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9-06 14:14:43 / 精华(1)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作者提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民族文化认同

何 彬

[论文摘要]本文分两个部分阐述节日民俗文化认同的关系以及民俗节日继承与消亡的关键所在。第一部分举海外华侨华人的事例[1]论述传统年节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联、民族传统节日即民俗时间·传统节日食物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向心力的关联。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日本社会传统节日变迁的事例,阐述传统节日传承的要素。指出∶传统的节日习俗行为和与之相配套的节日食物具有培育文化认同意识的无可替代的、巨大的潜在型教育功能。节日的存亡与否,保存其内涵·寓意十分重要。传统节日的继承,首先要关注其内涵的保护与继承。

[作者简介]何彬(1956-),女,北京市人,日本首都大学人文社会系 教授。(东京 192-0397)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Tokyo,Japan 192-0397

关键词:传统节日节日食品华侨华人 文化认同 日本

[traditional festival;food of event;overseas Chinese;Chinese people; cultural identity;Japan]

 

 

  一

 

  1.节日习俗与节日食物的象征性

  在我国,几千年的岁月在民间形成了许多固定的生活的模式。其中之一,便是在每年固定的时期或固定的日子里,人们会重复一些模式行为。其中包括仪式性的行为和定式的食物制作行为等等。这些年复一年的行为和每逢那个时节都要出现的食物形成一种民族性生活惯例,它们通常被称作传统的年节习俗和传统的年节食物。传统的年节习俗通过年年反复如一的仪式性或非仪式性行为反映出民众对时间的认识。

  一些定式食品,如北方汉族过年的饺子、鱼,南方汉族过春节或祝寿、婚庆时常见的线面、鱼,各地均可见到的元宵节的元宵·汤圆、端午的粽子和中秋的月饼等人们司空见惯的食物,不仅仅是节日时出现在各个家庭餐桌上的食物,它还是含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特殊食品。这些传统节日里的定式食物,是以民间信仰为思维基础,通过色彩趋吉、形状类同以及名称谐音等形式积蓄下汉族文化的象征性意义和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因此,这些食品属于与节日习俗配套存在的、传统节日文化的表象符号。

  表现传统时间认识的行为和表象符号,每年在固定的时间也就是节日里被反复。生活于该文化氛围的人们便对那些文化行为以及寓含文化意义的食品产生文化性记忆。这种记忆非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而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即使离开该文化环境,一旦接触到那些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符号,就会引发对该文化行为以及对文化整体的追忆。拥有文化行为记忆的人们在离开母文化环境之后,会在相同的节日时间里品尝特定的节日食物或者重复过节的行为。

  在国外,这些浓缩了汉族传统文化、表现汉文化民间信仰的食品,往往静悄悄地排列在海外中餐馆的普通菜单上或甜点栏里。海外异文化生活圈的人们会欣赏它的制作精细、赞美它独特的美味。而对于生活在海外的那些具有汉文化认同感的人们来说,这些食物属于他们曾经生长于其中的母文化里含有特殊文化意义的节日食物,它们具有不同于中餐菜谱上其他食物的某种特殊的含义。对他们来说,这些食物不仅是民族饮食的杰作,更是代表母文化的特殊文化符号。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和民间信仰的浓缩形式,它聚集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精华。在国内相应的节日期间,身在他乡异地的华侨华人们,往往会有包饺子、买粽子、吃月饼等制作和食用相关节日食物的行为。海外华侨华人[2]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记忆或回想大多是通过那些具体的文化行为--传统节日行为和标志着文化符号的食品来实现的。这些传统的节日以及与节日联结在一起的食物,成为海外华人追思母文化的具体物象表现。

  2.海外华侨与传统节日行为

  据笔者对部分日本、美国、英国的华侨或华人做的访谈或问卷调查表明,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们尤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离开祖国移居他国的人们,除了参与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之外,他们一年中过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是农历的春节。各种海外的华侨华人团体会举办春节团聚会或贺春节聚餐会、各国的中华街会举行大型春节狮子舞庆贺,中华街的商店会出售春联和福字等节日装饰,华人的家庭会在门口贴福字。很多人除夕或初一要“烧一桌过年的饭菜”一家团圆并宴请朋友。根据各自在国内生活过的地区的习惯,他们仍然要包饺子、吃鱼、吃汤圆或面条、线面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等。此外,他们还要互相用电话或电子邮件互相拜年并给国内的亲朋好友电话拜年。这些应和着国内传统节日期间的一系列行为,看起来很平常、华侨华人们自己也觉得十分平常的行为,实际上恰恰是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表象。远离母文化的人们,采用这类行为以达到文化认同的共振效应和文化心理满足。

