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会2008年天津年会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1-03 17:10:48

中国民俗2008年会200812.27-12.28天津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近百人欢聚在美丽的渤海之滨,共同研讨民俗文化的诸多问题。

作为与会者,我有几点感受颇深。

一,民俗学的研究开始趋于更加的理性化。以乌丙安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和分类认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工作术语,而不是学科概念,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民俗学研究的意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以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菅丰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由过去而来的残存,它更多地是一种活着的民俗(living folklore),它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们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与现代人类发生关系,从而为人们带来幸福。

三,民俗学开始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民俗学在我国高校大多属于中文专业,搞文学专业的学者涉猎较多。但这次年会上我们看到,来自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博物馆以及摄影界的众多学者都在以自己独特的专业视角和专业方法研究民俗学的相关问题。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刘晓峰教授探讨月半节日序列的排列规则和形成史,显示出民俗学的研究从描述向学理分析转变的可喜变化,陕北秧歌的原始性特征也蕴含着探究一种民俗何以能够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中顽强传承的深层问题意识。正如刘魁立先生所说,我们已经开始习惯于寻找一种历史的链条,民俗在这个链条中建构、维系和不断重构着生活的希望。

四,中国民俗学网开通是件值得一提的大事。网站开通显示了民俗学研究与时俱进,注重现代通讯网络平台,加强交流,资源共享的现代意识。中国民俗学网的开通,必将成为民俗学研究的信息中心和交流平台,成为民俗学研究的资源宝库,对于促进民俗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必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分享到:

TAG: 民俗学 年会 天津 中国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3420
  • 日志数: 7
  • 建立时间: 2009-01-03
  • 更新时间: 2009-09-01

RSS订阅

Open Toolbar