为白族人民心目中“家”的概念最核心的象征和表现,也是人们的“根”之所在。

白族民众对民居建造的重视与白族人民传统的农耕生计方式应该说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白族先民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从事稻作农耕,其实行固定的农耕生活历史较为悠久。与从事游牧的民族经常流动,居无定所不同,由于长期以来以农耕作为主要的生计方式,大理地区特别是坝区的白族人民对于固定的住所十分重视,对自己的住屋的营造往往用尽全力,用时简直是倾囊而出地去修建住宅。在白族民间,有这样的俗语,说白族人是“大瓦房,空腔腔”,说客籍人则是“茅草房,油香香”,意思是说,白族人为了建造宽敞舒适的住宅,即使节衣缩食到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而客籍人则相反,住的可能是很简陋的茅草房,但吃食却不能马虎,茅草房里经常油味飘香。[1]这样的说法,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白族人确实是将起房盖屋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很多人都是花费毕生精力去完成这个心愿,而只有在盖起了房屋的时候,才会松了一口气,认为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白族民间还有“六六三十六,起房盖屋”之说,认为在36岁之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积累还不够,还没有能力去建房盖屋,而一个人一旦到了36岁,就到了该起房盖屋的时候了,如果这时候还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这个人的努力不够或者能力不够。而因,36岁在白族人民心目中,就象是一个转折点,一个关口,一个标志,同时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压力和动力。不管怎么说,在自己的一生当中,建起一幢房屋,这已经成为白族人家的普遍追求和奋斗目标。当然,建盖一幢像模像样的住宅并不是简单的事,它需要白族人民在一生中付出很多的艰辛和努力,有时,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这个心愿。过去,建盖一幢“一坊式”的单体建筑,加上厨房、畜厩等,围成院落,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有时候,上一年下石脚奠基、挖基槽动土,到下一年甚至过了几年才开工做屋架。有的人家,则是苦了一点钱,就盖一点,时断时续,框架建好后,砌墙、盖瓦、装门窗、铺楼板、围围墙,可能都是一步一步来,到整幢房屋建好,或者整个院落围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就过去了。很多人家为了省钱,能自己做的部分都尽量自己做,拖的时间就会更长。因而,在很长的时间内,为了盖房子,就只好节衣缩食。我家有一位经常被母亲挂在嘴边称赞的亲戚,他的房子从挖地基算起,到最后房子盖好,楼板安好,家里布置好,就花了大概有十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在地里劳作,每次到古城卖菜,都舍不得出钱坐车,拖着或挑着菜步行。直到他的新房子完全盖好后,才松了一口气,不再象过去那样没日没夜地苦。现在却不同了,很多人家由于经济情况有了改善,经济上有了充分的准备,就包工给专门搞建筑的施工队,几个月就可以建好一幢房子,大大缩短了建房的周期,主人家省力省心不少。当然,建房前积攒所需钱资的时间可能并不短,对于大多数的人家来说,仍需要长年在田地中艰辛地劳作。(选自董秀团《白族民居》,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大理州文联编撰《大理导游》第3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TAG: 房盖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