  这里举日本的华侨为例。日本的“正月”以及其他传统的节日,历史上长期按照旧历·农历庆贺。一八七三年(明治五年),政府宣布正式导入西历,把明治六年一月一日与西历一八七四年一月一日重叠, 规定自此以后的传统年节改为按照西历举行。改历以后的现代日本社会的“正月”便是西历一月一日起始了。由于中国旧历的春节以及其他传统节日往往都不逢日本社会的周末或节假日,周围社会并没有对阴历春节、端午、中秋节的文化感应,也没有商家的节日渲染,除了中华街会出售节日的应时商品和张灯结彩之外,散居在日本社会的华侨们过传统节日的气氛大大异于国内。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异文化氛围里,仔细观察一下的话,仍然可以看到他们依然会有各种应和民族传统节日的行为。

  由于整个社会环境里没有节日气氛,并且要正常上班、上学,因此除去春节之外,较多的人一般不过其它的民族性节日。调查中有人解释自己出国时间长了,过春节不再吃什么饺子等特定的节日食物,只是习惯除夕那天的晚饭“鸡鸭鱼肉的做一桌中国菜吃”。而这个除夕夜晚吃中国饭菜的行为,恰恰是民族节日认知的具体化行为,“鸡鸭鱼肉”也恰恰是传统的年夜菜的基本内容的总括。有些人回答春节期间不包饺子、也不贴春联、福字,但是下班后要观看国内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看节日电视节目的行为依然反映出人们对传统节日氛围的依恋。有些人适应异文化社会的时间变异,把春节的内容放到日本的“正月”即西历新年过,在西历新年假日里全家人包饺子、发压岁钱“过年”。此外,端午节前后没有粽叶糯米等不能包粽子,碰到可以买到粽子时,也会买一些吃。自称不太意识中秋节“十五的月亮”的人们,暑期休假回国时往往也会带回一些月饼,在中秋节前后家人分吃,也会分给亲戚或朋友们吃。以上事例说明,虽然节日食物的食用时间会前后错动,但是只要有机会就会吃那些节日食物的行为,说明华侨华人们受当地社会环境和该社会生活节奏的限制,传统民族节日行为的持续有一定困难,但是传统的民族节日食物的象征性意义和对民族文化的依恋,仍然留在他们的记忆深处。

  在节日食品方面,华侨们的多数人保持至今的过节行为,是出于他们有一份出国前在国内春节吃饺子、线面、火锅,正月十五吃元宵或汤圆,立春时节在家乡吃春饼、端午节家家包粽子以及八月十五互赠月饼、家人分吃吃月饼共赏明月的民族文化记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和节日行为留给移居到异文化社会的华侨们的,不单单是热闹的氛围和美味的食物,它留给他们的是一种综合式的民族文化的记忆,是他们在海外继续保持过传统民族节日习惯的文化动力。

  从华侨华人对传统节日行为和节日食物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沿习现象,可以指出:有无对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记忆,是有无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强弱的重要因素。而这个重要因素的形成,主要源于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或无形的影响式教育。这类无言或无形的影响式教育,包括民族节日习俗、民族生活习俗、民族饮食习俗、民俗服饰习俗和民族礼仪等大多属于非物质性的内容。节日民俗的反复实践留给人们的深深的民俗记忆,这是使海外华人能够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因素。传统节日食物给予海外华人们的不仅仅是美味的记忆,节日食物的象征性给予海外华人们以民族节日习俗的温馨回忆和乡情的呼唤。

  3.传统习俗记忆与民族文化认同

  通过上述对华侨华人与传统节日相关行为的观察,可以看到:生活在异文化环境的人,他们对母文化的认同感往往是附随着一些具体物象的。这种物象有行为的、有物体的。有关母文化的传统节日习俗属于行为类具象,传统节日的食物则是物体类具象。传统的民族节日习俗已经成为一种时间性行为模式,在固定的民俗时间里,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重复那些民俗行为。很多华侨华人从生活表面上看似乎已经十分淡薄了的母文化习俗,实际上仍然存在于他们行为和意识的深处。甚至本人都以为自己身上已经不存在的对母文化生活习俗的记忆,会在其日常生活及对一些定式的节日食物的行为里看到依稀可见的文化认同意识的痕迹。

  对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和传统的节日食物的特殊记忆,是维系海外华人心灵上与民族文化共振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充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才会引起其他文化的关注,才会对海外游子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才会使远离她的人们对其产生深深的依恋。

