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祭祀在
台湾特别隆重,是因为早期到台湾开垦的先民,死于海难、瘟疫、兵灾人祸的不计其数,无人收埋的尸骨遍地,使先民对鬼魂非常畏惧,恐怕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为厉招灾。因此,台湾先民对于中元“普渡”,比在原乡还更重视。
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又可分为有应公、大众爷、义民爷、老大公、万善爷、好兄弟等等。孤魂野鬼令大众不安,有所归之后才能不再危害人间,如《春秋传》所说:“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因此,人们将散落的尸骨集中一起,置于斗瓮中,建祠祭祀,使之有所归属,称为“万善同归”。这种供奉鬼魂的祠庙称为“阴庙”。阴庙通常在庙后设有纳骨塔、纳骨间,放置无主骨骸,平常重门深锁,只在农历七月才开启门扉。
台湾的阴庙很普遍,据台湾历史学会资料,仅台北市一个小小的木栅区就有二十六间这样的祠庙。
阴庙有大众爷庙和有应公庙两种,其相同点都是奉祀无主鬼魂,不同异处是大众爷是鬼中的厉鬼,而有应公所奉的则是无主的骨骸。此外,也有民众将城隍庙、地藏王庙归纳为阴庙。
有应公类阴庙有“义民庙”、“有应公”、“姑娘庙”、“水流公”等种类,奉祀不同的孤魂。“义民庙”供奉“义民爷”早期是指为清廷“剿贼平乱”而战死者。开台初期,清廷经常利用客家子弟剿平“民变”,所以这种义民庙以客家地区为多。日本侵占台湾初期,台湾军民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死伤殆尽,民众收埋殉难者忠骸,当时不敢称为“义民”,只好称为“大众爷”,光复后才称“义民爷”,另建祠供奉。因族群械斗事件而身亡者,则以某某“义公”等名称奉祀。修路、建筑、迁墓时挖掘到的无主骨骸或无名尸,则集中供奉,称为“有应公”或“百姓公”、“万善祠”、“金斗公”、“大墓公”等。无主女尸则集中在“姑娘庙”。海上浮尸则称“水流公”,如北海岸著名的“十八王公庙”。有些医院也设有“院公”、“院婆”的小祠庙,供奉死于院中的无名病患。有应公庙前通常挂有红披,上书“有求必应”四个字, “有应公庙” 因此得名,并因为有求必应,所以信徒很多。
大众爷庙奉祀的大众爷是死于非命的孤魂,据说是鬼中的“厉鬼”。《左传》中“晋侯梦大厉”注云:“厉,鬼也。”古以死而无后称“厉”,因无后嗣奉祀生活无着的鬼魂,便成为“厉鬼”,作祟害民。先民众疾病缠身时,认为是因为冲犯了“厉鬼”,于是焚香烧纸祭拜,祈求疾病离身。《士丧礼》云:“疾病祷于厉”,为求平安乃为厉鬼建祠奉祀以安抚亡魂。
拜“好兄弟”
台湾民间俗称孤魂野鬼为“好兄弟”,中元节普度孤魂野鬼就称为“拜好兄弟”。据温振华《农历七月普渡》,“中元普渡的祭典成为十九世纪以后,台湾社会区域人际网络连结重要媒介。”中元节祭祀的好兄弟,许多是为了保乡卫民而牺牲的。在祖籍别意识强烈的时代,不同祖籍别的人群各自透过中元节祭典,形成自己的集团,彼此团结,共同面对敌人。台北大龙峒的保安宫是祖籍福建同安县人中元节的祭祀中心,台北盆地内同安籍人分三组轮流担任中元祭典主持。艋舺的龙山寺、清水的祖师庙分别是福建三邑(南安、晋江、惠安三县)与安溪县移民的祭典中心。新竹县新埔乡枋寮的义民庙是新竹客家祖籍为主的中元节祭祀中心。每年农历七目普度,致敬的乡民络绎不绝,奉如神祇,无论拈香默祷或举办猪公大赛,都传达出对先人的缅怀与崇敬。
普渡当天,点燃高高挂起的灯笼,以便指引到阳间的鬼魂前来聚集。若是通告水府幽魂(溺毙的鬼)来享用祭品,就得“放水灯”。台湾的水灯通常糊成小屋形状,钉放在香蕉叶茎上,里面插上一根蜡烛。放水灯的游行队伍以乐队为前导巡回市街一周,来到河岸,并备有三牲祭品,请僧道讼经致祭后,再将水灯放入水中。放水灯的活动,过去极为普遍,规模盛大,现在只有基隆、新竹新埔和桃园一带保有这个仪俗了。基隆市的中元祭,一连多天举行放彩灯、迎斗灯、灯车游行等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放水灯”活动。数千人聚集在淡水河畔,将一盏盏造型别致的纸制彩灯放置在水面上,大大小小的彩灯与天上的繁星相辉映,载着人们的祝福顺流而去,夜色中的淡水河变得剔透而斑澜。
“普渡”分为公普和私普。“私普”是以街、庄等居住单位为主的普渡,从七月初一到三十,大家排好时间轮流普渡。举行普渡的当天下午,家家户户在门口摆上丰盛的菜饭以及其它的食物等。每盘菜上都要插上一枝香。“公普”又称为“庙普”,在七月十五举行,俗称“拜七月半”,以各村庄的寺庙为中心,由庙寺主事者来主持。“公普”时在庙中设祭坛,祭坛前神桌上摆满各种供品(用面粉捏制成的飞禽走兽、鱼介水族和历史人物等),祭坛旁供着纸糊的“大士爷”,他是阴间鬼王,由他将供品分配给大大小小的阴鬼,“大士爷”头顶上还供上观音菩萨负责监督。“大士爷”左右各有一个纸厝,左侧是供读书人的孤魂休息的“翰林所”,右侧是供其他孤魂休息的“同归所”。普渡结束时,还要进行“火烧大士爷”仪式,请鬼王召集众鬼返回阴曹地府。
