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思过,不再更新...
温州异样婚俗——冥婚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30 12:06:43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事情,比如出生、成年、结婚、寿辰、死亡,这些是大多数人都必须要经历的,也叫人生礼仪,每跨过一个仪礼,就标志着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这其中,结婚尤其重要,为什么呢?因为自人类诞生起,睿智的原始新民们就知道,要与强大的自然相抗争,凭借落后的技术手段,是没有办法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这惟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加强自身的繁衍,即种的繁衍。而结婚,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从原始的无序的杂婚制,到封建时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再到现在的一夫一妻制,无不反映了人类追求自身繁衍的愿望。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儿孙满堂”都说的是这个道理。
那么,人若死了,而还没有完成结婚这一人生礼仪该怎么办呢?那就举行“冥婚”吧!
所谓“冥婚”,就是为死者举行的婚礼。不管是两人都是死人,还是一方是死人。前者我们似乎还不难接受,后者就完全表现了中国旧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剥削了。因为大多数这类冥婚是为死去的男子举行,女性则是冥婚的牺牲者,举行冥婚的女性,在婚后只能守着丈夫的灵位牌过一辈子,不能改嫁,终身不渝。
笔者有幸亲身参与了一次冥婚的过程,也给大家讲讲这温州的冥婚到底是怎么办的。
要举行冥婚的两家人之前并不认识,一个家在龙港,一个家在海城。女方有一个幼年早夭的女儿,在过世好多年以后,家中的长者觉得应该给这小女儿配个阴亲,于是找到了家住海城的一个缪姓灵姑,让她找个合适的男方举行冥婚。这灵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说白了,就是为阳间的人和阴间的人牵线搭桥的人,也有的地方叫“灵婆”,很多人都在亲人死后的第三个七天去找灵姑,以与死去的亲人沟通。灵姑的神力多大,不好猜测,只是,这阴间的媒婆这项工作,倒是非灵姑莫属了。在灵姑的法堂的抽屉里,摆放着许多张要求配阴亲的红字条,上面清楚地写上了男方或女方的基本信息,比如年龄、家庭住址等。灵姑就是根据这些字条来为死者配阴亲的。
灵姑的法堂的中央,端坐着五个神仙,都是女性,分别是太阴圣母、显灵仙姑、天僊(同“仙”)女娘娘(据笔者所知,中国道教神和民间神中,并无此神女)、观音菩萨和福德正神,在神龛的正前面,摆着四个大红蜡烛,有一个人那么高。在墙壁的两侧还挂着十多条红红的条幅,分别写着“有求必应保子孙”和“一帆风顺来求财”。在边上还有几幅大概是来求灵的人家送来的感谢条幅,称颂灵姑的盖世神功。一进入这个法堂,灵姑就开始为死者烧纸钱,点冥香,袅袅的灰烟马上充满了这个不大的房间,熏得人只想掉眼泪,我望着墙上挂着的印有“有求必应、恭喜发财”字样佛光闪闪的电子表,听着灵婆在边上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是如何地为活人省事,为死人着想,仿佛有一瞬间的失神,眼前只剩下金光闪闪的灵姑,她耳朵上的金耳环、脖子上的金项链、手上的金戒指、金手链……
同正常的结婚一样,冥婚也有订婚仪式,这在结婚的前几天就举行过了,灵姑找到岁数差不多的死者双方,就可以为他们订婚。订婚当天,在灵姑的法堂里,灵姑展示了她最能给人神秘感的本领——请灵。由于笔者未能亲身参与观看,所以错过了这么精彩的一段。听当时在场的人描述,灵姑依次请来冥婚的男方和女方附体,借由她的口讲述了两人在阴间的悲惨生活,以及对冥婚的要求,比如要求一套房子,五套新衣服、新鞋子,还要求旅行结婚,在龙港城区开车绕一圈等等。相对于订婚的繁琐费时,冥婚的当天就比较简单了,说好要包办的灵姑又在当场提出要给“新人”红包(即烧冥钱)的要求,从在座的亲戚口袋里又卷走了几百元。男方一开始并不想掏钱买冥钱,女方觉得男方如果不买就失礼了,所以要求男方也得掏钱买,男方才答应了下来。烧完冥钱,灵姑催着她的搭档带着准备好的一套房子、十双新衣服、十双新鞋子开车去绕城一圈。然后找一个风水好的郊区讲这些纸房子衣物都烧了,以示在那儿安个家。也就是在那时,女方和男方的家属就告辞出来了。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婚俗
温州
冥婚
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