  探讨海外华侨对传统节日习俗以及传统节日食物执着与否,可以注意到其有无出国前长期的民族节日行为体验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很多人从小在各自的家乡每年过春节吃饺子、煮线面或吃火锅,正月十五要摇元宵或包汤圆,端午节时采苇叶包粽子,八月十五邻里亲戚互赠月饼,腊八节时煮腊八粥、泡腊八蒜,或者作米酒、制腊肉。还有人曾经在家乡每年立春时节吃春饼,过节吃芋头等。笔者做采访和问卷调查时,对于为什么要在异文化环境里仍然维持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提问,多数人的回答是已经成了习惯,还有许多人回答也是为了想教育下一代记住这些传统。这说明绝大多数在异文化社会环境里保持传统节日习俗的人,都曾经在母文化环境里接受过民俗时间·民俗行为·民俗食物的影响,因此才能在离开母文化环境之后至今保持着对母文化环境里的年节和年节食物的鲜明记忆。并且,只有保持着在母文化环境里形成的节日记忆的华侨华人们,才会在海外异文化社会里,有意识地通过再现节日行为,对子女施行民族文化教育。

  对比之下,近些年到国外留学的年轻的留学生们,多数出国之前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生活氛围里的。他们没有太多的对传统节日的行为记忆和对传统节日食物的物象记忆,而这种记忆与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有极密切的关系。他们曾经在除夕随着他们年轻的家长们去饭店吃“年夜饭”,八月十五没有给亲朋好友送月饼以及家人分吃月饼祈求团圆的体验、或者很少参与摇元宵、包汤圆或煮粽子、熬腊八粥等传统文化行为,基本没有对除夕12点开门放炮迎神和大年夜煮饺子、给长辈拜年的记忆。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民族节日文化教育,又很少受到传统节日氛围的自然薰陶,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就对许多民族节日行为和节日食物或者基本不了解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民族节日的深层文化蕴含知之甚少。有些年轻的留学生遇到别人询问中国的传统节日或节日食品时,无法讲解本民族的文化甚至根据自己的体验回答中国现在没有这类习俗或食品等等。

  对母文化的民俗行为缺少文化记忆、文化联想和文化心理共振,对民族文化的依恋心自然就会淡泊。这样的年轻一代的华人移民比较容易接受当地文化、较快地融入移居后的当地社会。但是另一方面,可以想像他们的子女接受民族文化影响的机会会减少,对民族文化的依恋也自然会更少。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会随着对母文化微弱记忆的消失而趋向消失。

  很多华人华侨对此已经抱有危机感,于是他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中华学校就读或送到周末中文学校学习,还有部分父母把孩子送回中国留学。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教育以及母国文化环境的薰陶,维系下一代华人华侨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民俗和民族文化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它并非完全通过教室和学校的课堂式教育形式实现的。它往往是不计时间和地点,不拘人数和场合、不记名式的、以用各种形式和行为的反复这样一种方式,逐渐形成每个人心理上的对民族文化的联想记忆。民族节日习俗是形成民族文化联想的极重要的因素。日后,由这种民族文化联想记忆引发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重复传统节日行为,则是民俗教育产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共振的结果,而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

  作为由此生发的对现行的文化教育的联想以及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不应仅仅着眼于其学习现代知识或某种语言的成绩优秀与否。建议尽快恢复或重新造就一个使年轻一代能够从小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社会生活氛围。不仅要通过现代教育场所的课堂式教学,系列地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教育的环境。在传统节日方面,要实现不仅人人过节,并且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蕴含、运用多种轻松明快的方式教会人们懂得节日仪式·节日食品的由来和变化等等。这样人人“过节知节”,才能油生喜爱传统节日、尊重传统节日并沿习它的愿望。有了这种尊重和沿习的愿望,就会自然产生本文前面提到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重视传统的民族节日、即使在海外也会自发过节的行为。

  民俗蕴含的巨大的、潜在式的教育力量,恰恰表现在这里。这也是民俗学科能够服务于社会、民俗学研究成果能够反馈于社会的力点所在。社会要求民俗学科做出这样的行动,民俗学科凭借它的学科特点和学科的研究积累,有这个能力回应社会的要求。以上是从海外角度、以华侨华人为例审视传统节日习俗得到的启示。

 

  二

  在追随现代化进程中,虽然在保持传统、协调传统与现代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但是一些传统节日已经面目皆非或徒有形式。年轻人不知其传统节日的文化蕴含而逐渐疏远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而来自欧美文化的节日逐渐普及、走进家庭,这是日本追随西欧式现代化之后其民族传统节日的现状。本文在第一部分以日本的华侨华人调查事例为主,着重阐明传统节日习俗和节日食品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在本文第二部分里,拟通过论述日本传统节日的变迁,阐述民俗学者应如何参照他者的经验与教训,把握社会现代化进程与保持传统节日文化的关系。