普渡的供品各种各样,只是不可用面线。金纸也有许多种:福金,银纸,四方金,寿金,还有经文纸,库钱等。上香后马上烧更衣,然后在祭品上继续接香,一般要点三柱香之后才烧金纸。
抢孤是中元普渡最后一项活动。七月三十日入夜,临近“关鬼门”时分,在普渡的广场上早已搭起高台——“孤棚”,上面放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抢孤队伍摩拳擦掌,蓄势待发。最知名的宜兰头城抢孤活动,延袭旧制,“孤棚”建为上下两层,下层是许多几层楼高的柱子——“孤柱”,用来支撑“孤棚”,上层则是十多座扎满祭品的“孤栈”,每个“孤栈”也有十多米高。祭品有食物和纯金牌,还有一面“顺风旗”。参加抢孤的人分成若干队,每队各有一根孤柱,主持人一声令下,各队人马争先恐后爬上各自的的孤柱,先攻上孤棚的人,先把祭品扔下去给人们抢拾,然后攀上孤栈顶,抢下“顺风旗”和金牌。据说抢得“顺风旗”可以得到神鬼庇护,出海捕鱼可以满载而归。抢孤的由来,传说是因为怕鬼魂在普渡期间群集后流连忘返,当鬼魂看到抢孤活动中抢夺祭品时比自己还要凶猛一群人,会被吓得逃回到阴间。
中元节祭祀在台湾特别隆重,是因为早期到台湾开垦的先民,死于海难、瘟疫、兵灾人祸的不计其数,无人收埋的尸骨遍地,使先民对鬼魂非常畏惧,恐怕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为厉招灾。因此,台湾先民对于中元“普渡”,比在原乡还更重视。
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又可分为有应公、大众爷、义民爷、老大公、万善爷、好兄弟等等。孤魂野鬼令大众不安,有所归之后才能不再危害人间,如《春秋传》所说:“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因此,人们将散落的尸骨集中一起,置于斗瓮中,建祠祭祀,使之有所归属,称为“万善同归”。这种供奉鬼魂的祠庙称为“阴庙”。阴庙通常在庙后设有纳骨塔、纳骨间,放置无主骨骸,平常重门深锁,只在农历七月才开启门扉。
台湾的阴庙很普遍,据台湾历史学会资料,仅台北市一个小小的木栅区就有二十六间这样的祠庙。
阴庙有大众爷庙和有应公庙两种,其相同点都是奉祀无主鬼魂,不同异处是大众爷是鬼中的厉鬼,而有应公所奉的则是无主的骨骸。此外,也有民众将城隍庙、地藏王庙归纳为阴庙。
有应公类阴庙有“义民庙”、“有应公”、“姑娘庙”、“水流公”等种类,奉祀不同的孤魂。“义民庙”供奉“义民爷”早期是指为清廷“剿贼平乱”而战死者。开台初期,清廷经常利用客家子弟剿平“民变”,所以这种义民庙以客家地区为多。日本侵占台湾初期,台湾军民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死伤殆尽,民众收埋殉难者忠骸,当时不敢称为“义民”,只好称为“大众爷”,光复后才称“义民爷”,另建祠供奉。因族群械斗事件而身亡者,则以某某“义公”等名称奉祀。修路、建筑、迁墓时挖掘到的无主骨骸或无名尸,则集中供奉,称为“有应公”或“百姓公”、“万善祠”、“金斗公”、“大墓公”等。无主女尸则集中在“姑娘庙”。海上浮尸则称“水流公”,如北海岸著名的“十八王公庙”。有些医院也设有“院公”、“院婆”的小祠庙,供奉死于院中的无名病患。有应公庙前通常挂有红披,上书“有求必应”四个字, “有应公庙” 因此得名,并因为有求必应,所以信徒很多。
大众爷庙奉祀的大众爷是死于非命的孤魂,据说是鬼中的“厉鬼”。《左传》中“晋侯梦大厉”注云:“厉,鬼也。”古以死而无后称“厉”,因无后嗣奉祀生活无着的鬼魂,便成为“厉鬼”,作祟害民。先民众疾病缠身时,认为是因为冲犯了“厉鬼”,于是焚香烧纸祭拜,祈求疾病离身。《士丧礼》云:“疾病祷于厉”,为求平安乃为厉鬼建祠奉祀以安抚亡魂。
拜“好兄弟”
台湾民间俗称孤魂野鬼为“好兄弟”,中元节普度孤魂野鬼就称为“拜好兄弟”。据温振华《农历七月普渡》,“中元普渡的祭典成为十九世纪以后,台湾社会区域人际网络连结重要媒介。”中元节祭祀的好兄弟,许多是为了保乡卫民而牺牲的。在祖籍别意识强烈的时代,不同祖籍别的人群各自透过中元节祭典,形成自己的集团,彼此团结,共同面对敌人。台北大龙峒的保安宫是祖籍福建同安县人中元节的祭祀中心,台北盆地内同安籍人分三组轮流担任中元祭典主持。艋舺的龙山寺、清水的祖师庙分别是福建三邑(南安、晋江、惠安三县)与安溪县移民的祭典中心。新竹县新埔乡枋寮的义民庙是新竹客家祖籍为主的中元节祭祀中心。每年农历七目普度,致敬的乡民络绎不绝,奉如神祇,无论拈香默祷或举办猪公大赛,都传达出对先人的缅怀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