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民间文化,关注民族起源,探索文明脉络,企求华夏哲思。进入民俗学论坛,深感三生有幸。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gsmxzrp571@163.com,QQ:752946184

2005年的随笔集——《管锥文史》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11-02 08:14:54

  
         按语:刚才检索早年的文字资料,发现此集文字,虽显稚拙,仍觉有意,发在此,权作纪念,对己是勉励,也觉2009年后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回忆命名《管锥文史》随笔集是2002年初。可惜当时不懂电子文档命名规矩,在多次电脑转换存档中被覆盖了还不自知,丢失了很多处女作,等到明白已晚矣。2017年11月1日夜。
 
                                                                               
管锥文史

 

《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笔者试图聚焦一束小眼光,瞅准古钱币孔般大小的文史区域做深刻钻研,以系列小篇幅发古文史之微,渴望能有所大发现。且笔者为一机关政务干部,公事缠身,很难有整块时间进行专门研究,而“管窥”似有偷着看之意,恰合偷空钻研之境遇,因此以《管锥文史》名之。

  一、试析孔子一句话的来历

  孔子是非常崇尚周礼的。殷人是很有文化的一祖人,也是最先开化了的一祖人。当他们被周灭后,变成了奴隶类的下等人,也可以说是乡下人,并被流放或奴役、迁徙到齐、鲁、越等地去。他们被奴役后社会地位变得低下了,才被称为是“野人”。实际上,他们是能代表当时最高文化水准的一祖人,他们比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周人要开化得早,而周人却开化得迟。孔子对此个中奥秘非常熟悉,对文化高的殷人也非常尊崇,因此才有这样的议论: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傅斯年译:那些先到了开化的程度的,是乡下人;那些后到了开化的程度的,是“上等人”。如问我何所取,则我是站在先开化的乡下人一边的。)

                                                 ——2004年12月10日深夜  

二、种族上的差异实质上是阶级层次上的差异——关于民族研究的思考之一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人与人之间,谈种族上的差异,是非常可笑的。所谓种族上的差异,更多的情况,实质上是当时当地最受崇拜的阶级层次上的差异。阶级性决定了种族性。特别是远古时期生活在同一地域却表现出不同类型的人,在种族上的差异更是如此。                                  ——2005年1月17日深夜

  三、不同的人群不一定就是不同的民族——关于民族史研究的思考之二

  历史就象一条河,也象一片海,它是流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它既有源头,也有归宿,更有千难万险、极不寻常的历程。研究历史,就要以流动的眼光、富有生命力的见识,找准源头,摸清归宿,把握住“历程”的脉络,才有可能得出较为充分合理的结论来。而当今有些学者研究历史,却运用的是刻舟求剑的方法。这是可笑的。但这样的学者为数还确实不少。正是这类学者扰乱了我们研究历史的视听。比如对民族的划分和界定以及在其源流的探索考辨上,什么什么“族”是现代史学家才冠上的名,古代并没有这样的称谓。古代中原人称为的如蛮、夷、戎、狄,就如今天广州、上海北京人称甘肃青海、西藏人一样,更多的含义是歧视,是因文化不发达、经济不富裕、非统治阶层圈的差异而产生的歧视,而很少有“民族”的差异。古代人区别人群或人种以地名或地域为准。而我们今天的一些史学家却以古人的地名或地域之别就直接认为是民族或人种之别了。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成见造成的错觉。当今学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同人群所表现出的穿着、习俗方面的不同,不仅仅是其种族上的不同,更多的是其不同的生存环境导致的生存方式的不同使然。海南小姐到达西藏不穿上厚大的藏袍就无法生存下去,同样,西藏姑娘来到海南不换下厚大的藏袍也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因此并不能断定他们就是不同的民族。相同的人处在不同的生存方式中、处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就会显示出许多许多的不同来。不同的人群不一定就是不同的民族。这是需要更正的!还有对氏族、民族、种族、人种、人群等概念及其关系的界定还不够十分准确、清晰。

                                                   ——2005年3月25日

  四、历史研究方法思考

  先综述,后发现,在综述中得出不同凡响的结论来。综述的过程,实际上是比较的过程。有比较才会有新的发现。比较中综合,综合中比较,翻来覆去,就会产生发明和创造的。我目前要做的工作,首先是综合,在大量综合的过程中,再去发现,再去创造。                                   ——2005年4月4日深夜

  五、人类历史演进是有规律可寻的——关于民族史研究的思考之三

从现在看中国远古时期文化遗址有近万处,遍存祖国大江南北,这绝不是靠一朝一夕才形成的,更不是凭空诞生的。而是经历了以千以万为单位可计算的年代才形成的。我们不能因为更远时期的文化遗存未被发现就否定更远时期的文化的存在。远古时期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肯定是有个先决条件和过程的,并且是有其规律可寻的。比如碳14的形成就是其规律,再如树木的年轮、各种动植物化石的形成等等都是有其规律的。非但如此,星球的排列和运转、宇宙的变化导致地球的气象的变化,都是有其规律可寻的。而这对古代各民族的变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可惜从这一角度进行民族史研究的学者并不多。