  日本是亚洲国家里较早追随西洋文化的国家,日本社会较早实现了以西洋文化为现代化标准的“现代化”。同时,日本又以注重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特色闻名,无论是物质类的古建筑物和古民居、古迹遗址、还是传统的服装或生活用品和道具、工具、家具(民具类)以及非物质文化类的各种习俗、歌舞、生活技术以及手工技艺等等,都有民俗学者对其做记述和研究,然后由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对其施以保管和陈列。时至今日,日本各地在不同时期举行多种多样的民间祭祀·民间节日活动仍然吸引众多外国游客的注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历史上的“明治改历”――明治时期将该国的历法由传统的太阴太阳历即阴历正式改为西历·阳历――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产生了巨大的负影响,今日日本社会传统节日的现状,究其变化起始,往往都可追溯到“明治改历”的影响。

  1.“明治改历”与传统节日

  日本的古历法最早来自中国,曾经长期使用中国的历法。1684年(贞享元年)日本首次自己制作出“贞享历”,于第二年开始使用,一直持续使用了七十年之久。但是“贞享历”也依然是太阴太阳历(阴历)。日本的年历中每个月都有一个表现季节特征或该月传统节日特征的和式称呼,如阴历一月称作“睦月”,一般解释为由于正月乃是亲戚们聚集一堂强化相互和睦关系的时节而名;阴历五月称“皋月”又称“早月”,因为旧历五月乃是插植早稻秧苗的时节;十月因神话传说各地的神灵聚会在出云国开会,各地没有守护神而称“神无月”,但是在出云国地区恰恰相反把十月称作“神有月”;十一月由于开始下霜而称作“霜月”等等。由于这种历法依然是依照太阴太阳历法制定的,和中国的旧历相仿,它比较准确地反映天候季节的变化,但是和西历有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的时间偏差。 而后,于1755年(宝历五年)、1798年(宽政十年)、1844年(弘化元年)又三次施行“改历”,其目的均在于导入西方天文学计算方法,制作更为精密的太阴太阳历。

  1868年明治维新后建立的明治政府,大幅度导入西方社会制度以推进日本社会向西方社会制度靠拢的现代化。明治政府于明治五年(1872年)十一月九日,颁布第三百三十七号《太政官布告》,宣布日本社会整体废止使用太阴历,正式实施太阳历。明治五年十二月三日,恰好逢西历1873年1月1日,布告宣布自该日起正式以西历计历,明治五年十二月三日改称明治六年一月一日。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最大的改历,历史将其称为“明治改历”。

  依照政府法令旧历改新历的结果,是日本历史上明治五年的十二月只有两天,明治五年几乎缩短了一个月时间,这样日本纪年和西历纪年的日期和月份就完全合璧了。明治改历的布告同时宣布“旧历的诸祭典一律按照新历的日期施行”,于是在明治五年旧历十二月三日,人们就要迎接新年的到来,之后于每年的西历一月一日迎新年、西历五月五日过端午、西历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法事、西历八月十五赏月...。明治改历是日本当时指向的社会全体“脱亚入欧”目标在社会生活和传统节日方面的表现。改历无疑对日本传统文化各方面带来各种影响,本文则着重分析改历与传统节日的继承之间的关系。

  由于西历不能正确反映季节的细微变换,当时农业社会仍然占大部分地区的日本社会的民众,除极少地区完全按照旧历过节或举行祭典之外,多数地区一般节日移到西历举行,而季节性要求较强的诸如盂兰盆节等节日则采取推迟一个月举行的折衷法, 日语称“tu-ki-o-ku-re”,意为迟一个月的节日。虽然不是旧历节,但与阳历相比则很接近旧历即接近自然季节的变化。至今城市里很多公司夏天放盂兰盆节假,仍然是推迟到阳历八月才放假,称作“迟一个月的盆节(o-ku-ri-bon)”。

  日本社会自1873年正式使用太阳历,至今已经过了一百三十多年,日本各地传统的节日的实行日期,多数逐渐从旧历移向新历。改历使这些原来密切反映自然节气转换的节日,与季节感和天候变化拉开了距离。按照西历过年过节的人们,只继承了传统节日的内涵或节日仪式的形式和目的,但是逐渐失去了对节日原本拥有的季节变化的感觉。失去了对季节和农业天候关联的传统节日,如果再失去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那么这样的传统节日只是徒有躯壳,其继承无疑会发生障碍。在今日的日本社会,年轻一代往往过节不知节,即过节不知道该节日的文化内涵,品尝节日食物却不知为何要吃这些食品,不了解该食品内涵的民间信仰要素及民族文化象征意义。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日本社会, 作为民族文化浓缩形式的传统节日正面临存亡危机。