                     ——2005年4月5 日

  六、试析历史的世俗规律——关于民族史研究的思考之四

  历史上,一直把周人对四方蛮夷的歧视和压迫,说成是民族对民族的歧视和压迫,这是不正确的。他们并没有民族上的区别。要说有,也仅仅是文化的高低、生活的贫穷和社会政治地位的区别。文化高的人瞧不起文化低的人,富贵的人歧视贫穷的人,社会政治地位高的人压迫社会政治地位低的人。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无此动力地驱动社会就不会发展。

  然而文化的高低、生活的贫穷和社会政治地位的区别都是相对的,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往往是在经常换位变化着。但这一世俗规律却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是社会矛盾丛生、战争不息的根源所在,人种、民族的变异也在紧紧围绕这一世俗规律轮回。

  古时对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实际上是对不同地域的人的歧视和压迫。那时称的蛮、夷、戎、狄,实际上就如今天广州、上海、北京人称西藏、青海、甘肃人一样,更多的含义是歧视之意,是泛泛地对文化低、生活方式落后、未处在统治阶层圈内的人的歧视,并以其所处地望的不同,在称谓他们时也有所不同而已。如把处在东面的就叫做夷,把处在南面的就叫做蛮,把处在西面的就叫做戎,把处在北面的就叫做狄。                                                                                    ——2005年1月7日

  七、说华夏民族是以农耕为主并不完全正确

  在殷代,从大量史迹来看,农耕与牧猎是各兼其有的。大概随地理条件、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偏重而已。但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来说,其生产生活方式肯定是丰富多样的,说华夏民族是以农耕为主并不完全正确。“农耕为主”仅仅是针对某一区域而言的。                                                                                                                ——2005年3月29日

  八、求证历史不能忽视从民俗中挖掘史料——关于民族史研究的思考之五

  求证历史,我们更多的专家学者往往把精力全投入进官方历史文献中,从而忽略了从民俗中挖掘史料,从民俗中探询历史的脉络和遗存。这其实是很偏颇的。相反,从民俗中挖掘史料,从民俗中探询历史的脉络和遗存,往往能得出更令人折服的结论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正史为主,民俗史料为副,这样的研究成果定会具有公信力的,特别是民族史的研究更应如此。

                          ——2005年8月18日

  九、乡土志是民族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关于民族史研究的思考之六

  十、“先进”与“落后”的对立统一是文化与文明的高贵使然——关于民族史研究的思考之七

  古代史书中出现的“夷”,实际意义是“落后”、“鄙夷”、“低贱”之意。他并不是某一民族的特指。与之相对应的“夏”或“华夏”,其实际意义是“先进”、“发达”、“进步”之意。“蛮”、“夷”、“戎”、“狄”四字的真实含义其实是内通的,要有区别仅仅是地理方位上的区别。这是文化与文明的高贵使然,古今中外都如此。考察古代历史的一些现象,要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去比较判断,往往能得出耳目一新的结论来。                                                                      ——2005、9、23

  十一、要注意研究“荒漠”文化——关于民族史研究的思考之八

  可否这样说:地球上,凡是沙漠地带,都曾经是人类生息繁衍最为活跃、最为繁荣昌盛的地带。正因此,才导致了该地域的荒漠化。

  对沙漠、荒漠的介绍,特别是对全球沙漠、荒漠的介绍,应引起我的高度重视。由此可得出人类民族变迁的痕迹或轨迹来。                                               ——2005、8、5

 


TAG: 2005 民族史 随笔 研究 张润平

王小娇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王小娇   /   2018-10-03 19:19:42
按错了,本来是评5分的。读后有收获。
王小娇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王小娇   /   2018-10-03 19:17:48
-3
耕田书童 引用 删除 耕田书童   /   2017-11-08 19:25:11
我们不能因为更远时期的文化遗存未被发现就否定更远时期的文化的存在。
这句话,讲得太好啦!是的,我们不能依据考古资料,急不可待地下结论,当年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就犯错于此。
耕田书童 引用 删除 耕田书童   /   2017-11-08 19:21:12
昆山仔玉,莫过于此!关于最后一点,颇为认同,愚以为《山海经》所讲的都广之野,当指塔里木盆地,或者说帝俊后裔在下界的诸“国”,就位于这里。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张润平

张润平

张润平,男,1963年出生,汉族,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族师范学院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羌藏历史、民间文学、民间信仰、藏传佛教、马家窑文化等。出版专著《西天佛子源流录文献与初步研究》《岷县历史文化与民俗散论》《岷县青苗会研究》《洮岷花儿》《花儿暨西北史地探研》,编著《人文岷州》《岷县史话》《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岷州宝卷集成》等,《民族研究》《中国藏学》《丝绸之路》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3-1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81360
  • 日志数: 301
  • 图片数: 8
  • 文件数: 2
  • 建立时间: 2009-12-19
  • 更新时间: 2024-01-0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