  2.“年中行事”的内涵与变容

  按照历法每年都在固定的日子举行的传统节日,日语称为“年中行事”。日本社会各地今日仍普遍继承的节日即“年中行事”,除正月之外,还有三月三日女儿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兼日本儿童节)、七月七日的七夕、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八月十五观赏中秋明月等。每年春分秋分的扫墓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在日本各地还保留多种地方性传统节日,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举行的节日庆贺活动,往往成为吸引各地游客前往该地区观光旅行的热点。1999年出版的田中宣一·宫田登编辑的《年中行事辞典》收入的日本各地年中行事有:“正月行事”21项、“春季行事”151项、“夏季行事”209项、“盂兰盆行事”259项、“秋季行事”295项、“冬季行事327”项,此外“农耕仪礼”375项。从这里可窥见人们所说的“日本节多”之一斑。

  虽然日本的正月改在西历元旦,但它依然是日本社会最主要的民族节日,节日的文化内涵受到充分强调并借助商业渲染广为人知,所以过年的盛况不亚于过去的旧历年,其继承状态比较平稳。其他一些传统节日则不似正月那般隆重,很多节日蕴含的文化要素被人们遗忘以致逐渐脱落,对人们的生活来说,这些节日变成可有可无的存在,由此逐渐趋向消亡。下面举若干事例简略说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否,乃是传统节日存续与消亡的关键所在。

  (1)“年菜”

  日本的家庭在新历正月要准备“年菜(o-se-ti)”,正月的开始几天除了烤年糕、煮年糕之外,一般不动火做饭菜,用事先做好的年菜待客及自己家人食用。“年菜”,为事先用各种调味汁煮好的根茎类蔬菜、豆类及海鲜或鱼肉制品等。较为隆重的是装满五层或三层重叠的黑漆菜盒。简单的是单层或双层年菜盒。里面有整只的的大虾,煮黑豆和栗子、莲藕、鱼仔、红白两色的鱼肉制品及海带卷等。由于它们各自具有象征和祝愿之意,如莲藕象征前途通达、大虾象征弯背的老人寓意长寿、金黄色的煮栗子代表黄金般的财运、豆类象征认真和勤劳、鱼仔和芋头代表多子、海带卷谐音欢喜等等,因此至今盛行不衰。即使在夫妇双职工增加、生活节奏较快的城市社会,人们不再守候在锅灶旁边煮煮炖炖地做年菜了,但是大食品店和超市会摆出专设柜台出售各种真空包装的年菜,可以供人们买回去摆放在各家的年菜盒里。

  出于商业促销目的,各种年菜的寓意反复出现在商业宣传里。因此年轻人即使没有受到来自家庭的传统节日食品的教育,也会通过商家的宣传了解到传统正月食品的象征意义。但是也要指出,正月食品的象征意义有些已经不大符合今日社会的“潮流”即年轻人的喜好倾向, 如多子、勤劳、长寿到驼背等等已经有过时之嫌。年轻人也不大喜欢过年时天天天吃冰冷的节菜,开始出现节日不吃节菜,去餐馆吃现做的热菜的倾向。

  (2)除夕荞麦面

  日本在正月除夕夜晚曾经有吃年夜荞麦面的习俗,很类似于汉族除夕夜半的饺子。传说荞麦面有象征发财之意,也有荞麦面易断,寓意与不吉利的过去一年分手,还有的解释说细长的荞麦面条象征细细长长、连绵不断,好运和财富要连绵接续到新的一年。但是这些寓意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商业宣传没有倾注过多的力量。因此,尽管食品市场的年节专柜会出售配好的荞麦面份餐,方便人们加工食用。但是由于人们不大了解大年夜要吃荞麦面的意义所在,所以今日已经有很多人家不买也不吃年夜的荞麦面了。

  (3)元旦的屠苏酒

  每逢西历正月前,药店都会出售“屠苏散”。人们把屠苏散泡在酒里,就成了“屠苏酒”。

  正月一日清早,一家人用朱漆的专用屠苏酒具(一个酒壶三个浅酒盅和一个大托盘为一套)轮流饮屠苏酒,以图新年消病去灾,老人延年益寿。据文献记载和笔者调查,饮用时的顺序,是年龄最小的先喝,老人最后喝。这与中国文献记载的饮用屠苏酒的情形一样,不能不使人感到惊异。

  装屠苏散的纸包装袋的背面印着两个内容:一个是屠苏酒从中国传来的文献记述,一个是屠苏散泡酒的方法。这种文化内容随着包装走的做法,十分有趣。它的继承传统习俗的教育功能无可非议。但是由于没有商业渲染和重点强调和解说,饮屠苏的行为,没有可以满足现代人的现代欲望的内容,加之浓厚的草药味也是现代的年轻人不习惯的。因此,尽管每年它都出现在欢度新年的货品架子上,但往往年过了之后又静悄悄地被收回去,因为很少有人问津。

  笔者十几年来对大学生做正月习俗问卷式调查,发现回答自己家每年还在喝屠苏酒的学生越来越少,近几年几乎近于无。记得钟敬文先生曾经讲过,先生留学日本期间,正月初一喝到房东端出的屠苏酒,受到极大震动,于是感到需要比较研究中日习俗。时隔不到百年,如今日本社会正月喝屠苏酒的人家,已经变得寥寥无几了。向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以飞快的速度改变着传统。不及时承继习俗的文化含义, 空有形式的习俗很快就会被重视追求现实利益的现代社会甩到社会生活圈之外。离开社会生活的节日行为或节日食品将是没有生命力、没有魅力的文化躯壳,自然它的存续就会面临危机,屠苏酒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不过,在许多饭店的正月初一清早,饭店方面还会为新年住宿在本饭店的客人准备下屠苏酒。在早餐之前给就餐的客人们先敬上一杯用专门饮屠苏酒的酒具斟的屠苏酒,使整个空间充满正月家庭的过节气氛。虽然这是出于经营角度的招徕客人的做法,但是它使得人们还会依稀记起传统节日的某些特定行为和一些特定食品,从客观上保留下文化传统,并通过再现式的行为,为人们提供了重温传统的机会、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学习传统的机会。

  (4)端午

  日本的端午节有吃槲叶粘糕、门口挂菖蒲叶、房前挂鲤鱼旗、屋内摆小武士像的习惯。槲叶年糕是用新鲜的槲树叶包的豆馅年糕。槲树叶具有新芽出老叶才落的特性,人们用它象征家系代代相传不绝,并且人们相信这种树叶有避邪除灾作用。但是问卷调查表明,现代的大学生们已经很少知道为什么一定要用槲树叶裹年糕,年轻的主妇们也往往没有从老一代那里听到槲树叶的象征意义和信仰上的意义,所以只是当日从超市买来给家人吃而已。由于不了解槲叶粘糕的象征意义,更多的家庭已经不做、不买也不吃它了。

  日本曾经用菖蒲做成“菖蒲缦”插在头上或佩在身上用以避邪。由于人们相信它有避邪作用,有些地区在门口挂菖蒲、酒里浸菖蒲、还要用菖蒲泡水洗澡。进入武士社会后, 日语发音的菖蒲与“尚武”谐音, 因此“菖蒲缦”被做为武士的头盔,并以菖蒲象征武士佩带的刀剑。由于端五日大量使用避邪的菖蒲,这一天又被称作“菖蒲节”。菖蒲象征刀剑、有避邪驱魔功能、且又与“尚武”谐音,于是人们大多以“端午日·菖蒲节”为“尚武日”,为男孩子祈祷,祝愿男孩子茁壮成长、并且今后出人头地,这是五月五日男孩节的由来。公元十七世纪的文献记载,当时这一天给男孩子戴头盔、家门前树印有家纹图样的幡旗。而在现代社会,菖蒲的功能只是用来洗澡了。因为商家着重宣传五月五日当天用菖蒲洗澡可以不感冒,不提菖蒲·尚武与男子、武士的关联了。每年五月五日那天很多家超市都出售菖蒲叶,但是据笔者观察,光顾的人并不多。

  1948年日本政府将这天定为全国儿童节,规定五月五日是国家正式节日。小学和幼儿园要庆贺男女儿童们身心健康成长。但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习惯按照传统,在这天为各家的男孩子们庆贺节日。 在三月三日前后摆出庆贺女孩成长的一套日式小娃娃, 庆贺女孩子的成长。许多人家在生了男孩之后,会隆重庆贺第一个端午节,全体亲戚都要出席庆贺。然后每年在现代式住宅的阳台上张挂象征男孩子不断成长、将来出人头地的布质鲤鱼旗,同时在家里摆设小武士娃娃。

  目前在日本社会,有孩子的家庭基本都要在孩子出生后陆续举行一系列庆贺和祈祷孩子平安成长的仪式。每年的三月三的女孩节和五月五的男孩节便是他们必做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孩子出生之后第一个三月节或五月节最为隆重。由于人们相信这两个节日直接关系到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否,加之有关的商业厂家也在大力宣传男孩节和女孩节的日式娃娃、相关食品的文化内涵,用以吸引更多的年轻父母以及爷爷奶奶们为孩子们解囊,所以很多家庭至少在孩子初中或高中毕业之前每年都庆贺这个节日。具有充分的现实性的文化内涵,使端午节做为男孩节得到继承,沿续至今。

  (5)七夕

  日本的七夕节,也在明治改历后改为在西历的七月七日举行,有些地方则推迟一个月举行。七夕节的内容不再是月夜下看银河望牛郎织女一年一会,也很少做乞巧行为了。它转化为在各家大百货店门厅或商店街专门设置的竹枝上挂上愿望纸条,祈求牛郎星织女星保佑人们实现各种现实性愿望的一次机会而已。

  最著名的仙台七夕节是日本有名的地域型大型观光节日,它成为促进发展地方旅游业的绝好时机。观赏烟火晚会,歌唱晚会和边舞边行走的大型表演会是夏日傍晚的一大快事。做为仙台七夕标志的是巨大的彩纸扎成的带有硕长流苏的彩球装饰,而不是牛郎或织女的形象或银河的象征物。各种小巧的纸饰表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学业上进、手工灵巧等等的心愿,但是由于人们很少传讲牛郎织女星的恋爱故事,因此这一天就很少情人一定要相会或者祈求爱情常驻的氛围。当然,在百货店的竹枝上挂心愿纸条的方式庆贺这个节日,现在只对幼儿园和中小学生还有些吸引力而已。除去商店的竹枝装饰以及著名的观赏七夕装饰的胜地仙台等地方之外,整个社会没有过多的七夕节日气氛。西历的七月七日, 因为时日不符看不到银河和牛郎织女星, 所以更少有人再去关心夏日夜空的银河和两旁的那两颗星星。

  (6)赏月

  八月十五是“月见(tu-ki-mi)”日,即赏月、看月亮的日子。过去有在月下摆供年糕球的习俗,但是没有吃了这种粘糕球就会家庭圆满,人们可以再度相会等等类似月饼蕴含的象征团圆的意义,所以虽然每年到八月十五日超市有卖专门供人们摆设祭月赏月的年糕球,但买的人并不多。现在的大学生们几乎不知道为什么要摆年糕球,从问卷可以知道,他们各自的家里一般也没有摆年糕球赏月祭月的习惯。显然这个赏月祭月的月见习俗,已经濒临消亡的边缘了。

  (7)春分·秋分

  春分与秋分原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日本以春分或秋分为中日、加上前后各三天共七天,称作“彼岸”。据说名称的来历是历史上在春秋两季的这七天时间里,佛教寺院要做“彼岸会”法事。据文献载,佛教经由朝鲜半岛和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于公元八○六年(大同一年)举办首次“彼岸会”,和尚们要念经七日。但是,这种习俗没有在民间生根,而是逐渐形成人们在彼岸期间祭祀各家祖先、拜墓扫墓的习惯。至今每逢春分秋分前后,各处的陵园墓地都会挤满了前去扫墓的人们,墓地陵园附近的交通也会拥挤不堪,颇类似我们清明扫墓的情景。

  (8)情人节

  2月14日的情人节则是外来节日从单纯的形式节日转变为有内涵的节日,从而被社会接受的一例。情人节传入日本社会后,成为女孩子给自己爱慕的男孩子送巧克力表白爱慕之心的日子。而后经商家大力炒作后,在日本社会发展成为公司的女职员要给男上司和男职员分发礼节性巧克力(日语称“义理巧克力”)、中小学校的女生要给男生分发礼节性巧克力的节日。一个月后的3月14日白色情人节,男性们则要一一给女性们还礼。送礼方和还礼方往往要为选择礼品种类和价格高低伤脑筋。男性和女性都感到“礼节巧克力”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虚礼和负担。后来,女性们对必须给男性分发礼节性巧克力的情人节开始产生反感,社会整体也对这种极为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内容的分发巧克力的行为发起批判, 倡议只给真正爱慕的男性递送巧克力,抵制和废除礼节性巧克力。有些公司甚至明言禁止分发仪礼性巧克力,当然也就不需要回赠礼品,这样的规定颇受公司男女职员们的欢迎。

  然而,最近几年情人节巧克力又趋于畅销。原因是女孩子之间开始互送“友情巧克力”,妻子给丈夫、女儿给父亲、女性给最近帮助过自己的男性或女性送“感谢巧克力”。这种感谢的礼轻于日本社会一年两次即夏日中元和冬日岁暮的送礼,赠送方和接受方都不会感到是负担,比较受欢迎,于是近年开始流行“感谢巧克力”。以大学生为对象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们例举自己一年内要过的“年中行事”即每年要过的节日时,半数的人都写下了情人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年轻人已经接受了这个洋节日。由于人们对赠送的巧克力赋予了爱慕·爱恋之外的感谢、友情、关心等等多种含义,加之商家巧妙的营业性宣传,从近几年的倾向看,这个进口的洋节日开始为人们接受,颇有成为日本社会一个新的、互赠小礼物藉以表示感谢之心的民俗节日的倾向。

  3.来自他者社会的经验与教训

  综上所述,在日本的传统节日里,正月食品“年菜”的继承,不仅由于它是日本最受重视的节日,还应当看到对年菜所做的宣传解说其文化含义的客观作用,虽然它往往是生产商家出于促进销售产品的营业性目的。人们对3月3日的女儿节和女儿节娃娃、5月5日男孩节和小武士娃娃的钟爱,是因为其节日和娃娃象征着祝愿男孩或女孩们健康成长的寓意,这对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切身的现实性极强的愿望。因此人们会不厌其烦地每年重复同样的行为来庆贺这些节日。

  屠苏酒和五月节槲叶年糕和菖蒲不畅销的原因,缘于人们没有继承下这些节日商品的文化内涵。七夕和赏月习俗淡化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其节日行为的文化指向不明,与人们今日的生活理想有了一定的距离。赏月不意味着家人团圆或恋人会终成眷属,过七夕不意味着有情人可以再相会,这样的节日对生活节奏紧凑、倾向于追求直接目的或短期效益的都市人来说,缺乏这份单纯欣赏自然景色或观光的闲情逸致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在百货店的七月七竹枝(而不是七夕月下)上写心愿,祈求仙女保佑实现自己的凡人俗愿,也有成为一种新民俗的倾向。因为它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较为浅显,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最近的七月七竹枝上开始出现祈求考大学合格的、祈愿与某某人恋爱成功的、请仙女保佑自己期中考试过关的、希望自己的字写得更漂亮的等等小小的眼前愿望的内容,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情人节这个一度发生存亡危机的进口节日再次转为日本社会流行节日的事例告诉我们,节日的存亡与否,保存其内涵·寓意十分重要。传统节日的继承,首先要关注其内涵的保护与继承。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才会在每次的节日时期人们主动重复那些节日行为,包括做为节日表象的食品等。

 

  结语

  传统节日浓缩着民族文化的诸多要素。正因为如此,传统节日才会对生长在这个文化氛围里的人们形成巨大的向心力。传统节日和各个节日的特定食品,是海外华人产生文化认同心理共振的契机。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海外华人华侨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节日内涵的吸引力,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

  阐述他者社会的传统节日的今昔变迁,目的在于给我们自己提供借鉴。它告诉我们,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才会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民众的自觉继承。一个节日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而节日的内涵一旦失却,往往很难完全再复原,节日一旦消亡,就很难重新会到社会原有的位置。

  传统年节、包括各个节日相应的定式节日食品,都属于民俗学研究的范畴。加强对节日行为、节日食物文化内涵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还报于社会,宣讲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扩大传统节日行为·节日食物文化内涵的“知名度”和普及度, 是民俗学者责无旁贷的工作。建议民俗学科应当以国家国民全体基本达到“过年知年”、“过节知节”、了解自己民族节日文化为目标,设计中远期规划并及时实施具体工作。这是民俗学者的使命所在,也是民俗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所在。

 

  [1] 本文事例的少数对象是美国及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在住的华侨们,多数事例主要来自对移居日本的华侨华人的观察。

  [2] 一般把保持中国国籍的人称作“华侨”,把加入移居国的人称作“华人”。本文未按照这个分类指称,而是用“海外华人”或一个泛指词“华侨华人”指称所有拥有或曾经拥有中国国籍的、与中国有血缘联系的人们。

 

  (本文原载于广州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質文化遺産センター
『非物質文化遺産』2008年第一期)

分享到:

TAG: 传统节日 华侨华人 节日食品 日本 文化认同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62899
  • 日志数: 28
  • 图片数: 3
  • 文件数: 10
  • 建立时间: 2008-09-12
  • 更新时间: 2011-09-1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